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CDN系统体系架构上,使用公共IP网络,内容从一个源站,经过几层CDN节点,到终端客户。在每个数据节点上,数据都需要传输一遍,为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样的数据,需要在多个节点间重复传输。基于现有IP网络基础设施构建,CDN的效率和公共IP网络基础设施带宽占用程度始终是不可调和的矛盾。CDN系统运行中对服务器中转调度的需求和IP网络带宽的需求,随终端客户数量的增长、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增长,都会需要不断增长。而CDN系统中传输的数据,经常是同样的数据,给不同的节点,这对现有基础设施中的宝贵的双向IP网络的带宽也是极大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峰光电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HCDN的方式。基本思路是:可以把网络中大部分共性内容的访问放在网络的最边缘,而CDN的内容更新,可以不用通过核心IP有线网络,绕过所有瓶颈节点,利用高扇出的广播网络(卫星信道的扇出比可以趋于无穷)进行更新。如果大范围应用HCDN架构,可以把互联网上80%以上的流量限制在较小的局域网内交互,从而提高了原双向IP网络对个性化数据传输业务的支持能力(视频电话、监控等);三峰光电提出的HCDN架构可以显著提高终端客户对VOD点播和直播节目的体验,同时在吸收了大量的共性数据流量后,对整个互联网络都是有益的。 对于原互联网中的CDN系统,同HCDN系统之间将会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大量共性的数据交给HCDN来做可以提高效率和客户体验,CDN得以从大量重复数据解放出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随机请求的需要。HCDN系统可以单独组网,可以与CDN系统并行组网。 三峰光电提出的HCDN架构采用的下行数据通道,主要使用的是广播数据通道,如DVB-S/S2 ,ABS-S,DVB-C, DVB-T/T2,DMT-TH 等通道(未来可能有其他类型的广播通道),目前卫星通道是最具性价比的下行通道。上行采用的是传统internet通道,如ADSL/EOC/PON/FTTH/25G/275G/3G/4G等。通过所述的方法组成网络,完成内容传输的工作。 三峰光电提出的HCDN系统分为2级,1HCDN源端系统 与2HCDN 节点系统。 1,HCDN源端由内容服务器,调度服务器,广播前段系统 等: 由于HCDN架构的特点,源端系统资源可以很集中,有利于互联网的多媒体监管工作。
内容服务器存储内容,调度服务调度内容与信道产生1级EPG。并根据EPG安排内容广播。 2,HCDN节点由信号接收器、解调、调度、存储等(逻辑)模块组成:接收解调部分,广播数据。
存储部分,将接收到的数据缓存到本地非易失存储器(硬盘) 或高速易失存储器(内存)。
调度模块根据本地存储内容,分派用户请求(用户由本地HCDN服务,还是internet服务)。根据用户提交的EPG需求,生成EPG请求与源端协商。搜索电脑找到这个文件regsvr32 FM20dll或是下载一个,然后把它拷到c:\windows\system32下,要是其他系统就是c:\winnt\system32
然后在 运行 里面输入 regsvr32 fm20dll ,回车即可。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性能的优越性主要来源于信道编码和信号调制方式。卫星和有线电视网络环境与理想的白噪声模型极为接近,而优秀的信道编码和信号调制方式一般都是针对白噪声模型设计的,这样的信道编码调制可以在卫星和有线电缆广播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系统性能可以接近理论值。而地面广播的环境显然不是白噪声模型,没有任何信道编码调制技术可以在地面广播的环境下被优化地使用。美、欧已有的系统都反映出这一特点:即在实验室的白噪声环境下,两者都接近理论值,但一旦处于实际的地面广播环境下,两套系统性能都发生明显的劣化。美国系统虽然在白噪声性能方面优于欧洲系统,但美国系统没有考虑严重的多径环境和衰落现象,其接收实际地面广播信号能力相对于欧洲系统较弱。事实上,现有系统在白噪声条件下具有增益的编码在实际环境中不但无助于提高性能,反而加剧了系统性能的恶化。地面广播的信道特性变化剧烈,信号幅度、相位的变化,多径的时延和幅度的变化速度都远比卫星和有线电缆信道复杂。系统能稳定工作的区域有限,对系统信号处理能力,尤其是处理速度及稳定性要求苛刻。再加上地面广播要求与现有模拟电视广播兼容,大功率非线性发射使相邻频道间的干扰加剧,若系统各个纠错编码保护环节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就会顾此失彼,各部分性能互相牵制,使系统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在恶劣的地面广播多变通道条件下,如何采用一种各个功能强自适应工作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是我们每一名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思考的问题,下面就国外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的三种传输性能和实现,就系统的主要设计讨论抗多径干扰技术、频谱、标准制定,以及频谱的高效利用,数据传输、稳定的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能力作一些探讨。
二、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 统标准
目前全球共有三套国际地面传输系统标准,美国1996年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 研发的格形编码八电平残留边带(8-VSB) 即:ATSC 8-VSB;欧洲1997年提出的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VB-T) 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 即:DVB-T COFDM;日本1999年提出的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即:ISDB-T OFDM。这三种系统标准,其系统设计从技术上限于当时的设计方向、使用环境、技术水平和硬件支持能力,没有发挥出系统应有的潜力。
1、美国ATSC 8-VSB系统
美国ATSC 8VSB系统是为了在单个 6MHz 频道中传输高质量视频和音频(HDTV)以及辅助数据而设计的,用于地面广播分配系统。它能够可靠地在 6MHz 内用8VSB调制传输 194 Mbit/s 的数据。8-VSB “地面同播模式” 可抵抗 NTSC 干扰,对于地面广播,此系统的设计允许在已有的NTSC 发射机上分配一个额外的具有可比覆盖范围的数字发射机,并且在区域和人口覆盖方面对现存 NTSC 节目影响最小。系统的射频发射特性经过仔细选择后,上述能力是可以达到,通过 18 种视频格式,提供各种图像质量。利用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基于数据的业务具有巨大的潜力。系统提供固定的接收。
8-VSB系统加入了03dB的导频信号,用于辅助载波恢复;并加入了段同步信号,用于8-VSB系统同步和时钟信道编码纠错保护措施。如此设计使美国系统具备噪声门限低(理论值≈149dB),大传输容量(固定有用数据位率为194Mb/S) 和实现串行数据流MPEG-2Packet188bit(1bit同步+187bit) 主要技术优势。但美国系统存在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是对付强动态多径困难:在近的强多径变化(相位)时,导频信号会受到严重影响,载波恢复出现困难。同时,均衡器的性能在载波没有精确恢复时会急剧下降;系统虽然使用了训练序列,但两个训练序列之间相隔24毫秒,期间多径的快速变化无法被跟踪,虽然美国系统同时使用数据判决反馈"DFE",利用数据本身产生的误差信号进行调节,用以跟踪变化快的多径,但DFE需要信道被均衡到一定程度(错误判决少于10%)才能正常工作,在强多径下,系统是不稳定的。因此,美国系统的原有设计思想、导频放置、数据结构等,都使得该系统不能有效对付强多径和快速变化的动态多径,造成某些环境中固定接收不稳定以及不支持移动接收。另外,美国系统在对付模拟电视同播时采用了梳状滤波器,梳状滤波器开启时,系统门限上升3dB,且开启与否是通过判决后的硬开关。这一方案在实用中不仅会使开关受噪声或多径变化的影响来回跳动,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还由于其引入的电平数目和12路交织,影响系统网格解码和均衡器的工作。ATSC 8-VSB传输系统具较好的载噪比,可在较低的载噪比下运行,但系统为抗NTSC同步干扰在接收机中加梳状滤波器,却牺牲了约35dB的载噪比性能;对抗多径效应而造成的频率选择性哀落,8VSB传输方式采用了均衡器来消除回波,但对回波时延变化很敏感;结构复杂,是一个固定码率的数字传输系统使用单载波调制技术,不支持移动接收。
2、欧洲DVB-T COFDM系统
欧洲DVB-T COFDM系统是欧洲数字电视广播(DVB) 开发的系列标准中的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标准,在系列标准中DVB-T是最复杂的DVB系统。使用MPEG-2传送比特流复用,里德-索罗门(RS) 前向纠错系统,采用COFDM调制方式,把传输比特分割到数千计的低比特率副载波上,用1705个载波(“2K”)或6817个载波(“8K”) 模式。“2K” 模式用于普通网,“8K” 模式用于大小单频网(SFN) ,“2K”与“8K” 系统是兼容的。欧洲系统中放置了大量的导频信号,穿插于数据之中,并以高于数据3dB的功率发送。这些导频信号一举多得,完成系统同步、载波恢复、时钟调整和信道估计。由于导频信号数量多,且散布在数据中,能够较为及时地发现和估计信道特性的变化。为进一步降低多径造成的码间干扰,欧洲系统又使用了"保护间隔"的技术,即在每个符号(块)前加入一定长度的该符号后段重复数值,由此抵御多径的影响。可以认为,大量导频信号插入和保护间隔技术是欧洲系统的技术核心,正是这两项技术使欧洲系统能够在抗强多径和动态多径及移动接收的实测性能方面优于美国ATSC 8-VSB系统。另外,欧洲系统还对载波数目、保护间隔长度和调制星座数目等参数进行组合,形成了多种传输模式供使用者选择。多种模式常用的其实只有两到三种,分别对应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应用。欧洲系统同样存在一系列缺陷。首先是频带损失严重:导频信号和保护间隔至少占据了有效带宽的14%左右,若采用大的保护间隔,此数值将超过30%。欧洲方案的综合频带利用率比美国的VSB方案多损失6%至23%。因此,以过分下降宝贵的系统传输容量为代价来换取系统的抗多径性能,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折衷方案。其次,即使放置了大量导频信号,对信道估计仍是不足:COFDM中的导频信号是一个亚采样信号,且COFDM采用块信号处理方式(每次上千点),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完全精确地描绘出信道特性,只能给出大约平均值,这也是欧洲系统始终无法达到理论值的原因之一(与理论值差2-3dB),因此,现有欧洲COFDM系统事实上并不是对付移动多径最有效的手段。再次,欧洲系统在交织深度、抗脉冲噪声干扰及信道编码等方面的性能存在明显不足。欧洲还强调在其卫星、有线和地面传输方案中使用相同的信道编码模块以保证其三者之间的兼容性,因为信道编码模块在电路实现中所占比例不大,这种部分兼容方式阻止了在地面广播方案中采用更有效的其它信道编码方法。 对于地面广播,此系统在现存的已分配给模拟电视传输的 UHF 频谱内广播可选择37-238Mb/S的传输速率。虽然系统是为8MHz 频道开发的,但能用于任何频道带宽(6、7、8MHz),只是相应地改变数据容量。8MHz 信道内传输的有效净比特码率在 498~3167Mbit/s 范围内,取决于信道编码参数、调制类型和保护间隔的选择。在设计上允许码率可变,显示其灵活性,可根据信噪比提供多种码率。 DVB-T COFDM系统,有利于数字与模拟电视共存,在与现行模拟电视混合传输方面显示出优势,设计上不需耍优化就能对付各种模拟制式的干扰。有抗多径失真的能力,在移动接收方面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它因有灵活性使得可以按特定的工作环境与服务耍求进行传输试验,在澳大利亚、拉丁美洲、香港地区等受到赞许。
3、日本ISDB-T OFDM系统
日本提出的“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 OFDM系统采用MPEG-2传送比特复用,OFDM调制方式,使用的编码方式、调制、传输与DVB-T COFDM基本相同,可以说是经修改的欧洲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接收方面增加了部分接收和分层传输,将整个6MHz频带划分为13个子带,每个子带432KHz,将中间一个用于传输音频信号,并大大加长了交织深度(最长达05秒),增加交织深度将引入长达几百毫秒的延迟影响频道转换和双向业务。ISDB-T 概念覆盖了各种服务,因此系统不得不面对各种需求,而且一个业务可能和另一个业务是不同的。例如,对于 HDTV 节目就需要大容量的传输能力,而对于条件接收中的密钥传输、软件下载等等,则需要高有效性(或传输可靠性)。为了综合不同的业务需求,系统提供了可选择的调制和误码保护方案和灵活的组合,以便面对这些综合业务的每种需求。
在一个地面频道中有 13 个 OFDM 频谱段,有用的带宽是 13×BW/14 MHz (对于6 MHz 频道是 557MHz,7 MHz 频道是 650MHz,8MHz 地面频道是 743MHz)。系统采用的调制方法称为频带分段传输(BST)OFDM,由一组共同的称为 BST 段的基本频率块组成。每段的带宽为 BW/14 MHz,这里 BW 指的是地面电视信道带宽(6、7 或 8MHz,依赖于所处地区)。例如,对于 6MHz 信道,每段占据 6/14 MHz = 4286KHz 频谱,7段等于 6×7/14MHz = 3MHz。
在 OFDM 特性之外,BST-OFDM 对不同的 BST 段采用不同的载波调制方案和内码编码码率,依此提供了分级传输特性。每个数据段有其自己的误码保护方案(内码编码码率、时间交织深度)和调制类型(QPSK DQPSK、16-QAM 或者 64QAM),因此每段能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许多段可以灵活地组合到一起,提供宽带业务(例如 HDTV)。通过传输不同参数的 OFDM 段群,可以达到分级传输。在一个地面频道中可提供三个业务层(三种不同的段群)。通过使用只有一个 OFDM 段的窄带接收机,可以接收传输信道中的部分节目。
虽然系统是为 6MHz 频道开发和测试的,但它可用于任何的信道带宽(X×BW/14 MHz),只是相应的改变数据容量。6MHz信道中每一段的净比特码率为 28085~178728kbit/s。557MHz DTV 频道的数据吞吐量在 365 到 2323Mbit/s 范围之间。
4、三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 统的比较
在不同的损伤和 *** 作条件下ATSC 8-VSB、DVB-T COFDM 和 ISDB-T BST-OFDM 输系统的性能。
从调制的观点看,OFDM 和单载波调制方案,例如 VSB 和 QAM,对相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应该有相同的 C/N 门限。信道编码、信道估计、均衡方案以及其它的实现限制(相位噪声、量化噪声、互调失真)等导致了不同的 C/N 门限。
数据码率和门限定义差别,在AWGN 信道上的 Eb/N0 门限,如表2 所示。为 DVB-T 和 ISDB-T 选择了两种卷积编码率,R=2/3 和 3/4,提高了和 ATSC 系统可比的数据码率。从射频背靠背的测试数据看,ATSC 系统在 AWGN 信道上目前有几个 dB 的好处。再一次应该指出的是所有的系统都是可能提高改善的,并且对于 DTTB,AWGN 信道可能不是最好的信道模型,特别是室内接收。
因为三个系统都能不用改变信道编码方案而用于不同的信道带宽,例如 6、7、8MHz,系统 Eb/N0 值对于 6、7、8MHz 系统一般是正确的对于地面广播,
三、抗多径干扰技术
多径接收在模拟电视中反映是重影,在数字接收中,多径效应将使接收完全失效。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由于多径效应造成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会引起码间干扰,生产误码。因此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必须采用抗多径干扰技术。目前有自适应均衡和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自适应均衡器所采用的算法为最小均方(LMS) ,基于最小平方(LS) 和快速横向滤波器算法:
K=-N,-1,0,1, …M
寻找均方误差最小值使均衡器能最有效的消除码间干扰。
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只是一种并行传输方案,在指定频带上设置K个等间隔的子载波, 每个载波单独被数字调制,每个子载波上的调制符号将被延长K倍, 是抗多径干扰的有效方法。采用加保护间隔和基准电平来实现
一个码元时间间隔内,设基带OFDM信号表示为:
其中M(n)表示第 n个子信道的调制信号,N为并行传输信道数。
为了提高抗多径干扰的能力,加入保护间隔,于是码元宽度变为T=T5+△,信道间隔仍为 ,在t时刻,OFDM信号为:
经过多径信道后,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受到破坏。假设,相对时延小于的传输径数为M1,而超过的为M2, 则第K个信道在第I时刻的解调输出为:
上式中第一项为有用信号,,第二项是信道间干扰,第三项是码间干扰,第四项是白噪声。如果保护间隔足够长,使相对多径时间差小于△,则解调后信号中不存在码间干扰和信道间干扰。(当T=64-192us,△=20祍时就可以基本消除地面广播中存在的多径干扰。)
但是上述输出的有用信号还受到一个乘性干扰影响,需要在每个子信道交替插入基准电平信号,求得信道逆响应,对接收信号进行幅度相位校正来消除多径效应。另外时间交织、频率交织、保护时间与编码结合帮助OFDM提高抗多径干扰的能力,并且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径干扰信号的能量。
DVB-T 和 ISDB-T 中采用的 OFDM 调制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多径失真的能力,它能抵抗高达 0dB 的回波。在城区,当使用室内或机顶天线时,由于发射机的直线路由被阻挡,通常会产生很大的回波。保护间隔能够完全消除码间干扰,除非回波的延时超过了保护间隔的范围。不管怎样,带内衰落仍将影响所需的 C/N,特别是当 COFDM 载波上采用高阶调制时。为了抵抗 0dB 的强回波,DVB-T 和 ISDB-T 需要很强的内码纠错和良好的信道估计系统,以及更高的 C/N。当使用 R = 2/3 卷积码时,它需要大约多6dB的信号功率,以便处理 0dB 回波。无论如何,增加的 C/N 的一部分可以由回波信号功率得到补偿。这些需求的平衡将依赖于所选择的码率。使用消除技术的软判决解码能够显著地提高性能。
DVB-T 和 ISDB-T 系统的保护间隔能用于处理超前的或延迟的多径失真。这一点对于 SFN(单频网) 能够运行是重要的。ATSC 系统不能处理长的预回波,因为它是为 MFN(多频网) 环境设计的,在室外固定接收的情况下,它们通常不会产生长的预回波。因为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的发射机都工作在同一个频率,以及由于增加了接收多发射机所发信号的概率而带来的某些网络增益,SFN 能够显著地节省频谱需求和传输功率。
四、频谱效率
OFDM 作为多载波调制方案,比单载波调制系统的频谱效率要稍高一些,因为它的频谱具有非常快速的初始滚降,甚至在没有输出频谱成型滤波器时。对于 6MHz 信道,DVB-T系统的有用的带宽(3dB)为 57MHz(或57/6=95%),ISDB-T 系统为 56MHz (或 13/14 = 93%),相比较,ATSC 系统的有用带宽为 538MHz(或 528/6 = 90%)。所以,OFDM 调制有至多 5% 的频谱效率优势。
不管如何,DVB-T 和 ISDB-T系统中用于抵消多径失真的保护间隔,以及为了快速信道估计而插入的带内导频,将减少数据容量。例如,DVB-T 提供了系统保护间隔的选择,为实际符号持续时间的 1/4、1/8、1/16、1/32,这等同于数据容量分别减少了 20%、11%、6% 和 3%。1/12 带内导频插入将导致码率损失 8%。总体上,对于不同的保护间隔,数据吞吐量将减少 28%、19%、14% 和11%。减去前面提到的OFDM 系统 5% 的带宽效率优势,DVB-T 系统相对于 ATSC 系统的总数据容量分别减少为 23%、14%、9%和 6%。这意味着对于 6MHz 系统,假定具有相同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案(64QAM,R=2/3),DVB-T 系统在上述保护间隔比例下将提供149、166、176 和 181Mbit/s 数据码率;ISDB-T 系统将提供 146、164、172 和 177Mbit/s 数据码率;相应的 ATSC系统码率为固定的 194Mbit/s。
实际上,DVB-T和ISDB-T系统能适应各种发射机,从而使覆盖范围变大和频谱效率提高。基于MFN(多频网) 环境,DVB-T 优点有:适合严重的多径环境;快速移动的多径环境;单频网 SFN;移动接收;和非指向性接收天线位置。而在 SFN 环境中,许多发射机可使用相同的频率(频道)覆盖一个巨大的范围,这将导致 DVB-T 和 ISDB-T 系统频谱和传输功率的全面节省。
五、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制定
传输方案将构成一个国家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的基本技术内容。作为一个电视生产和消费大国,作为一个正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并面临全球性技术竞争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认识到掌握和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研制重要的数字电视系统标准能够为我国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世界先进工业国家本着扩大世界市场和获取高额技术利润的目的,依仗他们的技术领先优势及产业基础,近几年来不遗余力地向我国推荐采用他们的标准。特别是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为推荐重点,意欲借此系统标准来推动全面采用其整个标准系列。对此,我们应对自主研究制定传输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充分和客观的认识。
地面系统由一个一个电视发射台和电视台组成,单台覆盖面小,要一个一个更新。而且我国相应的标准尚在研究之中,尚需一定时间才能确定。而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地面数字标准制订后的过渡期都在10年左右,我国还要更慢一些。地面数字电视通常先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开始,如中国最可能先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开始。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发展规划指出,2003年完成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制定,建立数字电视试验台。到2005年,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实现采、编、播数字化,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基本实现网络化。到2010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发射和接收数字化,到2015年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我国推动数字地面电视的驱动力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家庭大都木屋结构,相对较为分散,地面电视主要以本地节目为主。我国地面传输已不象黑白、彩色电视刚发展时那样是唯一的途径。目前卫星和有线的传输方式已经非常成熟,城市主要以有线电视传输为主,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主要以卫星为主。大多数城市居民已不再使用室外天线接收电视节目,而是通过有线电视。用室内天线对高楼住户有一定困难,许多楼房或是屏蔽或是朝向不对。在已有有线电视的家庭再要求用户在收有线标清电视的同时再用室内天线收一套高清晰度电视是很不方便的。考虑到从有线传送高清与传送普通清晰度电视所需设备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在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中,地面传输的重要性与黑白和彩色电视发展初期已完全不同。
究竟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如何推动,选用什么制式,播出什么类型的节目,应当有什么样的政策引导,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与美国不一样,与欧州也不一样。采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究竟有什么好处,美国为什么要推动数字地面广播?第一位的原因是节省频率资源。美国FCC在模拟到数字的转换结束时,可以完全收回VHF频段,并逐步对电视频率收费。第二个原因是能启动美国数字电视市场需求。英国推动DVB-T也有类似的理由。因此对中国数字电视的分析就要在两种不同的条件进行分析。一是不对电视台的频率收费和不作硬性限时转换的规定。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电视又是普通老百姓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二是要能促进中国的产业,其中最重要的是电视机产业、芯片产业和软件产业。这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驱动就来自市场和政策。地面数字电视不仅要能做到固定接收,还要做到便携接收和移动接收。节目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数字节目与模拟节目相同,观看质量上会比原模拟有线电视有一定提高,但提高不大。用户没有必要花几百美元买一个机顶盒来收看几乎相同质量的节目。有人设想,可能可以用一套比较好的节目来推广数字电视,但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好的节目,不用购买机顶盒的模拟方案也许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更快的回报。而用数字方案节目制作的投入和机顶盒的投入也许完全抵消了好节目带来的经济效益,或者说很少有人会投资在这样一个看不清的市场上。也有人举出数字16:9的市场在欧洲得到了很好的响应,因为普通清晰度16 :9给观众带来的好处和所要花的演播室改进和接收机价格提高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我国现在已经有高清晰度16:9电视,马上就要进入市场。由此可见,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关键在高清晰度电视。地面数字广播可以在原普通模拟电视频道内播出一套完整的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清晰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声音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可以做到真正的家庭影院。原来担心的高清晰度电视机的价格也已降低很多,作为起步,已经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在政府组织下,对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技术已开展了近十年的研发工作,先后研制成功两代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地面广播样机系统,并进行过实况信号转播实验。经过科研、广播和产业各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特别在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方面逐步形成了具备自主专利技术的多种实现方案。如清华大学自主开发完成了“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系统DMB-T” 采用OFDM多频调制技术在8MHz的带宽中传输最大净荷率达33Mb/s,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没有采用任何国外现成的芯片,每一步都独立自主进行设计,实现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目前该项技术己完成了计算机仿真和FPGA原型机验证阶段,进入了专利申报和实用化阶段。国家同时也在安排计划,拟对现有国内外的传输方案进行性能测试与比较。依据现有研究基础和推进速度,我国完全有可能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测试、分析和改进,集众家所长,制订出具有自己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
我国现行电视广播频道带宽为8 MHz,与欧洲基本相同,但与美国、日本不同。我国地面广播频道频谱分配和规划情况复杂,而且受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现状决定,其数字电视节目和其它业务形式与发达国家需求不完全一致。我国所研制的传输标准方案在技术上应努力达到以下技术要求:尽量满足数字电视地面广播需求条件,系统具备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两种主要工作模式,采用抗多径干扰技术使系统能够实现在强多径和动态环境中稳定接收,同时,提高频谱效率保证系统的传输数据容量。考虑到数字地面广播和有线电缆广播可能构成我国未来数字电视广播的主要市场,所研制的地面传输方案应使其接收机易于兼容数字有线电缆解调解码方案。即系统应兼容数字有线电缆方案。系统应努力克服上述国外系统的不足,形成自己的系统组成和数据结构系统应及早形成接收芯片的设计方案,并应以中国企业首先申请接收技术实现专利和研制成功符合标准方案。
六、结束语
通过上面探讨分析可得到这样的结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能够实现频谱的高效利用、足够大的数据传输容量、稳定的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能力。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为了节约传输带宽,就要采用调制技术,信道编码,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使每Hz频带能传送更多的bit(数据率) 。我们采用的标准应是一个能够在固定和移动接收环境中,稳定实现大数据容量传输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在已有国外标准方案的基础上,我国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自己的数字电视标准,在地面广播传输领域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实际经验,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只要继续在政府支持下,不懈努力,汲取现代技术精华,完全有可能形成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传输标准方案。这对于我国数字电视产业乃至整个电子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