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后算熬夜 熬夜有什么危害

几点后算熬夜 熬夜有什么危害,第1张

1 几点后算熬夜

不管季节变化,单看人体生物钟的节律,以前我们一般认为23:00--24:00属于夜眠期,正常情况下23:00应该进入梦乡了,过了这个点才睡就算熬夜了。但现在科学家们更认同另一种说法:熬夜,即“因事通宵(一夜不睡)或至深夜忍困不眠”。也就是说,熬夜需要满足“会强行剥夺睡眠时间”这个条件。23点不是绝对的红线,如果按照常人的生活习惯来看,早上七八点起床,白天不会额外补眠,那么不管是通宵,还是深夜忍困不眠,都可以算作熬夜。通常来说,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在4~10个时间不等,大多数成年人需要7~9个小时。只要你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第二天精神饱满不犯困就不算熬夜。

2 记忆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变得疲惫,从而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相信很多人已经体会到这个危害。

3 肠胃危机

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如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同时,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不正常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

4 心脏病风险高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那么多例的熬夜猝死事件应该给大家敲响警钟了。

一提到“ 熬夜危害大”这个话题,大家纷纷都说:

“哎呀我知道的呀,熬夜会 变胖的嘛。”;

“不仅如此,还会让人 变笨、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呢!”;

“还有还有,熬夜可能会 导致免疫力下降”;

“我听过最严重的是,熬夜会让人 更容易得癌症”

这几年, 熬夜猝死事件可谓是不计其数。即使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留学生们总要在半夜疯狂“肝due”,更何况现在回国的留学生,还得一边熬着时差上课;在家办公的人们,早已“不分昼夜”。大家也会感到疑惑: 我天天“熬夜”到两点睡,十点起,还有救吗?

诶,这 “熬夜”还真不是“几点睡”那么简单!今天的生活研究馆带大家了解一下“几点睡”才算是“熬夜”。

两点睡,十点起,算是熬夜吗?

严格来说, 不算!

目前有两个工人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一个是 生物钟,另一个是 睡眠自我平衡。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睡眠的第一个重点是“ 规律”,另一个重点是“ 睡够”。

如果生物钟“ 不规律”,容易导致 内分泌紊乱。长时间的醒着就越感到疲倦,越想要睡觉。 所以不规律的生物钟也是“熬夜危害”的一种。

但如果一直都是凌晨2点睡,早上10点起,你会发现:“诶呀!那我这挺规律的嘛,你看我 每天都是这个点睡, 每天睡八小时,满足了‘规律’也满足了‘睡够’的条件呀!”

不错,如果你已经长时间如此,习惯了两点入睡并睡足了八小时, 确实都不算熬夜!只能说是“ 晚睡”或者“ 睡眠相对推迟”。

如果你的睡眠长度和质量都没问题,并且符合“规律”睡眠,那晚睡真心没什么问题!顶多就是不与旁人生活在同一个“时区”。

每天少睡一两个小时,算熬夜吗?

算!

长期的 慢性睡眠不足,比急性的熬夜通宵 更严重。有研究表明,如果连续两个星期内每天睡眠时间都相对减少2个小时,相比于48小时不睡觉,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是一样的,都会降低;但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 恢复时间却比通宵更多!

所以,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求每天睡满8小时才算是“睡够”,但如果长期睡眠不足看起来是节省了时间,但是大脑没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也无益于健康。

读到这里的你,可能就要问了, “熬夜了,还能补回来吗?”

你别说,偶尔熬夜的话, 还真能补回来!毕竟“补”总比“完全不补”强吧!

如果你偶尔一晚上没睡觉,引起的记忆力、认知能力的下降, 都可以通过白天的休息得到恢复。补觉时,睡眠效率比正常睡眠更要高!

但是,如果是经常熬夜的话

残忍地告诉你, 真的不补回来!

经常熬夜并靠白天补觉,就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要是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有的朋友又想问 “那我必须上夜班、倒班,怎么办呀?”

如果一直是上夜班,只在夜里工作,问题反而不大。真正的问题在于,白天、夜间工作之间不停地转换倒班。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明确提出: 倒班工作扰乱生物钟,是有癌症风险的。我们通常上网、看电视剧,也多少了解到,医护工作人员最容易患有内分泌紊乱导致的疾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要昼夜颠倒轮换着上班。

劝大家辞职换工作肯定不可行,如果必须倒班,那么小编在此的建议就是:

1 尽量 减少轮班改变的次数;

2 尽量 按照顺时针的时间顺序倒。

比如:先早班(早9点到下午5点),再是小夜班(下午4点到凌晨1点),再是夜班(晚11点到早7点),最后回归到早班。逐渐顺时针倒班可以降低熬夜对人体的影响。

3 注意调节光照

不仅仅是植物对光“工作”,影响人体生物钟最大的环境因素是“光照”,不论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所以,当你需要上夜班或者部分回国的留学生需要通宵上课的,在晚上保持有足够强的光线;那么等到了白天可以考虑降低室内光照,模拟“天黑”的环境。

所以,只要你睡得有 “规律”,睡得“足够”,并且 睡眠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不论是几点睡,都不能够算是“熬夜”。总在劝身边的朋友少熬夜;总在教导自己的小孩早点睡觉,但是你自己能做到吗?

对于熬夜的时间来说,一般在10点之前进行休息是属于正常的,如果说每天10点以后进行休息,那么就是属于熬夜的现象了,12点以后进行休息就是属于重度熬夜的表现。

熬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áo yè。指到深夜还不睡。泛指因事通宵或至深夜忍困不眠。出自《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熬夜是一种现代生活经常听到或者做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危害人的身体的不良习惯,可导致一些疾病,降低效率。熬夜是不良习惯的一种,容易缺乏内源氧。

一种是继续白天的事情,不断工作或从事活动,直至半夜以后的时间;另一种是白天休息,晚上集中精力工作或从事活动,直至半夜以后,甚至到第二天,还有是连续两天以上等等,称之为“熬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熬夜会损害身体健康。因为,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保障肌肉发育的功能;后者在入睡后方才产生,既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能延缓中老年人衰老。故一天中睡眠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到凌晨6时。

根据对抗氧化剂和免疫系统调节剂的深入研究发现,包括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更容易患“氧化应激”类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体质虚弱易感冒等。

所以经常熬夜的人进补“生地炖鸭蛋”、“猪腰炖杜仲汤”、“粉葛生鱼汤”、“夏枯草煲瘦肉”等的同时要进补抗氧化剂应对熬夜产生过多自由基伤害身体。

进补含如维生素E、虾青素、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的食物三文鱼、虾、蟹等,免疫系统调节剂如参菇类、黄芪、冬虫夏草等,还要配合清热解毒的清毒剂,如甘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9453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