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战,你觉得用什么方式可以打赢而不落话柄?

旅游营销战,你觉得用什么方式可以打赢而不落话柄?,第1张

您好,我是爱 旅游 的大可,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旅游 营销战,用什么方式打赢而不落话柄?我的个人见解如下:

第一:产品: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现在的 旅游 市场同质化太严重了,如果不做到这点,那么产品就会被众多的相似产品所湮没,因为没有特殊点能让人记住。

第二:产品定位:要给市场一个明确的定位,公司是以什么为宗旨的产品为结果导向的,比如说“高品质,高服务,真纯玩”等类似的定位,

那么有了这个产品定位,然后逐步完善自己的品质跟服务,再花点时间去市场宣传一下,这样就可以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宣传:旅行社的宣传推广人员需要在推广的时候围绕公司的产品定位,再跟客户进行产品分析,培训,以及如何卖,卖给什么样的群体,

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群体,这样才能在同质化的现在,才能精准找到意向客户,尽快占领市场份额。

第四:不能因为想赚点快钱,而去跟别人打价格战,好东西本来就应该有个合理的价格的, 旅游 市场在趋于理性了,所以未来的 旅游 市场是品质与服务的天下,

如果因为打价格战,市场的定位就模糊了,就变成了诸多同质化旅行社一样的,没有辨识度,就不会有市场占有率了。

这样的打法,我想不会落人话柄,反而会赢得市场尊重,地位也会稳固些,占有率也会在稳中有升,

大家好, 我为旅狂, 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管理 旅游 市场营销多年,还是从 旅游 产品营销实战讲吧,概括讲就是 “一个中心、二个方面、三个工作” ,下面具体展开讲一讲:

一、 一个中心:以营收为中心

所有 旅游 产品的市场营销都是以增加营业收入为中心,要不然就是耍流氓。对 旅游 市场营销人员企业考核的重中之重就是营收,老板在营收上从来不心软,也是市场营销人员价值体现。

二、 两个方面:广而告之和销售出去

市场营销要分开理解才行,两者虽然有联系,但是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往往营销会先市场半步启动,营销是如何告诉消费者我的产品特点、市场是谁来帮我卖最好。

三、 三个方面的工作: (1)产品提炼。这个需要营销中产品经理的包装能力很强,提炼公司 旅游 产品亮点, 旅游 产品对细分市场的吸引力,这时候能力体现在:品牌、时间选择、打包组合、形象设计、客户满意度调研。(2)广告投放平台。产品提炼完成,品牌、形象、细分市场把握准确,就是选择合适的平台把我们的产品告知消费者,是对纸媒、自媒体、互联网、公众号、抖音、自播各种宣传平台的了解,以及受众群体心理的把握。(3)渠道建立。包括定价、销售合同设计、销售利益分配、销售商选择、网销平台的选择、市场反馈的沟通,促进产品改进等等,一句话我们产品由谁来卖,怎么选择和服务好这些人,让各渠道开开心心赚钱,渠道开心赚到钱了,景区酒店哪有不赚钱的特点。

打赢而不落话柄,这话意思是有抢客户、打价格战的意思,其实这些都不可取, 做好自己, 有时间还不如多考虑一下,如何打造更好的产品, 灭秦者,非汉也

你好!随着 旅游 市场的逐渐成熟,当下的 旅游 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加之 旅游 产品的技术含量本身不高,新的“发明”也很难维持几天,另外,各种类型的“准 旅游 机构”不断增加,(如驴友团之类)有很多城市还有“绿色直通车”,只收交通费,直接将客户拉到景点,(成都最先,银川随后,一家公司搞的)这些对旅行社都带来不少的冲击,总体来说, 旅游 社的市场,是一个淘汰状态。今年又遇疫情打击,因此, 旅游 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故而营销战只能愈演愈烈。至于“落话柄”,我觉得并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只有价格战才可能导致这种局面。而价格战是最愚蠢的一种竞争方式,在泥潭里竞争,所谓赢家也只是没被淹死而已,多数是两败俱伤。 旅游 营销主要是“差异”和服务的竞争,谁能最早的抓住市场的未来变化,谁就会赢得机会吃一阵子“一招鲜”,等大家都“觉醒”了,就得凭智慧“另辟蹊径”了。

大家好,我是资深文旅策划人玖姐,很高兴看到我专业内的问题。

任何营销战没有打赢打不赢之说,而是营销效果的好坏问题!而且这一块与预算实实在在挂钩!如果预算多,制定全媒体推广计划,主流媒体、新媒体、还有车体广告、机场广告,哪个效果好,投放哪个,根本不需要考虑太多的 旅游 产品问题,你只需要告诉受众“我有好的 旅游 产品,你来体验就对了!”可往往现实是很骨感的,连5A级的景区在营销推广方面每年的预算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中做最突出的 旅游 营销策划难度就很高了!

这需要 旅游 景区的管理者、经营者、服务者以及策划者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所以我的看法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维转换:

1、重塑传统营销方式:“走出去,请进来”

既要将景区自身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文化内涵挖掘得当,又要敢于走出去推介自己,宣扬自己,如各地开推介会、 旅游 产品展、 旅游 线路体验活动等。

2、重建营销渠道的建设

比如与各大旅行社、各大 旅游 联盟、甚至各大景区形成联盟合作伙伴,做到“市场共建 客源共享 ”,可以在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代理机构等等,建立周边游、省内游、省际游的圈层营销。

3、将景区认知上升到游客认知

这是对景区自身认知的调整,很多景区策划者认为景区只要推出他们认为游客喜欢的 旅游 产品、文创产品可以大卖了,熟不知,游客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你们看看很多景区推出的文创产品,基本都是亏的,甚至连故宫的文创产品,也是由少部分来带火整体的,所以,抛弃资源思维,不要认为我有什么了游客就应该接纳什么,必须要树立游客的认知思维! 聚焦做成第一,不如将创新认知做成唯一!

所以,大家请记住了:内容是竞争力,产品是生命力,运营就是生产力!

旅游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时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旅游 市场也足够大。要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避免用低价招俫游客,再通过购物回扣等方式来增加收入。要进行市场细分,提供有针对性特质化服务来增加美誉度和顾客粘度。

旅游 营销应该看成是个系统问题,不是 旅游 公司或景点各家独自能解决的问题,是需要互相配合,创新推出更体贴为百姓服务的 旅游 产品,贵州省在这方面做的很好,论 旅游 资源他没有云南丰富,论经济也没有四川富有,但是贵州省级设计很妙,舍得吃亏,实际贵州是大赢家。我自驾去贵州 旅游 多次,走遍贵州的景点正是 旅游 营销的妙招而受益。每年夏季湖北,广西,四川,云南自驾去贵州的车辆,高速费用减半,全省景点门票减半,60岁以上者门票全免。贵阳市是一个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高原城市,加之天无三日晴等因素,劣势凸显,因为有系统营销策略,拉动了贵阳市乃至全省的经济,真的好期待其它的省份参照贵州的做法,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推出系列惠民政策,刺激或拯救疫情后 旅游 业!购物和 旅游 捆绑一起是伤民伤业的苕办法,最终没有出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各地大力发展 旅游 业,提高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出各种措施只要合法合理合情都值得肯定和欢迎。

营销 旅游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 旅游 实力,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掘当地的 旅游 资源,提高景点的竞争力,要使游客感觉有东西看而且值得看,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开拓思路和真金白银的投入了,引得凤凰来先种梧桐树。

其次,要引导与 旅游 相关行业 健康 发展,使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切勿出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恶劣影响,曾经的天价虾,导游辱骂游客等等的教训可是深刻啊。

发展 旅游 业要放得开,有魄力,不可以为了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很多地方 旅游 门票占了很大一部分,高门票高交通费使很多游客伤不起啊,杭州西湖景区拆围墙免门票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考的成功案例,免西湖门票之后给杭州带来的效益远超门票收入,大大提高了城市竞争力。

总之,发现 旅游 业既要考虑城市景点也要考虑游客双方感受,和谐发展。

实施立体全方位营销才是正道。任何单一兵种作战,效果都不会太好。

首先,传统的店面营销不可缺少。固定的店面让人心里踏实信任感强。配有纸质宣传材料、传单和大屏景色宣传,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现实中,中老年是 旅游 极其重要的群体,对这部分人的营销要以传统方式为主。

第二,新媒体营销越来越成为 时尚 。现在人们看电视的人少了,无论男女老少人手一部手机,因此,新媒体营销才是王道。它不仅适合年轻人,也有大部分中老年人也加入玩手机大军中。可文字、可视频,图文并茂,采取有奖阅读、有奖答题或幸运抽奖 旅游 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和群众参与度,在 旅游 营销战中,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旅游 营销主要是让 旅游 者真的在旅行中感到旅行的意义,自由,快乐,满足,而不是走马观花,景点打卡。还有就是在吃住行,中有更好的体验,有人能够无微不至的照顾,就想一家人一样

常见的是通过宣传片、游客补贴,比如过路费补贴、景区门票折扣等。 就目前的经济和网络变化, 旅游 营销应该更立体,尝试多使用自媒体。

假定是景区营销,建议今年 旅游 营销战的打法:

1、批量邀请 旅游 领域优质自媒体,前往景区打卡。

2、景区短视频大奖赛,播放量前三的创作者给予奖励。

3、在当前经济下,侧重景区性价比推广。

后劲十足 潜力巨大业内看好贵阳旅游地产前景目前,国内旅游房地产业方兴未艾,而在贵阳,避暑旅游经济催热,旅游地产业趁势而起并逐渐走上轨道。

上周,本报刊发《避暑经济催热——贵阳旅游地产趁势而起》,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那么,怎样才能走出特色的旅游地产之路?系列政策给旅游地产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或影响?为此,记者访问了贵阳业内几位专家。一致认为,贵阳旅游房地产具备非常强的后劲,发展潜力。同时,专家们也对贵阳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发展之路贵阳旅游房地产或成“主流”

旅游房地产,目前一般较通常的解释是一个以旅游度假为目的,通过整合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专业策划、市场营销、网络和酒店管理等各个环节,把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结合的一个全新产业模式,是旅游休闲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是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房地产业有机组成部分。

贵州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特约专家瞿洪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旅游房地产不是房地产与旅游的简单相加,而是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基础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产生的。旅游地产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综合性,也正是这个特征显现了旅游地产可以成为一个产业或一种模式来发展。

瞿洪志说,贵阳旅游房地产开发刚刚兴起,才“初见端倪”。随着贵阳大城建设加快,给贵阳旅游房地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贵阳的旅游房地产将面向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贵阳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舒筱波认为,“第二居所”是旅游房地产的特点,三亚在近两年,开发了很多的旅游房地产的项目,那里发展成为非常好的旅游景区,同时又适合于居住,吸引大家来旅游、度假、教育、运动、包括养生。就贵阳而言,旅游和房地产的有机结合符合贵阳城市对外开放的调整政策,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城市发展、房地产的开发和城市新农村的建设。

业内认为,旅游地产与土地和区域内百姓紧密相关,旅游地产是一种依托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多种业态形式,不仅可以让区域百姓享受到诸如游乐设施、旅游产品生产、经营,餐饮、文化等服务发展促进的就业机会,还能带动自身的经济发展。

海南以海作为依托成功的打造出了“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地产“海南模式”,贵阳发展旅游地产,有哪些不可复制的优势?就此,业内专家们认为,贵阳旅游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或模式来发展,最大的优势除了有凉爽的夏天气候之外,优美的自然山水,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乌当、息烽和开阳温泉、花溪国家级湿地公园、青岩古镇、会议接待中心、修文特色农业等都是支撑发展贵阳旅游地产业的良好内在条件。最重要的是随着近几贵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一个覆盖周边省市高速铁路交通圈的建设,再加上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贵阳已跨越了山的阻隔,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也是贵阳旅游房地产的稳固基石。

时不我待前景看好旅游地产成贵阳主攻方向

从地中海沿岸到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别墅度假村,从迪拜到海南,从海南到国内其它城市,至今日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时度假酒店、高尔夫度假村、山地度假村、休闲别墅,将旅游房地产市场推向了高潮。

本报特约专家禹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展旅游地产业与贵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发展旅游地产的宜居、休闲、度假、旅游、养老等多业态形式,把贵阳打造成一个美丽的生态文明城市,享受大自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恩赐,告别空调!是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的旅游地产业发展建设,实现节能,减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是旅游地产业发展时代要求,也是旅游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科学规划布局的旅游地产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对目前旅游设施的全面升级和增强接待能力,促进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且也能实现旅游地产业自身发展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旅游与房地产两个产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并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

“发展旅游房地产与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得益彰。”舒筱波说,旅游地产的发展重在以自然生态的保护、发展为前提,它对不断增长的贵阳城市人口居住的疏密调整,生活的合理分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瞿洪志对上述观点也表示赞同,在他看来,发展旅游地产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要求。旅游地产属于第三产业,以人们旅游、生活日益发展的新的时代需要相适应,不断增加的业态经营管理,不断增强的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拓展的投资、经营、管理理念,旅游地产定有一个广阔前景。

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贵阳优质、生态、绿色的高端房地产项目不断增加,户型不断优化,加上相比国内其他以优质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房地产项目略低的价格,使得贵阳旅游房地产项目正逐步为省外消费者所“青睐”,这是机遇所在,而挑战在于,如何深入打造贵阳旅游房地产的品质,如何满足国内外投资者、旅游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未来之路旅游房地产业将走“多合一”之路

对于旅游地产,贵阳具备了先天的优势——自然气候环境,同时后天的优势也即将突显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大城大交通的建设。

“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贵阳房地产一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新兴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旅游地产或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瞿洪志表示,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是针对住宅价格增长过快,同时也应该是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健康发展制度化的新阶段的开始,与目前房地产市场主要集中在住宅投资相比较,在新政抑制投资需求的情况下,旅游地产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

贵阳旅游地产未来特色之路如何走?

瞿洪志认为,旅游房地产不能人为凭空而建,它一定是“出之有理”,并且需要规范化的量“景”定做。我们可以从产业发展的高度认识旅游地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建设和发展进行整合研究,探寻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甚至可以寻求一种系统的发展模式。

具体来讲就是,以凉爽的夏季气候和温泉为自然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风情为发展基础,政府规划和政策支持为产业导向,招商引资和具体措施为实施主导,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有机发展模式,才能促进旅游地产的发展。

舒筱波认为,政府应该运用多种手段,支持、引导贵阳旅游城市成为贵州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发展,把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规划和运作。在满足本地居民生活和经济产业的同时,发展旅游交通、集散、接待服务、游憩、旅游购物、夜间娱乐等旅游目的地综合配套功能,旅游房地产可以形成“酒店房产、休闲房产、文化房产、生态房产、娱乐房产、复合房产”等产品体系。使贵阳城市旅游形成综合吸引能力,逐步由观光旅游目的向休闲度假、会展、康体、旅游目的地全面过渡,使贵阳成为具备抗风险能力的旅游经济城市,从而促进旅游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贵阳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贵阳旅游地产初见端倪。记者了解到,包括保利乌当奶牛场项目,乐湾国际、渔安片区9.53平方公里的休闲、旅游、医疗、商贸为一体的新城区,均被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购房者看好。

如何突围规划先行金山银山绿水青山都要

针对贵阳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强调,旅游房地产与常规房地产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双方对稀缺资源的占有程度不同,而这就决定了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的高附加值,进而决定了相关项目的高端性以及可投资的价值。而旅游度假休闲房地产,作为旅游和城市投资两个产业的交叉,必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这其中,完善的市政配套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旅游地产发展中,旅游与地产是鱼和水的关系。舒筱波表示,在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保护性”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对旅游资源尽可能保护的原则下,进行保护性规划,再寻找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资源进行深度打造。

瞿洪志也表示,旅游房地产实际上也是一种稀缺资源,表现在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土地源和空间资源支配权的分配过程。旅游地产本身也即将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此,应该吸取十几年来在城市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粗放性资源组织的教训,毕竟贵阳旅游地产才刚刚开始,没有相似产品竞争,也没有太多的压力,拿到一个项目就得深挖,走精细化发展之路。如果采用粗放式的办法,很快就会把旅游的资源消耗殆尽,实际上对整体旅游房地产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状况。

此外,专家们认为,旅游地产的发展必须要有政府政策法规指导和规范,具体措施的保障和监督,才能实现有序、规范、充满生机的发展,因此需要改变开发商在前,政府在后的关系,政府需要全面的规划引导,具体的布局,甚至是系统的规模、业态组合。

值得重视的是,由于旅游地产一直被视为房地产业的一种开发方式,旅游地产几乎还局限在开发商层面,局限于具体项目的运作中。关于旅游地产的政策、管理、措施几乎还是空白状态。旅游地产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因为是以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决定了旅游地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强、不可复制的特点。所以,促进贵阳旅游地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认识、规划、政策、管理、保障和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深入探索、总结和完善。

啤酒营销案例(五)青岛啤酒 一、公司背景 1.公司介绍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 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我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1993年6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由原青岛啤酒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并在吸收合并原中外合资青岛啤酒第一有限公司、中外合作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及国有青岛啤酒四厂的基础上,创立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九家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青岛啤酒于1 993年6月在香港发行了H种股票并于同年7月15日_卜市,为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在国内发行了A种股票并于8月27日在_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股后公司股本总额为9亿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其中:国家股为39 982万股,占总股本的44.42%法人股为5333万元,占总股本的5 .93%外资股为34685万股,占总股本的3吕‘与酬国内公众股为1亿股,占总股本的11 .11%。 公司创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质量、品牌、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老厂技术改造和国内收购厂并举,不断扩大规模经营。1994年10月,公司全资收购了江苏扬州啤酒厂,经过技术改造已形成6 .5万吨的生产能力。1995年12占总股本的44 .42%法人股为5333万元,占总股本的5 .93%外资股为346 85万股,占总股本的38 .5州国内公众股为1亿股,占总股本的11 .11%。 公司创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质量、品牌、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老厂技术改造和国内收购厂并举,不断扩大规模经营。19弘年10月,公司全资收购了江苏扬州啤酒厂,经过技术改造已形成6 .5万吨的生产能力。1995年12月,公司又与西安汉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公司控股5洲,至1997年该厂形成15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的骨丁生产厂—啤酒一厂、二厂完成技术改造后,至19弱年底分别形成30万吨和20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总资产为28 .8亿元,拥有员下4700多人,年生产啤酒5。万吨。1995年公司完成啤酒产量35万吨,实现销售收人14 .3亿元,完成利润1 .7亿元,出口创汇1670万美元。 目前青岛啤酒的产品质量、销售收人、实现利润、出口创汇等经济指标均居国内啤酒行业之首。青岛啤酒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同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拄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同家质量金奖和冈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冈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闰产品品牌。面向21世纪,青岛啤酒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2000年,青岛啤酒的啤酒产量已经达到140万吨,从占国内啤酒市场份额的2 .3%提高全酬。 经过五年的整合后,青岛啤酒呈现净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人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产量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公司全面建立了标准化的微观运营模式,保证了市场销售人员的管理一致化,真正实现对市场的统筹,而不是渠道的简单管理,并能够保证未来市场开拓的快速复制。公司继续在全国推行地方“1+1”、全国“1+3”的品牌战略。青岛啤酒品牌以保持高端的定位获取利润,二线品牌占领市场,三线品牌在未来两年内将会逐步淘汰。通过品牌结构的优化,公司的利剩水平又将上一个台阶。2007年前5个月的增长态势良好,主品牌增长了22环,二线品牌中山水啤酒增长了8州,唠山啤酒增长了51%,都超过了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有些地区求大于供,产品产销两旺。 2.客户服务 为使产品和服务过程能有效地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求,青岛啤酒确定产品、服务及过程目标如下: (l)产品:质量第一、品种多样、环境安全、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2)服务:向顾客及相关方即时提供优质产品和超值服务。 (3)过程:确保实现产品及服务目标,即经济、合理、高效。 当对服务有特殊需求时,由市场部、销售一单位及技术部根据市场及顾客需求,对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过程进行策划,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过程改进,确保服务过程实现。 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和评审: (1)1998年,公司建一立客户 拜访 制度,对国内外客户定期巡回拜访,互通信息积极参加各类进出口商品展销会,对当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终端消费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与客户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2)1999年,公司建一立了全球性市场信息网络和迅速、快捷的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市场部及销售单位采用问卷、网上调查、客户沟通等方法,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准确识别顾客及相关方需求。 (3)2001年,公司的销售网络开始采用CRM系统、计算机网络分析模块和销售分析模块等更高效的分析、识别方法,更加快捷、准确地识别顾客及相关方需求。 (4)公司每年还利用啤酒节等机会邀请国内外客户来青岛考察市场、参观工厂、举行客户座谈会、酒会等,增强与客户的沟通,并获取信息,寻找改进机会。 (5)公司采取多种内外部沟通方式,对社会、股东等相关方耍求进行获取与识别。 二、青岛啤酒供应链的整合 青岛啤酒通过不断扩张获得发展,同时也对自身的供应链进行整合,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供应链整合主耍特点有: (1)由外延扩张走向内部整合 增长和发展的第一个区别就是青岛啤酒以前走的是外延扩展法,非常强调外延扩张,非常强调对增量资本的投人。青岛啤酒经过对增量资本的投人,实际生产能力在不断接近潜在生产能力。这就是在资本总量没有扩展的情况下,资本产出和净利润翻了6倍的原因所在。2001年,青啤集团提出一个重要 口号 ,那就是从简单的资本投人转移到对存量的挖掘。 要增加效益就必须要内部整合。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三条标准,第一,是产品能力第二,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大第三,整合资源的能力有多强。只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国内企业实际都存在对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弱的问题,扩张的风险非常大。兼并要考虑到地方政府政策、 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模式、企业职工素质等等因素,成功达成兼并预期目的的企业微乎其微。青岛啤酒并购的很多企业也有种种问题,如职工转制问题、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问题、品牌整合问题等,而且有些效益持续不好的企业要关闭退出的成本也很高,有些企业生产工艺上不一致,必须投入巨资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改造才能生产青啤的主品牌。 (2)由资本并购走向外部行为协同 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最大的价值所在,企业发展不管是增长模式还是发展模式,最终都是达到一种协同模式。协同可以减少交易的成本,协同可以提升价俏的创造,协同可以打造行业的市场地位。 资本并购足通过把外部的交易转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来减少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成本。但是这种增长的模式没有内部行为的协同整合是不能达成预期效果的。 行为的协同管理是通过打造一套成熟的协同行为标准来实现交易成本控制、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的一体化。 目前青岛啤酒外部一体化走的是一种行为一体化道路。因为资本兼并足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真正难的是把这个厂或者公司买下来后的处理。希望控制行为,实现内部的协同,但是买了厂并不代表自然就控制了它的行为。青岛啤酒如果无法控制并购厂的生产、销售,那并购的意义就荡然无存,而且会给自己加上很多包袱。 (3)强化存量资源的控制能力 渠道模型,包括供应采购渠道→核心企业→分销渠道→终端消费者。对于食品、家电等行业来说,渠道模型实际就是喇叭模型。供应链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准确,会在渠道传递过程中得到放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牛鞭效应”。 青岛啤酒当时就面临这个典型的效应。青岛啤酒的供应相对来说足比较简单的,原料主要是大麦和啤酒花,日常供应主要是包装物,像纸箱、瓶盖、标签等。但是向后就非常复杂,消费终端的多元化决定了分销网络的复杂性。啤酒可以在酒吧、餐厅终端消费,一也可以是家庭购买消费。实际不是终端为主,而是渠道为主。所以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决定了其渠道组织耍不断地放大。青岛啤酒连同其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终端促销人员,说其是百万销售大军也不为过。 渠道组织在不断增加,组织的节点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对渠道成员的控制力呢?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而利润根本没有增加的情形,其根源就在于销售的控制力减弱。 如果市场上促销费用完全失控,造成企业每年的损失就难以计数。大众商品的促销费用主要通过渠道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买一赠一”和“开瓶有奖”都是通过渠道商去做的,但是促销费用是不是真的到了市场仁呢?估计50%的促销费用都在渠道上被漏掉了,有的是一级批发商拿去了,有的是二级批发商拿去了,有的是分公司拿去了,有的是销售管理员拿去了,只有50%不到的费用到了市场,而这5恻是不是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呢,企业也不知道。 这种问题的实质是外部资源虽在不断地扩大,但有效产出却越来越少外部的组织虽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外部组织的控制力却在不断地下降。青岛啤酒面临这样的问题,应对战略就是企业必须从增长走向发展,核心是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就是实现战略转型非常重要的实施的手段。 三、国际化道路—青岛啤酒的供应链延伸 青岛啤酒在海外市场的全球布局是:“先市场、后建厂”,先集中力量,加大传统的美洲、欧洲、东南亚主大市场的营销力度。首先在中同台湾地区建厂,以台湾地区为重点基地深度开发东南亚市场,最后将辐射南非市场,逐步在美洲和欧洲设厂。最终搭建美洲、欧洲、东南亚“金月角”的国际市场框架,完成青岛啤酒国际化世界版图的雏形。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从东南亚、欧洲到美洲,直至南非市场,青岛啤酒继2002年出口增加1咧(在美国和欧洲均实现1喇的增幅)之后,2004年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力rl强,2004年1一12月,青岛啤酒出口较2003年同期增长113%,每月出口量都在8000吨以上。 2002年10月21日,青岛啤酒和全球最大的啤酒企业安海斯一布希公司(简称“AB公司”)在纽约正式签署了战略性投资协议,青岛啤酒将向AB公司分三次发行总金额为1 .82亿美元(约合14.16亿港币)的定向可转换债券,该债券在协议规定七年内将全部转换成股权,AB公司在青岛啤酒的股权比例将从目前的4.5%最终上升到27%,所有的增持均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H股。 2005年4月,就在世界级啤酒片头AB公司宣布正式增持其在青岛啤酒股权27%之后不久,AB公司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业仁指出:“拥有百威啤酒的AB公司与青岛啤酒建立的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随着青岛啤酒这一步棋的尘埃落地,青岛啤酒国际化的思路愈发明晰:已经百年的青岛啤酒是中国的老牌企业,是一个骨子甩浸透着浓厚本土文化的传统企业,而正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面临着不走真正的国际化道路,就不能完成做强、做大的战略性课题。这种战略性的危机感,催生了青岛啤酒的国际化战略:走真正的国际化之蹈,市场要国际化,企业的内涵也要国际化,青岛啤酒还面临着怎样从AB公司中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并大胆平等利用其在美国的资源“为我所用”的问题。 四、塑造顾客忠诚度—青岛啤酒销售管理的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速融合,准把顾客奉为上帝,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谁就是市场竞争中的胜者。只有顾客才是企业的上帝。在青岛啤酒中,这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因为顾客将是最终决定谁是市场赢家的仲裁者,而他们都是产品的消费者。青岛啤酒相信消费者的信念是来自于其本身,因为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与品质的认知,将决定青岛啤酒的未来。 以顾客价俏为导向。青岛啤酒在梳理发展指导思想时,正式提出一项做大做强的新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过渡,通过实现为股民、为职工、为消费者服务,来进一步转变机制,真正地与市场接轨,以形成新的企业竞争优势。 消费者忠诚的塑造是青岛啤酒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青岛啤酒百年持续的战略选择。这种战略的实施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消费者忠诚塑造在于不断探索获得消费者忠诚的方法和渠道,青岛啤酒必须从3A转向3P(所谓3A指的是让消费者在购买青岛啤酒时,买得到〔Available)、买得起(Accepet)、乐得买(Affordahk),而所谓3P指的是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Pre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当消费者变化的时候,青岛啤酒的战略也要相应作出变化,同样,赋予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要变化,这样才可能使一个单一口味的产品,能够适应百年消费者的变化。 第二,消费者忠诚塑造在于不从价格上过分地与对手竞争,而是通过对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通过控制某些关键点,或者通过收购与兼并,去获得比较竞争优势。这种竞争能够塑造一个健康的行业结构,能够使啤酒行业的领导者能够通过竞争去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减少跟随者“反击成功”的机会。 当然,青岛啤酒也十分清楚,追求“消费者忠诚”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问题,无限制追求3A或3p导致的将是庞大的组织体系与费用开支,所以减少“消费者变心”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塑造一个有利于青岛啤酒的行业结构。通过在行业结构中制造“高门槛”来阻止竞争者或替代产品的进人,从而实现相对的垄断。在这一点上,青岛啤酒称得上是典范。 五、融合“物流”和“销售”的供应链实践 青岛啤酒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给予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整个供应链中,良好的供应链系统必须能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时候发货?哪些订单可能被延误?为什么造成这种延误?安全库存要补充至多少了进度安排下一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现在能够执行的最佳的进度计划是什么?等等。 通过评拈筛选以后,青岛啤酒挑选了最优质的服务商招商物流来运作。 首先,青岛啤酒对物流进行严格的监控。在每段路线都规划了具体的时间,从甲地到乙地,不仅有准确的时间表,而且可以按一定的条件、客户、路线、重量、体积,自动给出车辆配载方案,以提高配车效率和配载率,这在以前都是不可能的。 啤酒营销案例(六)雪花啤酒 这几年,无论是“非奥运营销”还是“勇闯天涯”,雪花啤酒把营销做得不落俗套,出奇制胜。这一次,“自然之美”活动又从贵州发芽,逐步在其他城市开花。那么,啤酒与“自然之美”,二者有什么奇特的关联呢? 品牌的魅力在于深度融入消费者的血液和心灵。作为一个驰骋啤酒疆场多年的老兵,雪花啤酒深谙此道。早在7年前,雪花啤酒签约定位大师米尔顿·科特勒,这位先锋人物曾表示要改变中国啤酒广告“只讲产品不讲情感”的传统习惯。此后,华润把雪花啤酒的主力消费群锁定在20~35岁的年轻人。在营销策略上,雪花啤酒提倡要发现客户需要和渴望的东西,并通过有效的方式传达:在产品层面上,要科学地发现需求和研发在营销方式上,要艺术地表现,通过故事和文化去体现,与消费者深度沟通,把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体验融入到产品当中。 小产品萌生大创意 第一个问题自然是:为什么会萌生“自然之美”创意?为什么是贵州? “这源于一个细分产品的发现。”华润雪花贵州营销中心总经理鲍常炜介绍,2010年2月,时任华润雪花啤酒(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侯孝海和他带领的营销团队走访市场时发现:贵州市场上,非现饮(即购买回家饮用)产品占据啤酒销售80%的份额。但是贵阳非现饮终端产品价格基本在10元/包~20元/包, 纸箱产品价格又在32元/件,显然,在主流高档和中偏低档(简称中档低)之间缺少“22元~28元/包”的产品。 基于此,雪花啤酒计划针对贵阳市场推出“一个比主流稍高一点,比中档低稍低一点”的产品,整包终端零售价25元/包上下。产品研发的同时,另一个难题被提上了议程,那就是如何给这个啤酒品类命名。在此之前,雪花啤酒产品通常都是以其物理属性命名,如:特醇、特制、精制等等。这一次,他们希望新产品命名能够为雪花啤酒品牌增添文化色彩,并且还要富有地域亲和力。 “这是因为,市场调研发现,很多人还是把雪花作为一个‘外来品牌’来看待,而没有形成一种当地的心理认同。”鲍常炜介绍,所以希望通过这款产品的命名,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经过讨论,策划团队决定新产品与地方政府推动“多彩贵州”打造旅游省份的新策略联系起来,以贵州景区为基调,引入本土旅游文化,促进消费,同时在行业内独辟蹊径,开展文化营销,避开价格竞争等恶性竞争方式。于是,一个崭新的创意诞生了。那就是用“自然之美”做主题,通过征集形式遴选贵州人心目中的“自然之美”代表景点。 多重营销属性 2010年4月初,雪花贵州公司与地方强势媒体合作开展“5亿瓶雪花啤酒将印上贵州美景征集评选活动”。贵州全省近百家景区投票进入白热化,都希望搭上雪花的品牌顺风车,通过雪花的瓶标和营销终端推介各自景区。短短15天,有数十万人参与了短信投票,黄果树、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等12个景区成为赢家。 贵阳青蓝紫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权对此评论道:“活动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与贵州旅游相联系,这将促进贵州旅游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双重提升。瓶标原创性地植入贵州知名风景,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品牌特色,也树立了与其他品牌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自然之美”还通过媒体传播、公益活动等带动产品营销。市场总监崔小兵介绍,活动不仅联合贵州各大强势媒体进行传播,还在入选景区举办开酒仪式,并利用社区活动、广场活动、大篷车、巡演等地面活动进行推广。此外,活动还与贵州有影响力的户外俱乐部、 自驾游 车队、旅行社等合作,招募消费者组织自驾游活动,传达“自然之美”理念。 新颖的创意,加上整合传播效应,影响力迅速达成。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第一批华润雪花“自然之美”通过雪花啤酒强大的营销终端迅速在贵州市场上走红。崔小兵介绍,目前,“自然之美”已经被贵州多个地区作为指定接待用酒,商家反映消费者指名购买率已经上升到30%以上,在短短一年内成为雪花在贵州三大支柱产品之一。 在侯孝海看来,推出多彩雪花风景啤酒“自然之美”,是啤酒行业跨界联合旅游行业的创新尝试,也是一种整合营销模式的胜利。在这次“自然之美”的营销过程中,雪花还创造性地把贵州景区从固定的变成了流动的、从户外搬到室内。这样一来,通过雪花啤酒,外地人喝到的是“贵州美景”的新奇,家乡人喝到的是“贵州美景”的亲切。这又是一种情感营销,不仅使地域消费者得到以中国情感皈依,还让大众消费者领会到雪花独特的品牌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061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