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并电脑磁盘的容量。用分区助手软件。或其它分区软件也可以的。
2、选择命令合并分区。然后选择在保留的分区,再选择要合并的分区。可以选择要成主分区的上下分区合并。
3、选择完成后就可以把两个磁盘的容量合并到一起了。如这里E:下面 的是F盘。上面的是D盘。
RAID 0: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要实现RAID0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硬盘驱动器,RAID0实现了带区组,数据并不是保存在一个硬盘上,而是分成数据块保存在不同驱动器上。因为将数据分布在不同驱动器上,所以数据吞吐率大大提高,驱动器的负载也比较平衡。如果刚好所需要的数据在不同的驱动器上效率最好。它不需要计算校验码,实现容易。它的缺点是它没有数据差错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中的数据发生错误,即使其它盘上的数据正确也无济于事了。不应该将它用于对数据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果用户进行图象(包括动画)编辑和其它要求传输比较大的场合使用RAID0比较合适。同时,RAID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比如所需读取的文件分布在两个硬盘上,这两个硬盘可以同时读取。那么原来读取同样文件的时间被缩短为1/2。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 0没有冗余功能的,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RAID 1:镜象结构
对于使用这种RAID1结构的设备来说,RAID控制器必须能够同时对两个盘进行读 *** 作和对两个镜象盘进行写 *** 作。通过下面的结构图您也可以看到必须有两个驱动器。因为是镜象结构在一组盘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镜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它比较容易设计和实现。每读一次盘只能读出一块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块传送速率与单独的盘的读取速率相同。因为RAID1的校验十分完备,因此对系统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的RAID功能由软件实现,而这样的实现方法在服务器负载比较重的时候会大大影响服务器效率。当您的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时,如进行数据统计,那么使用RAID1比较合适。而且RAID1技术支持“热替换”,即不断电的情况下对故障磁盘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只要从镜像盘上恢复数据即可。当主硬盘损坏时,镜像硬盘就可以代替主硬盘工作。镜像硬盘相当于一个备份盘,可想而知,这种硬盘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级别上来说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盘的利用率却只有50%,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
将分区的硬盘合并为一个盘,可按以下步骤 *** 作:
右键计算机进入计算机管理,在计算机管理页面找到磁盘管理。
直接选中磁盘管理中的E盘,右键,选择逗删除卷地。
提示会清除数据,再次提醒请备份数据后进行后续 *** 作。点击逗是地,这时候我们便把E盘给删除了。
然后在磁盘管理中右键D盘,点击逗扩展卷地,然后点击逗下一步地。
默认出现的就是刚刚删除的卷,继续点击地下一步逗,点击地完成地。
这样便把D盘和E盘合并成了一个D盘,D盘的容量自然也增加了。
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管理器就可以实现。
1、两个相近的分区,右键点击第一个,选扩展卷;
2、选择磁盘,选择空间量。
3、完成扩展。
4、分区合并成功。
“合并分区”功能也是一个如分配空闲空间一样,将复杂的 *** 作过程直观化的实用功能。
在您用它来扩大某个盘的时候,它实际上会执行分区的移动、扩大等 *** 作。
或许您很费劲的才弄出来的一个未分配空间,但是您却不知道怎么才能用它来扩大分区或者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那么您可以使用合并功能来将其合并到任意一个您想要扩大的盘(前提是在同一块硬盘上)。
“合并分区”的另一个特点是您可以直接合并两个相邻的盘。
它的好处是在不改变相邻两个盘里面数据的情况下,将两个小的分区合并成为一个大分区,以充分的利用剩余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