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关于~埙~这个乐器的相关介绍~~

我想知道关于~埙~这个乐器的相关介绍~~,第1张

竹埙,作为一件新型乐器,笔者一见就对它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并撰《竹埙》一文刊载于《中国乐器信息》2000年4月号。本人对竹埙感兴趣的原因,不仅是它那特异的音色和低沉的音区,能在民族乐队中发挥别种乐器不能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竹埙对管乐器音乐声学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做用。这一点,本人将撰文《"开管"、"闭管"的分类法欠妥》进行分析。本文只讨论竹埙制作如何完善的问题。 竹埙是苏北农民乐手周寿荣所发明的。周寿荣给笔者的信,谈及了他对竹埙制作的完善和规范化问题所做的努力。笔者认为,周寿荣发明竹埙所用的是"超常思维",而今却想用寻常思维方式来规范竹埙的制作,显然难以达到目的。 竹埙的音色似埙,这是所有闻其声之人的共识。它比陶埙容易掌握,音区是目前能吹奏旋律的管乐器中最低的,音域也比陶埙宽,与我们的民族乐器有很好的亲和力,穿透力也比较强。因此,它必将在民族乐队中起一定的作用。关于竹埙的音高,D调的比曲笛低八度,大G调的则比洞箫低八度最低音可比洞箫低十一度,而大G调竹埙长度仅75厘米! 周寿荣发明竹埙,的确功不可没。但是对于这样一件新型乐器,要能在现代民族乐队中付诸实际应用还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周寿荣所发明制作的竹埙存在着几个问题:1、音欠准,音律不全,不便于转调,不能用于合奏之中。2、音色虽然似埙,却很难吹奏大二度以上的圆滑的气滑音,因此也就缺少埙所特有的表现力和韵味。 要使竹埙能付诸实际应用,就得要有人制作;所制成品就需要力求克服上述之不足。本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也算取得了点滴经验,说明如下,希望能引起爱好者的兴趣。 本人对周寿荣所发明的竹埙作了如下改动;是否算改进且不谈,但改动确是事实。 一、制作方面 竹埙原先的头子与管身是插接的,现改为平接。平接时不仅头子与管身的接触面大而可以粘得更牢靠,更由于粘接部分平滑而有利于发声,胴体也相对增大而有利于共鸣。 二、将原先与洞箫相同的半圆形吹口,更改为稍宽略浅的"V"形。这一改动的优点在于,不仅使低音更为厚实,而且可以利用吹奏的俯仰吹出圆滑的大二度以上的气滑音。这样,陶埙能吹出的效果,竹埙都可以奏出来。 三、运用本人对"管口校正"研究的心得,根据"叉口"原理,使竹埙一组七个音孔能方便地奏全十二律(即十二个半音),以方便转调。 四、将底孔开合的筒音调成小三度。这样,当底孔装上键后,可以使竹埙的音域向下增扩四至五度。 五、将原先所设计的十二度超吹音更改为十一度。十二度超吹由于缺少升do,会给转调带来困难,制成十一度后由于有了升do,音律完全了,转调时音律就不是缺乏。 竹埙的音区低,这是它的优势所在。就以大G调竹埙来说,陶埙若做成这一音调不仅难吹,而且音量也明显太小。笛子演奏家李镇和"排箫王子"杜冲,对它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春节,杜冲拿到本人答应为他制作的大G调竹埙,并开了个膜孔,很是满意。周寿荣原先制作的竹埙就有膜孔,并取名"阴阳笛"。大G调竹埙,贴上膜,音色很象低音筚篥,蒙上膜孔,音色则是低音埙,只是低音埙的音调没这么低。 这儿顺便提一下,周寿荣所发明的竹埙是申请了专利的。笔者在这儿也提一下,本人此处所讨论的竹埙是完全符合周寿荣所发明之竹埙的"实用新型"条件的。为此,笔者以为,若按照此处所介绍的方法制作,该不会侵犯周寿荣之专利权的。当然笔者也曾设计过"分孔型全律八孔笛"、"键孔箫笛"和"二胡音位指板",但都比较实际地不考虑申请专利。 为了能满足个别有兴趣制作竹埙者的意愿,今将笔者制作的D调竹埙的数据罗列于下,供参考。筒音音高:A(a,220Hz);单位:公分 吹奏端 尾端内径 吹孔 全长

外径 内径 宽 高 宽 深 44.50

5.70 4.30 2.10 0.60 1.30 0.90

第一孔 第二孔 第三孔 第四孔 第五孔 第六孔 第七孔 第八孔 第九孔

10.00 13.30 15.70 18.70 24.10 28.10 29.50 32.30 37.40

此竹埙为十一度超吹。指法比较简单:筒音作sol,依次向上为自然音阶;相邻二孔的音程为大二度的按没下方音孔即成为小二度;第八与第九孔的音程为小三度,按没第七孔后第九孔的音高降低小二度,若按没第八孔后第九孔的音高则降低大二度。 由于竹材的情况各异,各人的手型不同,音孔的位置可以略作改动。若擅长箫笛制作,音孔与音高的变化规律心中自然有数,而此问题非千言就能说清楚,故不赘述。有了D调竹埙的制作经验,要制作大G 调的就不难了

在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中,埙是最古老的一种,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特色乐器。到了现代,在演奏家和制作师的共同努力下,埙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埙乐也不断丰富,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埙产生兴趣。用那带着泥土芳香的埙奏出大地的吟唱、天籁的绝响,更能表现人们追求远离尘嚣、至纯至美的精神境界。

埙的音色悲凉、萧瑟,擅于表现凄凉、哀伤的情绪。近年来,我国音乐工作者们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同时对埙也做了大胆的改革,使只一个音孔,可以模仿单调声音的埙,发展到了十二音孔演奏出的清音。如今的埙在作曲家们的手笔下已登上了大雅之堂。《乐队剧场I:埙》,就是作曲家谭盾90年代为埙写的一部作品。他运用了独奏埙与群埙的搭配,乐队与人声混用,具有古朴、典雅的特征。埙也是我国古老文化遗产的骄傲。近些年来,一些音乐家们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大胆地运用了埙的特点,如《华陀与曹 *** 》、《张衡》等电影电视剧中作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这沉睡多年的乐器埙又重获新生。

器乐流传经许秊,环境感染问初先。

男方食米北方面,偶尔变迁非奇观!

老年化!

民族乐器的受众群体更偏向老年化,目前民族乐器的传承和传播没受到思想上的重视,学习人数下降,传播力度和广度受限,特别是在西洋乐器的冲击下,年轻大众的审美发生转移,只有老年大众会欣赏、会传播。

作为一个年轻人,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我们的民族乐器,的确更偏向于老年化。

但是有一点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我们的传统民族乐器了。

可能有很多人反驳我,现在那么多孩子学古筝,学笛子,怎么能说古典乐器衰落了呢?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我想说的是,虽然有很多年轻人在学,但真正热爱它,把某种乐器当成生命的有几人?

民族乐器指什么

民族乐器,顾名思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乐器。

有很多我们熟知的乐器,比如:古筝、唢呐、二胡、笛子、箫等等。

这是我所熟悉的民族乐器,你还能想起来更多吗?或者说你还认识其它民族乐器吗?如果你想不出来,那么民族古典乐器就的确在走下坡路。

不是民族乐器不受关注了,而是古典曲目少有人听。

其实我们的民族乐器不是不受关注,在很多的乐曲中,民族乐器都有参与,只是我们分辨不出来。

那么为什么说古典曲目少有人听呢?

我们现在听的是什么?流行音乐!

真正愿意听曲儿的人还有多少?学习古典乐器必须从古典曲目入手,但是想要被更多人喜爱了解,就必须从流行音乐方面入手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

但是很多古典乐器和流行音乐是很难融合到一起的,这样的乐器入门高,学习难度大,同时还不能和流行音乐很好的融合,你说能不衰退吗?可能只有少数热爱者能坚持的学习和了解吧。

好的事情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学习古典乐器。

前边我就说了,的确有很多的年轻人在学习民族乐器。

例如古筝,可以说快要“泛滥”了。

不能说这是一件坏事,毕竟要想喜欢,首先得了解,接触,然后才能谈是不是喜欢。

所以我说这是一件好事,先有人学,才会有人精。

但我们说的是民族乐器的受众群体,也就是真正爱听这些乐器的人,我认为不是年轻人,即便他们学,大多数人也不热爱。

其实说到民族乐器,我首先想到的是乐器中的“流氓”——唢呐。

曾几何时,当听到那首“百鸟朝凤”的时候,第一次因为民族乐器热血沸腾。那高亢嘹亮的音色,那惟妙惟肖的模仿,真的是让我第一次对于传统民族乐器涌起一股敬佩的 情感 。希望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世代延续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民乐不外乎就是中国古代的八音,八音包括: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的《周易》八卦,

金为兑:如编钟,

石为乾:如磬

土为坤:埙

革为坎:鼓

丝为离:琴瑟

木为巽:拀、敔

匏为艮:笙、竽

竹为震:籥、管、笛子

今天,国家把弘扬传统文化做为国之重策,无论是长者,还是青年人都应该学习好民乐文化,传承民乐!让祖国的瑰宝继承和发扬!

音乐无国界,民族的当是世界的。青年人会因喜爱而沉稳,老年人会因沉稳而喜爱。

从小就喜欢民乐,因为城市小没条件就买光碟来听。可能耳濡目染吧,孩子学乐器时选择了古筝,后来她上了大学,我开始学。所处的五线城市,身边学琴筝的中年人不少,可还是以孩子居多。我想,应该和琴筝会的宣传有关。经常在公园等地方开演奏会 雅集,和银行携手举办免费课程,每年都有大型演出、比赛,时时在群里宣讲琴筝文化,邀请知名演奏家来讲课,零租金乐器带回家等等,今年疫情期间还鼓励大家网络打卡。琴筝会创始人拿出大量时间搞这些活动固然是一种营销策略以便宣传自己的品牌,但同样也舍得拿出不少金钱来奖励获奖者、参与者,她不遗余力的宣传和良好的口碑,使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民族乐器。很多家长都带孩子来学,一方面是随着时代进步自身对民族乐器博大精深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想培养孩子传统文化的情结,潜移默化喜欢上传统文化。

我认为民族的乐器现在更倾向于老年化,以后可能更倾向于年轻的一代,因为现在的青少年接受到的教育,跟老一代人接触到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所谓民族乐器,包罗万象,有很多很多种,但是现代的青少年只接触到了凤毛麟角,非常的少,我相信在学校老师家长和 社会 团体共同的努力之下,会让我们的民族乐器逐渐的在青少年一代当中继续发扬传承,中国需要传承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民族乐器算是其中的一种,所以我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定会把民族的东西传承给下一代。

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d拨乐器,吹奏类民族乐器感觉老年化受众多一些,像唢呐,笛子,箫,也有少儿很多学习葫芦丝,像弦乐类的古筝,也有很多少儿学习。

各有各的好,都是看个人的,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5987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