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定合适的线路IP
线路主要分单线、双线、多线BGP单线一般默认电信线路,国内电信线路是比较成熟的,无论是带宽和防御都做得很到位,一般都是电信机房。双线,就是两条线路组合,现在主流的双线是电信+联通、电信+网络两种,前者比后者因为线路的访问成本和质量关系租用价格稍高。线路的选择主要考虑,您现在站点的访问业务人群主要是在什么地方,南方访客占据大多数而北方访客比较少的话建议用电信单线就行,要是南北方访客都差不多,而且处于业务需要想做全国的业务,那双线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2、选择合适的服务商
在选择高防服务器租用时首要便是要从选择服务商开始。一定是要选择比较知名的,有实力,有保障的运营商,这样能保障其高防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提供专业的防御建议,并及时由专家介入灵活调整防御策略。高防服务器租用市场上种类繁多,要挑选机房硬件防火墙设备至少到达10G以上,也能为单个用户提供安全保护。 推荐阅读云服务器死机怎么办?
而作为高防机房,是必须确保本机房能有足够的出口带宽,由于大多数网络攻击都是通过带宽网络进行攻击,只有满足充足的带宽资源机房,才能承受住较大的网络攻击。而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的稳定性也是关键,因为只有服务器拥有高质量的稳定性才能使网站正常运转,如果服务器稳定性较差时常出现宕机或其它情况,这就会对网站的运转造成严重损失。
3、查看服务器的防御能力
在选择高防服务器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的去了解这里的具体的防御方面的能力,我们对于服务器的租赁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的过程中并不容易,一定要认真的去了解到了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只有对这个服务器有着更多的了解之后,这样在作出选择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保障,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去避免了其他的麻烦。
一、带宽消耗攻击DDoS带宽消耗攻击主要为直接洪流攻击,它利用了攻击方的资源优势,当大量代理发出的攻击流量汇聚于目标对象时,足以耗尽其网络接入带宽。常见的带宽消耗攻击类型包括:TCP洪水攻击,UDP以及ICMP洪流攻击,三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
二、系统资源消耗攻击
DDoS系统资源消耗攻击包括恶意误用TCP/IP协议通信(TCPSYN攻击与TCPPSH+ACK攻击)和畸形报文攻击两种方式,两者都能起到占用系统资源的效果。
应用层攻击,它针对特定的应用/服务缓慢地耗尽应用层上的资源。应用层攻击在低流量速率下十分有效,从协议角度看,攻击中涉及的流量可能是合法的。这使得应用层攻击比其他类型的DDoS攻击更加难以检测。>可以当成普通电脑用的,服务器电脑一般配置比较畸形,超高的内存,超高的硬盘,顶多再扩个显卡就可以了。
装什么系统具体要看服务器了,不过大多数服务器都能安装XP,实在不行03也一样用的,而且比XP稳定。
没有声音接口的话你可以买个PCI声卡或者USB外接声卡,不贵。1、检查系统密码文件
首先从明显的入手,查看一下passwd文件,ls –l /etc/passwd查看文件修改的日期。
awk –F: ‘length($2)==0 {print $1}’ /etc/shadow
2、查看一下进程,看看有没有奇怪的进程
重点查看进程:ps –aef | grep inetd
inetd是UNIX系统的守护进程,正常的inetd的pid都比较靠前,如果你看到输出了一个类似inetd –s /tmp/xxx之类的进程,着重看inetd –s后面的内容。在正常情况下,LINUX系统中的inetd服务后面是没有-s参数的,当然也没有用inetd去启动某个文件;而solaris系统中也仅仅是inetd –s,同样没有用inetd去启动某个特定的文件;如果你使用ps命令看到inetd启动了某个文件,而你自己又没有用inetd启动这个文件,那就说明已经有人入侵了你的系统,并且以root权限起了一个简单的后门。
输入ps –aef 查看输出信息,尤其注意有没有以/xxx开头的进程。一旦发现异样的进程,经检查为入侵者留下的后门程序,立即运行kill –9 pid 开杀死该进程,然后再运行ps –aef查看该进程是否被杀死;一旦此类进程出现杀死以后又重新启动的现象,则证明系统被人放置了自动启动程序的脚本。这个时候要进行仔细查找:find / -name 程序名 –print,假设系统真的被入侵者放置了后门,根据找到的程序所在的目录,会找到很多有趣的东东,
接下来根据找到入侵者在服务器上的文件目录,一步一步进行追踪。
3、检查系统守护进程
检查/etc/inetdconf文件,输入:cat /etc/inetdconf | grep –v “^#”,输出的信息就是你这台机器所开启的远程服务。
一般入侵者可以通过直接替换inxxx程序来创建一个后门,比如用/bin/sh 替换掉intelnetd,然后重新启动inetd服务,那么telnet到服务器上的所有用户将不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直接获得一个rootshell。
4、检查网络连接和监听端口
输入netstat -an,列出本机所有的连接和监听的端口,查看有没有非法连接。
输入netstat –rn,查看本机的路由、网关设置是否正确。
输入 ifconfig –a,查看网卡设置。
5、检查系统日志
命令last | more查看在正常情况下登录到本机的所有用户的历史记录。但last命令依赖于syslog进程,这已经成为入侵者攻击的重要目标。入侵者通常会停止系统的syslog,查看系统syslog进程的情况,判断syslog上次启动的时间是否正常,因为syslog是以root身份执行的,如果发现syslog被非法动过,那说明有重大的入侵事件。
在linux下输入ls –al /var/log
检查wtmp utmp,包括messgae等文件的完整性和修改时间是否正常,这也是手工擦除入侵痕迹的一种方法。
6、检查系统中的core文件
通过发送畸形请求来攻击服务器的某一服务来入侵系统是一种常规的入侵方法,典型的RPC攻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成功率,也就是说它并不能100%保证成功入侵系统,而且通常会在服务器相应目录下产生core文件,全局查找系统中的core文件,输入find / -name core –exec ls –l {} \; 依据core所在的目录、查询core文件来判断是否有入侵行为。
7、检查系统文件完整性
检查文件的完整性有多种方法,通常我们通过输入ls –l 文件名来查询和比较文件,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如果ls文件都已经被替换了就比较麻烦。在LINUX下可以用rpm –V `rpm –qf 文件名` 来查询,查询的结果是否正常来判断文件是否完整。
1、TCP洪水攻击(SYN Flood)
TCP洪水攻击是当前最流行的DoS(拒绝服务攻击)与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
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常用假冒的IP或IP号段发来海量的请求连接的第一个握手包(SYN包),被攻击服务器回应第二个握手包(SYN+ACK包),因为对方是假冒IP,对方永远收不到包且不会回应第三个握手包。
导致被攻击服务器保持大量SYN_RECV状态的“半连接”,并且会重试默认5次回应第二个握手包,塞满TCP等待连接队列,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让正常的业务请求连接不进来。
2、反射性攻击(DrDoS)
反射型的 DDoS 攻击是一种新的变种,与DoS、DDoS不同,该方式靠的是发送大量带有被害者IP地址的数据包给攻击主机,然后攻击主机对IP地址源做出大量回应,形成拒绝服务攻击。
黑客往往会选择那些响应包远大于请求包的服务来利用,这样才可以以较小的流量换取更大的流量,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放大效果,从而四两拨千斤。一般来说,可以被利用来做放大反射攻击的服务包括DNS服务、NTP服务、SSDP服务、Chargen服务、Memcached等。
3、CC攻击(>
>
4、直接僵尸网络攻击
僵尸网络就是我们俗称的“肉鸡”,现在“肉鸡”不再局限于传统PC,越来越多的智能物联网设备进入市场,且安全性远低于PC,这让攻击者更容易获得大量“肉鸡”;
也更容易直接发起僵尸网络攻击。根据僵尸网络的不同类型,攻击者可以使用它来执行各种不同的攻击,不仅仅是网站,还包括游戏服务器和任何其他服务。
5、DOS攻击利用一些服务器程序的bug、安全漏洞、和架构性缺陷攻击
然后通过构造畸形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因不能判断处理恶意请求而瘫痪,造成拒绝服务。以上就是墨者安全认为现阶段出现过的DDOS攻击种类,当然也有可能不是那么全面,DDOS攻击的种类复杂而且也不断的在衍变,目前的防御也是随着攻击方式再增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