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 mì ]
泌[ bì ]
【释义】
泌 [bì]
〈形〉
形声。从水,必声。本义:泉水涌出的样子。
泌,侠流也。——《说文》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诗·陈风·衡门》。孔颖达疏:“泌者,泉水涓流不已,乃至广大。”
又指涌出的泉水。
〈名〉
水名
在河南省西南部,唐河上游的别称;在山东省中部,源出肥城县,流入汶水。现称卫鱼河
泌 [mì]
〈动〉
分泌 ,液体由细孔排出,或由腺体产生和排出 [一种分泌物]。
如:泌渗(液体从细小的空隙中慢慢地透出)。
【组词】
分泌[fēn mì]
由生物体内的腺体或细胞产生并释放某种物质的过程。
衡泌[héng mì]
谓隐居之地。
泌丘[mì qiū]
指隐居之处。
泌渗[mì shèn]
液体从细小的空隙中慢慢地透出。
幽泌[yōu mì]
指平静的流水。
江泌[jiāng mì]
湍急的江水。
泌瀄[mì zhì]
水波冲激貌。
泌乳[mì rǔ]
由乳腺分泌出来乳汁。
洋泌[yáng mì]
涌流不竭的泉水。
泌阳[ bì yáng ]
河南省县名。 在该省南部泌阳河流域。汉置泌县,明改为泌阳县。
三点水必是这个字: 泌 用在不同的地方 有两个读音
泌: [mì ] 从生物体内产生出某种物质,流质由细孔渗透出来:分~。~尿。~乳。
泌: [bì ] 泉流轻快的样子 。
1、泌,读音mì,汉语词汇,意思是从生物体内产生出某种物质,流质由细孔渗透出来。
2、泌,读音bì,水名,在河南省西南部,唐河上游的别称;又在山东省中部,源出肥城市,流入汶水,现称卫鱼河;泌阳,河南省县名,在该省南部泌阳河流域。
(1)水名。
(2)在河南省西南部,唐河上游的别称。
(3)在山东省中部,源出肥城市,流入汶水,现称卫鱼河。
(4)泌阳,河南省县名,在该省南部泌阳河流域。汉置泌县,明改为泌阳县。
扩展资料泌阳县(bi yang)位于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因位于泌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面积2335平方千米,人口90多万人。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C,年降水量960毫米,无霜期219天。
西汉设比阳县,比也作沘,是泌河的原名。比阳县治即今泌阳县城。
泌阳县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居住繁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泌阳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