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个公交站现李白再世个人广告,这算不算恶意营销?

北京多个公交站现李白再世个人广告,这算不算恶意营销?,第1张

北京多个公交站现李白再世个人广告,在我看来这不仅属于恶意营销,还属于狂妄自大。众所周知,李白是诗仙,是我们历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而公交车站牌上的张天佑,其文学造诣真的堪比李白了吗?显而易见,这所谓的李白在世,是张天佑自封的,而且据说张天佑已经被网友深挖,表示张天佑已经在很多年前就打着李白在世的名号卖书了。

由此可见,所谓的李白在世就是一个嘘头,就是一个贩卖文学作品的嘘头而已,并无半分的含金量。不得不说,张天佑此番也是太高调了,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纵然说张狂一点有性格一点能够理解,但是我觉得打着狂妄的名号营销,只能是自作孽不可活。自从这些公交车站上关于张天佑的肖像以及作品概述大幅度的展出之后,就引起了舆论“大爆炸”。

律师有话说

对于张天佑的个人宣传,一些律师表示,张天佑如此宣传,违反了《广告法》,律师表示张天佑在公交站牌上的大幅度自我介绍,显而易见就是广告,但是张天佑的广告却有悖公序,并且极度的夸张,极度的夸大,不仅不严谨,看起来却主观性太强,缺乏科学性。该律师表示,张天佑理应当第一时间将这些广告撤下,以防舆论进一步发酵,一发不可收拾。律师的说法是从法理的角度来阐述的。

网友有话说

对于张天佑的多个公交站牌的自我展示,网友纷纷表示,张天佑自称李白在世,敢不敢和一众文人墨客一绝高下,李白在世不能自封,这是显而易见的!不得不说,网友们一向非常刚!大有张天佑能赢了一众文人墨客,就准备认下他的李白在世,但是,张天佑如此高调行事,其实已经输得一塌糊涂。

北京多个公交站现李白再世个人广告,这必须算恶意营销。

这可能是一篇重口味的文章!慎重!

如果 美食 界有方向,那一定是成都,每个来了这里的人都不想走。

而当全国人民想去成都大吃好几顿的时候,成都人却悄悄地卷去了这里。

成都往北160公里,有座承载着正宗四川味道的小城市。

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吃而来,因为这里的 美食 世界真的真的真的太好吃了。

这里可能是重口味之城,因为被称为“肥肠的故乡”。

这里也是李白故里,“中国诗歌之乡”,好山好水哺育了这里浪漫的情怀。

这里就是—— 四川江油市

江油这座宝藏小城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四川省辖县级市,由绵阳市代管。

在大多数外地人的印象中,成都就是四川 美食 中心。可江油绝对是个被低估的 美食 天堂。

“高千千尺,不及老妪送肥肠”李白他也在诗中,为江油肥肠代言。问十个四川人哪里的肥肠最好吃,九个都会说江油。

到了江油后,先去下馆子!

世界级肥肠圣地

成都人的筷子已经伸过去了

世界肥肠在四川,四川肥肠在江油

如果只能挑一个地方吃肥肠,一定要选世界肥肠之都江油。

如果说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走出成都,那江油就是没一根猪大肠能走出这里。

江油是全国肥肠店最多的城市,密集程度堪比成都重庆的火锅店。

几乎所有懂吃的人

对肥肠有着特殊又深沉的爱

江油的肥肠有多好吃?

这座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肥肠店却遍地开花:红烧、干煸、酱爆、回锅、豆花、芋儿肥肠等多种做法,从早餐到夜宵都一顿不落。

《风味人间》 第二季中,天南海北那么多的肥肠江湖中,导演组独独挑了江油肥肠来作范例。

《早餐中国》 江油肥肠也占据了格外浓墨重彩的一节。

就连《 舌尖上中国 》的导演陈晓卿也不愿放弃这一口。

江油肥肠的部位,就十足讲究:一条猪大肠里,只取中段的60%。加工前要把最肥的肠头去掉,后段的小肠也不要,就取中间的一段大肠,肥瘦恰当。

其次,江油肥肠的口感,其实十分轻薄。

内壁的肥油,会撕扯得干干净净,几乎不剩什么油脂,只剩一圈富有d性和韧劲的肠皮在上下齿间辗转,口感上相当轻d滑韧。

雪白的肠被泡在火红的辣椒油里,加上了花椒、八角、蒜瓣、香叶等香辛料,彻底掩盖了肥肠的异味,留下的只有让人满口生津的油香。

江油人用肥肠填满一日四餐,大早上就开始红烧肥肠配干饭,开启新的一天。

江油米粉有多好吃?

这座小城真的不止肥肠,还有江油米粉,说着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绵阳米粉你应该听过,大名鼎鼎的“细米粉鼻祖”,江油隶属于绵阳。

有多好吃,嗦一口你就知道。

一把细粉稍微一烫捞出加上二两牛肉,清红对浇,再撒上香菜葱花,软烂入味的口感回味无穷,让人忍不住想再多来两碗。

臊子更是精华,牛肉、肥肠、鸡肉、笋子、海带、豌豆、黄花菜……种类极多任意搭配,吃半个月都不带重样。

当地人最佳推荐清红汤,一半清汤一半红汤有辣味又不油腻,鲜香滑嫩米粉够细够入味,一两6元二两7元三两8元。

江油冷沾沾有多好吃?

江油的冷沾沾美味不输乐山钵钵鸡,在江油,牙签可以串万物。

牙签串起藕片,土豆,豆皮,海带,玉米,香肠,鱼豆腐,鹌鹑蛋,撒尿牛丸,虾饺等等 美食 荤素搭配。

重点却在那碗提香气的蘸料,可凭口味选择麻辣清汤,香油碟,泡椒碟,小米辣,干碟,酸醋等。

最后数牙签结账,几毛钱一串,带着50块钱过来可以吃到饱。

江油咸烧白有多好吃?

烧白是江油人的喜爱 美食 ,“三蒸九扣”中不可缺少的菜。

精挑细选的优质五花肉只取肥瘦最匀称的那部分,经过煎炸泡炒蒸等几道工序,再铺上浓郁咸香的宜宾芽菜,一口咬下,不油不腻,软烂成渣。

江油圆子汤有多好吃?

海带圆子汤可以说是江油早餐界的又一大特色。

圆子个头饱满,分量超足。送进嘴里浓郁的胡椒味立刻散开,肉质紧实的Qd圆子在口腔中碰撞,回味无穷。

江油武都冰粉有多好吃?

如果说在成都重庆吃火锅,冰粉是标配的话, 武都的冰粉更是当地人的标配。

红糖和红豆是武都冰粉的灵魂,刮下来的碎冰遇到花生果脯芝麻红豆,那一口解辣又解渴的冰甜。

江油不仅是 美食 之城还是诗城,更是花城

一座比成都还安逸的慢城

江油,这座李白故里的诗意小城,

走进李白纪念堂,

精巧雅致的园林、雕塑和碑文,

尽情 探索 盛唐文人的诗意人生。

李白的故乡青莲古镇,

名副其实的诗意小镇。

江油,这个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小城,

在每年的春天,按时苏醒,

3-4月,江油吴家后山7000多亩、

6万多棵辛夷花迎风盛放,

整座山都成了花的海洋,

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

江油,这座神话小城,

现实版东海龙宫佛爷洞,

是四川最大最神秘的喀斯特溶洞之一,

当年《西游记》外景地之一。

《封神演义》、《哪吒传》,

发源地就坐落在江油乾元山,

乾元山是和神话故事道教文化活动中心,

被誉为"太乙真人炼丹圣地,

来这里寻一段神话也是逍遥自在。

江油,这座慢时光小城,

“鸡鸣三县”的青林口古镇,

有保存完好的古街、

古庙、古桥、古民居…

春日桃花盛开更是灼人眼球。

古镇武都是江油的老县城,

知名的窦团山就坐落于此,

相传唐代彰明主簿窦圌隐居于此,

这里山自古以来就灵气逼人。

江油,这是一座为了吃可以去一次的小城,

不信的话,可以亲自去试试。

最后话题:你喜欢吃肥肠吗?

-END-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唐诗中关于成都的句子

几乎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诵过

成都,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

唐代的成都物产丰富,商业兴盛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符合天府之国的美称

唐时成都号称“扬一益二”,“天下诗人皆入蜀”

近200位诗人以成都为题写了近1000首诗歌

50个唐代没到过成都的诗人为成都写诗超100首

《全唐诗》中首次写到成都的诗篇

竟来自从未到过成都的唐太宗李世民!

令人惊奇的趣事儿不止如此~

小微带你解码唐诗中的天府文化密码

☟☟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指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此,成都晚报编辑团队积极主动深入学习研讨,对涉及成都的全唐诗和古典文献书籍的精读研读后,于2017年12月11日至12月25日,连续推出十期专题——“天府成都·破译唐诗密码”,以大数据为手段,破译唐诗中天府文化密码,挖掘唐诗中天府文化内涵,追溯天府文化的历史本源与气质神韵。

《全唐诗》“蜀”字出现987次

“成都”出现了325次

在《全唐诗》49400多首作品中,“蜀”字一共出现987次。从唐初开始,“入蜀”“之蜀”“赴蜀”等主题的诗歌开始出现,经过盛唐,到中晚唐时期,出现频率大大增加。这也可以看出来,巴蜀地区虽然位居大唐西南隅,但是安定富庶,尤其在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唐代中后期,文人热衷来到蜀地。

唐时设成都府,唐人直接称“成都”最多,达到81首,最豪迈大气的无疑是李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成都之别称“锦城”位列第二,其他以“锦”等描写成都的诗数量就更多了。“西川”“西蜀”“益州”虽然地理范围广阔,但是诗人们主要活动范围是在成都,诗中也主要指成都及周边地区。

诗中提到成都风光最多的是“锦江”

提到最多的特产是“酒”

锦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风景,至少有95首。锦江在唐代就像是成都的代名词,诗人提到锦江,总是一幅艳丽的、旖旎的美景。

图据网友@蜀南文兄

酒是诗人的最爱,唐代诗人在成都留下的诗作中,“酒”字出现频次至少在120次以上。其中直接说到“成都美酒”至少20次以上。杜甫说“蜀酒浓无敌”,李商隐说“酒是蜀城烧”“美酒成都堪送老”,雍陶说“自到成都烧酒熟”等。其他尚有蜀锦、蜀茶、蜀纸、蜀笺、筇杖等。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图据四川在线

唐太宗李世民没到过成都

却写了《全唐诗》中最早直接写成都的诗歌

《全唐诗》中,最早直接写到成都的作品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手的《秋日二首》,这是一首五言古体,最后一联是“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到过成都。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很多唐人并没有到过成都,但是却在诗中反复歌咏成都。

成都在唐代诗人心中,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那些没有涉足过成都的诗人们,或是因为亲戚朋友在蜀地任职、游历而以诗文唱和赠寄,或者因为出于对蜀地物产的热爱而自觉不自觉地将成都写入诗中。

这个群体包括著名诗人王维、刘禹锡、白居易、元稹、韩愈、杜牧、李贺、钱起、齐己、贾岛、张说、韩翃、李益、许浑、卢纶等20余位,以及像李世民、徐铉、姚合、许棠、王播、施肩吾等众多诗人。粗略统计,没有涉足成都却写到成都的诗人,近50位,写下了近100首作品。

流传最广的经典权威诗选本中

都少不了“成都”

人们耳熟能详的唐诗里,总离不开“成都”的影子。《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以及中小学语文课本,是三个诗歌流传最广的版本,在这三个版本中,不计重复共有18首作品写到成都或写在成都。

新版中小学生“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篇目共有135篇诗文,收入杜甫作品7首,其中写到成都的作品有5首。包括《春夜喜雨》《绝句》(“迟日江山丽”)《绝句》《江畔独步寻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大诗人营销成都八大经典广告语

NO.1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

诗仙李白大手笔极写成都之壮丽。

NO.2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描写了成都花团锦簇的明艳色调

是千年传唱之绝佳广告语

NO.3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杜甫《成都府》

初来乍到,杜甫看到的是一座大都会

相当于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295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