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处理器的世界也是有「超热 + 超大 + 超贵 = 超生」这条约定俗成的不成文准则,当各位科科仔细看完下面这张从双处理器伺服器一路到中阶桌机、AMD Zen2家族与Intel Cascade Lake / Coffee Lake的比较表,完全不难理解为何AMD近来可以四处攻城掠地的理由,而Intel却只能为了个人电脑CPU的供货不足而公开道歉,至于这把缺货之火会不会一路烧到金鸡母Cascade Lake-SP体系的Xeon,就谢谢再见不研究了,不幸乌鸦嘴中了请科科们不要砍我,听说Intel新一代的Xeon平台「Whitley」,初代CPU「Cooper Lake」还是继续挤著14nm制程的牙膏。
用7nm制程打造更小的IO Die至于看起来很大颗的IO Die,AMD已经在CES发表「7nm制程、单一晶粒整合I/O与记忆体控制器」的8核心APU,代表AMD也已经可以使用台积电7nm制程打造更小的IO Die,唯一能阻止AMD这样作的,恐怕只有台积电那被客户们秒杀的先进制程产能吧,据传连最新的5nm都被抢光光了。
科科们还记得,当年AMD拼死拼活开发「原生四核心」的K10「Barcelona」,总算勉强赶上产品时程,却又爆发TLB臭虫敲响AMD攻势丧钟的往事吗?
坦白讲,第一次看到「双馅水饺」Intel Xeon Platinum 9200系列(脚位FCBGA5903,包2颗Cascade Lake-SP)时,当下马上联想到10年前AMD的12核Opteron「Magny-Cours(脚位Socket G34,包2颗Istanbul)」,接着就被Intel的Nehalem家族为首的钟摆(Tick-Tock)疯狗浪一口气灭顶,开始长达数年「AMD 两颗打不过Intel一颗」的黑暗时代,Intel在2011年5月初义气风发的宣布「我们即将在上线的22nm制程导入3D立体电晶体(Tri-Gate)」更是其制程技术优势的高峰,时过境迁,令人不胜唏嘘。
说来讽刺,Intel从Xeon 7100「Tulsa」和Xeon 7400「Dunnington」为起点,走向大型化快取路线,也催生不断「天元突破」的die size,当时Intel高层受到媒体访问时(记得还是CNET)还直言「大型化的晶片有助于消化产能,有益无害」,现在Intel的人回顾这段话,绝对笑不出来,因为现在用快取记忆体容量活活压死他们的就是AMD。
也许新一波的包水饺大赛,就将在2020年热烈上映,科科。
如果你对于硬体世界充满好奇,想多了解这些别的地方看不到的观点,不妨追踪我们的最新讯息,填上email看看免费文章不吃亏。
追踪 硬体世界考古探险王 硬科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