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果糖激酶-1对调节糖酵解途径的流量最重要,通变构调节糖酵解的进行。
别构激活剂:AMPADPF-1,6-2PF-2,6-2P
别构抑制剂:柠檬酸ATP(高浓度)
ATP对6-磷酸果糖激酶-1的调节:ATP与6-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的ATP浓度低时,ATP对6-磷酸果糖激酶-1起变构激活的作用。当活性中心外别构调节部位ATP高浓度时ATP起抑制作用。
2,6-双磷酸果糖对6-磷酸果糖激酶-1的调节:2,6-双磷酸果糖是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其作用是与AMP一起取消ATP、柠檬酸对6-磷酸果糖激酶-1的变构抑制作用。
2.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第二个重要的调节点,受到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
别构激活剂:1,6-二磷酸果糖
别构抑制剂:ATP,
丙氨酸
3.己糖激酶
己糖激酶受到反馈抑制调节,其中长链脂肪酰CoA和6-磷酸葡萄糖会抑制己糖激酶的活性,胰岛素则会激活己糖激酶的活性。
有三个酶最关键:1、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最终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
2、6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
3、丙酮酸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ADP生成烯醇式丙酮酸和ATP
说这三个酶最关键,是因为它们所催化的反应不可逆
糖酵解途径有3个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糖酵解途径是指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基本途径:在细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葡萄糖生成2个磷酸丙糖,第二阶段从磷酸丙糖转化为丙酮酸,是生成ATP的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4个反应:
(1)葡萄糖被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此反应由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消耗一分子ATP(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此反应由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消耗一分子ATP(4)1,6-二磷酸果糖分裂成两个磷酸丙糖。第二阶段由磷酸丙糖通过多步反应生成丙酮酸,在此阶段每分子磷酸丙糖可以生成1分子NADH+H(+)和二分子ATP。ATP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时产生一分子ATP,磷酸烯醇型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时又产生一分子ATP,此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丙酮酸接收酵解过程产生的一对氢被还原为乳酸,乳酸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