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和Redis都可以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但具体的性能取决于应用程序的需求。MySQL的并发能力可以由它的QPS来衡量,而Redis的并发能力可以由它的QPS和KV存储来衡量。一般来说,MySQL的并发能力通常在每秒600次以上,而Redis的并发能力可以达到每秒1000次。
并发能力是指程序或问题的不同部分或单元可以乱序或部分执行的能力。
MySQL服务器的最大并发连接数是16384。
受服务器配置,及网络环境等制约,实际服务器支持的并发连接数会小一些。主要决定因素有:
1、服务器CPU及内存的配置。
2、网络的带宽。互联网连接中上行带宽的影响尤为明显。
扩展资料:
优化数据库结构:
组织数据库的schema、表和字段以降低I/O的开销,将相关项保存在一起,并提前规划,以便随着数据量的增长,性能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
设计数据表应尽量使其占用的空间最小化,表的主键应尽可能短。·对于InnoDB表,主键所在的列在每个辅助索引条目中都是可复制的,因此如果有很多辅助索引,那么一个短的主键可以节省大量空间。
仅创建需要改进查询性能的索引。索引有助于检索,但是会增加插入和更新 *** 作的执行时间。
InnoDB的ChangeBuffering特性:
InnoDB提供了changebuffering的配置,可减少维护辅助索引所需的磁盘I/O。大规模的数据库可能会遇到大量的表 *** 作和大量的I/O,以保证辅助索引保持最新。当相关页面不在缓冲池里面时,InnoDB的changebuffer将会更改缓存到辅助索引条目。
从而避免因不能立即从磁盘读取页面而导致耗时的I/O *** 作。当页面被加载到缓冲池时,缓冲的更改将被合并,更新的页面之后会刷新到磁盘。这样做可提高性能,适用于MySQL5.5及更高版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ySQL数据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