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通话时cdma的辐射是gsm的二十分之一,但是绝对不是因为辐射小,造成的因功率小而信号差,只是网络信号覆盖的问题而已。
众所周知,由于cdma (is-95) 系统中采用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软切换、语音激活等技术,以及is-95规范对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的限制,使cdma手
机在通信过程中辐射功率很小而享有“绿色手机”的美誉
。但最近有一些报导对“绿色手机”提出了质疑,认为gsm手机与cdma手机幅射相当,其基本观点是gsm手机只有八分之一的时间产生幅射,因此gsm手机与
cdma手机的sar值 (人体单位质量吸收的射频功率) 大体相当。
到底gsm手机和cdma手机辐射功率谁大谁小或相差多少,为得出实际的客观的比较结果, 由一家国际著名的cdma技术权威公司和国内某知名的gsm网络优化
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于2001年12月上旬沿北京市二环路全线进行了cdma和gsm现网中手机发射功率的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在二环路上cdma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24 dbm (172毫瓦), gsm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289 dbm(773毫瓦),考虑到
gsm手机只在八分之一时间内发射,gsm 手机在时间上的等效平均发射功率可减少到9663mw(1985dbm)。由此而见,cdma手机的平均发射功
率相当于gsm手机在时间上的等效平均发射功率的178%。
cdma和gsm系统对手机发射功率要求比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cdma和gsm相关技术规范对手机发射功率的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gsm手机900mhz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2w (33dbm),
1800mhz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1w (30dbm),同时规范要求,对于gsm900和1800频段,通信过程中手机最小发射功率分别不能低于5dbm和
0dbm。cdma is-95a规范对手机最大发射功率要求为02w-1w(23dbm-30dbm),实际上目前网络上允许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为
23dbm (02w),规范对cdma手机最小发射功率没有要求。
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取决于环境,系统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语音激活等诸多因素, 实际上就是取决于系统的链路预算。在通常
的网络设计和规划中, 对于基本相同的误帧率要求, gsm系统要求到达基站的手机信号的载干比通常为9db左右,由于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 扩频增益对
全速率编码的增益为21db, (对其他低速率编码的增益更大), 所以对解扩前信号的等效载干比的要求小于 -14db! (cdma系统通常要解扩后信号的
值为7db左右,)。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gsm和cdma手机发射功率的初始值的取定及功率控制机制。手机与系统的通信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接入阶段,二是话务通信阶段。对于 gsm系统,手机在随机接入阶段没有进入专用模式以前,是没有功率控制的,为保证接入成功,手机以系统能允许的最大功率发射 (通常是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在分配专用信道(sdcch或tch)后,手机会根据基站的指令调整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的步长通常为2db。调整的频率为60ms一次。
对于cdma系统,在随机接入状态下,手机会根据接收到的基站信号电平估计一个较小的值作为手机的初始发射功率, 发送第一个access probe,如果在
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基站的应答信息,手机会加大发射功率,发送第二个access probe,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还没有得到基站的应答信息,手机会再加大发射 功率。这个过程重复下去,直到收到基站的应答或者到达设定的最多尝试次数为止。在通话状态下,每125ms 基站会向手机发送一个功率控制命令信息,命令手机增大或减少发射功率, 步长为1db。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总体而言,考虑到cdma系统其他独有的技术, 如软切换, rake接收机对多径的分集作用,强有力的前向纠错算法对对上行链路预算的
改善, cdma系统对手机的发射功率的要求比gsm系统对手机发射功的要求要小得多 而且gsm手机在接入过程中以最大的功率发射,在通话过程中功率控制速度较慢,所以手机以大功率发射的机率较大;而cdma手机独特的随机接入机制和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可以使手机平均发射功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述的定性分 析结论在后面的实际测量中得到了验证。
路测试验描述和结果分析
路测实验进行了cdma和gsm手机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发射功率的测试。cdma测试手机和gsm测试手机同时拔打1861, 汽车内收音机调整到适当音量,摸拟
双向通话。车速40km左右。gsm手机每480ms抽样一次,cdma手机每20ms抽样一次。
cdma 手机的线性平均发射功率为24dbm (172毫瓦),以最大功率 (23dbm, 02瓦) 发射的概率为02%;gsm手机的线性平均发射 功率为289dbm (773毫瓦),以最大功率(2瓦)发射的概率为21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市区的北京移动gsm网络已相当成熟,基站间距较小,gsm手机可以较小功率发射; 而cdma网络处于发展阶段, 网络优化后, 对cdma手机发功率的要求会更小。
优化工作开展紧紧围绕以提高客户感知度为核心,确保网络KPI的前提,全面提升网络质量。建立省市联动优化工作模式,形成网优经验库,优化经验工具化,网优工具标准化,锻炼出精英化优化队伍,全面提升优化队伍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优化工作。
一、 GSM/TD网络优化工作
(1) 夯实常态化优化工作
夯实日常优化工作。把控新网元入网的运行质量;新站割接入网及时完成工程优化工作;严格把控新站入网的性能指标,明确入网条件。
加强日常性能监控工作。定期开展性能指标及门限优化工作,确定不同时间监控重点;加强日常网络调整以及优化的性能跟踪工作,确保优化工作的质量,避免出现网络的不稳定情况;开展室内分布专项跟踪工作,及时发现室内分布系统的异常情况。
加强网络核查工作。定期实施网络参数核查工作,确保网络稳定运行;根据指标统计,定期的开展基站主动维护及核查工作。
加强日常网络测试及分析力度。加强RCU、手持终端、周期性路测、网络部自检测试的分析力度,建立系统问题库,以地图形式展现,通过统计离散的问题点,发现区域网络的问题。
(2) 积极开展各项专项优化工作
加强推进校园网优化、高速优化、高铁优化及主要干道的优化工作;
TD网络用户感知的提升工作;
开展多层网建设与优化及殊场景分层工作,实现与业务匹配的均衡配置;
积极推广创新技术的运用,提高疑难问题区域的网络质量。
继续推进自主频率、扰码优化工作,培养技术专家,提升自主自主频率能力。
(3) 推行2/3G网络融合优化
继续梳理流程,提高优化手段,不断提高我们TD网络的通信质量,同时积极将2G好的优化手段引入到TD优化工作中来,推行 23G网络融合维护与优化,坚持“一张网”优化的理念,创建精品网络,全面开展2/3G网络的精细化优化,多方位地提升TD的网络质量。同时落实TD网的客户感知工作,达到集团考核优异指标。
GSM/TD网络优化是长期性的,以网管KPI指标为抓手,根据日常的TOPN问题小区跟踪处理、无线网络突发问题分析处理、定期的数据一致性检查及话务均衡、话务数据分析、告警统计及分析及各项KPI指标优化等。做到日报出指标、每周进行性能总结和统计及问题处理情况、
月度进行分析,从月度分析的指标变化中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做到问题早发现,故障预处理。
二、 无线网络规划
继续重点提升城区、乡镇及新区的网络覆盖补点建设,注重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继续坚持“覆盖和优化三原则”的指导精神,确保网络覆盖的绝对领先优势;以客户感知、网络满意度和用户投诉为导向,多手段多途径解决历史疑难站点,切实提高网络覆盖能力,同时有效兼顾考核测试利益;保持对正开发和新开发区域的整体规划跟进,及时落实基站建设,保证网络发展不落实于地区经济发展;加强网络的立体化规划和优化,对高层和密集小区进行重点的规划攻关和技术攻关。主要围绕新市政场馆、公共设施,新的`规模性开发区,新的商住区等新区域;客户弱覆盖投诉集中区域,尤其是城区投诉较大的办公、商业、住宅区;开工的铁路、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进行GSM无线网络的新站建设跟进。在充分保证语音业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障网络的数据网承载能力,通过资源调配,保证EDGE网络的带宽接入能力。对于话务高密度、基站分布高密度、频率高复用率的地区,加大1800设备的投入,提升网络质量。
校园网结合现网实际,提前规划实现TD+GSM+WLAN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建设规划思路。 TD规划应重点保障市区、各县市核心城区的TD信号连续覆盖,对弱覆盖区域进行补点建设;按照TD覆盖“由内及外”的原则,加大力度建设TD室内覆盖系统;对TD覆盖的高数据业务区域进行扩容,重点保障TD的数据业务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2G站址、拉远站址、室内分布等资源,尽最大可能共站址建设,努力提高共站比。
数据网络规划以业务为导向,充分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按照“理清层次、提升功能、规范设备、注重实效”的总体原则,实现了网络层次清晰化,网络结构扁平化。对于用户的接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不同的覆盖范围灵活选择。全面深化数据网的升级改造,扩大改造覆盖面,优化配置,实现相对竞争对手的能力超越。
三、测试常态化、精细化
测试分析工作要以客户感知为导向,以测试分析为抓手,以横向对比为参照,以定位问题为目标,做好“网络问题”的诊断工作。
省市公司分工、协作开展日常性的测试分析工作,实现日常测试的标准化,提高测试分析的准确性。
各地要充分利用全省测试数据进行优化工作,避免大量的重复测试以及海量数据的沉淀。 开展对无线网络、边界网络、竞争对手的质量测试、分析工作,为无线网络规划和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数据。
做好日常优化测试,加强自动路测管理,自动路测报告必须要有专人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问题分析和处理流程,对自动路测系统发现的每一问题都必须要有处理结果。以自动路测系统为2G网络质量监控抓手,重点分析全省各地市的客户感知指标,密切关注2G网络运行质量。
加强高速、高铁、城市2G/TD测试的常态化,以发现问题定位问题为目标,为处理问题提供准确、有效的方案,全面提升网络质量。
四、 平台建设信息化
目前全省范围内平台较多,要充分利用网优平台、WPM、ASPS、CDR持续开展优化工作,
实现平台贴近使用、实时更新、数据准确,多平台关联应用相互进行融合,通过平台使用使得网优经验资源固化、智能化自动分析、案例共享,“以用促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平台的应用,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系统,形成应用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升网优平台分析能力。后期可以充分利用并深度关联以下数据来源:短话单、投诉、告警、信令平台、CHR、短信平台、性能统计,实现对网络疑难问题的快速定位和重现,摸索出一套能全面、客观描述用户感知的网络运行(告警)、性能(KPI)、信令(事件触发)综合预警体系,并固化至网优平台。
五、 加强优化设备的管理和优化
加强对优化设备监控和故障处理工作,按照开通一个验收一个
优化设备标准化改造,改善优化设备运行环境,增加后备电源
设备老化、性能下降优化设备的替换更新,无源系统改有源接入
弱覆盖区域的天线增补,提升网络覆盖
室内室外信号切换优化和室分信号泄露的优化
六、 加强投诉管理工作
对客户投诉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内容包括GSM、TD基础网络类投诉数量变化趋势、投诉类别占比情况、重复投诉情况、重点VIP区域投诉情况等。以此作为评估地市网络质量的尺度之一,结合深度质量测试和指标统计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下一阶段优化方向。
制定客户投诉知识库整改计划,对地市公司客户投诉知识库进行审核,不定期对地市客户投诉工单进行抽检。
对投诉热点区域进行多手段解决弱覆盖投诉,疑难站点整治,对投诉区域的重复投诉次数进行排名,并结合区域话务量情况制定疑难站点整治优先级,进行重点整治。
针对复测无问题类投诉进行重点分析、管理,安排第三方测试验证实际解决情况;
研究减少现场施工量,提高工程实施隐蔽性的多种方式和新技术;
研究多种优化技术的应用,提升弱覆盖下网络质量;
研究主动发现弱覆盖点的手段支撑;做好新站建设规划工作的效果评估,保证弱覆盖点的解决质量;
组织开展厂家、分公司间的弱覆盖经验交流,增强经验共享。
我不知道你那前三章是怎么排序的。但应该是相对不是很深的原理性知识,我给你稍稍的概括一下。
1GSM发展史:一代技术和二代技术的对比,区分工分技术(单工,双工,半双工)、TDMA和FDMA、GSM的频段(上/下行频段、带宽等等)和频点。
2GSM的网络拓扑图(MS、bsc、bts、moc等等那个图及相关接口)、信号发射接收流程(调制、加密、交织、分集什么的)。
3各种信道及作用。其中开机的信道流程比较重要。
4一些专业的术语的定义要清楚,例如什么是调频及其目的、分集种类及作用、位置更新等
5GSM优化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重选和切换还有功率控制。这三个东西是GSM的灵魂好好看看吧。
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无线网络优化
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决定移动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无线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变化、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包含:
(1) 网络规划
(2) 工程监督
(3) 设备排障
(4) 网络测试
(5) 统计数据分析
(6) 话务平衡
(7) 覆盖优化
2交换网络优化
GSM网络优化不只有是无线部分的优化,还有交换部分的网络优化,应该从全网进行
交换优化的主要内容是对局数据和路由数据进行优化,调整网络负荷均衡,包括信令负荷均衡 、设备负荷均衡及链路负荷均衡等,使信令、话务路由畅通,优化路由
总的来说网络优化分的工作很多,有的是做路测的,主要工作是坐车在各个街道用专业软件测试信号质量,然后做分析。还有得做数据优化,也就是上网的信号优化,还有的是做频率优化。反正是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