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被攻击后有哪些应对措施?

服务器被攻击后有哪些应对措施?,第1张

1断开所有网络连接。

服务器受到攻击,因为它已连接到网络。因此,在确认系统受到攻击后,第一步是断开网络连接,即断开攻击。

根据日志查找攻击者。

根据系统日志进行分析,检查所有可疑信息以进行故障排除,并找出攻击者。

3根据日志分析系统漏洞。

根据系统日志进行分析,以了解攻击者如何入侵服务器,并通过分析找出系统的漏洞。

第四,备份系统数据。

备份系统数据时,必须注意备份数据是否与攻击源混在一起。如果存在,则必须及时删除。

第五,重新安装系统。

请确保在受到攻击后重新安装系统,因为我们无法完全确定攻击者使用哪种攻击方法进行攻击,因此,只有重新安装系统后才能完全删除攻击源。

6导入安全数据。

重新安装系统后,将安全数据信息导入系统中,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其他漏洞或隐患,并及时进行修理。

第七,恢复网络连接。

一切正常后,将系统连接到网络并恢复服务。

漏洞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具体举例来说,比如在Intel Pentium芯片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在Sendmail早期版本中的编程错误,在NFS协议中认证方式上的弱点,在Unix系统管理员设置匿名Ftp服务时配置不当的问题都可能被攻击者使用,威胁到系统的安全。因而这些都可以认为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漏洞与具体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时间相关特性
漏洞会影响到很大范围的软硬件设备,包括作系统本身及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器软件,网络路由器和安全防火墙等。换而言之,在这些不同的软硬件设备中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在不同种类的软、硬件设备,同种设备的不同版本之间,由不同设备构成的不同系统之间,以及同种系统在不同的设置条件下,都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
漏洞问题是与时间紧密相关的。一个系统从发布的那一天起,随着用户的深入使用,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会被不断暴露出来,这些早先被发现的漏洞也会不断被系统供应商发布的补丁软件修补,或在以后发布的新版系统中得以纠正。而在新版系统纠正了旧版本中具有漏洞的同时,也会引入一些新的漏洞和错误。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漏洞会不断消失,新的漏洞会不断出现。漏洞问题也会长期存在。
因而脱离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系统环境来讨论漏洞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只能针对目标系统的作系统版本、其上运行的软件版本以及服务运行设置等实际环境来具体谈论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
同时应该看到,对漏洞问题的研究必须要跟踪当前最新的计算机系统及其安全问题的最新发展动态。这一点如同对计算机病毒发展问题的研究相似。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保持对新技术的跟踪,就没有谈论系统安全漏洞问题的发言权,既使是以前所作的工作也会逐渐失去价值。
二、漏洞问题与不同安全级别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关系
目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分级标准一般都是依据“橘皮书”中的定义。橘皮书正式名称是“受信任计算机系统评量基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橘皮书中对可信任系统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由完整的硬件及软件所组成的系统,在不违反访问权限的情况下,它能同时服务于不限定个数的用户,并处理从一般机密到最高机密等不同范围的信息。
橘皮书将一个计算机系统可接受的信任程度加以分级,凡符合某些安全条件、基准规则的系统即可归类为某种安全等级。橘皮书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由高而低划分为A、B、C、D四大等级。其中:
D级——最低保护(Minimal Protection),凡没有通过其他安全等级测试项目的系统即属于该级,如Dos,Windows个人计算机系统。
C级——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Protection),该等级的安全特点在于系统的客体(如文件、目录)可由该系统主体(如系统管理员、用户、应用程序)自主定义访问权。例如:管理员可以决定系统中任意文件的权限。当前Unix、Linux、Windows NT等作系统都为此安全等级。
B级——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Protection),该等级的安全特点在于由系统强制对客体进行安全保护,在该级安全系统中,每个系统客体(如文件、目录等资源)及主体(如系统管理员、用户、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安全标签(Security Label),系统依据用户的安全等级赋予其对各个对象的访问权限。
A级——可验证访问控制(Verified Protection),而其特点在于该等级的系统拥有正式的分析及数学式方法可完全证明该系统的安全策略及安全规格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
可见,根据定义,系统的安全级别越高,理论上该系统也越安全。可以说,系统安全级别是一种理论上的安全保证机制。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在某个系统根据理论得以正确实现时,系统应该可以达到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漏洞是指可以用来对系统安全造成危害,系统本身具有的,或设置上存在的缺陷。总之,漏洞是系统在具体实现中的错误。比如在建立安全机制中规划考虑上的缺陷,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编程中的错误,以及在使用该系统提供的安全机制时人为的配置错误等。
安全漏洞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在对安全机制理论的具体实现中发生了错误,是意外出现的非正常情况。而在一切由人类实现的系统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实现和设置上的各种潜在错误。因而在所有系统中必定存在某些安全漏洞,无论这些漏洞是否已被发现,也无论该系统的理论安全级别如何。
所以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安全漏洞问题是独立于作系统本身的理论安全级别而存在的。并不是说,系统所属的安全级别越高,该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就越少。
可以这么理解,当系统中存在的某些漏洞被入侵者利用,使入侵者得以绕过系统中的一部分安全机制并获得对系统一定程度的访问权限后,在安全性较高的系统当中,入侵者如果希望进一步获得特权或对系统造成较大的破坏,必须要克服更大的障碍。
三、安全漏洞与系统攻击之间的关系
系统安全漏洞是在系统具体实现和具体使用中产生的错误,但并不是系统中存在的错误都是安全漏洞。只有能威胁到系统安全的错误才是漏洞。许多错误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对系统安全造成危害,只有被人在某些条件下故意使用时才会影响系统安全。
漏洞虽然可能最初就存在于系统当中,但一个漏洞并不是自己出现的,必须要有人发现。在实际使用中,用户会发现系统中存在错误,而入侵者会有意利用其中的某些错误并使其成为威胁系统安全的工具,这时人们会认识到这个错误是一个系统安全漏洞。系统供应商会尽快发布针对这个漏洞的补丁程序,纠正这个错误。这就是系统安全漏洞从被发现到被纠正的一般过程。
系统攻击者往往是安全漏洞的发现者和使用者,要对于一个系统进行攻击,如果不能发现和使用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是不可能成功的。对于安全级别较高的系统尤其如此。
系统安全漏洞与系统攻击活动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因而不该脱离系统攻击活动来谈论安全漏洞问题。了解常见的系统攻击方法,对于有针对性的理解系统漏洞问题,以及找到相应的补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四、常见攻击方法与攻击过程的简单描述
系统攻击是指某人非法使用或破坏某一信息系统中的资源,以及非授权使系统丧失部分或全部服务功能的行为。
通常可以把攻击活动大致分为远程攻击和内部攻击两种。现在随着互联网络的进步,其中的远程攻击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威胁也越来越大,而其中涉及的系统漏洞以及相关的知识也较多,因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如果我们的计算机服务器中了勒索病毒,我们首先的做法就是要切断网络,减少病毒的再次传播,确保内网下的其他计算机不被勒索病毒感染,然后我们就要查找病毒来源,对病毒样本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数据恢复方式,解决中病毒的服务器。
1,服务器怎么中勒索病毒的
计算机服务器被勒索病毒攻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弱口令攻击。
(2),远程桌面爆破
(3),系统漏洞
(4),恶意链接木马攻击
当然服务器被勒索病毒攻击不止以上方式,它还可以潜藏在邮件附件链接里面或通过钓鱼网站里面,在非官方的软件平台内隐藏,我们只要下载点击就会被攻击,还会通过服务器系统漏洞,共享文档,系统内网传播等方式进行攻击,从而使我们的计算机无法 *** 作。
2,服务器中了勒索病毒怎么办
如果我们的计算机被勒索病毒攻击,我们首先要尽快切断网络,将内网下的计算机分离,减少被传播的几率,然后寻找专业的数据恢复工程师进行数据恢复,切勿自行恢复。由于勒索病毒加密算法不断升级,盲目自行通过修改后缀的方式或通过其他杀毒软件恢复,很有可能恢复不成功,还会造成源文件的损坏,给二次恢复带来更大的困难。专业数据恢复工程师拥有多年的数据恢复经验,对各种后缀的勒索病毒家族有着全面的了解,通过他们来恢复更加的可靠。
并且希望大家看到勒索病毒后切勿向黑客支付赎金,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二次勒索,毕竟他们已经掌握了我们大部分数据,为我们的后期工作埋下隐患。建议大家如果数据不重要的话,可以尝试全盘扫杀后重装计算机系统,后期做好系统的防护即可,提高安全意识,如果我们的数据很重要,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专业数据恢复工程师来 *** 作,这样安全可靠,数据恢复有保证。
3,服务器数据库日常防护建议
(1),数据库口令设置要尽可能复杂,可以结合数字+字母大小写的方式无规律设置,位数至少在8位数以上,远程 *** 作口令也要尽可能复杂,不给黑客任何机会。
(2),非必要不开启远程 *** 作端口,非必要关闭共享文档。
(3),定期对系统的口令进行维护,查杀系统漏洞,及时打上必定,维护系统安全。
(4),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与邮件,下载软件要在官方平台下载。
(5),不安装系统拦截的软件,切勿自行盲目随意添加信任。
(6),内网下的计算机密码设置要不同,不要随意链接外网。

服务器被攻击怎么办
安装软件防火墙, 可以对一定的攻击行为进行拦截和防御。可以用安全狗来防护,防黑抗攻击杀病毒。

查看系统日志,日记服务可以记录黑客的行踪,通过日志看下入侵者在系统上做过什么手脚,在系统上留了哪些后门,给系统造成了哪些破坏及隐患,服务器到底还存在哪些安全漏洞等,建议可以查看下日志。

做好数据备份。及时做好服务器系统备份,万一遭到破坏也可及时恢复。

对服务器进行整体扫描,看下有什么问题,漏洞之类的,及时修复。
服务器被DDOS攻击 要怎么办
DoS(Denial of Service)是一种利用合理的服务请求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从而使合法用户无法得到服务响应的网络攻击行为。

被DoS攻击时的现象大致有:

被攻击主机上有大量等待的TCP连接;

被攻击主机的系统资源被大量占用,造成系统停顿;

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无用的数据包,源地址为假地址;

高流量无用数据使得网络拥塞,受害主机无法正常与外界通讯;

利用受害主机提供的服务或传输协议上的缺陷,反复高速地发出特定的服务请求,使受害主机无法及时处理所有正常请求;

严重时会造成系统死机。

到目前为止,防范DoS特别是DDoS攻击仍比较困难,但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其产生的危害。对于中小型网站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主机设置:

即加固 *** 作系统,对各种 *** 作系统参数进行设置以加强系统的稳固性。重新编译或设置Linux以及各种BSD系统、Solaris和Windows等 *** 作系统内核中的某些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例如,对于DoS攻击的典型种类—SYN Flood,它利用TCP/IP协议漏洞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以造成网络无法连接用户服务或使 *** 作系统瘫痪。该攻击过程涉及到系统的一些参数:可等待的数据包的链接数和超时等待数据包的时间长度。因此,可进行如下设置: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将数据包的连接数从缺省值128或512修改为2048或更大,以加长每次处理数据包队列的长度,以缓解和消化更多数据包的连接;

将连接超时时间设置得较短,以保证正常数据包的连接,屏蔽非法攻击包;

及时更新系统、安装补丁。

防火墙设置:

仍以SYN Flood为例,可在防火墙上进行如下设置:

禁止对主机非开放服务的访问;

限制同时打开的数据包最大连接数;

限制特定IP地址的访问;

启用防火墙的防DDoS的属性;

严格限制对外开放的服务器的向外访问,以防止自己的服务器被当做工具攻击他人。

此外,还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Random Drop算法。当流量达到一定的阀值时,按照算法规则丢弃后续报文,以保持主机的处理能力。其不足是会误丢正常的数据包,特别是在大流量数据包的攻击下,正常数据包犹如九牛一毛,容易随非法数据包被拒之网外;

SYN Cookie算法,采用6次握手技术以降低受攻击率。其不足是依据列表查询,当数据流量增大时,列表急剧膨胀,计算量随之提升,容易造成响应延迟乃至系统瘫痪。

由于DoS攻击种类较多,而防火墙只能抵挡有限的几种。

路由器设置:

以Cisco路由器为例,可采取如下方法:

Cisco Express Forwarding(CEF);

使用Unicast reverse-path;

访问控制列表(ACL)过滤;

设置数据包流量速率;

升级版本过低的IOS;

为路由器建立log server。

其中,使用CEF和Unicast设置时要特别注意,使用不当会造成路由器工作效率严重下降。升级IOS也应谨慎。

路由器是网络的核心设备,需要慎重设置,最好修改后,先不保存,以观成效。Cisco路由器有两种配置,startup config和running config,修改的时候改变的是running config,>>
云服务器被黑客入侵攻击了怎么办
重启系统从做重设root密码端口不要默认
服务器被攻击怎么办
1、查看下是什么类型的攻击。检查下系统日志,看下攻击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3、整体扫描下服务器,看下存在什么问题, 有漏洞及时打补丁;检查是否有影子账户,不是自己建立的账号;内容是否又被修改的痕迹等,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清理。

4、重新设置账户密码,以及设置账户权限。

5、对服务器上的安全软件进行升级,或者是对防护参数进行重新设置,使他符合当时的环境。如果服务器上没有安装防护软件,可以看下安全狗软件。还可以将服务器添加到安全狗服云平台上,这样当有攻击发生时,可以快速知道,并进行处理等。

6、如果是大流量攻击,可以看下DOSS流量清洗,这个很多安全厂商都有这个服务,包括安全狗,安全宝、加速乐等。

7定期备份数据文件。如果之前有做备份,可以对重要数据进行替换。
如何查看服务器是否被攻击
netstat -anp grep 'tcp\udp' awk '{print $5}' cut -d: -f1 sort uniq -c sort –n该命令将显示已登录的是连接到服务器的最大数量的IP的列表。DDOS变得更为复杂,因为攻击者在使用更少的连接,更多数量IP的攻击服务器的情况下,你得到的连接数量较少,即使你的服务器被攻击了。有一点很重要,你应该检查当前你的服务器活跃的连接信息,执行以下命令:netstat -n grep :80 wc –l
服务器被攻击怎么办
查看下是什么类型的攻击。

1、检查下系统日志,看下攻击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3、整体扫描下服务器,看下存在什么问题, 有漏洞及时打补丁;检查是否有影子账户,不是自己建立的账号;内容是否又被修改的痕迹等,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清理。

4、重新设置账户密码,以及设置账户权限。

5、对服务器上的安全软件进行升级,或者是对防护参数进行重新设置,使他符合当时的环境。如果服务器上没有安装防护软件,可以看下安全狗软件。

如果是大流量攻击,可以看下DOSS流量清洗,这个很多安全厂商都有这个服务,包括安全狗,安全宝、加速乐等。

6、如果之前有做备份,建议对重要数据进行替换。
服务器被攻击怎么办
查看下系统日志,系统会记录下所有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形,包括登陆使用情况,攻击路线等。

检测下服务器上的网站,看下网站是被挂马等,看下服务器上的内容是否有被篡改的,及时处理。

及时为服务器打上补丁,避免漏洞被利用;

对服务器安全而言,安装防火墙是非常必要的。防火墙对于非法访问、攻击、篡改等都具有很好的预防、防护作用。防火墙有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之分。软防可以看下安全狗,可以对服务器和网站进行安全防护。(如果你有成本,有需要,也可以看下硬防)

安装服务器杀毒软件(服务器安全狗有杀毒功能),并定期或及时升级杀毒软件,以及每天自动更新病毒库。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在服务器使用过程中,可以关闭一些不需要的服务和端口。因为开启太多的服务,会占用系统的资源,而且也会增加系统安全威胁。

建议定期度服务器数据库进行备份。

账户密码设置的复杂些,并定期修改密码。账号和密码保护可以说是服务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目前网上大部分对服务器系统的攻击都是从截获或猜测密码开始。
服务器被黑客攻击怎么办
1、检查系统日志,查看下是什么类型的攻击,看下攻击者都去了哪些地方。内容是否又被修改的痕迹等,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清理。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3、定期整体扫描下服务器,看下存在什么问题, 有漏洞及时打补丁;检查是否有影子账户,不是自己建立的账号等。

4、重新设置账户密码,密码设置的复杂些;以及设置账户权限。

5、对服务器上的安全软件进行升级,或者是对防护参数进行重新设置,使他符合当时的环境。如果没有安装,可以安装个服务器安全狗,同时,还可以将服务器添加到安全狗服云平台上,这样当有攻击发生时,可以快速知道,并进行处理等。6、检测网站,是否又被挂马、被篡改、挂黑链等,如果有,及时清理。

7、如果是大流量攻击,可以看下DOSS流量清洗,这个很多安全厂商都有这个服务。

8、定期备份数据文件。如果之前有做备份,可以对重要数据进行替换。
如何防范服务器被攻击
一,首先服务器一定要把administrator禁用,设置一个陷阱账号:"Administrator"把它权限降至最低,然后给一套非常复杂的密码,重新建立

一个新账号,设置上新密码,权限为administraor

然后删除最不安全的组件:

建立一个BAT文件,写入

regsvr32/u C:\WINDOWS\System32\wshomocx

del C:\WINDOWS\System32\wshomocx

regsvr32\u C:\WINDOWS\system32\shell32dll

del C:\WINDOWS\system32\shell32dll

二,IIS的安全:

1、不使用默认的Web站点,如果使用也要将 将IIS目录与系统磁盘分开。

2、删除IIS默认创建的Inetpub目录(在安装系统的盘上)。

3、删除系统盘下的虚拟目录,如:_vti_bin、IISSamples、Scripts、IIShelp、IISAdmin、IIShelp、MSADC。

4、删除不必要的IIS扩展名映射。

右键单击“默认Web站点→属性→主目录→配置”,打开应用程序窗口,去掉不必要的应用程序映射。主要为shtml, shtm, stm

5、更改IIS日志的路径

右键单击“默认Web站点→属性-网站-在启用日志记录下点击属性

6、如果使用的是2000可以使用iislockdown来保护IIS,在2003运行的IE60的版本不需要。

八、其它

1、 系统升级、打 *** 作系统补丁,尤其是IIS 60补丁、SQL SP3a补丁,甚至IE 60补丁也要打。同时及时跟踪最新漏洞补丁;

2、停掉Guest 帐号、并给guest 加一个异常复杂的密码,把Administrator改名或伪装!

3、隐藏重要文件/目录

可以修改注册表实现完全隐藏:“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

-dden\SHOWALL”,鼠标右击 “CheckedValue”,选择修改,把数值由1改为0

4、启动系统自带的Internet连接防火墙,在设置服务选项中勾选Web服务器。

5、防止SYN洪水攻击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新建DWORD值,名为SynAttackProtect,值为2

EnablePMTUDiscovery 值为0

NoNameReleaseOnDemand 值为1

EnableDeadGWDetect 值为0

KeepAliveTime 值为300,000

PerformRouterDiscovery 值为0

EnableICMPRedirects 值为0

6 禁止响应ICMP路由通告报文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
服务器被攻击了,被黑了怎么处理
你指的是账号密码被盗了吗?还是说服务器被远程入侵做不好的事情了?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账号密码被盗,马上联系所在的服务器运营商,让机房网维技术马上帮你把服务器破密,更换服务器密码,而且要换一个难一点的更加安全的密码

第二种情况:如果是被入侵,先马上联系服务器运营商,让他帮你先把服务器的IP先封掉,防止继续被利用,让后让技术帮你把服务器重装系统,重新把账号密码更换掉,这样服务器就可以重新恢复安全了

腾正科技-嘉辉,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如何防御ddos攻击?
doS攻击是利用一批受控制的机器向一台机器发起攻击,这样来势迅猛的攻击令人难以防备,因此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如果说以前网络管理员对抗Dos可以采取过滤IP地址方法的话,那么面对当前DdoS众多伪造出来的地址则显得没有办法。所以说防范DdoS攻击变得更加困难,如何采取措施有效的应对呢?下面是武汉网盾收集到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定期扫
要定期扫描现有的网络主节点,清查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对新出现的漏洞及时进行清理。骨干节点的计算机因为具有较高的带宽,是黑客利用的最佳位置,因此对这些主机本身加强主机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连接到网络主节点的都是服务器级别的计算机,所以定期扫描漏洞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在骨干节点配置防火
防火墙本身能抵御DdoS攻击和其他一些攻击。在发现受到攻击的时候,可以将攻击导向一些牺牲主机,这样可以保护真正的主机不被攻击。当然导向的这些牺牲主机可以选择不重要的,或者是linux以及unix等漏洞少和天生防范攻击优秀的系统
3、用足够的机器承受黑客攻击
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应对策略。如果用户拥有足够的容量和足够的资源给黑客攻击,在它不断访问用户、夺取用户资源之时,自己的能量也在逐渐耗失,或许未等用户被攻死,黑客已无力支招儿了。不过此方法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平时大多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和中小企业网络实际运行情况不相符。
4、充分利用网络设备保护网络资
所谓网络设备是指路由器、防火墙等负载均衡设备,它们可将网络有效地保护起来。当网络被攻击时最先死掉的是路由器,但其他机器没有死。死掉的路由器经重启后会恢复正常,而且启动起来还很快,没有什么损失。若其他服务器死掉,其中的数据会丢失,而且重启服务器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一个公司使用了负载均衡设备,这样当一台路由器被攻击死机时,另一台将马上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削减了DdoS的攻击
5、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即在路由器上过滤假IP ……只开放服务端口成为很多服务器的流行做法,例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70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