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可以强行拔下u盘吗?当然不可以!这时候如果强行拔除的话,很容易损坏计算机u口或者你的u盘。如果你的u盘上有重要的资料,很有可能就此毁坏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在这里我写几种常用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种方法(这也是我建议大家最常用的方法):
往往我们在把u盘的文件或者数据取出来的时候,都是用的“复制”“粘贴”方式,而如果复制的是u盘上的文件,这个文件就会一直放在系统的剪切板里,处于待用状态。而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删除u盘的话,就会出现上面的无法停止u盘的提示。
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清空你的剪切板,或者在你的硬盘上随便进行一下复制某文件再粘贴的 *** 作,这时候你再去删除u盘提示符,看看是不是顺利删除了?
第二种方法:
如果觉得上面那种方法还无效的话,可以使用下面这个方法:
同时按下键盘的"ctrl"+"alt"+"del"组合键,这时会出现"任务管理器"的窗口,单击"进程"标签,在"映像名称"中寻找"rundll32.exe"进程,选择"rundll32.exe"进程,然后点击"结束进程",这时会d出任务管理器警告,问你确定是否关闭此进程,点击"是",即关闭了"rundll32.exe"进程。再删除u盘就可以正常删除了。
使用这种方法时请注意:如果有多个"rundll32.exe"进程,需要将多个"rundll32.exe"进程全部关闭。
第三种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是借助了任务管理器,同时按下键盘的"ctrl"+"alt"+"del"组合键,出现"任务管理器"的窗口,单击"进程",寻找"explorer.exe"进程并结束它。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桌面不见了,请不要惊慌,继续进行下面的 *** 作,在任务管理器中点击“文件”——“新建任务”——输入explorer.exe——确定。再删除u盘,你会发现可以安全删除了。
第四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简单,但最耗时,那就是,重启你的电脑。
如果觉得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解决有些麻烦,可以采用下面这个提前的预防措施:
关闭系统的预览功能。
方法: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常规——任务——使用windows传统风格的文件夹,然后点击确定就行了。这样一劳永逸了。
小窍门:目前有些u盘的技术很到位了,有的u盘直接插拔也可以的。但无论是多好的u盘,有一种时候是绝对不能直接插拔的,那就是仔细看你u盘的那个小红灯,小灯在不停闪的时候表示正在不停地读写数据,这时候千万不能拔,否则轻则损坏数据,重则u盘报废。
详细的可以参考易修网
www.easiu.com
,希望能帮到你
目前一些主流桌面系统(如Gnome,KDE,Xfce)的较新版本都支持自动挂载(mount)U盘了. 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 HAL(硬件抽象层) 起了自动挂载的作用, 其实这是误解. 对于2.6内核而言, udev 才是直接从内核接收设备连接或断开信息的主体.udev 从内核得到信息后,根据一些简单规则(注意,是简单规则), 在 /dev 目录下创建相应的设备节点, 并进行某些相关 *** 作. HAL 所做的事情是在 udev 的规则中加上一条(或几条), 让 udev 把收到的信息也传递给 HAL. 接下来, HAL 用更为复杂的规则来匹配和描述当前连接着的硬件.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udev 知道的是U盘已经连接了并且有一个分区而 HAL 能更进一步知道这个分区的卷标名及其它一些信息.
上面这些都还不能自动挂载U盘. Gnome 等桌面系统会启动一个守护进程(daemon), 通过 D-Bus 从 HAL 那里得到硬件信息, 如果发现有U盘连接了就由它们来挂载它(实际是调用 pmount).
问题是, 如果你不想用Gnome,KDE,Xfce这些桌面系统, 那么由它们提供的U盘自动挂载功能也就失效了,有解决办法么?
解决的办法之一, 便是让 udev 来干这件事情!
udev 的主要功能是实时地在 /dev 目录下创建和删除设备节点, 但它也能在创建节点的同时, 执行一个额外地程序. 具体的原理这里就不详说了, 有时间请仔细阅读 Writing udev rules 这篇文章. 写规则时特别注意 KERNEL, SUBSYSTEM 等这些关键字单数和复数(最后有没有'S')的区别. 复数(比如 KERNELS)表示你想用父设备的属性来匹配, 单数(比如 KERNEL)是要匹配设备本身的属性.
在 /etc/udev/rules.d 目录下创建文件 10_usbkey.rules, 其内容如下
KERNEL=="sda1", SUBSYSTEM=="block", RUN+="/root/usbmount.sh"
然后, 在 /root 目录中创建文件 usbmount.sh, 其内容为
#!/bin/bash
LOG=/var/log/usb-hotplug.log
lap=$(date --rfc-3339=ns)
echo "$lap: $DEVPATH requesting $ACTION" >>$LOG
if [ $ACTION == "add" ]
then
mount -t vfat -o umask=000,noatime,async,codepage=936,iocharset=gb2312 \
/dev/sda1 /media/usbkey
elif [ $ACTION == "remove" ]
then
umount -l /media/usbkey
fi
并把该文件属性设置为可执行, chmod a+x usbmount.sh
注意, 如果你的 linux 上 locale 是 zh_CN.utf-8, 需要把上面的 iocharset=gb2312 改成 iocharset=utf8
最后创建目录, mkdir /media/usbkey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可用的例子. U盘插上后自动 mount 到 /media/usbkey , 拔出后自动 umount. 你可以查看 /var/log/usb-hotplug.log , 里面会有些简单的调用记录.
先 umount 再插拔啊,linux 不会自动 umount 的,况且你还在拷贝过程中。。。碰见卸载不了你只能 ps -aux 找到用该设备的进程 Kill 掉才能 umount ..
有个 autofs 貌似可以自动 umount 。。。不过没用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