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银行表面看起来都实地全面网络信息系统化 *** 作,不存在纸质办公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银行不仅要将每天的营业账务打印出来保留一套纸质的,而且还要更行扫描保留一套电子的,同时还要进行电子双备份,以防万无一失。
所以,银行倒闭了,你不用担心,都会对你的业务记录在案,有案可稽的,根本不会没有你的存款记录。
当然,有人会提出来,如果人为破坏怎么办?这也不用担心,因为银行基层网点保留的电子文本,其上级机构也都备份和保存了。即便能够人为破坏基层的相当文档,上级管理机构的是没有办法进行人为破坏的。
我想,问这个问题的楼主一定是非常谨慎的投资者。
前不久我还和一位朋友讨论过一个问题,他说,无论如何应该手头留一定现金,万一哪一天整个网络瘫痪,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平台用不,急需用钱怎么办。
我当时就笑话他杞人忧天,以微信和支付宝目前的技术实力,支付系统同时瘫痪的概率几乎为0,再说若是网络系统瘫痪,那大家也就别过日子了,留那点钱也没用。
当然咯,这都是在开玩笑。
普通的存款和转账都没有纸质凭证了,但银行有最健全的系统在保证储户的数据安全,同时,也会很完整的备份机制来保证万一有意外如何应对。
一般公司的信息系统做灾备,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双机热备,数据定期做物理备份,要求高一些的,会要求存储位置隔离,比如机房在北京,那可能在广州会有一个灾备中心。
同时,银行系统数据有非常严格的校验机制,每天都会对账,被篡改的可能性极小。
15年的时候,泸州老窖出现过银行存款丢失的案子,那也是可以用法律手段追究的。
另外,银行破产的案例在《银行存款保险法》出台后,貌似还没案例,风险高的银行自后也是被买走了,今年的包商银行,也只是被接管,并非实质性的破产。
权当我是马大哈型吧,反正我是觉得即便银行破产了,手头有卡,有身份z是有办法能把钱取出来的,当然,是在50万以下部分。
目前银行存款的介质主要有三种: yhk、存单以及存折 ;三者之中仅yhk没有纸质的凭证,其余两者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银行倒闭了,如何证明自己的yhk里面存款呢?
银行破产倒闭,并非直接原地消失,而是要进行清算清收,一旦银行申请破产,那么清算组会封存所有账目,包括运营系统及纸质凭证。
1、运营系统
银行的运营系统里面存有所有的客户的存贷款数据,这部分数据是核实的主要依据,或许有人会说银行会不会偷偷销毁储户的存款数据?答案是不可能,一则目前对于储户有存款条例的保障,银行不怕;二则系统中销毁的记录,是可以恢复的(特别是银行根本不知道储户身上是否留存存款证明材料),一旦销毁了储户的资料,后被证实是存在,这个是需要坐牢的。
2、纸质凭证
在银行,重要的会计凭证资料,少则保存二十或三十年,长则无限期保存,所以每个银行都有一个巨大的档案室;此外现在流行电子化办公,当日办结后,会计凭证资料需要上传影像系统。因此通过这两方面证实的存款存在。
上述系银行方面的因素,对于储户个人来说,也有预防手段。
1、回单资料
我们到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都会给一张纸质的回单,在网上自助办理的,则会给一个电子回单,这些可以留存,佐证你的存款存在。
2、截图或照片
一是银行即使宣布破产倒闭,服务器这些也不会一下子停止运行,特别是ATM机子。所以无论是在手机银行、网银或者ATM上都可以查询得到你的存款记录。其实如果担心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截屏保留。
我国除了民营银行,其余银行基本都有国资背景,而且即使是民营银行,要涉及到销毁储户的存款档案,需要经手的人员也不仅仅是一个两个(特别是电子和档案两套都需要销毁),泄露的风险极大,而一旦泄露,所有涉事者都将面临着无穷的牢狱之灾,因此估计也没有人会这么做,所以你这个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不说银行这类涉及民生的重大行业,现实中倒闭的企业的不计其数(很多企业也有预收账款),销毁账户资料的企业又有几个?
这个问题,题主担心得有道理。不过我认为这和银行是否倒闭没有直接的关系。就算是银行正常经营,也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这也是存折和存单到现在仍然没有退出使用的原因之一。
之前也有人问过,如果大额存单存在卡里,没有纸质凭证,万一银行不承认怎么办?
这些疑问的性质都是一样的。
不管存款人手里有没有纸质的凭证,也不管银行是不是倒闭了,银行自己会有完备的交易记录。
银行为了保留交易记录,也想了很多办法 。一是银行会保留纸质的凭证。 客户在银行办理完业务之后,对一些重要的纸质单据,银行除了给客户回单,自己也留了一份,专门保管;
二是银行专门对这些纸质凭证派专人扫描,保留电子版。 在业务发生的第二天,由专人对电子版凭证与业务流水逐笔核对,发现问题马上查询,确保前一天的业务万无一失。
三是除了纸质的交易凭证,银行还有电子版的交易记录。 银行系统中会保留所有账户的交易信息,无论过了多少年,想查询都能查询得到;银行为了让系统也保险,还把计算机中心进行双备份,在不同的地方建立灾备中心,确保系统万无一失。
纸质凭证其实是客户心中的一点寄托。 就算是有存折,在存钱和取钱时,没有及时登记存折的现象应该很多吧,那也不能代表客户没有存钱或者取钱,纸质凭证上的余额和系统中实际余额已经不一致了,还有那种卡折合一的凭证,使用yhk办理的业务,当时都没有在存折上打印的,也不能说明yhk办理的业务是不存在的。
还有,现在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业务,哪还有什么纸质凭证,无纸化办公已经很久了,相信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电子化方式办理业务。未来发展成什么样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离纸会越来越远了。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 财经 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当下已经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虽然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纸质资料,但大部分管理都采用了电子数据形式进行存储。我们在存款时,也大多不会保留存款单。
若发生银行倒闭,我们如何证明自己的存款?这个问题大可放心。
银行是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的机构,并不会出现银行破产倒闭前,把电子数据人为销毁这一现象。更可能发生的是银行机房发生火灾,或者是设备坏了等事故。
事实上,对于银行数据的存储,是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银行系统建设必须遵守这些标准。例如,数据要存在异地,即使发生火灾或者地震也不会影响数据消失不见了,更别说人为要删除数据,难度更大。
若真的发生银行数据消失了,相信银行会有很多补救措施,例如存款下大的短信通知,存款单据等。脑洞大开,是不是摄像头存储的数据也可以使用。
在很多业务,银行仍然会保留一定的纸质资料存储在档案柜里,在真正数据丢失后,这部分数据也可以作为存款凭证。
事实上,银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有很多管理制度和条例对银行有些约束,包括银行倒闭破产。作为银行的普通用户,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对银行的管理。
进入了电子数据时代,在存储和灾备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突破性技术得到应用,未来银行数据会越来越安全。
我国的银行推行电算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距今已有20多年 历史 ,电子交易数据的保存不仅制度健全,而且技术也相当成熟。同时,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机构,客户交易数据可谓核心数据,不论是银行破产倒闭,还是正常经营,任何出现交易数据的丢失,都可能对银行造成致命风险。客户要证明自己的存款,除了自己出示凭证,最终还得以银行系统数据为准。
纸质凭证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给客户以心理安慰。建国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银行业 科技 水平长期处于落后水平,不仅柜台业务办理纯手工,而且季度年度决算都以算盘为主。现在的存单和存折也是传统业务遗留产物,准确的说是给特定人群保留凭证,看的见,摸的着。而对于广大年轻储户来说,基本没有价值,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不利于异地和电子化网络化结算。除存单存折以外,yhk、理财产品、大额存单、股票、基金等等业务都没有纸质凭证,但也很少有人因此怀疑它的安全性。
有纸质凭证,也并不能说明一定有存款。以挂失为例,有人曾经挂失了凭证并补办新凭证,但后来又找到了,拿到银行来说有存款,这肯定不算。同样道理,对于卡折合一账户,有人用yhk取了款,存折并未及时补打,存折显示余额就会多于银行系统内存款,你说谁的正确?还有就是活期存折打满,而没有及时换折的,余额也是有出入的,都得以银行账户信息为准。
反过来说银行关于电子交易数据的保存,那是相当严格的。作为普通柜员,其权限仅限于录入数据,根本没有修改权限。客户数据一经录入,都会保存于总行数据中心,专人负责管理,而且总行还有数据灾备中心,多重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被黑客攻击。
再说,即使银行破产倒闭,客户有无存款也不是银行自己说了算。最近大家都知道了,哪怕银行出现重大信用风险,在倒闭破产之前,经营困难时就会被央行和银保监会接管,其中肯定需要保证客户交易数据的核实准确,不差分毫。即使破产,也是由破产清算小组将客户存款信息按户向 社会 公开发布,而不是由客户逐个来向银行申报,为什么?因为银行敢用其信用为客户存款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以前纸质存折、存单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电子化的数据和信息系统,是一种原始、落后的形式。现在,电脑、网络的发展,使得电子信息化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
手工 *** 作完全依赖于人的道德自我约束,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会比较大;而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数据和信息管理,是基于对人的不信任设计的,反而会减少对人的道德素质的依赖。
既然如此,人们更应该相信电子数据和信息。但是,现在看来恰恰相反,先进的东西反而引起人们不必要的过度担忧,这确实挺出乎人意料的。这种现象, 又该如何解释呢 ?
对于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人们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对于未知的东西,人们天生怀有不信任的态度,这都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原始本性。
那么,如何克服对未知的担忧、恐惧呢?我想,一是要抱持开放心态,加强学习;二是 提高学识, 学会分析和判断;三是相信商业 社会 赖以存在的根基是信任,要习惯于信任陌生人。
下面引用的文字,主要是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和信息管理及监管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如果有对此问题感兴趣想深一步研究的,欢迎大家按照下述中的文件名称自行搜索学习。
《指引》部分内容:
总而言之,今天主要是做了一回“书抄公”,但是我也希望,把该传递的信息给到关心这个问题的各位读者朋友,能够打消朋友们对电子数据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忧惧。
如果存款没有纸质凭证不放心,储户可以把电子证据与各项重要数据截图备份,或打印出来,但需要有具体的时间与银行的盖章。不过,对于这一行为,或多或少有一些多余,而对于储户的这一种想法,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近年来存款丢失的事件吓坏了。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事情并不会那么可怕,银行自身的数据存储系统还是非常完善与成熟的,即使银行发生倒闭,还会存在存款保险制度等配套机制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或许,对于非常谨慎的储户来说,可以把各项重要数据与证明一一打印出来,并到银行盖章证明,以降低自己的焦虑感。
但是现在互联网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存款不必再前往银行办理,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就可以活期金额转为定期金额,非常方便。但是这样做就没有纸质的存款凭证在手,会不安全吗?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去银行办理一个三年期的定期存款业务,存好钱之后拿到一本存折,三年之后,储户拿存折前去支取存款与利息的时候,发现存折因为种种原因消磁无法读取信息。这个时候,银行的柜员一般会首先为储户更换一个全新的存折,再为储户办理取钱业务。
所以,银行的存单与存折虽然是储户的存款凭证,但并不是唯一的记账工具,银行有自己的内部系统记录每一笔存款信息,所以,无需太过担心。
如果银行真的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我国有存款保险制度,会首先寻找其他机构接手银行的各种业务。此时储户的存款会顺利转移至其他机构,即使最后要进行赔偿,也会根据银行内部系统记录对储户的损失进行相应的赔付。
储户可以到柜台,凭个人身份z随时查询存款的情况。如果仍不放心,可以前往柜台要求银行开具一份存款证明,以证明储户的资金确实存在银行中。但需要注意,这里所开具的存款证明,功能并不等同于存折与存单,只能查看自己的存款情况,证明在该银行确实有存款,但不能凭此证明支取存款。
综上, 银行存款即使没有纸质,也能够保证存款的安全,储户不必过于担心 。
这个问题我也深入思考过,思考良久,最终答案是无解,你只能相信银行是安全的,否则你只能以现金的形式放在家里了。
前面有人说有回单什么,你支付宝余额转yhk的时候会有纸质回单吗?根本没有!
不过题主担心的这个问题发生的概率很低,比你花2块钱买福利中500万还低。首先,国家有《商业银行法》和《会计法》要求银行必须做好往来账户记录、并承担保管账目的义务。同时,作为银行的核心资产,往来账目是会由纸质以及多份电子账目相互备份,尤其是911事件之后,银行对电子信息备份更加重视了。 所以基本上,你的存款信息是安全的。 除非发生极小概率的特殊事件,导致你的存款信息被同时从各个备份中删除。
另外,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银行如果出现严重危机,首先会有国务院银行监督管理机构(也就是现在银保监会)进行托管,因此你的信息也是安全的。 如果银行走到破产那一步,也是需要按照《公司法》及《商业银行法》的程序在银保监会监督下破产,并且优先偿付存款及利息,所以最惨的情况是你的存款不能完全拿出,而不是没有你的存款信息。 不过《商业银行法》还有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上交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以保证在发生危机时,储户不会血本无归,所以才会有每个银行保障你至多50万存款安全的说法。这个还只是说你的钱可能会损失,而不是你的账户信息会消失,所以你无需担心需要证明自己的存款。
你要是实在害怕担心碰到好莱坞的桥段(存款信息被删除了),你可以定期去银行打印一份存款信息(记得让银行盖章)然后保存好,等你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就可以证明你存款了或者办个纸质存折和大额存单也行。
解决企业备份问题
通过云灾备可以帮企业解决数据备份问题,在云厂商数据丢失,病毒感染,人员误删、黑客攻击时的数据得以保全,万无一失。
满足企业容灾等级需要
云灾备满足数据级、应用级容灾、在业务中断时快速恢复
健全企业数据管理制度
帮企业达成等保20合规性要求的异地数据备份
企业选择云灾备做备份的六大原因是:
1、应用场景更丰富
云备份是以WEB平台的方式,向企业提供面向云端、虚拟和物理环境下的数据、平台、应用备份/恢复的云服务平台。可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的数据管理需要。
2、兼容性更强
l 全面的IT环境兼容性:兼容云、虚拟化平台和 *** 作系统及物理环境的备份搬迁,一键备份,秒级恢复
l 广泛的云环境兼容性:兼容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云平台业务的数据搬迁,一键备份,秒级恢复
l 大数据平台保护:支持Hadoop、SAP HANA、MongoDB等应用平台的数据搬迁,一键备份,秒级恢复
3、更加安全可靠
l 从传输层、存储层、数据库层全程加密的方式,保障数据全程处于加密状态;
l 支持物理资源隔离和逻辑资源隔离模式保障技术架构的安全可用。
4、更加时实高效
l 采用块级增量备份技术和即时恢复方式,减少99%的恢复时间;
l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减少备份窗口 , 存储节约70%,重删比接近85%;
l 采用全程加密的方式,同时数据有重删压缩功能,极大的缩短了数据的恢复时间
l 云端千M带宽出口:支持千M北京BGP带宽,为用户数据搬迁全面加速;
l 可以实现秒级接管、分钟级数据库复制和迁移、恢复;
5、功能更多
l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累积重删比高达99% , 减少备份窗口 , 存储节约70%
l 永久增量备份技术:大幅提升备份效率
l LAN-Free 备份技术:通过FC SAN 通道进行备份 , 解放网络带宽 , 提升数据备份恢复效率
l UCACHE灾备云功能列举:数据保留策略、流量控制、任务告警、任务日志、FusionCloud 云平台备份/恢复、FusionCloud 云平台备份/恢复、VMware架构虚拟化备份/恢复、H3C CAS云平台备份/恢复、OpenStack云平台备份/恢复、XenServer虚拟化备份/恢复、Hyper-v虚拟化平台、公有云实例备份/恢复、 *** 作系统备份(windows、linux)备份/恢复、文件系统备份/恢复、卷级备份/恢复、并行重删、并行重删DB2\GaussDB\GBase\MySQL\Oracle\SAP HANA\SQL\ Sybase\TimesTen备份/恢复等
6、 *** 作更简单
l 部署简单:一体化的产品形态,以及向导式的 *** 作指导,轻松实现安装部署
l 使用简单: All-in-One-Web 管理模式, 统一管理所有备份和恢复任务
l 管理简单:无缝集成AnyBackup Master Server,轻松实现集中管理,提升效率 , 降低成本
l 扩展简单:一旦数据量增大 , 接入新的备份节点即可满足需求( 部分型号支持Scale-out 扩展)
7、TCO成本低
即开即用,按需订阅,d性扩容,计费颗粒小。
有域名服务的系统做异地容灾,也分为数据级和应用级两大类。数据级的灾备方案能够做定时备份,也能做实时备份,可以看数据量的大小,一般数据量太大的话,如果带宽条件不够,还是建议定时备份。应用级方案的话能够实现业务上的接管,就要求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服务器能够在一个网段。备特佳CDP容灾备份软件可以实现数据级和应用级的方案,是一种实时备份的软件,如果要定时备份的软件,可以考虑下数易云备系统,对于数据量比较大的服务器数据备份,数易云备系统的备份效率更高些。这是一道填空题,填的是计算机处理系统维护工作。
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做好计算机处理系统维护工作,建立灾难备份和数据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平稳、顺畅运行。
解决日常应用系统维护带来的困扰,提高科技人员处理故障效率,同时进一步增强全员科技水平,鄄城农商银行科技部组织人员对系统运行维护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
该手册涵盖信贷系统、核心系统、影像系统、银企对账系统等多个常用系统配置及日常故障处理方法,同时增加网点网络故障检测处理方法及计算机、智慧柜员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章节。同时,科技部工作人员在编辑手册时每处配置均配有图例注释,以便员工理解、 *** 作。
银行支付机构应当落实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规定中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项内控制度: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二)金融消费者风险等级评估制度。
(三)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制度。
(四)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查询制度。
(五)金融营销宣传管理制度。
(六)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
(七)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
(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重大事件应急制度。
(十)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规定应当建立的其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度。
难题一 建立中国自己的容灾体系和标准 十年前发生的美国“9・11”事件,第一次深深触动了中国企业灾备这根神经。如今十年过去了,中国的灾备建设情况到底如何呢?灾备建设要更上一层楼
在信息技术领域,灾备系统是指以存储系统作为基本支撑系统、以网络作为基本传输手段、以容错软硬件技术为直接技术手段、以管理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的综合系统。
时至今日,很多企业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信息系统灾难就在我们身边,而并非遥不可及。“目前,发达国家70%的企业已经启动了容灾机制。”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总工、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姚文斌在2011年第五届中国容灾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灾备工作。从2003年起,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容灾的政策、法规和条例。虽然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企业已经明确了要建立信息系统灾备和应急机制,但从执行层面看,进展相对缓慢。从目前情况看,除一些金融、电信机构已启动容灾建设外,其他行业的灾难体系基础还非常薄弱。中国的灾备行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谈到未来我国灾备的发展方向,姚文斌表示,首先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容灾的法律法规。目前,在灾备技术方面,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标准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多停留在指导意见这个层面,缺乏具体的关于灾备系统的 *** 作和实施细节的评估标准。其次,应该建立适合我国信息化系统的灾备体系。姚文斌介绍说:“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协助相关政府部门构建国家灾备标准体系。我们已经制定了12个标准,之后还会制定其他相关标准。”
BCM标准指日可待
容灾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描述如何对数据进行保护以及如何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简单说,容灾的实现包含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组织和人。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了抵御灾难,又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这就牵涉到业务连续性管理。
BSI(英国标准化协会)IT卓越服务中心总监、BS 2599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主任审核员任晖将BCM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业务持续计划(BCP)阶段,主要是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为避免某些潜在的风险做好准备;第二个阶段是业务持续管理(BCM)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从做计划过渡到进行业务持续性管理;第三个阶段是业务持续管理系统(BCMS)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
“如果不进行容灾演练,当灾难发生时,人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应对灾难。演练的方法有很多种,相关的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任晖表示,“BCM的最高境界是将BCM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当中。也就是说,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有BCM的意识,再加上企业拥有一套健全的BCM体系和流程,一旦灾难发生,企业能立刻调动所有资源,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灾难恢复预案,从而保证业务的持续发展。”
2011年,BCM标准诞生了一个新版本――ISO22301。但是,这个标准目前还是草案版,若想成为正式版的标准可能还要再等一两年。
任晖介绍说:“除了BCM以外,企业还应该考虑应急管理,尤其是应急管理的管理系统,包括管理方法和人员的实际 *** 作。目前,市场上只有关于应急管理的公共可获取指南,而不是国际标准。”我国政府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中国的BCM标准,不断完善BCM体系建设。
难题二
容灾如何才能普及
时至今日,在很多企业用户的心中,容灾仍然是像金融、电信这样的大型企业的专利。其实,只要企业对信息系统有较高的依赖程度,并且对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有较高的要求,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都可以建立适合自己的容灾系统。
“容灾已经成了IT建设的必需。用户的容灾需求与IT建设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数公司)总裁贺鸿富在谈到容灾难普及的原因时表示,“2002以前,企业的IT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兴起;2002-2006年,许多企业已经转到IT应用建设上;2006年之后,有些企业开始关注IT运维的有效性。那些已经迈入IT运维有效性建设阶段的企业对容灾会有迫切的需求。”
正确理解容灾的机会成本
目前两地三中心甚至两地四中心的容灾方案逐渐变成主流。这让许多连一个完整的备份系统还没有的中小企业用户更感觉容灾高不可攀。容灾难普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贺鸿富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用户对容灾价值的认可度;第二,用户是否能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容灾方案;第三,如何看待容灾的成本。
之所以有些用户认为容灾没有用,主要是因为这些用户当前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没有达到一定层次。毕竟灾难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企业投入巨资建设容灾系统,而平时容灾系统又不能被充分利用,那么对企业来说,用于容灾系统建设的投资就可能是一种浪费。但是,对于那些必须保证业务系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企业来说,容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保护手段。
容灾解决方案五花八门,包括备份、快照、持续数据保护(CDP)等。对于不具备专业技术背景的用户来说,从众多容灾方案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经济实惠的方案确实比较困难。如果能有一款方案,具有上述的所有功能,并且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的所有问题,那么用户与容灾方案之间的距离就会被拉近。
容灾主要解决的只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保证数据不丢失,第二是保证应用不中断。从应用等级来划分,容灾包括数据容灾、应用容灾和业务容灾。对于普通企业来说,实现业务容灾的目标比较困难。因此,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实现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是比较现实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解决方案或者能满足数据容灾的需求,或者能解决应用容灾的问题,但是能够同时满足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两种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并不多。
有些用户已经认识到容灾的重要性,而且确实想部署容灾系统,但是IT部门的负责人若想说服企业决策者投入大笔资金去建设一个容灾系统是比较困难的事。企业的决策者通常十分关注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容灾方案的成本包括初始成本、维护成本和机会成本。初始成本和维护成本很容易理解,关键是搞清机会成本与容灾之间的关系。机会成本是指事故发生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如果企业没有意识到必须花费必要的成本建立一个完整的容灾系统,那么容灾的顺利实施将成为一句空话。
一体化容灾方兴未艾
有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能够同时解决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两个问题?有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能够融备份、快照、CDP、虚拟化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这不仅是用户的需求,而且也是容灾厂商努力的目标。包括爱数公司、Acronis公司等在内的一些公司都在积极倡导一体化容灾的理念。一体化容灾方案也成了容灾普及的一个推动因素。
Acronis公司资深技术经理简硕文分析说:“今天,针对实体机的备份和容灾方案已经十分成熟。现在,企业用户开始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对虚拟机的保护上。两三年前,人们只是把虚拟环境当成测试环境,但是现在,虚拟环境已经成了主要的应用环境。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用户已经接受了虚拟化技术,并逐渐向云计算架构过渡。云端保护已经不再是一句 口号 。从保护实体机到保护虚拟机,这是数据保护和容灾的一个转折点。Acronis如今已经可以提供包括实体机、虚拟机以及云端在内的数据保护和容灾解决方案。”
未来,Acronis将提供统一的数据保护平台,包含磁盘存储、归档、虚拟环境,甚至包含对邮件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保护等。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管理以及分发,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在磁盘、磁带和云端之间的转移。
“我们建议,中小企业目前可以实体机保护为主,未来再视情况将数据保护扩展到虚拟化平台上。”简硕文表示。
2011年9月,Acronis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市场。Acronis公司最新推出的Backup & Recovery 11是一套价格实惠的集成式灾难恢复与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它既可以针对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提供数据保护,又可以提供安全的远程存储,让IT管理者通过一套统一的平台简化作业,从而节省数据保护和容灾的费用。
Acronis Backup & Recovery 11最突出的优势在于,能以单个解决方案同时提供灾难恢复与数据保护功能。
云灾备是必然趋势
在《中国计算机报》评出的“2011业务连续性管理十大样板工程”中,金融和电信两个行业的案例占了一半。此外,我们也看到,像政府、制造、互联网等行业的用户也越来越重视容灾的建设。
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SAP业务系统备份及容灾项目为例,东风汽车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需求,并结合昆腾的磁盘备份和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实现了异地容灾。
容灾的技术核心是冗余,一个设备坏了,另外一个设备可以顶上来。在云计算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服务器、存储等资源,这种容错式的设计为容灾的实施提供了物理设施上的保障。应用于云计算环境中的集中式管理和虚拟化技术,使得容灾的实施变得更加简单。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国内外的厂商开始提供云备份服务。用户如果采用云备份服务,只要借助一个软件,就可以将本地的数据备份到云中,在进行数据恢复的时候,不仅可以把数据恢复到本地,而且可以恢复到云中的其他地方。
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总工姚文斌表示:“云灾备大大降低了灾备的门槛。未来,云灾备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将成为云环境的基本功能。”
难题三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容灾方案
根据容灾等级的不同,容灾方案可以分成许多种类。用户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架构的变革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存储产品的架构都是基于十年前的用户需求设计的,很难满足云计算、虚拟化和大数据的应用需求。在云计算时代,无论是中端存储产品,还是高端存储产品,其架构的改变是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高端存储性能非常高,可 *** 作性强,但是这样的产品未必适合云计算的应用。以云服务商为例,它们需要的存储平台是可以灵活伸缩的、能够按需购买和按需配置的。网状式或矩阵式的存储控制器架构既能满足用户对性能的要求,又具有很高的灵活性,HP 3PAR云存储系统就采用了这样的架构。
惠普公司资深技术顾问张楠表示:“许多用户已经慢慢接受了云存储。云存储具有高可靠性,非常适合应用于容灾。举例来说,传统高端存储的某一个部件如果出现故障,系统的缓存功能就会被关闭,那么整个系统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HP 3PAR云存储系统采用8个控制器,即使其中的某个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2011年9月,惠普推出了HP P10000 3PAR存储系统以及Peer Motion存储软件,使得客户可以在虚拟化和云计算环境中的磁盘系统之间实现应用负载的转移及监控。
制定一个明确的策略
“容灾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个成熟的客户应该制定一个长期的容灾发展战略。”日立数据系统(HDS)资深解决方案顾问谢勇介绍说,“通常,一个客户在实施容灾之前,一定要将服务器、存储、应用等进行整合,并且对数据、应用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
制定一个科学、明确的容灾策略是容灾取得成功的关键。很多企业在做容灾之前根本没有规划,从而导致最终结果与当初的设想有天壤之别。
谢勇建议说:“容灾既可以做同城或异地的,也可以做同步或异步的,甚至可以做成两地多个中心的方式。不同的容灾方案成本不同,实施和维护的复杂度也不同。企业在构建容灾系统之前一定要明确哪些功能是需要的,采用哪种技术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现在,两地三中心的容灾架构是主流,很多银行都采用了这种架构。两地三中心的容灾架构主要有级联和多目标两种方式。级联方式比较复杂,采用的人较少。多目标容灾架构的容灾能力最强,其同步RPO(恢复点目标)值接近于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资金状况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容灾架构。
灵活运用新技术
今年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也影响到了IBM位于日本东京附近的实验室,实验室中的很多设备倒下或倾斜。因为所有设备都采用了防地震套件,并经过特别的加固处理,所以在恢复后,所有关键数据都没有丢失。IBM系统与科技部高端存储产品经理庞文峥介绍说:“IBM可以提供从最简单的磁带容灾到两地三中心的全面容灾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业务的连续运转。”
如今,许多新技术都被应用到容灾系统中,比如虚拟化、云存储等。IBM刚刚发布了基于云的存储引擎,它采用以太网接口,可以实现基于云存储的多节点分布,最多可以包含30个节点,这些节点在物理上是完全分开的。庞文峥介绍说:“通过相应的软件,我们可以保证数据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自由流转,并可以对所有节点实施层次化的管理,从而实现数据自动更新。”
“一个容灾系统是否成功,硬件和技术的因素只占40%,更重要的是相关的管理。”庞文峥总结说,“企业如果想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容灾方案,首先要明确业务连续性系统的建设目标,其次要实现数据的集中和IT架构的整合与简化,最后要制定详细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组织、人员以及执行等方面的问题。”
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实施容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灾备中心。在灾备中心里,除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IT设备以外,机房的物理基础设施,包括供配电、制冷、监控等也十分重要。由于机房空间日益紧张,能源消耗越来越大,提高机房的效率,特别是制冷效率对用户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捷联克莱门特数据中心空调节能事业部经理郝凤云表示:“近几年来,数据中心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提高数据中心的制冷效率,空调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冷源方面,捷联克莱门特有一些独特的技术。比如,我们在2003年就推出了第一台磁悬浮冷水机组。磁悬浮冷水机组采用变频两极压缩,其效率比常规的离心机更高,可以更好地节省能源。”
对于灾备中心来说,可靠性是第一位的。高效的冷却系统可以避免设备因过热而宕机。世纪互联、北京市计算中心等都采用了捷联克莱门特的冷却系统。在现代化的数据中心里,基于模块化理念的一体化机房解决方案已成为主流。
数据库级容灾备份与应用级容灾备份的区别可以从其定义以及价格所区分:
1、从其定义区分
数据库容灾备份:主要基于数据安全做的异地备份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主要通过对数据进行转码备份、备份介质转移到异地、恢复时转码恢复来实现;
应用级容灾:主要关注关键数据异地接管,业务不中断的方向;通常是通过TCP/IP协议将数据实时备份到远端,在本地均被损毁或不可用时,异地端能够及时接管;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数据容灾备份缺陷是恢复的时间比较长,在恢复的时候业务是中断的;应用级容灾缺点是对于特大数据量(如TB级),需要依赖比较好的专网做异地复制以及性能比较好的服务器。
2、从其价格区分
数据库级容灾只得是从存储层进行备份,这种备份的机制往往是实时的,适合关键的业务,并且能够做到实时的挂载,相对应用级别,毕竟成本高一些,但是目前已经被很多企,事业单位采用。应用级的备份是最传统的,在应用层进行复制,一般成本低廉。中、小型的金融行业全是数据级的容灾。
用形象的方式来解释:1、数据级容灾备份,就是把建立一个数据的备份系统,或者一个容灾系统。比如数据库,文件,等等。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磁盘阵列的数据复制技术。厂家有EMC,HP等等。
2、应用级的容灾,建立一个应用的备份系统。比如一套OA系统,正在运行,在远程,再建立一套同样运行的OA系统,这就是一个应用级的容灾。关键技术是要实现数据实时传递,还要保证一致性,完整性,可用性。常用的方法有数据库的复制方式。厂家有 ORACEL,中科同向等等。
3、体系级容灾,再建立一整套体系,包括软硬件,团队。比如美国总统,副总统团队实时的备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