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date +%s -d "2011-11-28 15:55:52"`
echo $(($end-$start))
这个前提是你能拿到开始和结束时间字串的基础上的。
如果你的日志文件输出格式是上述的话,还有个方法:
cat 日志文件 | awk '/^000/{
start=$2 " " $3
end=$4 " " $5
stm=mktime(gensub(/[:-]/, " ", "g", start))
etm=mktime(gensub(/[:-]/, " ", "g", end))
print $1 " - " etm-stm
}'
用15:12-7:45即可计算出时间差。
首先12-45不够,向上借一位,则为72-45,得27分钟。时位少了1,则14-7得7小时。因此最有时间差为7小时27分钟,即447分钟。
扩展资料进制
小时和分钟的进制为60,即1小时=60分钟。
其他解释
排球运动技术、战术名词。队员进攻时,利用对方拦网队员起跳时间的误差,达到突破对方拦网目的的一种打法。
即打快球队员佯作扣快球的起跳姿势,而实际并未跳离地面,待对方拦网队员受骗起跳下落时,扣球队员再迅速原地起跳扣杀二传手预定传出的半高球,造成空档进攻。
动作要求是:掌握好时机和节奏;助跑摆臂动作要逼真;具备高超的原地d跳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差
1 tv_usec是微秒,变小是因为秒进位了,你要同时把秒输出就能看出来了2 有个常量HZ 它和jiffies是互为倒数. 以前一直是100, 也就是1秒100下,就是1个j=10毫秒
如今也有更快的,比如1000.但是在用户空间,一直是100.
所以jiffies非常快,会容易溢出, 例如一个无符号整形存储秒,那么69年左右会溢出
毫秒的话要除1000, 不到一个月就溢出了.而电脑的运行时间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么久不重启的.
jiffies_64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3可参加linux/time.h中提供的api,精确到微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