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

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第1张

解释: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

读音:[ niú tóu mǎ miàn ]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

翻译:释迦是长着牛头的看管囚犯的差役,祖师是长着马面的一位阿婆。

示例: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牛头马面,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

扩展资料:

牛头马面近义词:

1、牛鬼蛇神

解释: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出处:唐·李贺《李贺集序》:“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翻译:张口的鲸跳跃的鳌,牛鬼蛇神,不足以形容它的虚荒诞幻。

2、妖魔鬼怪

【解释】: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出自】: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

翻译:我家主人太傻了,怎么知道他不是个有危险的人,就如此信任他,跟随他去了。

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

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倒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

牛头马面被认为是阴界神明(如东岳大帝、阎罗王、城隍爷、地藏王菩萨)的部下。有些人会向他们烧纸钱,希望他们不要为难自己的祖先。

起源

牛头马面之中的“牛头”鬼差,源于佛教《五苦章句经》,名为阿傍与《铁城泥犁经》。《铁城泥犁经》指出阿傍为牛头人身的差役,作为狱卒向阎罗王天子禀告罪人生前罪行。 在佛教中阎魔天,即是牛头人身,所以牛头的由来也是自此。

马面有人认为,他是马头人身的罗刹,在地狱里负责管理为恶的鬼魂。

一说马面是佛教密宗马头明王的化身,负责保护地狱安全,但此说法被驳斥,“马头明王”本为观音或阿弥陀佛的化身,是佛教的护法神,本身亦主掌畜生道的渡化,所以“马面”的源由应该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由马头明王和马面罗刹混淆演化而来。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牛头马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47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