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体育营销行业现状如何?

目前中国体育营销行业现状如何?,第1张

体育产业火了,连接赛事方与消费者的中间产业——体育营销也成了各方关注的对象。不光是体育公司,甚至各类消费品牌也想参与其中,从中获利。

目前中国体育营销行业已呈现以下3个趋势:

      1. 体育IP商业赞助费用急速膨胀

过去一年多以来,本土IP商业赞助增长状况明显。为了抢夺体育赞助资源,新入局者更是不惜采取高举高打的金元政策,导致赞助金额大幅激增。

2. 大公司鏖战全球体育营销

巨头们从资本或业务角度参与全球体育营销,在资本方面,有万达控股盈方、华人文化参投盛力世家等动作业务层面,有阿里巴巴冠名世俱杯、海信成2016欧洲杯顶级赞助商等一系列合作发生。

3. 各类消费品牌开始关注体育营销

一些此前几乎不从事体育营销的企业开始发力。比如,西贝莜面村连续赞助北京马拉松,侨外移民今年亦赞助了国际冠军杯中国赛和北京马拉松。携程在赞助上海马拉松后,又携手乐视体育平台上做着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

体育营销兴起,一个直观的反映是过去一年多以来,本土IP商业赞助增长状况明显。为了抢夺体育赞助资源,新入局者更是不惜采取高举高打的金元政策,导致赞助金额大幅激增。这一点在中国足球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些此前几乎不从事体育营销的企业开始发力。比如,西贝莜面村连续赞助北京马拉松,侨外移民今年亦赞助了国际冠军杯中国赛和北京马拉松。携程在赞助上海马拉松后,又携手乐视体育平台上做着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

目前我国体育赛事规模1400亿元,仅占体育产业总产值的8%,远低于美国19%的职业体育产业。到2025年,如果体育赛事产业比重提高到与美国同等水平,到2025年我国体育赛事产业规模将达到9500亿元。消费者对观看体育赛事的需求很大。2018年世界杯期间,中国电视观看世界杯的观众超过4.8亿,约3.8亿中国用户选择在线观看世界杯。然而,在拥有如此多体育版权的同时,如何实现版权观众-用户-收入的有效转化,是许多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据统计,用户购买体育节目的意愿远低于影视综艺节目。

体育营销逐渐成为实现体育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英超的收入结构中,46%的收入来自转播权,30%来自商业赞助,24%来自门票和衍生品的销售。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通常体育营销由体育赞助业务、赛事及运动员经纪业务和体育营销品牌咨询业务三部分组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体育赞助将增加到1000多亿元,2015年美国体育广告赞助总支出将达到349亿美元。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体育不断融合。体育相关技术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价值的增长,如手环、跑步鞋垫、心率贴、身体标志检测、耳机、VR、人脸识别、动作捕捉技术、移动直播等中国体育产业。

除了帮助运动员分析运动表现、增强比赛公平性、增强比赛观看体验外,技术的使用在用户体验、用户交互、粉丝参与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与技术的结合日益成为未来用户参与体育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较少。美国体育产业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体育消费比重很高,体育服务业(赛事、健身、场馆等。)发展均匀。中国体育产业不仅规模小,更重要的是体育服务消费远远不够。

此外,由于体育的慈善性质,越来越多的公司被吸引使用体育作为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平台。真实性、健康性、品质性和个性化的体育营销形象将有助于品牌提高曝光度,同时利用体育文化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提升整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245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