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引进时期 (1978~1982年)
在此期间,通过对国外市场营销学著作、杂志和国外学者讲课的内容进行翻译介绍,选派学者、专家到国外访问、考察、学习,邀请外国专家和学者来国内讲学等方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市场营销理论。
但是,当时该学科的研究还局限于部分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该学科引进和研究工作的人数还很有限,对于西方市场营销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大多数企业对于该学科还比较陌生。然而,这一时期的努力毕竟为我国市场营销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传播时期 (1983~1985年)
经过前一时期的努力,全国各地从事市场营销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意识到,要使市场营销学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必须成立各地的市场营销学研究团体,以便相互交流和切磋研究成果,并利用团体的力量扩大市场营销学的影响,推进市场营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各团体分别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讲习班。有些还通过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举办了市场营销学的电视讲座和广播讲座。通过这些活动,既推广、传播了市场营销学知识,又扩大了学术团体的影响。
在此期间,市场营销学在学校教学中也开始受到重视,有关市场营销学的著作、教材、论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应用时期 (1986~1988年)
1985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环境的改善为企业应用现代市场营销原理指导经营管理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各地区、各行业的应用情况又不尽相同。在此期间,多数企业应用市场营销原理时,偏重于分销渠道、促销、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调研部分。
(四)扩展时期(1988~1994年)
在此期间,无论是市场营销教学研究队伍,还是市场营销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内容,都有了极大的扩展。全国各地的市场营销学学术团体,改变了过去只有学术界、教育界人士参加的状况,开始吸收企业界人士参加。
其研究重点也由过去的单纯教学研究,改为结合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进行研究。学者们已不满足于仅仅对市场营销一般原理的教学研究,而对其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此期间,市场营销理论的国际研讨活动进一步发展,这极大地开阔了学者们的眼界。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学者们还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营销管理,中国市场营销的现状与未来,跨世纪中国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等重大理论课题展开了研究,这也有力地扩展了市场营销学的研究领域。
(五)国际化时期(1995~)
1995年6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康克迪亚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市场营销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作为协办单位,为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名外国学者和142名国内学者出席了会议。
25名国内学者的论文被收入《第五届市场营销与社会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英文版),6名中国学者的论文荣获国际优秀论文奖。从此,中国市场营销学者开始全方位、大团队地登上国际舞台,与国际学术界、企业界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扩展资料
市场营销观念和理论首先被引进生产领域,先是日用品公司,如小包装消费品公司,继而被引入耐用消费品公司,接着被引进工业设备公司,稍后被引入重工业公司诸如钢铁、化工公司。
其次,从生产领域引入服务业领域,先是被引入航空公司、银行,继而保险、证券金融公司。
后来,又被专业团体,诸如律师、会计师、医生和建筑师所运用。
与市场营销学应用范围的扩大相适应,市场营销学从基础市场营销学扩展为工业市场营销学、服务市场营销学、社会市场营销学、政治市场营销学及国际市场营销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营销学
中国市场学会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市场营销、市场流通规律,促进市场营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专题研究,包括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有关市场流通、市场营销、社会信用管理、企业权益保护等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交流;接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委托,开展政策性和对策性课题的调查研究,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研究咨询服务。2、组建专家团队提供研究咨询服务,为相关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各类企业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提供研究咨询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信用管理研究和法律咨询服务,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供维权调查与法律咨询服务。
3、广泛团结全国官、产、学、研各方面力量,共同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海峡两岸企业合作交流服务。
4、依靠相关部门支持和海内外华商机构合作,为中外企业和海内外华商经济技术合作和扩大贸易往来服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招商引资服务。
5、大力开展培训工作。通过不同形式为企业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包括与权威的国家考试机构、国家主管部门职业培训机构合作,重点推出市场营销资格证书培训考试项目和信用管理师的培训及考试认证项目,为企业培训高中级营销管理和信用管理人才服务。
6、创办《市场营销导刊》和中国市场营销网,为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服务。其中《市场营销导刊》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深受营销学术界和实务界欢迎的学术刊物。 名誉会长
陈锦华 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榕明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会长
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
资深会长
俞晓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会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副主任
理事长
高铁生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导
驻会副会长
吴涤心
国家(许昌)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中社人文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顾问
秘书长
林 旗 (法人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服务局局长
常务副秘书长
王春生 中国市场学会秘书处处长
唐 珵 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副会长单位名单(按姓氏笔划)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研究员
马龙龙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方嘉德 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高级工程师
牛树海 河北搏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方华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办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
王旭东 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王国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王金辉 河南中原粮棉油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稼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博导
艾 丰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
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辰海 吉林省农特产品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孙延祜 中国企业联合会原常务副理事长
庄 耀 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原董事长
纪良纲 河北经贸大学校长、教授、博导
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吴波成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吴克明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
吴梦生 嘉善国际木雕城总经理
吴惠玲 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宋乃娴 中房集团城市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寿建鸿 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士传 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总经理
张永平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昭珩 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重庆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天飞 云南中烟副总经理
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沈楚轩 惠州市国香沉香木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成义 上海禧徕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陈文玲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杨俊生 北辰正方建设集团副董事长
周 赤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周志刚 甘肃省徽县金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济谱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
周小龙 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柳思维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贺 涛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董事
赵凤梧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司司长
赵尔烈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
夏春玉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冬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导
荆林波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
徐 源 原江苏小天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从才 南京财经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导,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徐浩然 远东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
贾宝军 中钢集团总裁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导
高德康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五一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驻京办事处主任
廖进球 江西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博导
潘美多 安徽大雄华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副秘书长名单
副秘书长
(按姓氏笔划)
于干千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王先庆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王晓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艾家凯 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
朱勇毅 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李 飞 清华大学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乔 均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汪 亮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
汪维武 中国市场学会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陈海全 暨南大学教授
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洪 涛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系主任、教授
赵宏大 市场营销教育办公室、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高 峦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
常 义 中国市场学会发展部主任
薛 旭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直属部门
秘书处
学会秘书处是中国市场学会下属的职能机构。主要负责学会各分支机构、专家委员会、业务部的横向沟通与协调;负责学会所有对外通知、文件的下发,以及学会对外各种合同、协议文本的签订等;负责学会总部日常事务处理,文书档案管理及学会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该处由会务部、财务部、网络部组成:会务部负责会员发展、联络与服务等;财务部负责学会所有往来账目的管理等;网络部负责“中国市场营销网”的内容审核、调整与更新等工作
培训部
主要依靠市场学会的专家团队优势,整合社会专业教育资源,本着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面向社会开展市场营销、信用管理师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的培训项目: 学会设有二级机构有: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委员会、中国市场学会商务策划专业委员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培训部。
中国市场学会是由国内从事市场流通、市场营销、信用管理、法学等理论与实务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及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层主管,根据自愿的原则联合组织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学会上级主管部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会会长由卢中原担任,秘书长由荆林波担任。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担任学会名誉会长。
分管领导
分管领导:卢中原、荆林波、俞晓松、高铁生、郭冬乐、安晓枫、唐成 信用工作委员会
主要业务:(1)文化传播。依靠著名信用管理专家,进行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出版高水准的读物。(2)人才培养。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研发、创立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承担、鉴定考试的技术支持;开展了信用管理实务培训、征信技术培训、信用体系建设培训。(3)咨询服务。发挥信工委人才优势,开展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建设服务及诚信建设活动,提供信用管理专业咨询服务。
负 责 人:陈 贵 信工委主任
林毅夫 信工委学术委员会 主任
林钧跃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机构:中国市场信用学术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中国信用管理师之家
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
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是中国市场学会下属分支机构(以下简称“批发委”),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的跨地区、跨各类专业市场的商品市场行业的会员制协会组织。
主要业务:
(1) 利用网络在商品批发市场及其交易中的应用,能契合企业需求,提供专业的电子商务和招商咨询服务。(2) 引进开发商品市场电子商务的资金及技术力量,为各企业提供管理及交易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建立全国商品市场数据库,开发设计功能强大的相关软件。(3) 可为商品市场提供规划、招商、升级改造等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4) 利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商品市场的前期招商、中后期的持续营销、经营管理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目前该委员会已成功为数家市场作咨询策划及经营招商项目。
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认证
中国市场学会在与国际营销专业学术团体的交往中发现,国外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资格认证工作都由专业学术团体承担。如:美国市场学会开展的市场总监的资格认证,已成为美国乃至发达国家聘用企业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性学术权威组织在职业教育、职业开发、职业鉴定、资格认证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市场学会颁发的《中国市场营销总监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经理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中国市场营销策划师资格证书》以及《中国销售经理业务资格证书》等是经过多方综合评审后对培训学员专业能力的认可,它既为营销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业务标准,使用人单位在社会上招聘营销管理人员时有了一个参考标准和依据;又可使市场营销从业人员正确地评价自己,并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水平和创造业绩。
为了确保本认证项目的客观性与公证性,中国市场学会负责项目的研发组织与认证工作;客观题考试、情景案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报告三部分。客观题考试,采用国际通行的委托第三方进行的方式,严格实行考、培分离,充分体现了考试工作的严肃性。为了更好地与学员沟通交流,中国市场学会筹建了“中国市场营销教育网”,具备了网上报名、网上答疑、电子注册、营销论坛、会员互动等功能。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认为中国市场营销资格认证/销售经理业务资格培训认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表示一定要常年做、坚持做、做出国际著名品牌。
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育部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市场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主办的社科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大学生免费参加的群众性、公益性竞赛,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商学院等现在积极倡导的行动学习法;大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真实商业环境和竞争行动中学习的机会。大赛深受全国高校师生和企业界欢迎,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的大赛吸引了更多企业和211、985高校踊跃参赛 。
大赛已建立了营销实务教学、以赛促学的机制,成为校企合作、学生创业就业问题解决的权威知名平台;目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其权威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为国内高校界品牌赛事,大赛已成为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广、规格高、奖励丰厚、活动时尚有趣的国家级营销类学科赛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