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耳机市场需求

beats耳机市场需求,第1张

消费洞察:

北美市场的流行音乐消费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而 HipHop 及 R&B 风格是流行音乐市场上的绝对主流。尤其 HipHop 所繁衍出的文化体系,甚至成为很多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个群体个性张扬,音乐不只是用以欣赏,更成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不同于早期的高端耳机的使用场景,他们大量的户外时间与音乐为伴。创始人 Jimmy 和 Dr.Dre 显然很了解这类群体,于是他们希望推出一个针对这类青少年的产品。这个产品必须外形时尚,从工业设计上颠覆传统耳机古板枯燥的形象;易于驱动,适合在旅途或户外接驳 iPod 等随身音频播放器欣赏音乐;音色活泼悦耳,擅长凸显 HipHop 音乐的力量感与氛围感。于是 Beats by Dr.Dre 诞生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消费需求和价值沟通,Beats 从不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 hifi 产品,放弃高保真音质取向,将中低频段拔高,人声结像面大且位置贴面,换来对流行音乐刺激悦耳的重放效果。Beats 的产品运用了大量现代工业设计语言,线条简洁流畅,色彩艳丽出挑,大大强调了耳机自身的装饰性。耳机产品时装化,Beats 是首开先河者,如今也成为时尚耳机的代名词,顺利完成了品牌即品类的认知占领。

客群定位:

产品的先期定位牢牢抓住青少年群体,尤其是热爱 HipHop 文化及街头文化的青少年群体。然后寻找这些目标群体的关注热点,转化为自身的传播节点,形成传播阵列,攻占大众媒介。哪些音乐人歌手时尚明星是这些青少年关注的?和他们合作。将产品植入他们的 MTV、电影、访谈节目,让他们把 BEATS 耳机挂在脖子上,在公众媒体上频繁出镜。然后与其中商业价值较高的艺人,推出联名合作款,充分利用了粉丝的跟随心理。至此,Beats 不只是一款耳机,是与所钟爱的艺人共同分享的生活方式;Beats 也不只是用来听歌,更是围于项上的至潮饰品。耳机从此只分为 Beats 与非 Beats,从来没有哪个耳机像 Beats 一样,更多的时间不是在耳畔,而是躺卧在脖子上。

早期 Beats 的创意策略围绕街头时尚展开,鼓励青少年将音乐带上街头。TVC 的画面鲜艳,节奏跃动,少男少女伴随着 Beats 传出的音乐在街头起舞,勾画出青少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大多品牌的创意全案代理都会交由综合创意代理商进行服务,而 Beats 选择了互动代理商 R/GA,而这是一家颇负盛名的互动创意代理商,可见 Beats 的群体定位极为清晰。而最近听说 W+K 的某个大佬跳到 Beats 做全球市场总监,这个长期服务于 Nike 的创意人或许会更加强化 Beats 年轻时尚的品牌活力。

资源整合:

如果说上述两点并没跳脱出常规的品牌发展路径,那么 Beats 成长过程中所展现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或许是其他品牌难以复制的。

两位创始人来自音乐行业,不具备电声产品的研制技术,更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和销售渠道。于是他们找上了高端线材和电源处理厂商——Monster(魔声)。魔声的线材在发烧友中有很高的地位,早期也推出过音箱产品(MacSpeaker),拥有深厚的音频技术储备。在多番谈判后,Beats 与 Monster 定下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魔声负责 Beats 品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Beats 官方声称是共同研发,但是从外部信息分析,Beats 至多是参与了产品线规划和工业设计,并对调音给予意见。实际的核心研发和销售渠道搭建都是魔声一手在做,Beats 则着力于其品牌营销。

艺人明星歌手,是两位在音乐圈颇有资历的创始人最大的资源。于是根据其受众,展开了围绕明星的各种营销攻势,合作过的艺人不胜枚举。这个模式国内也有典型样本,便是李宗盛所创的李吉他。凭借人脉优势,分别请来五月天、蔡健雅、陈绮贞、周华健等为其宣传。只可惜民谣吉并非消费性产品,所以不广为人知。

耳机市场的成功,迅速提升了 Beats 的品牌价值。Beats 不满足于单纯的耳机产品设计销售,希望能更广泛的涉足音频消费市场。于是搭上了多年 PC 市场第一份额的 HP(二线品牌?呵呵),宣称合作开发 Beats Audio 音效系统。从这个产品的名称就能知道,这是个音效软件,而非杜比、DTS 之类的软硬件系统标准。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款独立的 EQ 软件,或者说是声音滤镜。与和魔声的合作如出一辙,Beats 无非是参与了产品规划和界面设计,实际核心应该是由 HP 公司完成的。Beats 拥有自主产权,并将产品应用及品牌授权给 HP。

在 HTC 入资控股 Beats 后,后者借用前者的资金开始过河拆桥,摆脱 Monster 品牌。为期五年的合作就此分手,而且似乎透露出不欢而散的信息。Monster 从这类产品实践中迅速成长,构建了成熟的耳机产品销售网络,推出了品种繁多的产品,也将 Beats 的营销策略化为己用,各种名目的合作款层出不穷。而 Beats 借助 Monster 的技术能力迅速崛起后,也面临着品牌干扰的问题。不仅是大陆市场,国外很多消费者同样认为 Monster 是 Beats 的品牌拥有者,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子品牌,或者说是一个产品线。HTC 享用 Beats 品牌,也让自己的手机产品搭载 Beats Audio 音效,试图将产品扩张至 Beats 的客户群体。

最近 Beats 又推出了 Alexander Wang 联名设计款,并仅在时装卖场销售。这个信息非常明确,它们已不满足于青少年群体,而力图将客群向关注时装的更高端人群进行拓展。

市场定位:80%大众市场

不过万魔从来不是一家针对发烧友的耳机厂商,而是瞄准的普通大众。10%的用户是“木耳”,他们对耳机完全没有要求,能出声就行,地摊上5元一副的耳机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这部分人群并非万魔的目标用户;耳机发烧友群体也只占整个耳机用户市场的10%,他们一般都会购买800元人民币以上的耳机单品,这部分人群也非万魔目标用户;万魔瞄准的是介于木耳和发烧友之间80%的普通人群市场,这部分人群的特点是追求品味,但也会理性消费。(版权归属123图书馆123tsg.com)

质检严格

质量方面,即便是再小的问题,在2000万的销量面前,也可能变成大问题,因此万魔专门委派了一名联合创始人来专门管理品控。除开代工厂当中的实验室外,万魔公司总部也设有一个小型的信赖性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与瑞士SGS通用公证行合作,里面有各种模拟日常使用、运输和极端环境的设备,来检验产品的可靠性。

据介绍,万魔在耳机品控和安规方面投入很大,因为品控的严格,使得耳机的故障率只有5ppm(百万分之五),也就是说,在2000万条耳机销量里面,出故障的只有100条。对于这个故障率,万魔高层是相当满意的。(版权归属123图书馆123tsg.com)

竞争对手

因为定位普通用户市场,所以万魔并没有把森海、AKG、铁三角等专业耳机品牌作为潜在竞争对手,而是把对手定位为走时尚路线的苹果旗下品牌Beats。

提高知名度

万魔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跨界合作,与其它时尚品牌和娱乐节目、体育名人及歌手进行联名合作,不断深化万魔品牌的影响力。

在综艺节目方面,与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中国好歌曲等知名歌曲选秀节目合作;时尚品牌方面,携手施华洛世奇、Misfit、《时尚芭莎》杂志;体育名人方面是九球天后潘晓婷和马拉松冠军吴敏;歌手方面,则有吴莫愁、萧敬腾、李泉等。这些跨界合作,花钱不多,但却大大增强了万魔品牌在这些领域用户和名人粉丝心目当中的影响力。

此外,与小米一样,万魔非常注重粉丝的挖掘与培养,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成立了粉丝团体同城会,不定期开展活动,万魔负责奖品的提供和场地、饮品等费用,负责市场营销的林柏青透露,2015年全年万魔共开展了25场线下活动。(版权归属123图书馆123tsg.com)

匿名的那个是脑残,鉴定完毕

其实这个不好界定,因为毕竟不像服装类那么单一,电子产品本身受众就是所有人群。

如果硬要分个主要客户的话,电脑类耳机也要按价格区分,一般价格较低的多数是在网吧,还有一些学生用户比较受欢迎,因为那个吵不到别人。

而高端电脑耳机或者说游戏耳机影音耳机则主要面向游戏和电影发烧一族或者专业的游戏玩家,这些人不在乎投入,只在乎身临其境的效果。不过由于投入比较大,所以这部分人本身就很少。

而MP3类耳机就更分散,这部分可以叫做音乐耳机吧。这类耳机又可以分为便携式和头戴式(主要这么分)便携式的比如耳塞,入耳式耳塞,这才是面向MP3的主流,不过说实话,这部分耳机出货最多的还是播放器自带的产品。虽然大部分自带的都是垃圾,但是大多数人就是追求了个便携,所以就不会去换了,而为了追求音质去专门购买耳塞的,很少会买200元一下的产品,这一部分人相对稀少,而且越高端的越少,像IE8这个级别的,一个城市都不会有几个。

头戴式多数倾向于固定听音用户,音源一般是电脑或者CD因为那个需要的推力比较大,个别的还需要上耳放,不过低价小阻抗的产品也有很多,配MP3也是能玩的。

MP3玩家里面有一个特殊群体,这些人非常追求音质,索尼XK这种产品和A840系列产品以及苹果的IPC系列对他们在选择的时候来说就是一个风格和造型的问题,这些人也是极其追求音质的,一个动铁或者千元以上动圈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相对的来讲,这些人也不多。

所以总结就是,耳机不是衣服架,不能简单的以产品特性来寻找用户群,还要考虑便携性、售价等很多因素。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49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