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烂历程。它启迪英才大德的灵感,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架通人天智慧的金桥,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哲学思想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催化与促进。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宋代陈去非的诗作《焚香》,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国古人对香的评价:
明窗延静书, 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 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 波定还自圆。
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不过人们开始用香的确切时间已难于考证。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汉代时,香炉得到普遍使用,上层社会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现了调和多种香料的技术,香文化开始略具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阶层开始较多使用薰香。唐代时,香在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宋代时,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后,在元明清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香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阻抑,渐渐被局限在庙宇神坛之中。以至当今有很多人都将香视为宗教文化之一隅,甚而归入封建迷信的范畴,实为时代之遗憾。
从刘向、李商隐、李煜、苏轼、黄庭坚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历代经典著作都有关于香的记录……
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瞻念她在今日之气象,固然使人心生忧虑,但令人欣喜振奋的是,走过风云激荡的20世纪的中国人,正开始以更加清澈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的是非功过,对其精华灿烂报以更加睿智的热爱与珍惜;更有众多知香、好香、乐香的人们,兴味于传统文化的人们,共同关心着她的发展;而涉过千年之河的中国香文化,自当使人满怀信心,必能跨越一二波折,再次展示出迷人的光华。
亦可相信,那不会是一个因循守旧、疏远时代的老人,而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玉树临风,超尘拔俗。
关于香文化的定义
汉语的“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在古汉语中,“文化”是指“文治和教化”,“以道理开导世人”。
不过,现在白话文中使用的“文化”一词,并非直接来自《说苑》所提及的“文化”,而是一个源于拉丁语“cultura”的翻译词汇。“cultura”在拉丁语中有耕种、养殖、驯化等涵义。
对于“文化”一词,由于其含义过于丰富,所以多年以来,东西方的学者们,无论是哲学家、社会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没能给出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义。其实,硬要做出一个十分严格的本质性定义不仅是困难的,而且会破坏“文化”所固有的丰富性。不过,仍然有一些观点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例如:
第一种,广义的理解。将文化解释为某一族群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生活方式的整体,集中体现为一组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观念等。例如,阿拉伯文化、玛雅文化、中国文化等。这一文化整体中的某个部分,如果能够体现出该文化的特色,也可以称之为文化,例如佛教文化、茶文化、诗歌文化、武士文化等。
第二种,狭义的理解。弱化“物”的因素,而强调“心”的方面,认为文化实质上是抽象的,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和气质,是该族群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与深层心理结构的呈现。例如,一个人能学会说话的能力是天生的,但他学习某种语言的能力却是由文化决定的。
第三种,比喻性的解释。许多学者认为不应该给文化下一个本质性的定义,而更倾向于以比喻的方式去描述它,例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人格”,是“生命人格之精神表现的形式”,等等。
综合参考这三种对文化的定义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描述: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香文化的研究也应从多方入手,涉及一系列课题,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春秋至汉魏:香文化的初步发展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极其久远,在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最早使用香料的时间,其有据可考的的历史都可以溯及3000至5000年之前。
从现有的史料可知,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以春秋时期所使用的香木香草种类还不多,主要有兰(泽兰,并非春兰)、蕙(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不仅已有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诗经》、《尚书》、《左传》、《周记》、《山海经》等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述。如《周礼》所记:“剪氏掌除箜物,以攻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虫之事。”
那时的人们不仅对这些香木香草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如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椒专佞以慢稻兮,木杀又欲充夫佩帏”。
到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苏合香、鸡舌香、沉香、木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传入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西汉初期,在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广泛流行起来,而且有了专门用于熏香的熏炉,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陶制的熏炉和香茅出土。熏香在南方两广地区尤为盛行。汉代的熏炉甚至还传入了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
香文化在汉代的快速发展,汉武帝有很大贡献。他在位期间大规模开边,遣使通西域,使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丝绸之路真正畅通起来,在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同时也便利了西域香料的传入。汉武帝本人似乎也很喜欢薰香,应是大大带动了汉代的用香风气。相传,“博山炉”(模拟仙境博山)就是汉武帝遣人制作的一种香炉。
香道可以使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 *** 。
香道,就是品赏香的美感之道,与茶道、花道、琴道、书道并称为中国传统之魂,即五道文化。
“书道以明志、花道以养心、茶道以协和、琴道以怡情、香道以静心”。五道之精髓,在于静心悟道,香道尤以静心为重,定则静,静生思,思而悟,悟则通。
香道亦被视为一种熏香为主的生活艺术,一种以香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香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赏香、闻香、熏香、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熏香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 *** 、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香道精神是香文化的核心,是香文化的灵魂,全国以香修身者众多。
而香道师是指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研究或有着浓厚香道爱好兴趣者,善于通过肢体语言、优美言词表现香道文化艺术,弘扬传承中华香道文化历史,推广香道养生、香道养心、香道艺术、香品收藏的专业员。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香道逐渐没落,现在有一部分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正在努力重设并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但香道师的行业仍然少之又少。
随着大家对精神文化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不少朋友开始接触并学习香道这种传统而又高雅的文化。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和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寂静之中。
综上所述,“香道之道在心不在香。”品香的过程其实就是感悟生命的过程,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带来的奇妙感受,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说到香文化的起源,通常以为,香文化起源于几千前古人的祭祀仪式,其实不然,从考古发掘来看,燔烧物品的“燎祭”很早就已出现,距今4000—5000年。生活用香,大概也在4000—5000年前已经出现了。作为古人生活用品的龙山文化陶薰炉,曾出现在辽河流域,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也发现了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的蒙古包形灰陶薰炉。其样式与后世的薰炉一致,造型美观,堪称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奢侈品”。可见,祭祀用香与生活用香早已出现
香的记载同样很早。东汉后期,香已出现在各类典籍中,如医学书、地理(植物)书、史书、文学作品(诗辞歌赋、志怪小说等)、类书、佛道典籍等等,可以说,中国的香文化是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善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流行于明清。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从现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繁多。常用的有泽兰(非春兰)、蕙草(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香茅)等。茅 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已有熏烧(如蕙草、艾蒿), (香囊、佩戴 香花香草)、 (泽煮汤兰)、 (兰膏)、熬膏 入酒等方法。《诗经》、《尚书》、《礼记》、《周礼》、《左传》及《山海经》等典籍都有很多相关记述
秦汉时,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 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沉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的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古代薰香风习多样化,如向皇帝奏事前先要沉香薰香(烧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鸡舌香”(南洋出产的丁子香树的花蕾,用于香口),汉代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的“熏笼”,以及能盖在被子里的“被中香炉”,即“熏球”。
一炉初热,红袖添香,袅袅馨香助情热意,雅致静心,践行品香四德,“净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历代文人都把品香作为修身齐家,提升文化品格的精神追求。在宋代,品香与插花、挂画、斗茶一起,成为文人雅士的“四般闲事”,更成为文人雅士创作的灵感来源及对象:“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沉香之于古人,不仅是芳香之物,而且已成为怡情的、审美的、启迪性灵的妙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