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据分析入门笔记1——学习前的准备
Python数据分析入门笔记2——pandas数据读取
系列文章目录前言一、数据清理概述
1.缺失值的处理方式2.重复值的处理方式3.异常值的处理方式 二、缺失值的检测
1.缺失值2.缺失值的检测 三、缺失值的处理
1.删除缺失值——dropna()2.填充缺失值——fillna()3.插补缺失值——interpolate() 四、缺失值实用处理流程
1. 文件中有缺失值,加载时如何处理?2. 观察缺失数据占比,能否直接删除缺失值?(最好不要删除)3. 能否直接采用填充缺失值的方式处理? 总结上文答案
前言 学习目标:
- 认识何为数据清理,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清理,及常见数据问题的清理方式。掌握缺失值的检测与处理方式。
一、数据清理概述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缺失的数据,比如上一篇博文中用到的excel文件,
Pandas中的NaN值来自NumPy库,NumPy中缺失值有几种表示形式:NaN,NAN,nan,他们都一样
缺失值和其它类型的数据不同,它毫无意义,NaN不等于0,也不等于空串,
数据清理是数据预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通俗的说,就是检测到数据中的异常部分,如数据的缺失、重复和异常等,然后将这些“脏”数据清理成质量较高的“干净”数据。
常遇到的数据问题:
- 数据缺失数据重复数据异常
先简单介绍一下针对这三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1.缺失值的处理方式缺失值是指样本数据中,某个或某些属性的值不全。
产生原因:机械故障、人为因素。
影响:若使用存在缺失值的数据进行分析,会降低预测结果的准确率,需通过合适的方式予以处理。
常用处理方式:
- 删除缺失值——缺失数据占比较低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删除缺失值。填充缺失值——适用于样本数量较大的情况。一般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缺失值前后的数填充至空缺位置。插补缺失值——线性插值:简单理解成两个点连线,在连线中间位置取一点加进去;最邻近插值:用于缺失值相邻的值作为插补的值。
重复值是指样本数据中某个或某些数据记录完全相同。
产生原因:人工录入、机械故障导致部分数据重复录入,比如录入的时候卡了,或者不小心多录了一个。
常用处理方式:
- 保留重复值——在分析演变规律、样本不均衡处理、业务规则等场景中,重复值是有价值的,需要保留。删除重复值——最普遍的处理方式。
异常值是指样本数据中处于特定范围之外的个别值,这些值明显偏离它们所属样本的其余观测值。比如,学生成绩单里面,突然出现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是1000分,明显不合常理,那么这个样本数据就属于异常值。
产生原因:人为疏忽、失误或仪器异常。
影响:异常值有可能是真的异常,也有可能是伪异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常用处理方式:
- 保留异常值。删除异常值。替换异常值——最常用的方式,用指定的值,或根据算法计算出来的值,替换检测出的异常值。
Pandas 中的缺失值来自于NumPy,NumPy中缺失值有几种表示形式:NaN,NAN,nan。
缺失值和其它类型的数据不同,它毫无意义,NaN不等于0,也不等于空串。特别注意:NaN,NAN和nan也是互不相等的。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要使用NaN,NAN或nan都必须导入Numpy库 # 手动创建一个Dataframe或者用上篇方式读取文件 # 注意:手动创建的时候,空值必须用Numpy中的NaN、NAN或者nan占位 df=pd.Dataframe({'序号':['S1','S2','S3','S4'], '姓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性别':['男','男','女','男'], '年龄':[15,16,15,14], '住址':[np.nan,np.nan,np.nan,np.nan]}) # 判断Dataframe中的缺失值,用isna()方法,True代表这个格子数值为空 df.isna()
对如上Dataframe执行isna() *** 作后得到如下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isna()方法我们很方便地找到了原有数据中的空值,并且能根据True值的位置定位到NaN值所在的位置。
为避免包含缺失值的数据对分析预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缺失值被检测出来后一般不建议保留。
常见处理方法:
- 删除缺失值dropna()填充缺失值fillna()插补缺失值interpolate()
pandas中提供了删除缺失值的方法dropna()。
dropna()方法用于删除缺失值所在的一行或一列数据,并返回一个删除缺失值后的新对象。
Dataframe.dropna(axis=0, how=‘any’, thresh=None, subset=None, inplace=False)
参数说明:
1或’columns’,代表按列删。
all,当所有值都为NaN值时便删除整行或整列。
False,会修改原数据的副本。
用法演示: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要使用NaN,NAN或nan都必须导入Numpy库 # 手动创建一个Dataframe或者用上篇方式读取文件 # 注意:手动创建的时候,空值必须用Numpy中的NaN、NAN或者nan占位 df=pd.Dataframe({'序号':['S1','S2','S3','S4'], '姓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性别':['男','男','女','np.nan'], '年龄':[15,16,15,14], '住址':['苏州','南京',np.nan,np.nan]}) # 判断Dataframe中的缺失值,用isna()方法,True代表这个格子数值为空 df.isna() # 保留至少有3个非空值的行 df.dropna(thresh=3) # 删除缺失值所在的列 df.dropna(axis='columns')2.填充缺失值——fillna()
pandas中提供了填充缺失值的方法fillna()。一般会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缺失值前后的数填充至空缺位置。
Dataframe.fillna(value=None, method=None, axis=None, inplace=False, limit=None, downcast=None)
参数说明:
’pad’或’ffill’,将最后一个有效值向后传播,也就是使用缺失值前面的有效值填充缺失值。
‘backfill’或’bfill’,将最后一个有效值向前传播,也就是使用缺失值后面的有效值填充缺失值。
比如,连续的学号,中间有空缺,可以尝试用向前或者向后填充的方式。
1或’columns’,填充包含缺失值的列
【例】年龄值有缺失,想用平均年龄来填充,用法演示: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df=pd.Dataframe({'序号':['S1','S2','S3','S4'], '姓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性别':['男','男','女','男'], '年龄':[15,16,15,np.nan], '住址':['苏州','南京',np.nan,np.nan]}) # 计算年龄列的平均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col_age=np.around(np.mean(df['年龄']),1) # 将计算的平均数填充到指定列 df.fillna({'年龄':col_age})
原数据:
年龄列填充后的结果:
pandas中提供了插补缺失值的方法interpolate()。
Dataframe.interpolate(method=‘linear’, axis=0, limit=None, inplace=False, limit_direction=None, limit_area=None, downcast=None, **kwargs)
参数说明:
‘time’,表示根据时间长短进行填充,适用于索引为日期时间的对象。
‘index’或’values’,代表采用索引的实际数据进行填充。
‘nearest’,表示采用最邻近插值法进行填充。
‘barycentric’,代表采用重心坐标插值法进行填充。
‘backforword’,向后填充。
‘both’,同时向前、向后填充
插补缺失值这里,需要弄明白常用的几种插值方法的含义。
四、缺失值实用处理流程
缺失值的来源有两个:
原始数据包含缺失值数据整理过程中产生缺失值 1. 文件中有缺失值,加载时如何处理?
如果数据是从文件中加载的,会默认将’-1.#IND’, ‘1.#QNAN’, ‘1.#IND’, ‘-1.#QNAN’, ‘#N/A N/A’,’#N/A’, ‘N/A’, ‘NA’, ‘#NA’, ‘NULL’, ‘NaN’, ‘-NaN’, ‘nan’, ‘-nan’ 这些字符判定为缺失值,从而转换为NaN。
若不想自动转换,可以加一个参数keep_default_na = False。
若想将指定内容转换为NaN,如,上文景区名录文件中的“无”我们也想作为缺失值处理,那可以再加一个参数na_values=[“无”],代表我们读取的时候会将所有的’无’都处理成’NaN’。
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 加载数据,keep_default_na代表用自定义的方式来检测缺失值,na_values这里设置为“无”和空都视为缺失值 df=pd.read_excel('D://Projects/2019年底江苏省A级景区名录.xlsx',na_values=["无",""],keep_default_na = False) df #输出得到的Dataframe df.isna() #输出缺失值判断结果,对比2. 观察缺失数据占比,能否直接删除缺失值?(最好不要删除)
当缺失数据占比较低的时候,可以尝试按行删除包含缺失值的整条记录。(但不建议)当一列包含太多缺失值的时候(如超过80%),可以直接删除此列。(但不建议)
统计缺失数据占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定义函数,一种是用missnigno库来对缺失情况进行可视化处理。
(1) 用自定义函数生成表格,来显示各属性中缺失值的具体比例。
首先写一个missing_values_table,用于检测Dataframe中各列缺失值的比例,作为后续缺失值处理方法的选择依据:
def missing_values_table(df): # 计算所有的缺失值 mis_val = df.isnull().sum() # 计算缺失值比例 mis_val_percent = 100 * df.isnull().sum() / len(df) # 将结果拼接成dataframe mis_val_table = pd.concat([mis_val, mis_val_percent], axis=1) # 将列重命名 mis_val_table_ren_columns = mis_val_table.rename( columns = {0 : '缺失值', 1 : '占比(%)'}) # 按照缺失值降序排列,并把缺失值为0的数据排除 mis_val_table_ren_columns = mis_val_table_ren_columns[ mis_val_table_ren_columns.iloc[:,1] != 0].sort_values( '占比(%)', ascending=False).round(1) # 打印信息 print ("传入的数据集中共 " + str(df.shape[1]) + " 列.n" "其中 " + str(mis_val_table_ren_columns.shape[0]) + "列包含缺失值") # 返回缺失值信息的dataframe return mis_val_table_ren_columns
然后调用刚刚写的方法,生成一个表格,直观看到每列缺失比例
# 调用刚刚写的方法,来检测名为train的这个Dataframe中,每一列缺失比例 train_missing= missing_values_table(train) train_missing
输出结果如下:
(2)使用missingno库进行缺失数据可视化。
推荐扩展阅读:九命猫幺-Python可视化查看数据集完整性: missingno库(用于数据分析前的数据检查)
使用missingno很简单,pip install missingno 安装,然后在代码中用import missingno as msno 导入模块。
import missingno as msno # 使用条形图来展示缺失情况 msno.bar(df) # 使用矩阵图来展示缺失情况 msno.matrix(df)
不懂就问:
对于非时间序列数据,可以用一个估算的值来替代缺失值,直接填充。
常用填充方式:
使用常量来替换(默认值)使用统计量替换(缺失值所处列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
对于时间序列类型数据缺失值,推荐使用线性插值法来插补缺失数据。
线性插值法是一种插补缺失值技术,它假定数据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利用相邻数据点中的非缺失值来计算缺失数据点的值。
总结这一篇主要是缺失值的检测与处理。
上文答案
参考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df=pd.read_excel("D://Projects/2019年底江苏省A级景区名录.xlsx",sheet_name=0,index_col=0) df.columns #输出表头 df['所在地市'].value_counts() #数每个地市有多少条数据,也就是每个地市各多少个景点入选 df.groupby('所在地市')['等级'].value_counts() #先按所在地市分组,然后根据等级分类计数 df.groupby('等级')['所在地市'].value_counts() #先按等级分组,然后根据所在地市分类计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