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是Kubernetes调度的最小单元。一个Pod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内部容器的逻辑宿主机。Pod的设计理念是为了支持多个容器在一个Pod中共享网络和文件系统。那么为什么Pod内的容器能够共享网络,IPC和PID命名空间?
原因:Kubernetes在每个Pod启动时,会自动创建一个镜像为gcrio/google_containers/pause:version的容器,所有处于该Pod中的容器在启动时都会添加诸如--net=container:pause --ipc=contianer:pause --pid=container:pause的启动参数,因此Pod内所有容器共用pause容器的network,IPC和PID命名空间。所有容器共享pause容器的IP地址,也被称为Pod IP。因此处于同一个Pod内的容器,可以通过localhost进行相互访问。
在讲K8s Pod间通信前,我们先复习一下Docker容器间的网络通信。默认情况下,Docker使用一种名为bridge的网络模型。如下图所示:
Docker引擎在启动时,会在宿主机上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虚拟网桥,这个虚拟网桥负责给所有容器分配不重复的ip地址以及容器间的网络通信。首先,Docker在创建一个容器时,会执行以下 *** 作:
通过这个docker0网桥,同一宿主机上的容器可以互相通信。然而由于宿主机的IP地址与容器veth pair的 IP地址均不在同一个网段,故仅仅依靠veth pair和namespace的技术,还不足以使宿主机以外的网络主动发现容器的存在。为了使外界可以访问容器中的进程,docker采用了端口绑定的方式,也就是通过iptables的NAT,将宿主机上的端口端口流量转发到容器内的端口上。
K8s 默认不提供网络功能,所有Pod的网络功能,都依赖于宿主机上的Docker。因此,Pod IP即是依靠docker0网桥分配给pause容器的虚拟IP。
同一个Node内,不同的Pod都有一个docker0网桥分配的IP,可以直接通过这个IP进行通信。Pod IP和docker0在同一个网段。因此,当同节点上的Pod-A发包给Pod-B时,包传送路线如下:
不同的Node之间,Node的IP相当于外网IP,可以直接访问,而Node内的docker0和Pod的IP则是内网IP,无法直接跨Node访问。因此,不同Node上的Pod间需要通信,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因此,为了实现以上两个需求,K8s提供了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供第三方实现从而进行网络管理。由此出现了一系列开源的Kubernetes中的网络插件与方案,包括:flannel,calico,cilium等等。这些网络插件集中解决了以下需求:
CNI的介绍请参考这篇文章: >1先卸载UC,并删除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
①win7的电脑:在C:\Users\<使用浏览器的 *** 作系统账号>\AppData\Local\UCBrowser\User Data文件夹;
②XP的电脑:在\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UCBrowser\User Data文件夹。
2到UC的默认安装目录C:\Program Files (x86) 或C:\Program Files中,新建一个UCbrowser文件(注:此处需显示扩展名,UCbrowser无扩展名)。
最后再重启电脑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