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经』简述 Java 的反射机制及其应用场景

『Java面经』简述 Java 的反射机制及其应用场景,第1张

『Java面经』简述 Java 的反射机制及其应用场景

文章目录
  • 1、前言
  • 2、反射是什么?
  • 3、为什么要有反射?
  • 4、小试牛刀
    • 4.1 获取 Class 对象
    • 4.2 获取成员变量
    • 4.3 获取构造方法
    • 4.4 获取非构造方法
  • 5、实践出真知
  • 6、微信关注『方糖算法』

1、前言

反射(Reflection) 是 Java 的特征之一,它允许运行中的 Java 程序对自身进行检查,并能直接 *** 作程序的内部属性和方法

反射是所有注解的实现原理,尤其在框架设计中。

常见的面试考点如下:

  • 获取 Class 对象
  • 获取类中的所有字段
  • 获取类中的所有构造方法
  • 获取类中的所有非构造方法

现在我们来学习 Java 反射机制。

2、反射是什么?

主要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自身状态。就像一个镜子,反射让开发者知道这个类中有什么成员等。

3、为什么要有反射?

大部分人会疑问,Java 有了封装为什么还要有反射?破坏了封装性。让私有变量可以被外部访问到,使类不那么安全了。

反射主要应用:

  • 通过外部类全路径名创建对象,并使用这些类实施一些拓展功能
  • 获取类的全部成员,包括构造函数、属性、方法
  • 通过反射 API 测试私有成员,保证测试代码覆盖率

将反射作为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实现不可能实现的功能。

4、小试牛刀

Java 类的成员包括:属性、构造函数、方法。


通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来学习反射。先创建一个包com.sugar.reflect,再创建一个Student类。

Student 类中有两个属性、两个构造方法、两个函数,且都是一个私有,一个公有。

package com.sugar.reflect;

public class Peop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People(){}

    private Peopl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rivate String show(String msg) {
        System.out.println(name + age + ",hello");
        return "testString";
    }
}

4.1 获取 Class 对象

获取 Class 对象有三种方式:

  • 类全路径获取 Class 对象,最常用的方法。
  • 类的 Class 属性获取,需要导入类的包
  • 已有对象,不再需要反射
// 1
Class studentClass = Class.forName("com.sugar.reflect.People");
// 2
Class studentClass2 = Student.class;
// 3 
Student studentObject = new Student();
Class studentClass3 = studentObject.getClass();

通过这三个方法获取的是同一个 Class 对象,每个类只生成一个 Class 对象。

打印结果:

System.out.println(class1 + "n" + class2 + "n" + class3);
System.out.println((class1 == class2) + " " + (class2 == class3));

4.2 获取成员变量

获取成员变量有两种方式:

  • getDeclaredFields,获取所有声明属性,包括公私有
  • getFields,只获取公有属性

打印结果:

// 获取 Class 对象
Class peopleClass = Class.forName("com.sugar.reflect.People");
// 获取所有成员
Field[] declaredFields = peopleClass.getDeclaredFields();
for (Field declaredField : declaredFields) {
	System.out.println("declaredField = " + declaredField);
}

// 获取公有成员
Field[] fields = peopleClass.getFields();
for (Field field : fields) {
	System.out.println("field = " + field);
}

4.3 获取构造方法

获取构造方法有两种方式:

  • getDeclaredConstructors,获取所有声明的构造方法,包括公私有
  • getConstructors,只获取公有构造方法

打印结果:

// 获取 Class 对象
Class peopleClass = Class.forName("com.sugar.reflect.People");
// 获取所有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declaredConstructorList = peopleClass.getDeclaredConstructors();
for (Constructor declaredConstructor : declaredConstructorList) {
    System.out.println("declared Constructor: " + declaredConstructor);
}
// 获取公有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constructorList = peopleClass.getConstructors();
for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onstructorList) {
    System.out.println("constructor: " + constructor);
}

4.4 获取非构造方法

获取非构造方法有两种方式:

  • getDeclaredMethods,获取所有声明的非构造方法,包括公私有
  • getMethods,只获取公有非构造方法

打印结果:

// 1.获取所有声明的函数
Method[] declaredMethodList = peopleClass.getDeclaredMethods();
for (Method declaredMethod : declaredMethodList) {
    System.out.println("declared Method: " + declaredMethod);
}
// 2.获取所有公有的函数
Method[] methodList = peopleClass.getMethods();
for (Method method : methodList)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 + method);
}


getMethods 不仅获得了公有方法,也获得了 Object 类的公有方法。这是因为 Object 是所有类的父类,所有对象都实现了 Object 类的方法。

5、实践出真知

练手题:反射 People 类中的私有构造方法,构建出sugar对象;再将公有字段 age 设置为 24,最后反射调用私有方法 show,传入参数 msg,打印方法返回值。

// 获取 Class 对象
Class peopleClass = Class.forName("com.sugar.reflect.People");
// 获取 私有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peopleConstruct = peopleClass.getDeclaredConstructor(String.class);
// 设置访问权限
peopleConstruct.setAccessible(true);
// 调用私有构造方法构建对象
Object sugar = peopleConstruct.newInstance("Sugar");
// 获取成员属性
Field age = peopleClass.getField("age");
// 设置年龄为24
age.set(sugar,24);
// 获取私有非构造方法
Method show = peopleClass.getDeclaredMethod("show", String.class);
// 设置访问权限
show.setAccessible(true);
// 执行这个show方法,返回数据放入message
Object message = show.invoke(sugar,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6、微信关注『方糖算法』

各类面试资料、内推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46563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