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2、后来泛指读书的文化人或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是一种尊称。
二、简介:
1、公子纠(?—前685)春秋时齐国人。齐襄公之弟,齐桓公之兄。
公子纠(?—前685) 春秋时齐国人。齐襄公之弟,齐桓公之兄,母为鲁女。齐襄公时,政令无常,恐遭杀害,于鲁庄公八年(前686)携管仲、召忽奔鲁。襄公与公孙无知被杀后,齐国内乱,鲁派兵护送他返齐争位,管仲射中公子小白的衣扣(齐桓公),小白倒地装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结果这时出奔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桓公)已先回齐即位。即为齐桓公。
2、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 。
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1、先秦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的儿子就叫做公子)”。
2、后来泛指读书的文化人或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是一种尊称。
公子纠,春秋时齐国人,齐襄公之弟。公子小白,齐襄公的次弟。所以,小白是纠的弟弟。俩兄弟争王位,小白胜利了,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扩展资料:
明末四公子
古今公子中,除战国四君以外,多姿多彩莫如明末四公子: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此四人出则忠义,入则孝悌,爱宾客、广交游,风流倜傥,冠绝一时。
陈贞慧
(1604年—1656年)字定生。东林党魁、都御史陈于廷之子,明末诸生,为复社重要成员。曾与吴应箕起草《留都防乱檄》,声讨阮大铖。明亡后隐居家乡。其表彰抗清人物的散文,感情深沉悲痛。后人辑刻其遗著为《陈处士遗书》。
侯方域
(1618年―1654年)字朝宗,长于古文,尊唐宋八大家,有《壮悔堂集》。其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李姬传》歌颂了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
方以智
(1611年—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等,兼有别号多种,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今属安徽省枞阳县)人,出身世家。其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左少卿,治《易经》、《礼记》,著述宏富。
冒辟疆
(1611年―1693年)是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当时,国事淆于上,清议激于下。冒辟疆与侯朝宗,方密之,陈贞慧并称四大公子,都是缔结复社的骨干,他们欲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在南京由吴次尾起草了《留都防乱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子
公子纠一开始从鲁国回到齐国继承王位,首先可以看出其心思缜密,派人拦截公子小白,但是在得知公子小白无法回到齐国后就放慢速度,这说明公子纠小富即安,志向不高的定位,后来齐桓公继位,公子纠又与鲁国攻打齐国,这也是不分敌我,后来鲁国被齐国说通,公子纠被害,这也是公子纠被当做傀儡而不自知,可见公子纠人品,智商,情商都不是很高~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