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相爱十年》中肖然的创业过程?

电视剧《相爱十年》中肖然的创业过程?,第1张

我认为出身贫寒的肖然,在刚刚进入职场时虽然带着几分青涩,却也掩不住他那高智商的脑袋时刻闪出的灵光。在天桥上卖盗版CD的时候,他就懂得用降价、买二送一的方式跟其他小贩抢生意。到了做销售的时候,他更是踏实努力肯琢磨,一趟一趟跑客户为自己积攒经验。后来遇上脾气暴躁的老板陆锡明正为仓库里卖不动的香皂发愁,放话“谁能解决这批货就让他当副总!”

智慧又要强的肖然当然不会放过机会,绞尽脑汁想出“中药理念”,到处跑推销,还舍命喝下三杯白酒最终谈成订单,靠自己的智慧成功迈向了事业的高峰。据悉,剧情发展到后期,靠自己的才华站着挣钱的肖然可谓腰杆直、翅膀硬,干脆开起了自己的公司正式向陆锡明宣战,这种对老板表明“你不行,放着我上”的气魄还真让人佩服。

“痴情男”刘元在对待工作上同样相当认真,虽然一到深圳就被所谓的“师哥”连累了个底儿掉,还被敬告“来到深圳这个地方,没有谁跟谁混,每个人都是单打独斗,混不下去就滚蛋。”不过,勤奋又肯吃苦的他却掌握着一个最重要的职场技能——“会办事儿”。

奇葩的是,刚进公司没多久,日企老板就在他送咖啡时突然对他说“刘元君,你把裤子脱下来”,这大尺度台词一时吓坏了一票观众,好在老板只是裤子坏了需要临时换个好的而已,令网友们直呼“虚惊一场”。不过会办事儿的刘元随后不仅将老板的裤子缝好,还清洗熨好仔细包装交还给了老板,整件事细致缜密,没第三个人知道。正是这种细致跪舔的办事风格,让他在不断的巴结奉承后得以起势。在他带清水部长玩遍深圳花花世界之后,昔日的后勤人员终于华丽变身为公司高级主管,为自己完成了一部“杜拉拉升职记”。

近年来,一些假影评披上营销号的外衣,带上“红包评论”“人情评论”的帽子,变得跟真影评有几分相似,误导了一大批观众。不少观众在看了假影评后去看电影,失望不已。

有业内人士指出,假影评大行其道,迷惑了观众眼睛,搅乱了电影市场,伤害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影评人面临信用危机

当下,红包影评、恶意差评、标题影评等层出不穷,这使得影评的公信力受到挑战。现在的影评普遍存在“赞就是水军,骂就能博眼球”的现象,似乎只有吐槽、辣评电影才能获得广泛关注,有些“毒辣”的影评看似独立,实则通过提炼某些消极情绪,强加观点来吸引流量。部分所谓的“影评人”正面临着“信用危机”。

一句话可以叫影评、一则朋友圈也可以叫影评。在中国当下的电影环境下,无数人都做着“影评”工作,但职业影评人却很少,甚至有一些影评人不愿意为自己贴上“影评人”的标签。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在电影频道《今日影评》节目中提到的,“现在影评人太多,以至于可以用‘泛滥’来形容,这个身份不再具有一种令人羡慕的意味了,很多人可能觉得‘影评人’太大众化,这个标签不具备存在感。另一方面,影评人所追求的独立的身份很难实现,因此观众免不了要大失所望。”

有专家指出,影评的信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信誉度以及媒介生态是否健康,只有健康的媒介环境和良性循环的影评生态链,才能让影评人树立起应有的权威和公信力。

  营销号的影评不应被信任

电影《长城》上映之后,微博上有大V发文称:“张艺谋已死。”《摆渡人》上映的当天晚上,各路影评铺天盖地,有“看了《摆渡人》,想跟《长城》道歉”的评论。“通过简单分析,不难看出,有的评论就是出自制片方雇的水军,他们通常靠骂别的电影抬高自己的地位。这些评论不是从客观角度出发的,而是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的。”制片人肖然介绍。

网络上大量的营销号发表的观点和评论很可能成为潜伏在众多真实影评中的所谓“观影参考”,营销号的影评能够算得上影评吗?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左衡认为:“营销号背后一定有经营和销售的目的,营销号不等于公众号,营销号和资本的驱动挂钩。部分营销号的影评,不值得信任。”

很多时候,营销号为了拿到宣传公司提供的物料,必须得跟宣传公司搞好关系,所以他们不能发表抨击性的负面言论,就变着花样把影片的缺点转换成特点来表述。因此,索亚斌提醒观众,不要被修辞和表达技巧所淹没,一定要听清楚字句背后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人们在这样的电影环境中需要自救,就像你吃到假的食物,你需要擦亮眼睛自己去辨别真伪。所以对于一部电影,究竟好看难看,主要还得靠自己判断,不要盲目听信其他人,‘公关无处不在,就连朋友圈,也有很多人会被公关’。”

  说真话是电影评论的本真

在许多观众看来,影评人行业的门槛很低,似乎对一部电影做出评论就可以称之为影评人。对此,索亚斌曾在《今日影评》中回应道,要想做有专业化水准的影评人绝非易事。很多人可能认为影评就是批评电影,其实不然,批评只不过是以一种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相对公允准确地去分析一部电影。所以,要理性看待影评万象,接受影评的多元化特征,就像“红包影评”和“恶意差评”,也许通过好坏声音的融合,整个影评生态会更加趋于理智和公正,因为影评没有标准化的、唯一的答案。电影评论不是肆意打压,也不是随意夸赞,说真话才是电影评论的本真,也是各路影评人专家学者和媒体所要共同坚守的底线。

左衡认为:“如果创作者被批评得十分到位,有所领悟,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这样好的影评,没有理由不被接受。影评人除了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专业精神与学术个性,更加需要有情感表达,因为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有温度的影评。”

评论的意义,是明是非、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有风骨、有担当的评论,其出发点应该是推动创作更快地向着好的方向走。如果只心心念念地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就一定会是刻意忽略考证而结论先行。这样的评论,就算是把节目捧得再高,对推动创作而言也一文不值。因此,不论是社会还是观众,都需要有良心的影评人和良心影评,唯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在批评中繁荣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091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