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唯品会精准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数据背景下唯品会精准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1张

一、唯品会大数据平台规划和现状这是唯品会大数据平台一个中长期的规划。目标很明确,我们希望从技术上能把整个大数据做成一个包含离线计算平台、流式计算平台、模型训练平台、VRE、 DMP和多种应用的完整生态链,并且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我们公司的分析师、开发人员可以很简易地运用起来。这是唯品会大数据平台的现状,总体和上面的规划图类似,重点在于离线平台的搭建,目前离线计算平台也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我们现在有一套很完整的数据开发平台,可以让公司的分析人员在不需要任何培训的情况下,方便地利用这个系统去挖掘大数据中的各种知识,为业务服务。除此之外,我们也有很多产品,看到图中数据产品一块,有情报中心、比价、选品、数读、魔方罗盘、仪表盘等。二、大数据中的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本身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涵盖了很多知识面。但资源管理是今年让唯品会特别难受的一个点,很多工作人员经过长时间的不眠不休,才最终把它解决掉。所以今天我会把资源管理作为重点,单独拿出来分享。这里的“数据平台使用申请”打了引号,我想说的是这个“平台使用申请”在初创公司或者建设数据平台的初期,一般是很难做到这么完善的。因为我们需要用户提交很多要求,而且这些要求是明确的,包含了比如我需要什么样的资源,HDFS的存储、数据库、计算都需要多少,资源的数目是多少,要通过什么方式去访问。拿到这个申请以后,管理员会负责去分配同样的资源,比如HDFS中分配多少资源给你使用,Hive也是,如果我想要这样一个资源分配队列,需要明确分配给你的最大/最小资源是多少。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情况,现实却很骨感。因为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快,相信很多做大数据的同学,很多时候你是被业务和领导推着向上的,所以这时你的思考可能不是很完善,你会发现,你的理想状态是系统很强大、数据规范、流程规范、技术成熟、业务成熟,但现实呢?唯品会在半年前也是这种现状:模型的变更非常迅速,线上的那些代码实际上是我们的人员按小时为单位去做变更的。用户的能力参差不齐。有很多的历史包袱,唯品会的数据平台其实四年前就开始搭建了,其中有三年的历史包袱。同时,有大量的技术包袱,而且平台非常不稳定,掌控力差,有各种各样的瓶颈。整个大数据平台的分层也不是很明确。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那么,这种情况下,维护人员或者像我们这样的技术架构人员就会经常接到用户各种各样的投诉和问题。这里我列了一些用户经常会抱怨的问题:这个任务昨天还好好的,为什么今天跑不出来了?2-10倍的数据量,能撑得住吗?怎么几千个任务都慢了?最近磁盘使用率急剧增加,谁在用?这个表好像不用了,我能删除掉吗?集群要扩容吗?扩多少?当你在没有足够能力应付的情况下,面对这些问题,你是一筹莫展的。而由此也引申出今天的核心议题——资源管控。三、资源管控中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做运维、DBA,或者大数据管理人员,都需要了解一个核心,那就是资源管控。做资源管控,其实和分田到户是同样的道理。当把一块田交给你,那你就在这块田里自己玩,不要到别人的田里去掺和。通过资源管控,可以实现很多目的:从乱序到有序。申请和分配有据可查。规则公开透明。数据公开透明。有多少资源,干多少事。有合理的KPI和惩罚机制。ROI,资源倾斜给回报率高的项目。以Hadoop为例。Hadoop平台是大家都在用的一个技术框架,它有哪些资源呢?总的来说,有四个模块: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权限资源、业务资源。今天我会重点讲右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什么存储和计算需要关注?首先是NameNode。NameNode在Hadoop中相当于一个技术的管理节点,我们平台目前已经存储2亿的文件超过2亿的blocks,现在NameNode的内存使用在100G左右。在这么大的一个集群规模情况下,会遇到很多问题。standby namenode updateCountForQuota缓慢影响主从一致性,进而影响切换(HDFS-6763)standby checkpoint缓慢导致增量blockreport汇报被skip, 影响主从一致性,进而影响切换(HDFS-7097)standby checkpoint GC导致transfer Fsimage超时失败这里列了几个问题点,都在社区被不少人提出来,我们也确实受到了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集群启动时,规模越大,你的启动时间可能越慢,除非你把这部分的代码全部进行重构。举个例子,可能我们的集群重启需要30分钟,因为需要每个block去上报。另外,第二个瓶颈就是资源管理,叫做ResourceManager,这也是Hadoop中的一个技术组件。唯品会现在的规模并行度是高峰期可以有一千个任务在跑,每天有将近40万的任务提交到Hadoop集群里,基本24小时内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运行。因为现在的电商,包括现在的大数据已经不是以前那种玩法,不是你晚上跑个批处理,事情就做完了。现在大家的要求是,你能不能5分钟内跑出来,所以我的批处理在上面可能是5分钟一个力度去提交的,所以这个集群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夜间作业的集群,而是24小时专机,永远不能宕机的一个服务。https://issues.apache.org/jira/browse/YARN-3547部分解决问题https://issues.apache.org/jira/browse/YARN-518our patch for fairscheduler这里也列了两个问题,就不展开讲了,关键是第二个,我们提交给社区的补丁。这些问题社区还没有解决,我们这个补丁也还没有打到任何社区的版本里去,但是如果当你的集群规模非常大,运行HDFS时肯定会遇到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分配能力有瓶颈。目前我们通过这个补丁,分配能力提升到了近10-15倍。这其实很夸张,我们一直考虑的是,现在已经有几百台节点了,那能不能变到几千台?如果分配这个问题不解决,你的瓶颈永远卡在那,即使再加机器,管理也会因为瓶颈上不去,无法提升到几千台这样的规模。前面讲到了很多问题,怎么解决呢?开源节流。分两块,一块要提升各方面主机的性能,图中列出来的,包括了NameNode RPC性能、yarn的container assign性能,以及加机器。另外一块,就是要做各种优化管理。大家想,原先你就有几百个用户在用,当开放出去后,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发展,不断有人去用,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上万个用户在用。这时,你的存储是否被有效地利用呢?是否都是有价值的数据放在上面呢?你的计算是否都是有效的计算呢?还有人在用这样的一个任务吗?管理数据化成果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在这一块的成果。理念很简单,就是做一个闭环。把整个数据仓库和Hadoop做成一个闭环,大家可以看到内圈,其实就是正常开发的一个数据仓库,你会建立任务、执行、下线,这是一个循环。而外循环是从整个任务建立时就开始对它进行管理,当你任务申请好之后,你会分配到一个队列,查看你的每一个日志。存储和计算会告诉你用了多少,同时还可以做一些智能的分析。在你的任务执行完之后,可以在系统里面看到任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运行情况。基本上我们就是把整个大数据分到项目,分到人,分到数据库,分到几个任务,所有的指标都可以可视化地让你看到,也就是说,即使你只是简单地在系统里提交了一个SQL,可实际上你得到的是一个可视化、数据化的成果。你可以知道,今天我提交了多少个SQL,占用了多少资源,剩下多少文件,所有这些东西在系统里都可以看到。这样数据分析师也能主动跟你讲,今天慢了可能是因为提交的任务太多,今天提交的任务比上周多了一倍。你也能主动地在系统里找,为什么多了一倍?什么样的任务最占用资源?整个架构闭环大大降低基本架构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而当我们所有的数据都开放给数据分析师时,他们又能通过这些数据去做一些自己的分析,这也是一个闭环的形成。对很多公司来说,通过构建闭环,这一块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接下来重点讲两块资源的管理。一块是存储的资源,一块是计算的资源。存储资源管理一般情况下,大家在Hadoop中都是用Hive这个数据库,它对应的是后端的一些一二三级目录等数据库和表的目录。我们要怎样获取这些数据呢?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也是数据分析人员,我们要做的东西和其他的分析师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分析的对象是系统的性能数据。我们会想要获取各种各样的性能数据,同时,我们需要去计算这些性能数据,做多维度的各种计算,然后把它推出去给用户看。存储资源基本上就是通过这几大块来收集,左边是获取到的各种存储的信息,文件、表、数据仓库、ETL、Hadoop的日志……第二步是把它转化为Hive里计算的文件元数据信息、表元数据信息、调度任务元数据信息、路径访问信息,最后得到的产出通过各种维度的计算,可以得到:维度:包括分区、表、数据库、任务、业务、人、目录层级、时间等所有维度;指标:全量、增量、趋势、平均文件大小、最大文件大小、最小文件大小、文件数目、占比等;热度:哪些表被频繁访问?哪些表3个月没人访问,是否可以下线了?安全:有没有敏感信息被非法访问。通过这一系列的存储资源管理,可以把所有的关键信息收集起来。下面,讲一下这些数据的使用,这也是我们公司目前正在践行的:容量计费通过计费来控制资源,使存储数据完整透明。消费预警,会提前知会用户。空间管理自动配置生命周期管理规则;存储格式,压缩格式选择(orc+gzip);文件管理自动配置生命周期管理规则;小文件har归档。控制存储的价值:一方面可以解决NN“单点”瓶颈,控制服务器的数量,降低成本。如果没有加以控制,很快你的规模就会变成几百、几千,逐渐失控。另一方面,规范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统计冷热数据的使用,区别哪些数据是能删的、哪些是能归档的、哪些是被频繁使用的,都可以通过这个手段反馈给ETL生命周期管理。计算资源管理这是yarn的一个架构图。大家都知道yarn是Hadoop的一个统一的调度管理。但yarn好像把所有资源管理的事情都搞定了,我们还需要管理什么呢?实际上,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成为市场的主力,流量红利时代已经过去,大家都在争抢用户的注意力,我们进入了一个高成本的获客时代。

农商银行面临来自金融行业的多方压力,包括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多重竞争压力第三方互联网金融逐渐渗透至支付结算、信贷融资、 资金理财等银行传统的领域,依托互联网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农商银行业务范围开展受地域合规限制,客户范围规模受限。

这种大环境下怎样突破精准营销获客瓶颈,减少客户流失,在高成本低效率获客时代突破重围对于银行营销来说至关重要,是银行实现智慧转型的助推器。

农商银行的精准营销业务存在的问题:

对于传统银行机构而言,以往依靠大量物理网点作为主要营销获客服务渠道,客户难以找到合适的银行产品以及业务,新生代客户对传统银行的产品依赖性不强。这种获客方式不仅运营成本高,也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新增用户成本高,现有客户流失率高以及客户经理效率等等问题。银行需要更高效低成本的获客方式,并且提升存量客户的粘性。

针对银行客户的这些痛点和业务需求,排列科技为银行客户提供了相应的金融科技服务—— 智方达 精准营销获客解决方案。

什么是精准营销获客?

精准营销是通过对客户各个维度的数据分析,针对顾客偏好,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相较于传统粗放式的经销大大节约获客成本,提高获客效率。

比如拿银行业务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说,银行可以利用自身数据(人口属性+信用信息)+移动设备位置信息+社交购房/消费强相关信息,构建清晰的用户画像,寻找即将购车/购房的目标客户,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并且在获得用户后,通过用户流失模型预估和减少存量客户的流失率。

构建用户画像和客户流失模型提升营销效果

1、 用户标签体系建设 360°精准用户画像

通过自有数据和第三方数据,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精准推荐算法,形成360度用户画像。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即是给用户贴多维度的“标签”——用数据来描述人的行为和特征,而标签是通过对用户信息分析而来的高度简练的特征标识。

例如,某银行线上房抵贷客户相对来说均是高净值的客户,而想要将这批客户留存在银行业务内就需要采取较为精细化的运营方式,需要对用户有清晰的理解。用户画像能够清晰刻画客户身上所具有的标签特征,而且能够知道哪些人是同类型的客户,哪些人是具有特殊爱好的客户,给予业务人员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个性化运营手段提供参考。

银行有了这些用户画像以后,银行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客户特点对其配置相应的权益,促进客户活跃,提高用户留存率,让这批客户可以更多的使用银行内部的适合客户自身情况的其他业务,不仅为银行方创造更多价值,而且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业务路径。

2、 建立用户流失模型

高端个人客户数量少、价值高、利润丰厚,对商业银行发展极为重要,一般来说,20%的优质个人客户贡献了80%以上的利润。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不断增长,以及一些竞争对手的存在,很多客户转向其它银行,只是为了求得更低的费用以及得到更好的服务,这种客户流失在银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客户流失导致的损失是巨大的,因为获取一个新客户,要在销售、市场、广告和人员工资上花费很多,而且大多数新客户产生的利润不如那些流失的客户多。因此保住老客户,提前预测出潜在的流失客户, 防止因客户流失而引发的经营危机,对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例如针对某银行的客户情况, 通过与业务部门沟通,此次模型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过前期数据建立模型,利用模型每个月给出客户下个月的资产是否会流失。

2、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尽量精准的进行预测。忽略突发降星的情况。

本次模型主要针对中高端客户,客户资产月日均高于20万的客户,客户资产定义为:活期+定期+理财。

模型建立过程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清洗

2. 变量分析

3. 模型算法

4. 模型结果验证

5. 最后输出模型报告。

通过构建多维度的用户画像和准确的客户流失模型,排列科技帮助某农商银行客户显著提升了营销效果。包括过滤大量无效客户,从千万客户中筛选出30%的意向客户,再精选出白名单客户极大提高转化率,推荐的精选客户转化率明显提升至50%农商银行的单个获客成本大幅度降低。

1. 思维关

销售人员要积极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不断汲取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有个“猫和老鼠”的故事颇有哲理:猫在树下睡觉,一只老鼠打了个洞,正好在猫的身边,有四种人得出了四种不同的结论(见下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维模式的改变能使前景变得海阔天空。随着销售经验的积累,许多销售人员往往会不自觉地使自己的思维模式变得固化,而固化了的思维模式往往导致其先入为主,只会用已有的经验来对新环境与新情况做出想当然的判断,而最终造成采用错误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状况。

在很多企业里都经常出现销售精英在某一阶段创造出了惊人优异成绩的事例,但当他们换了一个环境后却默默无闻,无法保持原有的优势,这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这就是思维模式出现了问题、用老一套方法对付新市场、思维模式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提升的表现。

在这里,笔者给大家举个例子:老陈原来是一家调味品公司的优秀大区经理,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下他加入了其投资创办的管理咨询公司,但没过多久他却发现自己总是格格不入,最后便黯然退出了。仔细分析个中原因他才发现,自己在做管理咨询的时候仍然无法改变原有那种单一的销售思维模式,但单一的销售思维显然不适合管理咨询公司这种需要全面销售思维和能力的企业。因此,适应市场变化,结合实际情况而不断优化自我思维模式,不被固化、钝化,这些是每一个职业化的销售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优化思维模式是销售人员突破自我发展瓶颈的第一关。

2.学习关

学习是涉猎各种观念,以此来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提升个人认识与分析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习力”是销售人员突破瓶颈的关键,也是实现“逐变”到“突变”的关键动力。

信息时代中大环境的瞬息万变,逼迫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学习,要求我们要辩证地吸收与转化千变万化的信息,并取其精华充实自我,培养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职业化的销售人员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笔者认为,突破学习关是销售人员保持自己不被淘汰的重要途径,因为惟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给自身发(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展带来动力和支持。未来世界属于勤学习的人。

3.创新关

当一个人感觉生活和工作乏味,往往是自我创新陷入困境的时候,创新实际上是一个人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与运用的过程,销售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别人的模仿阶段,只有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创新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才是立足之本,这也是职业化的销售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关键环节。

因此,销售人员一定不要被无聊的琐事而窒息了自我的创新能力,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否则将陷入因瓶颈不断滋生而困境重重的境地里无法自拔。

4.平台关

“平台关”关系到竞争格局的大小。王敏先生在其《赢在平台——卓越人士的三大支柱》一书中,对“木桶理论”进行了新的理解和阐述:木桶能盛多少水,首先取决于它的桶底(平台)。

笔者认为,知识面的宽窄决定了一个人发展平台的大小,因此,一个职业化的销售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个专业特长方面,还要有意识地建立自己更宽的知识平台和人脉平台,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才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909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