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诈骗式营销”有哪些?

影视剧中的“诈骗式营销”有哪些?,第1张

很多的影视剧为了吸引观众们的目光,所以前期会做一些和影视剧根本无关的营销。等到观众正式追剧了才感慨大呼上当了。那么这就是影视剧中常见的诈骗式营销,这种手段具体都有哪些呢?

一     预告和电视剧质量完全不一样

有些剧会把预告剪辑的非常动人,吸引观众的注意,这样子前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好感。等到观众纷纷追剧时才发现和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这种都是为了收割观众的流量,所以欺骗大家去看这部剧。

二   前期的营销和剧情根本对不上

这里我一定要提名盛夏未来,当时看这部电影是铺天盖地宣传的都是吴磊和张子枫满满的CP感,所以很多人因为他们俩纷纷走进了电影院。但是你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这两个人之间只是单方面暗恋的关系,男主明明有自己喜欢的对象,而且还是一个男生,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办法播出,所以特意打着男女主角之间的CP感来做宣传,主要还是盯了男女主之间的流量,这一点让被骗到电影院的观众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三    生图式营销

大家在看一见倾心之前都非常的期待这部剧,因为男女主之间的生图被放到在网络中,很多人都感慨陈星旭的颜值。但是在追剧的时候整个人都觉得幻灭了,陈星旭被优酷的滤镜磨平了,整个人看上去完全没有了剧照中的帅气,反而有一丝丝的油腻。

四     前期优良后期疯狂注水

这种作品也是非常的缺德,前面几集表现的非常的优良,从演员到制作都是很不错的,因此很多观众为了追剧都会开平台,甚至自愿交钱超点。但是接下来几集就开始疯狂注水,同时也有一些资本辅助女二上位,开启一些不属于剧本的线,让整个剧情一塌糊涂。

以上这几种都是诈骗,是营销常用的手段,希望大家都可以擦亮双眼避开这些套路。

哈哈哈哈。

感谢这个提问让我们营销人有了一个自我辩护的机会,因为有太多人认为营销就是骗、就是大忽悠了。

营销与骗,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个区别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有还是没有?第二点是,实物呈现到底是90分还是50分?

(1)

有和没有的区别

骗,是没有产品的。比如很多传销,说自己卖的是仪器、药物、保健品、金融产品,实际上啥都没有。

基本套路就是你投钱,投完钱拉亲朋好友也来投钱,拉得越多,你能得到的提点就越多。最终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最后到底卖的是什么?谁都不知道,谁也没见过。

(2)

实物到底是90分还是50分?

骗,为客户描述的产品与实物有本质上的差异。能够把50分说成90分,甚至是100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相亲的时候,骗子告诉你相亲对象是林志玲,你去了之后一看,靠!奶奶的原来是凤姐!这个叫做骗。

而营销呢?骗子告诉你相亲对象是林志玲。你去了以后,高高兴兴吃了半小时饭,忽然发现和电视上看到的林志玲不太一样。

再仔细一看,嗷!原来是素颜的林志玲!没擦粉底,没画眼线,没涂口红,没穿白裙子和高跟鞋啊!细看能看出来,不细看看不出来。

正如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乔.吉拉德所言:销售,绝不是降低身份去取悦客户,而是像朋友一样给予合理的建议。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仅此而已。

但是出于业界良心,我要指出一点:实际交房的时候,实楼确实会与销售员说词,产生细微差异,这种差异有非常深刻和复杂的原因,我将会在其他的回答里做详尽的阐释。

记得点赞。

我是黎沛沛,8年房地产营销策划实战,手百问答最专业的房地产策划师。能深入浅出、清晰明了、精准直接地解答营销知识。不说空话假话官话,不忽悠,不模棱两可。想查看我的更多专业性回答,请点击我的名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35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