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关闭程序后数据才生成在文件

python关闭程序后数据才生成在文件,第1张

python关闭程序后数据才生成在文件的原因:防止数据丢失。

1、打开python。

2、需要新建文本时,点击左上角文本,在d出的菜单栏点击新建。

3、同时也可以直接点击文本下的新建图标即可。

4、保存为文件,关闭程序后数据才生成在文件。

用到threading的Timer,也类似单片机那样子,在中断程序中再重置定时器,设置中断,python实例代码如下: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change_user():

  print('这是中断,切换账号')

  t = threading.Timer(3, change_user)

  t.start()

#每过3秒切换一次账号

t = threading.Timer(3, change_user)

t.start()

while True:

  print('我在爬数据')

  time.sleep(1)

扩展资料

有时当一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需要终止程序,可以使用sys.exit()退出程序。sys.exit()会引发一个异常:

1、如果这个异常没有被捕获,那么python编译器将会退出,后面的程序将不会执行。

2、如果这个异常被捕获(try...except...finally),捕获这个异常可以做一些额外的清理工作,后面的程序还会继续执行。

注:0为正常退出,其他数值(1-127)为不正常,可抛异常事件供捕获。另一种终止程序的方法os._exit()

一般情况下使用sys.exit()即可,一般在fork出来的子进程中使用os._exit()

采用sys.exit(0)正常终止程序,程序终止后shell运行不受影响。

采用os._exit(0)关闭整个shell,调用sys._exit(0)后整个shell都重启了(RESTART Shell)。

采用的是main函数对主窗口运行程序完毕自动关闭的命令:

from tkinter import *def main():

root = Tk()

b = Button(root, text='退出', command=root.quit)

b.pack()

mainloop()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扩展资料:

main函数的应用:

程序执行的起点,main是相对来说的,如同音学理论之主调于泛音,泛音即程序中的除main之外的其他函数,迎合思考方式而生成的而非必定的模式。有主有次,执行起来条清缕析,既可将程序模块化又实现了一个闭合的整体。

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是把整个程序划分为若干功能较为单一的程序模块,然后分别予以实现,最后再把所有的程序模块像搭积木一样装配起来。

利用函数可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可以大大地减轻编码工作量。在函数内部或复合语句块内部定义的 auto 类型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从该局部变量定义的位置开始到本函数或复合语句结束处。局部变量的生存期较短暂。当局部变量所在的函数被调用时,局部变量内存空间被分配,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内存空间被释放。

函数的形参和实参均属于局部变量,调用函数时,形参内存空间被分配。函数调用结束后,形参内存空间被释放。C语言函数参数传递可分为三种情况:简单变量作为函数参数、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以及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ain函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8024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