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清口,实质上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脱口秀,是一种“智慧性的表演形式”,海派清口主要以幽默的形式盘点时事为主,讲究的是知识结构和语言修养。
“海派清口”是关栋天及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所创立,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
清口就是一个人在台上表演,不过说的就全是社会热点、焦点,加上演员自己的演绎,传达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扩展资料:
2006年12月1日,周立波以海派文化重返舞台,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了复出后的首场演出,也第一次推出“海派清口”的概念。周立波也被公认为海派清口创始人。
2008年,推出了契合“改革开放30年”主题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自2008年12月5日在兰心大戏院首演以来,至2009年3月8日,共演出了20场,后又移至美琪大剧院演出11场,总计31场,观众达28000人次,票房总收入近650万元。
同年,在海派喜剧《噱占上海滩》中饰演刘天宝这一角色。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海派清口
百度百科-周立波
“海派清口”是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所创立,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清口就是一个人在台上表演,不过说的就全是社会热点、焦点,加上演员自己的演绎,传达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把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和自己的散文作比较,认为它们都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境界。
以“海派清口”独树一帜的滑稽界“浪子”周立波复出舞台仅仅两年多,就以其“盘点系列”的演出,创造了每演一场必爆满的票房奇迹。而这一次,他更是大张旗鼓地表示要以一个人、一张嘴、一台戏“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12月5日至19日,这台新创节目将在兰心大戏院连演12场。对于自己凭借独创的“海派清口”在上海演出界成为“个人票房之王”,科班出身却不留恋传统的周立波显得信心十足,甚至表示要打造“滑稽中的交响乐”:“没有智慧的滑稽只能与庸俗为伍,被人鄙视亦在情理之中。”
逐渐为上海人和新上海人所熟悉的“海派清口”,按照周立波自己的解释,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滑稽,而是滑稽这个概念的扩展和延伸。这种类似于“脱口秀”的单人表演,几乎完全依靠演员个人的综合素质,“我所有的彩排就是阅读,以及随时随地的‘灵光一闪’,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想到什么‘绝妙好词’,就把车停到一边,赶紧记下来。”
在这一次的“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中,周立波又和之前的每季时事盘点一样,创造了一些新的“周氏语汇”——“婆媳的最佳距离是一公里开外”、“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是没有幸福感的”、“去年的股市是‘脑充血’,充发充发,就半身不遂了”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喇叭裤、爆炸头、全中国只有上海有的半两粮票,这些三十年衣食住行的经典元素,都会在舞台上一一重现,寻找这些“元素”的过程更是“踏破铁鞋”。
周立波表示,现在的市场,仅靠几个已经混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段子是行不通的,也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观众不需要你告诉他已经知道的东西,很多滑稽、相声演员一个段子一说三十年分毫不差,但是我的段子,每一季都不一样。”
为了更大程度地争取观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滑稽,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总有近七成的普通话,他甚至表示不排除以后用英文演出的可能,“这并不影响我的海派特质,我的语言结构和思维逻辑是根植于上海的,正如莎士比亚被翻成任何语言他还是莎士比亚。”
海派清口是一种带有浓郁海派特色的单人表演形式,其语言以上海话为主,以方言及普通话为辅。表演内容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应景、应时是它的一大风格,不求妙语连珠亦当喜话连连。
在保留和传承滑稽说、学、做、唱风格的前提下,以一种清新智慧的表现形式,传播一种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虽说是形式独到,却需要人生阅历作为积淀。
海派清口是关栋天及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所创立,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
扩展资料:
海派清口与单口相声的不同之处:
第一,海派清口说的是方言。当然,也不全是上海话,中间夹杂着一些普通话,当周立波全说普通话时就成了电视版的海派清口——《壹周立波秀》。
第二,海派清口不需要铺平垫稳,也没运用相声里的技巧,上来就直接抖包袱,要掌声和笑声。
第三,海派清口,有时没有主题,有时有主题。即使有主题,也不像(传统)单口相声那样,有人物,有故事情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海派清口
百度百科——周立波(主持人、海派清口创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