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端到端”的营销活动管理流程。“端到端”的流程就是要求将整个营销活动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这个“端到端”的营销管理流程实际上是包括了营销方案设计、广告宣传、营销物资供应等局部流程,涉及的部门不仅包括市场部,还包括财务部、采购部、IT等多个部门。假如,如案例中石峰所要求的,仅仅是广告宣传流程周期的缩短和营销物资供应流程的完善,这种局部流程的优化并不能够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也难以实现全局的优化。
2、树立“后端”对“前端”的服务理念。在大型企业中很容易产生一种官僚主义,那就是后台部门经常将自己定位为对一线的管理部门,而忽略了服务的职能。例如在本案例中,区域分公司希望市场部的专业室能够为自己准备好“炮d”,这就是一种服务的需求。面对这种服务需求时,后台部门往往只是机械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经常会对一线说“这个我没办法,你去找其他部门”、“不能那样做,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等等,这种官僚主义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对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伤害。树立“后端”对“前端”的服务理念,就是把一线部门当作自己的客户,积极主动的去分析一线部门的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使面对一些与现有制度相抵触的要求时也要多问问:是不是有其它的办法可以完成这个服务?是不是现有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3、建立营销活动项目管理机制。成功的营销活动是企业多个部门一起努力才能达成,相关部门在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项目的低效或失败。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营销方案的质量,提升营销活动执行效率并降低营销管理中的风险。项目管理方式包括:在企业中建立跨部门/科室的虚拟项目团队、确定不同项目成员的角色和分工、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对计划执行的进度进行监控等等。
4、建立营销知识管理机制,实现营销知识的积累和复用。除了流程标准化以外,技能标准化也能对营销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在企业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存在营销专家们的经验难以共享、新员工培养困难、同样的错误反复发生等问题。这是因为市场营销不像会计、IT等学科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它的学习更多依靠员工工作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将营销知识积累和复用的体系,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提高员工个人能力。一般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建立营销知识库,将企业的营销方案、营销活动信息、活动评估等营销信息放入营销知识库,供营销人员参考和学习。建立营销知识库时需要注意,因为营销知识的录入不仅增加了营销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将宝贵的个人经验变成公司的公共知识,可能会遭到营销人员的抵制,最终使知识库流于形式。因此,公司必须制订相应的保障制度,才能确保营销知识库的动态更新。
所谓营销体系,依据企业的营销目标,是围绕"顾客"这一个中心点展开营销,在营销过程中密切关注与应对"顾客线与竞争线"这两条平行线的动态变化,适时对"产品柱、价格柱、渠道柱和促销柱"这四根支撑柱进行调整的管理体系!在这里,重点强调了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密切关注顾客的消费动态变化线索,同时也要同步关注那些阻碍企业获得顾客的竞争要素的动态变化线索!两者的关注程度是不同阶段下有轻有重,比如,在竞争激烈的时候,企业应该将营销目光从竞争对手上收回而重视顾客的动态变化,而不要一味随着竞争对手的策略变化来调整;而在竞争弱化的时候,则应该将营销目光从顾客身上收回而重视竞争对手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营销动态平衡。营销既是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最核心的经营管理行为理念!很显然,再宏伟远大的战略目标,如果脱离基本的产品(服务)的有效营销手段的推动,即使再高明的资本运作手段终归是空中楼阁!
国内大多数企业对待市场营销仅限于"战术层面"上的理解,只是孤立地、片面地将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管理工具而已,纳道咨询认为市场营销是企业围绕顾客而展开的一种经营哲学和经营思想,应该将营销的理念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的风向标!
扩展资料:
营销模式创新:
1、产业社会的竞争其实只有两个原则:要么为顾客提供更多、更新的价值,要么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营销模式的创新与和重构也必须回到这两个落脚点,这也是企业营销的基点——顾客+竞争。
2、在菲利普·科特勒的经典营销理论中,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理论阐述的就是这个原理,顾客不是简单的价格敏感型,而是价值敏感型,会按照自身让渡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
3、如何计算顾客让渡价值?用公式表示就是: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其中,顾客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形象价值+人员价值;顾客总成本=货币价格+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机会成本。
4、哪家企业能够使得顾客的让渡价值越大,其竞争优势就越强,其溢价能力也就越强。所以,企业不能给顾客更多让渡价值时,就只能打价格战了,赢利就更加困难。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团购网大战就是明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销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