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公司网络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的区别在哪里?

海尔公司网络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的区别在哪里?,第1张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现今,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075亿元。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海尔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从海尔形势、 位置、任务方面分析: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 海尔集团计划将本集团打造为其白色家电业务之上市旗舰公司,最终挤身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三大巨头之一。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在海尔,网络家电已经成为了今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从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到总裁杨绵绵,网络家电已经占据了他们的主要目光;集团各个事业部也因为考核指标的调整,提高了网络家电优先级,倾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海尔内部刊物《海尔人》报上连续一个月每期刊载“u-home”,网络家电在海尔炙手可热。 海尔的目标、旗帜、口号: 海尔的目标是世界500强,海尔人希望能振兴自己的民族经济,在这里引用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富兰克林�6�1罗斯福的一句话:“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我们自己”。谁也救不了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只有不断战胜自我,才会强大起来,虽然路很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海尔人还要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努力探索拼搏。它的使命是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以及先进的资源整合中心,整合利用全球优势资源,为海尔集团在全球的发展服务,支持集团的全球化品牌战略是海尔中央研究院的目标。 海尔中央研究院担负的使命是“为海尔集团创全球知名品牌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是海,真诚到永远。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的方针、形象以及主题: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 海尔的新标志由中英文组成,与原来的标志相比,新的标志延续了海尔20年发展形成的品牌文化,同时,新的设计更加强调了时代感。英文标志每笔的笔划比以前更简洁,共9划,“a”减少了一个弯,表示海尔人认准目标不回头;“r”减少了一个分支,表示海尔人向上、向前决心不动摇。英文海尔新标志的设计核心是速度。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组织的速度、个人的速度都要求更快。英文标志的风格是简约、活力、向上。英文新标志整体结构简约,显示海尔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每个人更加充满活力,对全球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 走出去:进到国外的主流国家,主流市场; 走进去:走进到国外的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 走上去:真正成为当地的一个主流品牌。 海尔的风格、实力和方案: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把海尔的这一思路概括为“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思路必须是全球化的,即使你不去思考全球,全球也会思考你。行动的本土化目的在于加快品牌影响力的渗透过程。海尔的本土化表现在广告上都应本土化,如海尔在美国的广告语是What the world comes home to,在欧洲则用Haier and higher。 海尔品牌价值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海尔创本土化海尔名牌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本土化认知阶段、本土化扎根阶段、本土化名牌阶段。这就是海尔走向世界的“三部曲”: 第一步,按照“‘创牌’而不是‘创汇’”的方针,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打“知名度”; 第二步,按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当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开办海外工厂,打“信誉度”; 第三步,按照本土化的方针,实行“三位一体”的本土发展战略,打“美誉度”。第一步是播种,第二步是扎根,第三步是结果。“三部曲”是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海尔人对国际化经营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最后: 它有着大型网站的复杂功能。在信息发布的这个最基本的功能上,海尔在网站发布了它的大多数信息,如:企业动态、招聘信息、产品介绍等。产品管理,能够实现产品资料的增加、修改、删除。会员管理,某些服务需要用户注册后才能获得,或者希望用户参与某些活动,海尔专门在首页有个会员中心的链接,这一点正突出了会员的重要性。订单管理,具有在线销售功能。邮件列表,海尔给出了信息类别、涉及产品,可以订阅,也可以退订,这个也符合企业网站在营销方面的理念,他并不强求用户一定要订阅他的产品资料,俗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在线帮助,海尔有在线报修,即时信息。站内检索,在网站的首页的最上方就给出,突出了其重要性。广告管理,海尔给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广告空间。在线调查,在海尔网站上也没有缺少。 同时,海尔还在服务奥运会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服务理念延伸至家用产品领域,让用户切身体会到作为“奥运主人”所享受到的奥运级待遇和享受,并迅速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品牌和奥运的有效关联。

前有西贝董事长一篇言论刷爆朋友圈,树立了一个品牌传播的绝佳案例。

后又有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发布视频手撕员工联名信,表示“第一个不裁员”。

近日,“员工徒手爬楼救下悬空女童,海尔赠送60万房产”的事件再次刷屏,引发网友热议。用60万打出了600万的广告,海尔贡献了又一个品牌营销传播的范本。

01

疫情困境之下

以“奖励员工60万房产”引舆论热议

疫情冲击下,市场陷入萧条,电器行业也不例外。

生产工人无法复工,消费者外出购物行为大幅减少,另外经销商、物流配送工人、安装工人复工延后也导致销售通路不畅,这进一步抑制了电器市场的需求。

作为国内头部电器品牌,海尔已经陪伴了至少两代人成长,在品牌营销上,也一直非常接地气!

5月21日上午,海尔成套服务工程师胡云川徒手爬楼,救下悬在六楼窗户外的女童。

随后海尔便在官方微博把这个小哥救人的经过还原出来,并发布了后续奖励措施,奖励小哥胡云川“人单合一”见义勇为奖,以及当地价值60万元的一套房。

奖励的同时,海尔还不忘附上价值观,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不希望有危险的事发生,但希望 社会 有需要,海尔人能够挺身而出。

此举一出,海尔成功上了热搜,引发舆论热议。

正能量派

@lox210:正道的光!

@午未之交:这种企业才是民族之光!

@pupu-2012:看到这个新闻感觉人生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学生新鲜事儿:良心企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下个空调一定买海尔的!

赞赏派

@Summer丶阳宝:救了一个家,奖励一个家!

@艾玛玛fafa:这比给个锦旗或几句口头表扬实在多了!

广告派

@雨公子guo:这个广告我认了!

@极品:海尔这波广告做的值了!

@小鲸鱼的飞机:比给某个流量明星做广告强多了!

@一个什么都懂一个什么都不懂:60万打出来600万的广告!

理智派

@吕迎超Cat:从另一个角度看,花60万的钱就能做个极好的品牌广告,真的很划算。

@蜗牛还是牛:不管出于公司利益,还是员工收到的利益,海尔这波广告打的都不亏。

@言午桃:海尔投60万房子给救人员工,实际出资应该还没有60万,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全天候媒体平台不间断滚动露脸,远胜过任何大咖的广告词。

@沉鱼落雁画倾城:哪怕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宣传企业文化,我也希望这样的宣传更多些。

在我看来,真诚不仅能直击人心,也是唯一奏效的营销“捷径”。正是这样真诚、质朴的视频形式激发了UGC的二次扩散,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成功的。

02

巧妙借势弱化广告属性

“另类”营销脱颖而出

与大多数品牌蓄意制造热点的营销行为不太一样,海尔这一波 *** 作巧借“东风”,从广告形式到广告内容都弱化了广告属性,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在疫情困境之下脱颖而出,成为全民心中的“良心”品牌!

而相对于最终的市场反响,60万投入不过是九牛一毛。 海尔通过60万,就打出了600万的广告效应,可以说,海尔这一次的品牌借势营销非常成功!

海尔是怎么做到的?

1、用广告做外衣,传递品牌价值。

海尔通过对平民英雄的善意赞赏,传递出品牌的精神力量和人文关怀,对内部来说是企业认同感的增强,对外是企业价值观的传递。

2、瞄准受众心理,巧妙借势。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熏陶出来的国人,自然对好人有好报、正能量的事情津津乐道。海尔正是瞄准了国人心理,抓住时机,巧妙“借势”,通过正面的品牌形象包装,成功隐藏了广告意图,弱化了广告属性。

3、相形见绌,提升品牌格局。

疫情影响下,同行董大妈叫苦连天……在与同行一片哀嚎的景象相比,海尔的这一 *** 作在脱颖而出之外,显得高下立判,无形中提升了品牌的视野和格局。

4、将营销落到实处。

海尔的营销善举并没有停留在口头,而是用实在的行为兑现了承诺,这与大多数品牌哗众取宠的营销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搏得了公众的好感!

03

品牌营销

击中大众心智才是王道

毫无疑问,面对当下的舆论环境,品牌营销变得越来越难做。

一方面在于信息的碎片化与爆炸性,热点事件的存活度变得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具体到这次的肺炎疫情来说,面对这种偏负面的舆情事件,稍有不慎,品牌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因此,面对当下的品牌营销,话题一波一波的走,热点一波一波的跟,但最后回归到产品/品牌本身,获益却屈指可数。这是许多品牌面临的营销困境。

这一次,海尔“奖励见义勇为员工60万房产”这一营销行为或许给出了绝佳示范。

他并没有遵循品牌营销的套路形式,而是跳脱品牌营销的传统形式, 在形式上以微博互动、回应的形式契合当下大众的习惯;在内容上以实际行动,从员工视角,人文情怀俘获人心。

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讲。

一个企业只有将 社会 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就品牌,企业的成功与 社会 的福利密切相关。海尔作为行业领导者,在传播战役中体现“企业公民”精神是义不容辞之举。

尤其是面对当下全民战“疫”的舆论环境,品牌传播,不管在大众媒体、社交媒体还是私域流量,借这股势能,与主流舆论步调一致,这无疑是一个上策。

回归到营销的本质,营销的价值在于传递品牌产品等信息的价值,“传递”与“沟通”才是目的。

“营销本无形”,跳出既有路径与套路才能创新,击中大众心智才是王道。

这正是“海尔60万品牌借势营销事件”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海尔的经营模式为自主经营体。

自主经营体”的经营机制具体为:

1、自主经营体自负盈亏,拥有一定的配置资源的权利

自主经营体的团队长拥有用人权和分配权,其权利与义务对等,更能够调动团队长和成员的自主能动性,同时人单合一机制又能够保证每一份订单都有专人负责,以此促进团队的发展。

2、在自主经营体内部实行公开、公平的竞争淘汰机制

所有团队长和成员的产生方式相同,都是通过竞赛产生。

除此之外,只要有2/3的成员联合签名就可以罢免能力不足的团队长,以此保证了自主经营体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自创新、自驱动、自运转。

扩展资料:

海尔的物流运作模式:

1、海尔对整个集团物流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

海尔物理率先提出了三个JIT的管理,即JIT采购、JIT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理。首先,是采购JIT。

2、在物流运作中海尔实施了供应链管理

现代物流区别与传统物流的两个最大特点:第一是信息化,第二是网络化。

3、物流产业化

所谓物流产业化,是指要物流产业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通行法则和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通变,以彻头彻尾地从质的规定性上达到提倡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尔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海尔从输出产品变为输出模式:颠覆传统管理架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290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