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发文痛斥营销号,为何他会遭到恶意评论呢?

尹正发文痛斥营销号,为何他会遭到恶意评论呢?,第1张

     2022年7月9号,艺人尹正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面直言痛斥营销号对他的抹黑:“没瘦!也从没有胖成无良 yxh 之前说的那样。无良 yxh,我怎么了?让你挖空心思,想让全世界来讨厌我?别 tm 一天天编排我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看有意义的事值得你去发现去研究。我从不买 rs,以前没有现在不会未来也不可能。”

     可以从尹正用自己的社交媒体个人账户发这样的言语看出,他确实是生气了。其实,有些营销号为了吸引眼球,他们会专门挑艺人的私事、艺人的颜值改变、艺人的身材等等事情,这些事情比较容易吸引眼球,已经足够“八卦”可以吸引“吃瓜群众”,但是他们添油加醋的描写和愈演愈烈的传播,让当事人非常困扰。为什么尹正会遭到恶意评论 ,还是因为他自己的颜值和身材跟之前有很大的不一样,营销号就是看中了这点,才用这样的长篇幅来报道,让被报道的艺人本人都能关注到,这样的传播力度,也是可想而知。

     不清楚这些营销号是不是因为不喜欢该当事人而对其进行“身材”围攻,但是这样的报道实属无意义,毕竟,只要是不影响该当事人的工作、他出席商务活动的时候、他参演影视作品的时候,可以做好自己的身材管理,自己的个人形象可以和所饰演的角色相对应,那么,私底下艺人的颜值、身材、打扮等等都是人家个人的私事。

     该当事人被营销号拿来作文章,一是看到这个人身上是有流量的,是可以吸引观众的;二是这一个“新闻”刚好可以写,他们拍摄到的素材,通常都是不加考证,光凭一张图就开始编事。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说的就是环球,去年口诛笔伐赵立坚,今年刁难长安网,然而王雯雯转发印度野鸡营销号关于中印冲突的错误信息,陈青青自导自演掉皮,孙秀萍为日本侵略洗地支持港毒台毒都不处理。

小事上吹毛求疵大是大非和稀泥。

环球时报选择了《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对比对象。

(PPT第32页)。这四家报纸,每一家都比环球时报发行量少,广告都比环球时报价格高。比例系数高达数倍。为了通过广告影响《经济观察报》的每千名读者,企业愿意花8倍于《环球时报》的钱,至于其他几个刊物,分别是5.4倍,3.11倍,4.09倍。

不过,以我日常生活的经验,《环球时报》的读者和《参考消息》的读者有极大的重合度。我在报刊亭经常看到两者一起被卖出,所以《参考消息》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环球时报》的读者身份。

个人感受:

其实从我喜欢上这两份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报纸的契机可以看出,这正是两份报纸的擅长所在,简单总结就是:外事不决问环球,内事不决问南周。

在那个咨询不发达的年代,环球时报是难得的所有新闻都是跟国外有关的,除去一二版的时政,还有各地风情习俗,国外娱乐圈子等等,固定日子还有些历史事件的介绍,非常适合开阔眼界。

营销号黑明星有的是因为受某些团队指使,有的是为了吸引眼球获得关注,有的是寻求获利。

1、受某些团队指使黑人,某些团队为了抹黑竞争对手交钱给营销号让他黑人。

2、 吸引眼球,中国人喜欢看热闹,喜欢跟大流贬损别人。吸引的眼球越多,他的粉丝越多,关注度越高,以后花钱找他发微博的人越多。

3、 发一些艺人明星的黑博,有的艺人受不了形象名声受损被骂,会交钱给营销号让他删博,花钱买太平。

营销号永远是占据主动方,获利方,虽然他的粉丝大部分都是水军,给自己捧场。有的营销号甚至是某些明星团队自己养的,所以才会有很多圈内的料,靠爆料吸引眼球获得关注度,然后就可以为自己营销抹黑别人了。

扩展资料

微博营销号不轻易接广告的原因

现如今微信和微博的营销大号占据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培训课中提到的大部分热点营销与病毒营销都有他们的身影。

微博营销号一部分收入来源就是广告,相信这个只要是关注微博大号的都知道,每个微博和微信大号都会接一些商家的广告,利用段子手的身份造成该品牌的大范围传播,但是现在每个微博营销号的运营者都很清楚的知道,广告接的多了,粉丝就会下降而且这个号慢慢就变死了,因此在粉丝运营和广告收益的平衡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微博营销号现在不轻易接广告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04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