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大多数类型是为了铺装路面上出速度而设计,很少或没有减震设计,骑行每一次发力都能很好的传到地面再传回来;骑姿前趴也利于发力踩踏;车重轻,从车架到车轮和外胎都是细而窄,滚动阻力和风阻都小,均能明显省力;传动系统是很大的牙盘(比如竞速型用的54齿、爬坡型用的50齿);综合起来速度一般是秒山地车。最常见(用)的有破风竞速型公路车、多功能(大组)型公路车、爬坡型公路车和耐力型公路车。其中速度最快的是第一个,专业选手冲刺时可达60公里以上的时速,巡航速度45公里或以上,通常公路车骑行爱好者也能在40公里的时速或往上。第3个是用于上坡路、盘山路的,第4个是舒适型(比其它类型公路车骑姿较友好,不那么低趴,有一些减震设计)。这俩的速度不如前两者,但一般秒山地车没问题。比如都是入门级车,如果你骑山地车能到时速二十几公里,那么换耐力型公路车能到三十几,换多能型公路车能到三十多或四十,换破风竞速型公路车则四十往上妥妥的。如果是气动破风型公路车(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有空气动力学的设计)那就更快了,不少爱好者都能在马路上彪汽车呢(他们成一列纵队,“拉火车”,时速可以到50-60公里)。
山地车是为了越野、在颠簸地形和坑洼地面上骑行、越过台阶、石头、树根等障碍物骑行,因此设计首先是避震性能(车架本身就有一定的吸震设计,还装有前避震叉或前后都有避震器),和 *** 控性能(比如车头转向、车子过弯时的灵敏度与稳定性都优于公路车,因为在颠簸或障碍地形上骑行特别需要灵活的 *** 控性)。因此山地车的主要配件都是粗、大、壮;车轮和外胎更是粗大,带来很大的滚阻和风阻;牙盘小(十几年前有用42-46齿大盘的,但因为山地车的设计所限制,强力高速骑行会伤及膝盖等原因,现在都减少到32-38齿了,即便比起公路车大族里速度最低的砾石型公路车所用的48齿大盘,山地车也是速度必输);各种避震设计会导致每一次踩踏的发力,都有较大损失(山地车、公路车都骑过一段时间的人一般都会觉得,前者像是在沙地上跑步,脚下发软泄力、后者像是在马路上跑步,脚下硬朗回力强)。即便腿力强山地车玩家,骑几万块的以越野竞速为目标设计的轻量化、高速度的山地车(比如闪电的EPIC HT),在马路上的时速一般也就到四十左右,最重要的是这个在山地车里算很高的速度,保持不了很长的距离,因为每踩踏一次都消耗比公路车要多的体能(即瓦数、公路车骑行你能骑多快?是有标准的,即看你的“踩踏输出瓦数”)。
山地车与公路车的区别:轮胎不同、车把不同、车架不同、重量不同、速度不同、刹车不同、功能不同、减震器不同、变速齿轮不同、零件组合不同。
轮胎不同:公路车的轮胎大多在20毫米以下,山地车的轮胎通常在19毫米以上。山地车轮胎比公路车轮胎更厚,胎面更宽。公路车轮胎比山地车的车轮胎更薄,胎面花纹更少。
车把不同:为了在崎岖的山区骑行并追求控制,山地车使用更宽的车把,而公路车追求速度,为了减少风阻,车把更窄。
车架不同:山地车考虑的是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车轴粗而结实,而公路车则注重踏板刚性,车架细长,车轴精致。
重量不同:山地车的重量可以达到12.5公斤,而公路车的最大限量是10.5公斤。山地车相对于公路车来说更重。
速度不同:公路车的挡位一共22挡,适合比赛使用。山地车注重 *** 作性,不追求速度。所以从速度上来看,公路车更快。
公路车介绍:
公路自行车(CyclingRoadbike)是自行车项目中的一个小项目。比赛时所有运动员位于起点线集体出发,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列名次。
公路自行车最初起源于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但只包括个人赛。1912年,奥运会设立了公路团体赛,并被列为比赛项目。1984年,女子公路个人赛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公路自行车最高组织机构是国际自行车联盟,成立于1900年4月15日,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1959年成立于北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