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兰塞姆·罗杰斯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第1张

罗杰斯:人性治疗的大师 (此文摘自百度文库) 摘要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罗杰斯对人性一直持乐观态度,相信人们可以挖掘其潜能和获得幸福,这为人们了解人性提供了新视角。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主导,促使患者去认识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目的,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这一疗法对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罗杰斯的生平和主要心理治疗观进行叙述总结,以加深对罗杰斯的认识。关键词 :罗杰斯生平心理治疗观来访者中心疗法自我感悟引文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是20世纪最卓越的,最有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之一。罗杰斯心理治疗又称“非指导性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马斯洛去世之后,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言人。罗杰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人格的自我理论的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疗法的创立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倡导,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心理治疗观。1 、罗杰斯生平 1902年1月8日罗杰斯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个,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 。罗杰斯 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一个离芝加哥30英里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六个月,他说,他的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大学毕业后,卡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海伦·埃莉雅特(Helen Elliot)结婚,并在纽约安家。考上纽约联合神学院——著名的自由宗教研究机构,二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出任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儿童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罗切斯特儿童指导中心主任, 1940年他成为俄亥俄洲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1942年, 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一书问世 。1945年,他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出任咨询中心执行秘书。离开芝加哥后,他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62年-1963年,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佳利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曾任1946年-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年-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1951年,他出版了《患者中心治疗:它目前的实施、含义和理论》一书,十年后《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点》问世。 在1927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时间和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疗而驰名。他还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并把这个理论推广到教育改革和其他人际关系的一般领域中。1956年,他提出心理治疗客观化的新方法,并因此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奖。197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罗杰斯一生著述甚丰,出版了16本专著,发表了200余篇文章,其中最主要的著作有:《问题儿童的临床医疗》(1939) 《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法》(1951) 《心理治疗和人格转变》(1954) 《学习的自由》(Freedom to Learn)(1969) 《择偶:婚姻及其选择》(1973) 《卡尔•罗杰斯论个人力量》(1977) 《一种存在的方式》(1980) 《80年代学习的自由》(Freedomto Learn for the 80’)(1983)2 、罗杰斯心理治疗观罗杰斯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以自我理论为理论假设的心理治疗观。他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疗法直接反映出他的心理治疗观。2.1 、与传统咨询理论的区别罗杰斯曾受过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系统训练,但在咨询实践中,他发现这种在当时被公认为最权威的咨询方法并不能产生满意的效果。于是,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和发展自己独特的咨询方法和理论。1951年,他出版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疗法》一书,系统阐述其心理咨询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罗杰斯的咨询理论与传统咨询理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传统的心理咨询理论强调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的中心和指导地位,因为他们受过专业训练,有方法和经验去发现被咨询者的问题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而被咨询者往往没有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的能力,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因而有赖于咨询者的指导。罗杰斯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认为: “ 被咨询者清楚哪些情感受到伤害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关键问题在哪里,哪些经验被埋没了。”他坚信,只有被咨询者才真正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所以心理咨询的成功并不主要取决于咨询者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而取决于咨询者这个人本身和他对待被咨询者的态度。2.2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治疗关系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将将咨询师与患者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具体来说:咨询师感到患者是一个具有无条件自我价值的人,即不论他的处境、他的行为、或他的情感如何,都是具有价值的人。而咨询良好气氛的建立有赖于三个条件。1、真诚一致。咨询者与被咨询者都是真诚的。双方越是真诚,越是对治疗有利。2、咨询者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被咨询者。这要求咨询师要坚持一种中立的态度。3、咨询师要做到“移情理解”。咨询者要能站在被咨询者的角度去体验被咨询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把体验到的这种情感、价值传达给被咨询者,使被咨询者意识到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受到咨询者的关注,使来访者有被人听到和理解之感。总之,要帮助来访者就必须尊重他们,相信他具有成长的潜力以及自我向导的能力,理解他们的体验与经验,真诚地关注他们,以使他们发展独特的自我2.3 、治疗过程 罗杰斯在很早的时候就给心理治疗过程提出了12个步骤,虽然它们看似不同,但在实施过程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来访者主动求助。来访者如果没有改变自我的需要,治疗很难成功; 第二、治疗者说明情况。治疗者向来访者介绍治疗过程,强调来访者的作用,治疗者的作用只是创造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气氛; 第三、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治疗者不管来访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均应以诚恳、友好的态度相待; 治疗者能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治疗者不只是被动接受对方提供的信息,仅仅对表面的内容作反映,而应深入到对方内心深处,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这是很困难且很微妙的一步; 第五、促进来访者的成长。一旦对方将消极情感表达、暴露出来,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便不断萌生出来; 第六、 接受来访者的积极情感。治疗者只需不加评价地接受对方的积极情感,促使对方自然达到领悟与自我了解的地步; 第七、 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自我。由于治疗者对患者采取了接受和理解的态度,患者便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并接受真实自我。这为对方在新的水平上达到自我整合奠定了基础;第八、 帮助来访者采取决定。 新的整合意味着新决定与新行为的产生,治疗者应协助对方澄清可能做出的选择; 第九、 疗效的产生。来访者通过自我领悟,达到了对问题的新的认识,某种积极、尝试性的行动便应运而生了; 第十、扩大疗效。在已有尝试的基础上,治疗者应帮助对方发展更深层的领悟,并扩大领悟范围; 第十一、 来访者的全面成长。来访者克服了对选择的恐惧,勇于探索自我发展的新行动。 此时,双方的关系达到顶点,来访者会主动提出问题与治疗者讨论; 第十二、 治疗结束。 来访者感到无需再寻求帮助,治疗即告结束。 2.4、治疗目标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1 、 对经验开放。 与防御戒备性状态相反。防御是有机体对于某些经验的一种反应,这些经验被认为或预期为有威胁的,同个人对自身或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现有印象是不协调的。患者变得更易于了解源于自身机体内部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变得更能认识周围的客观现实,而不是以先入之见去一味硬搬。2、信任自己的机体。 患者不再那么害怕自己的情感反应,对源于自身机体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情感和倾向越来越发感到信任和喜爱,相信他的机体是达到每一存在情境中的最满意的行为的一种手段。3、出自个人内心的评判。 患者越来越感到评价的基点存在于自身内部,因而他逐渐不再寻求他人的赞可或否定,不再依赖他人提出的生活标准,也不再依靠他人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4、创造力 。 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都具有高度的创造力。他们不是以遵循或者消极适应社会和文化的传统而著称。在环境激烈变革中,更有适应能力并能生存下来。5、愿意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自由的治疗对话中,他常常会放弃这些一成不变的目标,愿意接受这样一种令人满意的认识:他不是一个固定僵化的实体,而是一个变化。3 、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可以从罗杰斯的成长经历中找出一些启示,从大师的人生足迹中看到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成长过程,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可以和自己进行对比,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产生启迪。我们应该明白罗杰斯的生平是辉煌的,但在光芒的背后,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他努力拼搏,不甘平庸的精神。3.1 、 咨询中的“以来访者为中心”对于“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观,在咨询治疗中咨询师要坚持以来访者为中心,关心他们内在情感的同时,要不断的激发出他们积极上进的一面。而联系到我们的社会,我们还应该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3.2 、 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中,则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在 传统教育 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课堂教学 形式是" 三统一 ",即统一的上课时间、统一的上课进度、统一的课程考试。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在 学习兴趣 、能力、 思维方式 和目标志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且这些不同还随着时间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分析、处理和存储 教案 与讲授内容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免去了做笔记,听课不能走神等问题,可以学习得更加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成为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学生是自我 再生产 的自觉主体。为了实现 自我价值 ,人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去进行学习。这就使学生成了教学主体,其教学活动的中心也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这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企业管理中的以员工为中心,营销中的以客户为中心等等,都是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也只有把人作为中心,我们的工作才能激发和调动人的 主动性 、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方法的实施和问题的解决。【卡尔·罗杰斯示范如何积极倾听】实验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80566591&ver=1&signature=18ueGHeMRaDjaYMhoN2CqSF--U8sxwj34A7DPAV0cyHpq4r9zQTg4N6BQ9gaCPoIc28OF70gPqvZejNZPlOErPId0kSyEqTYMjKkAgMgUi2Z2Hv9wb4VtbQDncs4QfVWQ56n-70xfJ-I8wbBOeX4oOOxPpcpBogECeDu4nwO7WA=卡尔·罗杰斯: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内心对白 http://mp.weixin.qq.com/s? src=3×tamp=1480566746&ver=1&signature=HcnDZ3yiO022mD10ydCrXLHl FVOme*jB8QIAw8oLTjYyASEospekQcspQ8qS1UoD4qFBqD7BIlK6gPpoEoWR1cOA CcUVj8mwobpP5lrcTmf- DPk4wCLhnPkRWkgdxSXSvVXg64i41uBLeYxTzFY81KqMKLBTZ-gQkRWL86ch-X4= 百度百科:

您好,您是想问卡尔代非吃不可的薯条怎么写营销话术吗?卡尔代非吃不可的薯条可以这样写营销话术:人类遭遇了几千年以来最可怕的垃圾食品侵犯,超过120℃高温的油炸食品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膨化食品在中国的总体量已经达到1000亿的市场份额,长期食用已经造成了众多人体健康问题,肥胖,癌症,糖尿病等,成了人类的身边的常见病,另外高温油炸食品会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超标,卡尔代为了攻破此问题,多年来研究关键92℃低温锁鲜的技术,来解救人类对薯制品的馋爱之情,彻底减少了99%的丙烯酰胺的有害物质,目标通过5-10年时间来改变10%的人类,从消费高温油炸食品到爱上卡尔代低温锁鲜食品,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28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