无法解析服务器的dns地址可以使用命令行模式设置或修改HOSTS。
当计算机对域名访问时并不是每次访问都需要向DNS服务器寻求帮助的,一般来说当解析工作完成一次后,该解析条目会保存在计算机的DNS缓存列表中,通过清除DNS缓存的命令来解决故障。
通过“开始->运行->输入CMD”进入命令行模式、在命令行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ipconFig /中有一个名为/Flushdns的参数,这个就是清除DNS缓存信息的命令。
执行ipconFig /flushdns命令,当出现“successfully flushed the dns resolver cache”的提示时就说明当前计算机的缓存信息已经被成功清除、接下来我们再访问域名时,就会到DNS服务器上获取最新解析地址,再也不会出现因为以前的缓存造成解析错误故障了。
修改HOSTS法就是把HOSTS文件中的DNS解析对应关系进行修改,从而实现正确解析的目的。因为在本地计算机访问某域名时会首先查看本地系统中的HOSTS文件,HOSTS文件中的解析关系优先级大于DNS服务器上的解析关系。
这样当我们希望把某个域名与某IP地址绑定的话,就可以通过在HOSTS文件中添加解析条目来实现。
当我们打开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的时候,有时会提示域名解析错误,打不开网页,这时该怎么办呢?
01域名解析就是我们所说的DNS,我们可以借助360安全卫士来解决以上问题。
02打开360安全卫士,可以看到主界面的右下角有个“人工服务”,点击它。
03点一下右边的“上网异常”,在接下来的界面就会看到“DNS优选”,点旁边的“立即修复”。
04接下来开始DNS优选,并最终给出两个高质量的DNS服务器,点“立即启用”,就会解决问题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