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行业应该怎么营销?

药品行业应该怎么营销?,第1张

(一)、设定走访目标

药品销售人员应制订每月、每周的访问计划,然后再根据计划的内容制作每日拜访顾客计划表.访问顾客的计划,应在前一天制定好,最好养成就寝前定计划的习惯.走访客户应考虑拜访的目的、理由、内容、时间、地点、面谈对象及拜访的方法.

(二)、准备推销工具

1.皮包:包内东西要整理清楚,将产品目录和推销手册收集齐全,并放入订货单、送货单或接收单等.

2.与顾客洽谈时必备的推销工具:名片、客户名单、访问准备卡、价目表、电话本、身份z明书、介绍信、地图、产品说明书、资料袋、笔记本、药品二证一照等.

(三)、巧用样品

样品虽是无偿提供,但要管好、用好及巧用,对企业及营销人员是十分必要的.

1.发挥宣传作用.请医生将企业产品和产品手册摆放在桌上,病号排队侯诊时可顺便翻看,能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2.让人人感知“她”.药品销售人员介绍自己的产品功能之优,疗效之奇特,而对方看不到样品,往往印象不深刻,效果不好.如果边拿样品边介绍,让顾客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试一试,他们真正感知过,接受起来就容易.

3.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有些药品较贵,不宜见人就送,药品销售人员大多犯难.其实每种产品都有它的局限性和特点,分清主要与次要、点与面的关系,不必盲目“破费”.

(四)正确使用促销材料

药品销售人员拜访前应带好整套的促销材料,但不能直接把促销材料给医生,而必须做到边叙述边使用.

(五)医院拜访技巧

1.拜访前心理准备

拜访目的是让客户认可企业产品.医生们大多忙啸,能给的时间有限,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在进入医生办公室之前应当有十分明确的思路以表达你的希望.有经验的药品销售人员在开始约见之前往往在医生办公室外停留十分钟,这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在拜访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2.拜访第一印象

(1)满足医生的需要是成功销售的前提.

这意味着必须尽可能了解关于医生及其工作的情况.与护士保持稳固关系是十分有用的,因为她了解医生及其工作;医生桌上的陈列、书籍、期刊亦可提供一些信息;医生的行为、神态、谈话的速度与内容均为提供医生个性的线索.注意这些细节,从接近医生至要离开这段时间的观察,可以帮助了解医生的侧面.知道的线索越多,就越能了解其需要,满足其要求的机会也就越多.

(2)药品销售人员的着装原则

时间、地点和场合,是穿着打扮的三条准则,药品销售人员掌握了这三条准则,就能够和环境融为一体,易于建立与对方良好的关系. 销售人员与人接触,应注意每个细节。

(3)拜访名片——自身形象的延伸

每个人都有自我延伸的心理,如何正确地利用医生的这种心理,在销售活动中十分重要.对待名片的方式不同,可以使已成的交易化为零,也可以使它变成一个庞大的数字,所以作为药品销售人员,严忌无视别人的名片.正确使用名片

3.如何使医生产生兴趣

大多数医生每天看见很多人(包括病人、同事、家人、其他企业药品销售人员),他们连续不断地被信息包围着.那么,如何激发医生的兴趣呢

(1)先让医生了解公司.应站在医生的角度去考虑,要从一个不熟悉的公司,特别是从一名素不相识的药品销售人员那里产生对产品的需求愿望是很难的.故药品销售人员应该让医生更多地了解公司.只有如此,才能打开销售之门.倘若只讲销售产品,一旦被拒绝,就不好意思再拜访了.

(2)尽量了解医生的现状.初访前,对医生的情况是陌生的.有关医生的一般情况者诸如坐诊时间、家庭成员、生日、业余爱好、处方习惯、个人收入等,只要肯花精力,是不难掌握的.弄清医生的个人资料是初次拜访的最大目的.

(3)让医生了解自己.当你想了解医生时,医生也在了解你.他想知道你公司的实力,你的信誉如何,产品的价格等,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把握自己访问的态度、说话的方法.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了解清楚谁是主要决策人.药品代表在拜访医生时,如果见不到可以拍板的人,说得再多也无用.此时,你应该弄清楚,到底谁是科室主任,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共同决定.二创造再访的机会.即使初访没有深谈,调查也不全面,但如能有意创造出一个再访的借口,也是一大收获.

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销售,如果没有销售,商业就等于零,也就不存在商品货币经济社会。因为你销售,所以可以产生大量的工厂并且可以生产产品,所以百姓可以享受到好的服务,所以管理人员能拿到工资,所以整个企业能兴旺发达,所以所有的发展的前提就是销售。世界永远会有销售存在。社会职业多多,如果你选择了销售,那么你想怎样干好这份职业?所以,首先你得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每天是如何锻炼自己的销售技巧的?并会花多少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我会实际 *** 作各种销售技巧吗?对于成功我有多大的执著力?然后,一定要告诉自己:作为销售人员,我是商业世界中的头号重要人物。 接着,努力学会全球最佳销售教练吉特默归纳的“优秀销售人员具备的20种特征”。 1. 我把我的目标写了下来; 2. 我能够很好地自律; 3. 我是一个自我激励型的人; 4. 我想获得更多知识; 5. 我希望与人建立关系; 6. 我自信; 7. 我爱别人; 8. 我喜欢挑战; 9. 我喜欢赢; 10. 我能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拒绝; 11. 我能够处理细节问题; 12. 我忠诚; 13. 我热情; 14. 我奉公守法; 15. 我善于倾听; 16. 我有理解力; 17. 我擅长于沟通; 18. 我工作勤奋; 19. 我希望获得财务自由; 20. 我有耐力。

许多营销界的学者和专家都研究过白加黑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大部分人把白加黑的成功归因于分众策略的运用和PPA事件的机会把握以及适当的传播策略与执行,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品牌成功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白加黑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从中折射出的对人性的关爱。

品牌经典——白加黑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本土品牌、尤其是药品品牌中,“白加黑”无疑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她从诞生之初的“石破天惊”到后来成长壮大为国内感冒药的领导品牌,无不折射出一个成功品牌的发展轨迹,令人回味无穷……

震撼上市

很久很久以前,在英国女王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举办的庆功宴会上,许多王宫大臣对哥伦布的创举嗤之以鼻,甚至屡有挑衅的言辞。哥伦布没有动气,只是拿起餐桌上的一枚鸡蛋,沉稳地说,请问哪位大人可以把这个鸡蛋立在餐桌上?那些平时不可一世的达官贵人和所谓科学家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够将鸡蛋立在桌上,最后不得不将疑惑的眼光投向哥伦布。哥伦布默不做声,拿起鸡蛋将略小的一端在桌上轻轻一磕。鸡蛋稳稳地立在桌上,哥伦布随即在一片唏嘘声中拂袖而去……

白加黑的问世与“竖鸡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感冒的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所以通常的感冒药都需要有四种成分:解热镇痛、止咳、缩血管和抗过敏成分。而抗过敏成分大多都有嗜睡的副作用,这样就使感冒药在缓解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产生了白天打瞌睡、影响患者学习工作的副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众多厂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依然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当“白加黑”作为第一个只在夜用片中保留抗过敏成分、而日用片不再有嗜睡副作用的感冒药问世的时候,其在感冒治疗领域和营销领域引起的震撼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白加黑”这个极富创意的名称和简洁明快的电视广告,许多消费者对十年前“白加黑的震撼”依旧记忆犹新。

整合发威

可以说,十年前白加黑的成功上市是营销学中分众策略的完美演绎。她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独辟蹊径,针对即便感冒也要坚持学习和工作的消费者,以“白天不瞌睡”为卖点,确立了“黑白分明,表现出众”的市场定位而名声鹊起。然而,上市的成功并不能维持品牌持久的辉煌,在品牌建设漫长的过程中只有祭起“整合营销传播”的大旗,才能保持品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十年来,医药营销领域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2000年的“PPA事件”:国家药监局一纸公文,使包括当年感冒药市场领头羊——康泰克在内的含有PPA成分的药品一夜之间从医院和药店的货架上撤下!面对感冒药最大的竞争对手突然消失,刚刚接手白加黑的东盛人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实施着周密的行销计划。公关方面,组织医学专家召开座谈会,并通过全国媒体向消费者传达出“不含PPA的感冒药依然可以放心服用”的信息,极大地稳定了人心,维护了感冒药的市场容量;广告方面,明确声明“白加黑不含PPA”,是消费者放心的选择;渠道方面,利用东盛健全的销售网络,将白加黑在最短的时间内铺满城乡药店;终端方面,随处可见白加黑的宣传品和东盛销售代表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整合营销的实践,2001年度,白加黑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近3亿元,把康泰克撤出市场留下的市场空间鲸吞了一半,在感冒药“后PPA时代”的竞争中遥遥领先。

历久弥新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变化是唯一不变的规律,品牌建设也是如此。很难想象一种十年如一日的老生常谈能够维持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永远鲜活的形象和始终如一的忠诚度。成功的品牌总是与时俱进,在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市场目标,选择不同的沟通主题和沟通形式,与目标消费者产生的互动,唤起心灵上的共鸣,进而完成品牌的营销目标。

东盛人绝对是深谙此道的!以广告创意为例,白加黑就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品牌发展阶段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而风格隽永的广告片:上市之初,一身黑衣的白领丽人精力充沛的工作场景与身着白色宇航服的男性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安然入睡的画面巧妙地反映出产品“黑白分明”的特点和白天不瞌睡的产品特性,为产品上市后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000年,东盛又斥巨资在澳大利亚投拍了由外籍演职人员担纲的“赛艇篇”广告,精美的画面和宏大的气势提升了白加黑的品牌形象,帮助白加黑在“后PPA时代”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2003年,东盛又起用了风头正劲的网络歌手雪村及其流行一时的歌曲曲调,轻松诙谐的广告风格和片尾那句极富东北风味的广告语“感冒——上白加黑呀!”迅速在消费者中流传,拉近了品牌与年轻、时尚消费者的心理距离;2004年,为了增加品牌对于年龄偏大一些的更广泛的销售人群的好感度,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播吴小莉又进入了白加黑的广告片,她沉稳、端庄的气质准确地演绎出白加黑“无论白天和黑夜,表现就是这么好”的品牌诉求,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2005年感冒药的销售旺季,突出白加黑治疗感冒全面功效、集知识性与生活化为一体的新版广告片又将与观众见面……经过十年来一波接一波的广告战役,以及整合营销的步步推进,白加黑的品牌知名度稳居同类产品的榜首,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忠诚度也是名列前茅。白加黑已经成为本土品牌中一个历久弥新的典范。

品质与关爱

许多营销界的学者和专家都研究过白加黑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大部分人把白加黑的成功归因于分众策略的运用和PPA事件的机会把握以及适当的传播策略与执行,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品牌成功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白加黑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从中折射出的对人性的关爱。

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需要拥有鲜明的个性,还需要建立和维护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良好的声誉和完美的形象;而后者绝非单纯的广告活动可以完成的,它必须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不断完善自身产品的品质。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致使著名品牌毁于一旦的事例屡有发生。反观白加黑,十年来,盖天力公司的员工们始终把白加黑的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从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到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从而使白加黑的品质始终如一,在上市后的临床监测中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白加黑的品牌建设和高度重视品牌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例如:进入21世纪,白加黑的包装在过去严肃的黑白搭配基础上增加了更加时尚、明快的蓝黄色快;制剂片型也由过去的正圆形变成了更加易于吞服的椭圆形;就连产品最大的日夜分开的组方和白天不瞌睡的特性不也是满足消费者白天坚持学习和工作的要求、对消费者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吗?

除此之外,白加黑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把“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消费者。非典肆虐时,白加黑带着关爱送给首都医务工作者;感冒高发期,白加黑带着慰问陪伴着天安门国旗卫士;无论是雪域高原的喜马拉雅还是神秘广袤的南极大陆都有白加黑爱心的足迹。2004年12月,白加黑荣获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指定感冒药”称号,2005年初,“白加黑”被《健康报》社等单位联合评为2004年度“百姓放心药”品牌……可以说,十年如一的优秀品质和对人性的关爱正在继续书写着白加黑这个杰出民族品牌的辉煌!

最后卖给拜耳,换来10.72亿元人民币(约合1亿欧元)的真金白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50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