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Excel 中可以使用等差数列公式来对成绩进行赋分,具体 *** 作如下:
在 Excel 中新建一个工作表,并在第一列输入学生姓名,第二列输入学生成绩,第一名对应的单元格输入 100,最后一名对应的单元格输入 80。
在第三列输入一个序号列,表示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排名。可以通过 Excel 的函数来实现自动排名。假设学生姓名在 A 列,成绩在 B 列,序号在 C 列,可以在 C2 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RANK(B2,$B$2:$B$N+1,0),其中,B2 表示当前单元格的成绩,$B$2:$B$N+1 表示整个成绩列的范围,0 表示降序排列(从大到小),N 表示最后一个学生的行号。
在第四列输入一个赋分列,表示每个学生获得的分数。假设序号在 C 列,第一名对应的单元格输入 100,最后一名对应的单元格输入 80,那么可以在 D2 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100-((C2-1)/(N-1))20,其中,C2 表示当前单元格的序号,N 表示学生总数,20 表示总分 100 和 80 之差。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将第一名的分数设为 100,最后一名的分数设为 80,然后将中间的分数通过等差数列公式计算出来。
将第三列和第四列中的公式拖动到整个表格中,即可自动计算每个学生的序号和分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成绩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 Excel 的平均排名函数和平均赋分函数来处理。同时,赋分公式的具体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excel表,鼠标点击要编辑的单元格。
2、点击菜单栏的公式——“插入函数”。
3、在函数对话框内输入“RANKAVG”,点击确定。
4、d出设置函数参数的窗口,我们在数值处输入B2。
5、在引用中输入$B$2:$B$17。
6、在排位方式中输入0。
7、点击确定后,我们就能获取相关名次,如下图,具有相同分数,显示的是其平均值名次。
常用函数
1、数据库函数
当需要分析数据清单中的数值是否符合特定条件时,可以使用数据库工作表函数。
2、日期与时间函数
通过日期与时间函数,可以在公式中分析和处理日期值和时间值。
3、工程函数
工程工作表函数用于工程分析。这类函数中的大多数可分为三种类型:对复数进行处理的函数、在不同的数字系统(如十进制系统、十六进制系统、八进制系统和二进制系统)间进行数值转换的函数、在不同的度量系统中进行数值转换的函数。
在老师的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十分麻烦的工作,如果能够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就可以让各位老师迅速完成对学生的成绩的各项分析统计工作。下面就向各位朋友介绍一些利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管理的小技巧。步骤/方法
01
快速转换学生考试成绩等级
有的时候,会遇到要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按实际考试分数转换成相应成绩等级的情况,如将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成绩转换成“A+”形式,85-89分的成绩转换成“A”形式。一般情况,在EXCEL表格中大家会采用IF()函数来设计公式进行转换,这样所设计的公式会变得很复杂,如果进行转换的成绩等级类型超过IF()函数的最大嵌套(7层)时,IF()函数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我们可用如下的方法来简化 *** 作。
1、打开学生成绩工作表(图1)。
2、在G2到I12单元格录入考试成绩分数段与考试成绩等级对照表。
3、在D3单元格录入公式“=INDEX(I$3:I$12,MATCH(1,(C3>=G$3:G$12)(C3<=H$3:H$12),0))”,由于该公式为数组公式,在录入完上述内容后,必须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为上述公式内容加上数组公式标志即大括号“{}”。该公式的作用就是,根据C3单元格中的学生成绩,在D3单元格自动将该成绩转换成相应的成绩等级。
4、将光标移到D3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柄至D12单元格,将公式进行快速复制,这样就可以迅速完成转换学生成绩等级的工作(图2)。
5、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将G2至I12的单元格区域设置为“隐藏”,以使表格更加美观。
02
快速统计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在利用Excel管理学生考试成绩时,常常要统计各分数段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如果采用下面介绍的这种方法,就能使这项工作变得非常方便。
1、打开学生成绩工作表(本例仍使用上例的工作表)。
2、在G3至G6单元格录入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段点。如在本例中采用的统计分段点为:60、69、79、89,即统计60分以下、61-69、70-79、80-89、90分以上五个学生考试成绩区段的人数分布情况,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此进行不同的设置。
3、选中要进行公式设计的单元格区域B14至B18,按下F2键,录入公式“=FREQUENCY(C3:C12,G3:G6)”,由于该公式为数组公式,在录入完上述内容后,必须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为上述公式内容加上数组公式标志即大括号“{}”。
4、当上述 *** 作完成后,在B14至B18单元格就迅速得到了正确的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图3)。
5、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设计统计区段时,这个统计区段必须比统计分段点的数据个数多一个。这个多出来的统计区段表示超出最高间隔的数值个数。例如,在本例中,我们设计的统计分段点为60、69、79、89四个数值,这时要想取得正确的统计区段分布数据,就必须在B14至B18五个单元格中输入 FREQUENCY() 函数计算的结果,多出来的这一个单元格将返回学生成绩表中大于90分的成绩的人数。
特别提示
通过上面两个实例,相信大家对Excel应用到学生成绩统计中的效果已经有所了解。其实,作业一款面向大众的电子表格软件,它应用的场合非常多,只要我们进行思考,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变的简单起来
首先,你需要提前把学生们的各科成绩汇总到一个excel表格里;
然后,计算出每位同学各科的成绩总分;
第三,选中总分, 点击右键对总分成绩进行排序;
一般做成绩排名都是选择“降序”,这样得出的排序总分最高的会排在最前面;
成绩排序表格做好以后,可以把这个表格导入易查分,就可以得到一个具备查 询 功 能的系统;
1、升降排序
如果需要对学生的总成绩从低到高排序,首先选择总成绩所在列,然后点击“排序和筛选”中的“升序”。这种排序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字,也可以实现按日期排序、按文字的英文或拼音首字母排序。
2、笔画排序
如果想按照姓氏笔画排序,则可以选择“排序和筛选”中的“自定义排序”,然后在“排序选项”中选择“按笔画排序”。注意要确认“主要关键字”为“姓名”。
3、按行排序
如果想让表格从6月到1月的顺序显示成绩,选择1月至6月的单元格,在“排序选项”中选择“按行排序”。注意“主要关键字”为月份所在行,即“行1”。
4、按颜色排序
如果想将名字为蓝色填充的学生排在前面,在“自定义排序”中选择“排序依据”,再选择“单元格颜色”,在“次序”中选择蓝色在顶端。
扩展资料
excel表格技巧
1、填充合并单元格
咱们说过,在工作表中尽量不使用合并单元格,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坑。那么对已有合并单元格的工作表。其实很简单:只要选中数据区域,先取消合并单元格。然后按Ctrl+G,定位空值。再输入等号,按方向键的上箭头,最后按Ctrl+回车即可。
2、单元格内强制换行
标题单元格内的内容太多,如果全部显示会使列宽太大,影响打印效果,咱们可以让单元格内的文字强制换行显示。单击单元格,光标在编辑栏内放到要换行的字符之间,按Alt加回车,最后适当调整列宽即可。
3、所有列缩放到一页
打印预览时,会出现有一列单独在另外一页显示了,这时候你是调整列宽还是调整页边距,其实只要设置一下缩放,将所有列缩放至一页就OK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