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用复制构造函数的情况有以下3种:
1)当用一个对象去初始化本类的另一个对象时,会调用复制构造函数。例如,使用下列形式的说明语句时,即会调用复制析构函数。
类名 对象名2(对象名1); 类名 对象名2 = 对象名1;
#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 { public: C() { cout << "构造" << endl; } C(C &c) { cout << "复制构造" << endl; } C(const C &c) { cout << "const 复制构造" << endl; } }; int main() { C c1; cout << "-------" << endl; C c2(c1); cout << "-------" << endl; C c3 = c1; }
输出
构造 ------- 复制构造 ------- 复制构造
2)如果函数F的参数是类A的对象,那么当调用F时,会调用类A的复制构造函数。换句话说,作为形参的对象,是用复制构造函数初始化的,而且调用复制构造函数时的参数,就是调用函数时所给的实参。
3)如果函数的返回值是类A的对象,那么当函数返回时,会调用类A的复制构造函数。也就是说,作为函数返回值的对象是用复制构造函数初始化的,而调用复制构造函数时的实参,就是return语句所返回的对象。
注意,在复制构造函数的参数表中,加上const是更好的做法。这样复制构造函数才能接收常量对象作为参数,即才能以常量对象作为参数去初始化别的对象。
#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 { public: C() { cout << "构造" << endl; } C(C &c) { cout << "复制构造" << endl; } C(const C &c) { cout << "const 复制构造" << endl; } }; C F(C c) { cout << "函数内部" << endl; return c; } int main() { C c1; cout << "-------" << endl; F(c1); }
输出
构造 ------- 复制构造 函数内部 复制构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