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在1988年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字表),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但“字表”中的规范笔顺是隐性的,就是要从字的排列顺序中分析出来,很多人不熟悉这种分析方法,因此,运用“字表”查某字的笔顺很不方便,而且在应用中对某些字的笔顺也出现了不同理解。另外“通用字表”对个别字笔顺的规定也有不尽完善之处。
序的笔顺:
点,横,撇,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
序
读音:
[xù]
释义:
1次第 :顺~。秩~。次~。工~。程~。~数。 2排列次第 :~次。~列。 3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 :~言。
读音:[hàn]
笔画顺序:
笔顺读写:点、点、提、横撇、捺
笔顺编号:44154
郑码:vxs
仓颉:ee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49
四角号码:37140
部首:氵
五笔:ICY
释义:1天河。 2成年男人。 3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4中国朝代名。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漾也。东为沧浪水。从水,难省声。古文。呼旰切〖注〗臣铉等曰:从难省,当作堇。而前作相承去土从大,疑兼从古文省。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漾也。尙书某氏传曰。泉始出山为漾。按漾言?微汉言其盛也。萧何曰。语曰天汉。其名甚美。东为沧浪水。禹贡文。水经曰。沔水又东过郧县南。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注曰。县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譌。音与字变矣。地记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余按禹贡言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葢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尔。缠络鄢郢。地连纪鄀。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水地。玉裁按郑注尙书沧浪之水,言今谓夏水来同。故世变名焉。本未尝谓他水决入。若地记云出荆山。是他水决入矣。从水。难省声。难省声葢浅人所改。不知文殷元寒合韵之理也。呼旰切。十四部。
汉字的主要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上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乀。
传统字书区分“匚”(fāng)“匸”(xì)二部。篆文前者象装东西的器具,归此部之字,义多与此有关,如:“匝”、“匡”、“匠”、“匪”、“匣”、“匮”等字;后者篆文象有所隐藏的样子,归此部之字亦多与此有关,如“匹”、“匿”、“区”、“匽”等字。
从匚”(fāng)“匸”(xì)二部的字,外包围结构多作横、竖折。(先写上方一横,再写中间结构,最后写竖折。)
扩展资料
特殊情况:
1、"重"上面的撇和横先写,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2、"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3、"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4、"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5、"辶"的字,先写"辶"里面的部分,后写"辶"外面的部分。
6、"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笔顺
汉字
字
读音
zì
部首
子
笔画数
6
笔画名称
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