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
之道是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孔子最先提出“恕”,并为其下定义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简言之,“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自此,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忠恕之道就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个人以自身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消极
自由是个人在对抗公意时所需要保留的最起码的自由界限,就是不受公意干涉的最低限度的权力;积极自由是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由自身意志推动而作出各种行为的权力。前者是政治的,后者是伦理的。柏林的意思是人们要追求消极自由而不是积极自由,对积极自由的追求会影响他人的消极自由。
孔子的忠恕之道既是伦理的,也是政治的,他希望用这样一种规范同时去约束政治和个人,也就是说,他希望在政治和个人两个层面上去规范积极自由。作为一种政治理想,这是谈不上对错的,但是现实是这种理想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如此,他就忽视了消极自由,对于如何防止政治对个人基本权力的侵犯是他根本没有考虑过的,也就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空白。
事实上如果要简单地说伯林和孔子的差异,伯林认识到人类价值的多元性以及各种价值之间的无法调和,从而要求我们尊重人,而孔子则是以一种一元的伦理价值观去管教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