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桌面虚拟化后客户端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比如客户端是否需要安装杀毒软件?

实施桌面虚拟化后客户端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比如客户端是否需要安装杀毒软件?,第1张

对大部分用户而言,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的最大意义在于将个人用户的信息整合至企业信息之中。一个企业超过60%的数据其实是存放在个人电脑中的,而这些电脑会受到硬件丢失、损坏,软件中毒、数据被复制等问题。其实过去企业做数据容灾系统,做持续性数据保护,只针对了一小部分的数据,个人用户的数据统统没有包含在内。桌面虚拟化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即将用户电脑中的数据作为企业数据的一个子集,存储在已有的企业级存储上,并受到已有存储策略的保护,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恢复。如使用一台专门的文件及数据库存服务器备份,利用Windows文件和文件夹安全特性来管理每个用户的文件和文件夹的隐私及安全。或者利用WINDOWS组策略把主机系统盘屏蔽,防止系统文件被删除。
桌面虚拟化本就是一款无硬盘,无CPU,无内存的“零”终端网络计算机,是通过某软件虚拟出来的一个桌面,它共享的是主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的资源,而相互间它又是独立的,互不影响。所以它不存在中毒或者其他的危险。所以只需要在主机上安装了杀毒软件就行,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
更多桌面虚拟化应用方案请咨询桌面虚拟化核心技术公司深圳市天源腾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比PC更低成本:办公网络采购众多PC机成本高昂,而且安装软件需要同等数量的LICENSE,进一步增加成本,每次电脑升级换代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应用的成本较高。而桌面虚拟化只需集中维护一台共享主机或者服务器即可。

二、硬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随着PC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而普通办公人员只是日常业务办公,从而导致现在的电脑CPU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不到15%。桌面虚拟化可集中利用台式PC空闲的CPU、内存等资源分配到其他用户使用。

三、易维护管理:员工对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通常不高,这便增加了管理人员对PC终端管理的复杂性。但桌面虚拟化把员工的桌面集中到共享PC或服务器统一维护,不需要逐一到每台PC进行相应管理。

四、安全性高:PC终端本地拥有存储,员工可以随意安装各类软件,容易受到网络或其他潜在的病毒攻击,系统安全性较差。桌面虚拟化把所有的软件集中在服务器端安装包括杀毒软件等统一安装、升级维护。其次终端机的USB接口可以设置关闭或开放的权限管理,安全度大大提高。

五、静音无辐射功耗小:传统PC功耗在200W左右,耗电量大,机箱风扇运行噪音干扰也较为严重,另外机体辐射较强,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不利。而桌面虚拟化使用的零终端机,功耗一般仅5W,无风扇设计固态的共享办公设备,静音,无辐射,如NComputing L300零终端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虚拟化技术(优势)

 在实施服务器虚拟化之前,IT管理人员应先评估该技术能否为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在审视当前服务器的使用情况的同时,询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是否在多台不同的服务器上运行着相同的应用?
2服务器的数量是否满足整合要求?应用数量是否在持续增多?
3服务器采购量是否每年都会增长?增长多少?
4公司是否计划进行其它大规模的技术实施?这些技术实施又将如何融入到虚拟化部署中?
简单来说,IT部门要制定可靠的商业用例来判别虚拟化投资,以确保取得公司管理人员的支持。此外,不少厂商也都提供了投资回报计算工具来帮助企业进行快速评估。
考虑许可证与后续支持问题
在实施前,IT经理应先调查虚拟化将会对原有的应用许可证与支持协议产生哪些影响?在应用移植入虚拟环境中后,原有的许可证条款或将不再适用。此外,某些软件提供商可能无法,也不愿支持虚拟化系统。
愿意承担计划阶段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
如大家所知,实施一套新系统要求IT专注地投入资源、预算与时间。根据行业专家的预测,计划阶段在整个虚拟化实施项目中占比高达90%以上。实际上,只要准备充分,真正的移植工作还是较为简单的。任何需要移植的信息都应当在六个月前进行比较与备份。
IT经理应仔细评估每台虚拟机所需的硬件需求,以求达到流畅的运行绩效。同时,也应严格控制同一硬件上所运行的虚拟环境的数量,否则就会严重影响虚拟环境的稳定性和应用的可用性。完善的实施计划将能帮助企业将风险降到最低。
评估应用可用性与商业持续性
尽管虚拟化有许多吸引人的优势,但企业还是不可忽略该技术所蕴含的风险。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商业格局下,短短几分钟的系统当机就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在虚拟环境下,这种风险将会更大,因为服务器在整合后,单点故障通常都会造成多种应用的失效。因此,企业应当考虑一种能够合并虚拟化技术与高可用性保护措施的解决方案,来保持商业的持续运营。
向用户展示虚拟化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实施后,向公司管理层与用户展示虚拟化不会阻碍应用绩效并降低用户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点。IT经理应密切监控首次部署后的绩效,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调整硬件与网络配置来确保虚拟环境对终端用户的透明度。
虚拟化技术的兴起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为企业缓解了诸如成本与复杂性等障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从服务器虚拟化中获益。但在完全拥抱虚拟化之前,IT部门首先要审慎评估各项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以确保实施不会影响终端用户的绩效,并从小范围开始切入。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可以肯定的是服务器安全性要比虚拟主机好很多,因为虚拟主机的硬件、IP、带宽等都是跟别人共享的,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安全性能会比较低,而服务器本身的硬件性能高,也会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所以安全性要比虚拟主机安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望采纳!如有问题请追问,我会及时回答!

优点: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并且如果采用原生架构的虚拟化技术,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问题并不影响另一台。
缺点:EXCHANGE对存储要求要高,况且虚拟化对机器硬件配置要求略高,有些比较低档的PC SERVER是不支持虚拟化的(主板不支持),或者硬件配置太低,比如内存较少(低于8G)都不建议做虚拟化。

没有坏处,只有好处。虚拟化技术其实是很牛X的技术,如果你用到虚拟机的话,虚拟化技术是必开的,用人话说虚拟化技术就是让CPU变出一个分身出来,这个分身可以是其他型号的CPU,这样就可以跑其他老旧的系统了。

拓展:

1、在计算机中,虚拟化(英语:Virtualization)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应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的新虚拟部份是不受现有资源的架设方式,地域或物理组态所限制。一般所指的虚拟化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和资料存储。

2、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虚拟化技术主要用来解决高性能的物理硬件产能过剩和老的旧的硬件产能过低的重组重用,透明化底层物理硬件,从而最大化的利用物理硬件。

3、虚拟化技术与多任务以及超线程技术是完全不同的。多任务是指在一个 *** 作系统中多个程序同时并行运行,虚拟化而在虚拟化技术中,则可以同时运行多个 *** 作系统,而且每一个 *** 作系统中都有多个程序运行,每一个 *** 作系统都运行在一个虚拟的CPU或者是虚拟主机上;而超线程技术只是单CPU模拟双CPU来平衡程序运行性能,这两个模拟出来的CPU是不能分离的,只能协同工作。

虚拟化,因其所具备的在线迁移、HA、分布式资源调度、分布式电源管理、共享存储池以及d性计算等功能,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低能耗,在资源利用方面,因其池化的基础架构资源,可以实现按需调度,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第二,业务连续性,虚拟化因具备在线迁移,可以缩短业务计划内外的停顿时间,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第三, 降低成本,虚拟化可以整合数据中心的异构资源,优化IT管理办法,运营比较灵活,也可以降低成本;
第四,管理安全,因其具备分布式电源管理,能够较好地维护物理机的安全,而虚拟化自身所拥有的安全管理也较好地维护虚拟化平台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这一块,我国国内的虚拟化也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如华为Fusion sphere、云宏CNware。尤其是云宏CNware,其无代理杀毒填补了国内空白,而虚拟化防DDoS攻击技术更是填补了国际空白。

1、缺乏虚拟化的总体规划
在部署虚拟化之前缺乏总体规划是当前虚拟化存在的最大陷阱。例如,部分用户只为提高部分应用中的服务器资源利用效率,缺乏对服务器、负载、应用和业务需求的全面研究和规划,等到应用了虚拟化软件之后,才认识到虚拟化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负载进行不同的考虑,并对不同的负载采用不同的方案,随之还会涉及虚拟应用的整合比等问题。还有很多用户对TCO研究不足,甚至在上虚拟机之前根本未考虑到还需在硬件、基础架构方面作出更多的深入分析和优化的投入。没有前期规划,会给虚拟化应用带来极大的风险。
2、缺乏虚拟化的系统管理
很多用户对虚拟化系统的管理没有充分认知,在部署后也没有重视并实施具体的管理方法,这很可能会导致虚拟环境产生性能问题,并给IT人员带来无尽的新的头疼问题。例如,在容量、性能、配置或自动化部署和管理等方面,虚拟化必然会成为一系列新问题的导火索。轻视虚拟化应用中的系统管理的复杂程度,造成系统管理不到位,将是虚拟化应用中致命的问题。
3、虚拟机负载过重
虚拟化可以对资源进行动态配置,从而处理更多,或者更少的负载,这种作法似乎可以解决虚拟设施可能负载过重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服务器就是永远压不垮的。虚拟技术有其自己的限制,在基础设施中添加其无法应付的太多虚拟机会适得其反。很多用户在配置虚拟机时对物理机的承受能力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4、缺少测试环节
虚拟化是实现快速资源服务的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IT部门就可以忽视虚拟机实施前和向虚拟基础设施分配应用之前的容量规划和测试。很多企业用户在应用了动态虚拟机之后才意识到没有测试I/O、占用率等其他问题,就匆匆将新的应用或服务器搬进了虚拟环境。这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5、没有持续优化
在虚拟化中,大量的需求都是动态的。这也意味着企业在部署虚拟化的相关解决方案之后需要进行持续地管理与优化。很多用户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不够。企业的IT主管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好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规划,并同时配备相关虚拟化管理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42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 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