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美国官网上,红色版有明显的标注:(PRODUCT)RED,表明是联名产品。但是其中国官网并无任何标记,连产品图都被ps过。
那么这(RED)究竟是何方神圣?原来它是一家致力于帮助非洲贫穷国家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公益组织。它通过与其他品牌推出联名款商品的方式筹集善款,与单纯地募集资金相比,这种方式更具可持续性,因为与之联名的品牌方也可从中获益。(RED)的联名款均以红色为其显著特征,且在产品上会特殊(logo)RED标志。其销售所得会按比例捐赠给全球基金(Global Fund)用以对抗艾滋病。
(RED)跟很多大家熟悉的品牌都有合作,比如GAP、匡威、阿玛尼、摩托罗拉等。
这本是一件善举,那为什么苹果要在中国市场三缄其口呢?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消费者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红”是显而易见的天然抓手,即使苹果官方不宣传,经销商、媒体的暗示和解读也绝对不会少,消费者更乐意接受。相对而言,民间的“恐艾”情绪还是十分强烈的,把喜庆的颜色和疾病相联系,会打击消费者的积极性,即便是出于公益目的。人心微妙,购买动机的变化也在毫厘之间。
当然,也有人说是政策的原因,因为(RED)属于外国非官方机构,没有在中国募集资金的资格。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因为iphone13红色版的真机上还是有(RED)标记的,只不过在宣传上噤声了。如果是政策原因,真机上也不能有才对。
虽然今年苹果美国官网上关于iPhone13红色版的说明是购买将直接捐助以对抗COVID-19,但鉴于(RED)品牌内涵与艾滋病的紧密联系,苹果还是选择对中国消费者保持沉默。
我想这是权衡之后的精明决策,因为目标受众的情绪才是考量的标尺。
感谢阅读!我是蓝水溶,学习文学出身的我正在美国TOP10大学攻读市场营销硕士。我想在这间自习室里记录下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知识嘛,过眼为虚,落笔有实,常谈常新,实践为王。 欢迎大家关注我,交流切磋,共同成长。
苹果公司的营销策略主要分为两点:一、iPhone的饥饿式营销策略
在市场营销学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苹果公司对iPhone的营销并非简单的饥饿营销,而是极端的饥饿营销,它们先是避而不谈,只告诉市场,将有新产品iPhone面试,但是之后的很长时间对于iPhone的信息近乎没有,等到市场极端渴望从各种途径获得产品信息时,再对iPhone进行简单介绍。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后,其广告便铺天盖地,通过各种形形色色的途径让你天天看到、处处看到。这种极度的反差,让消费者犹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间对iPhone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购买冲动,从而获得成功。
每隔一阵子才透露一点新信息的手法,使得iPhone的讨论声浪与人气不断维持及提升,各大讨论版上不断交换意见、比较信息,成功运用消费者的力量帮iPhone做免费的广告。iPhone在展示时也刻意隐藏手机画面上十二个图示中的其中一个,不但制造神秘性,也引发外界不断猜测这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新功能。最后才公布这一图示具有浏览YouTube(编者注: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和上传、下载影片的惊喜功能。
二、iPhone的口碑营销策略
苹果公司的口碑营销也是其主要的法宝之一,它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文化认同的培养,逐步培育长期的客户。有一个故事是关于“苹果”超级爱好者的,说的是一个中国男孩在他五岁时,他的父亲给他买了一台“苹果”电脑,爱上“苹果”的这名小男孩从此购买了关于“苹果”的所有个人设备。后来他应聘到一家世界级顶级公司,在那个顶级公司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苹果”的电脑做PPT程序。再后来他回到中国,办了一个个人的“苹果”博物馆,自愿不拿工资推广“苹果”产品和文化,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喜欢。他喜欢“苹果”所有的功能,因为这些功能都是极致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苹果”产品出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种“苹果”文化,它代表着创新、酷设计、以人为本、简单 *** 作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