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程序员要学什么知识

电脑程序员要学什么知识,第1张

程序员的岗位需求很多,例如大型网络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等都需要程序员

程序员需要学习:

1、掌握数据及其转换、数据的机内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相关的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2、理解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

3、掌握 *** 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4、熟练掌握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 *** 作方法;

5、熟练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6、熟练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7、熟悉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8、掌握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了解软件过程基本知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常识;

9、了解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0、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1、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简单英文资料。

程序员必备技能:

1、熟练开发工具

做为一名程序员至少熟练掌握两到三种开发工具的使用,这是程序员的立身之本,其中C/C++和JAVA是重点推荐的开发工具,C/C++以其高效率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开发工具中的利器,很多系统级的软件还是用C/C++编写。

而JAVA的跨平台和与WEB很好的结合是JAVA的优势所在,而JAVA即其相关的技术集JAVAOne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开发工具之一。

其次,能掌握一种简便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B,PowerBuilder,Delphi,CBuilder,则更好,这些开发工具减小了开发难度,并能够强化程序员对象模型的概念。

另外,需要掌握基本的脚本语言,如shell,perl等,至少能读懂这些脚本代码。

2、熟知数据库

作为程序员,他们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很多应用程序都是以数据库的数据为中心,而数据库的产品也有不少,其中关系型数据库仍是主流形式,所以程序员至少熟练掌握一两种数据库,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关键元素要非常清楚,要熟练掌握SQL的基本语法。

虽然很多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但SQL是基础,是通用的数据库 *** 作方法。如果没有机会接触商业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免费的数据库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mySQL,Postgres等。

3、了解 *** 作系统

当前主流的 *** 作系统是Windows,Linux/Unix,熟练地使用这些 *** 作系统是必须的,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编程高手,需要深入了解 *** 作系统,了解它的内存管理机制、进程/线程调度、信号、内核对象、系统调用、协议栈实现等。

Linux作为开发源码的 *** 作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Linux几乎具备了所有现代 *** 作系统的特征。虽然Windows系统的内核实现机制的资料较少,但通过互联网还是能获取不少资料。懂得网络协议TCP/IP。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如果您还没有对互联网的支撑协议TCP/IP协议栈有很好的掌握,就需要迅速补上这一课,网络技术已改变了软件运行的模式。

从最早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到今天的WEBServices,再到未来的网格计算,这一切都离不开以TCP/IP协议栈为基础的网络协议支持,深入掌握TCP/IP协议是非常必要的。

至少,需要了解ISO七层协议模型,IP/UDP/TCP/>

C / C++:属于大多数情况下能接触到的相对基础的编程语言了,优势是基本掌握以后面对其他语言均可以“无压力”;坏处是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需要系统性的了解非常多知识点,且耗时一般较长。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希望能够长期更好的发展成架构师,那么这可能就是你比较合适的语言选择了。

Java:应用广泛,几乎大多数开发场景都有java或者java变体的身影。学习java你可以了解到面向对象思想,了解虚拟机等的概念,面对常见的开发也能够有应对方案。同时这个语言对比C/C++能简单不少,在很多情况下是面向新手比较合适的选择了。

Go:最近一段时间流行起来的语言,在面对高并发等场景下有天然的优势。Go语言有自己独到的特性,同时也可以支持一些C语言的能力,而且也越来越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作为首选开发语言之一。

PHP / Python / JavaScript / net / Swift / :这些语言大多有自己的特定应用场景,比如Python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比较常见,JavaScript是前端开发的必备语言等。如果你希望的工作有比较强烈的语言要求,那么选择上面的语言准没错。

                                 

其次,掌握数据结构及算法,同时能够通过程序语言实现。

比如常见的数据结构,像是数组、链表、堆、栈、队列、树、图等,尽量都有机会了解数据结构的实现原理(包括自己用代码能够简单编写),知道数据结构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场景下使用。算法原理上如时间空间复杂度,一些数学概念;同时一些经典的排序、与数据结构结合的实现,也应当有了解。

这些推荐你去找专业的书籍,系统性的选择;尽量减少如面试宝典等取巧的方式,深入掌握不仅仅是找工作,在后续的工作中也能更好的帮到你。

                                 

再次,了解计算机基础。

常见的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简称机组)、 *** 作系统、网络、编译原理等。这里需要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如果确实时间上比较紧张,可以有侧重的选择。

比如你希望从事偏底层的开发工作,那么更侧重在机组和 *** 作系统上;如果侧重在上层开发,那么可以侧重在网络上,以此类推。当然,更好的掌握以上知识能够在很多不经意的时间给到你帮助,如果有空,也建议多深入的理解。

最后,知道一些计算机知识的应用。

这里就比较多了,比如数据库、一些基本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战等等,根据你希望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去了解,或许有不小的帮助。

按照上面这几个步骤进行下去,可能确实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你选择希望成为一名程序员,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电脑基础入门知识:

1、CPU型号怎么看: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而目前笔记本市场基本被Intel(英特尔)的CPU垄断。而Intel的CPU型号命名还算比较有规律。

以i7-6920HQ为例:

四位数的头一个数字是6指的是代际,也就是是英特尔第六代处理器。目前英特尔在市面上是4、5、6三代处理器并存。老于4代的处理器现在比较少见,一般也不推荐。

920是它的SKU值,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编号。用来区分不同性能的CPU型号。

数字后面紧跟着的字母是H,代表的是处理器的功耗/性能类别。类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仅出现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

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仅意味着更大的耗电量,也表示CPU的发热量越大。进而对笔记本的散热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笔记本(比如游戏本),几乎没有轻薄、长续航的。

最后一个产品线后缀,有Q(四核处理器)、K(开放超频)两种情况。而双核、不可超频的处理器没有这个后缀,也是最常见的。

什么?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选?简单来说,如果你在乎功耗(省电)的话,代际越新越省电。比如6代比4代更省电。而在同一代中,U比H省电,而H又比HQ/HK省电。

2、关于电脑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话,这就有些麻烦了。

诸如i7>i5>i3这样的说法,基本不靠谱。因为这种说法仅仅在同一代处理器,同一功耗级别下才成立。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较,就会出现诸如i5-6300HQ性能强于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这样不太好理解的情况。

所以光看型号判断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谱。为了方便起见,我推荐一个方便(但并非完全严谨)的方法给大家:查Passmark评分。

Passmark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处理器的性能水平,Passmark评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强,可以作为大家选购的参考。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的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Passmark评分在3000左右,就可以保证基本的上网、办公、看全高清视频流畅。

不过还是那句,这个评分仅仅作为一种简捷的判断、选购依据,并非完全严谨的。

另外从2015年开始,英特尔又推出了CoreM(酷睿M)系列处理器,主打超低功耗(45W),无需风扇散热。m系列的命名规则跟i系列类似。相信大家可以触类旁通,这里就不赘述了。

3显卡型号怎么看?

和英特尔相似,笔记本上的独立显卡大部分来自NVIDIA(英伟达)。不过相比之下NVIDIA显卡的命名就简单得多。

显卡型号显示960M。其中9是代机,也就是第九代NVIDIA显卡。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以9系列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8系列。

后面两位数代表的是等级,一般是从10到80,数字越大性能越强,相应也越耗电。后缀M表示针对笔记本优化(性能低于桌面版,所以功耗和发热也更低)。

今年NVIDIA还增加了MX后缀的显卡,可以理解为小改款,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升。而GTX的前缀,只有850M、950M或者以上的显卡才有,是高性能的代表。显卡和CPU类似,显卡性能越高,功耗、发热量也越高。

4关于内存:

一般我们只需要关注3个参数即可:内存的容量、内存的代际、内存的频率。容量大家都好理解,代际和频率可能需要简单提一下。目前笔记本中常见的,一般是DDR31600(第三代DDR内存,频率1600MHz)和DDR42133(第四代DDR内存,频率2133MHz)。前者更加普遍,而后者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实比起这些参数,其实更加关注笔记本的内存升级空间。早些年的笔记本,一般有两个内存槽(占用一个空余一个),方便用户自己升级内存。

但现在不少笔记本基于商业上的考虑、或是为了将笔记本做得更轻薄。只配有一个内存槽,或者直接把内存焊在主板上。让自己升级内存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 *** 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 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以上就是关于电脑程序员要学什么知识全部的内容,包括:电脑程序员要学什么知识、小白,想入门程序员,应该从什么开始学,顺序是什么、电脑基础知识入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089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