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的种植前景怎么样?

青蒿的种植前景怎么样?,第1张

很不错的

青蒿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一定的野生与栽培面积。青蒿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前段时间青蒿素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医学界的发展,由青蒿为原材料制成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中暑等,全株均可入药。那么青蒿该怎么栽培呢?

1、选地整地

   青蒿的需水量较大,所以在选地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保证水源充足,排灌良好的田块。青蒿的土壤适应较快,所以对土壤没有太大的要求,无病无害、肥力大即可。选好地之后要做好整地工作,将地深翻犁平,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植株的营养吸收。整地时与底肥一起施入,底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配合适量的土大厨功效肥的功效粉剂高磷型水溶肥,根据土壤面积控制好用量。然后开沟种植,注意每条沟之间的距离,防止种植过密。

2、育苗移栽

  整完地之后播种育苗,播种后要适量浇水,促进种子扎根发芽,提高出苗速度。幼苗破土后要及时查苗,保证齐苗与产量,当幼苗到12厘米左右时便可开始移栽。移栽的时候不能选择雨天,因为雨天的水分较多,土壤松烂,不适宜幼苗的生长,并且病虫害的发病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应要选在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后浇足定根水,青蒿的生长能力较强,所以为了提高产量,可以适当的密植。

柳州市融安县青蒿素产量占全国的4/1,90%通过进出口公司销售到国外;

青蒿种植基地(仙草堂公司供图)。

   近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日本、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记者了解到,我市融安县青蒿素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融安青蒿素为何产量如此多呢?这些青蒿素销往了哪里?10月6日,记者赶赴融安进行采访。

    青蒿素抗击疟疾有奇效

    10月6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融安县的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仙草堂公司”)。

    虽然是国庆假期,但在这家企业的仓库,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忙着搬运货车运来的青蒿。该企业门口贴的一张通知称,因生产需要,青蒿素生产车间国庆节不放假。进入该企业厂区,可见青蒿素车间里工人来回穿梭,他们忙着从青蒿里提取青蒿素——屠呦呦就是发现了这种被喻为“中国神药”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奖。

    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了奇效。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蚊虫叮咬后在血液中传播的寄生虫传染病,患者会出现恶寒、高热等症状,病源是一种叫疟原虫的寄生虫。患上恶性疟疾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脑损害、胃肠损害、休克、溶血、严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等并发症,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目前非洲、南亚次大陆、南美洲和太平洋岛国等地是疟疾高发区。

图为晒干的青蒿。

2013年,我市共发现9例恶性疟疾病例,这些病例都是输入病例,病人多为青壮年,患者是从非洲加纳等热带地区归国人员。

    据了解,最早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一种取自于金鸡纳树树皮的药物。但奎宁副作用较大,而且到了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我国研究抗虐新药始于越南战争时期,当时,在热带丛林作战的美军和越南部队均受到了疟疾的困扰。1967年,我国启动“523项目”,目的是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至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终于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取得青蒿抗疟的突破。

    融安青蒿素远销非洲

    仙草堂公司副总经理刘敏学拿出了一瓶青蒿素样品。

    他告诉记者,全国有12家企业从事青蒿素生产,仙草堂公司引进技术从2006年开始生产青蒿素。青蒿素需求一直比较大,仙草堂公司生产的青蒿素都是零库存。但是,受青蒿种植技术改进、世界卫生组织采购量、市场等因素影响,近年,青蒿素的价格波动较大,2005年青蒿素每吨价格为800万元,现在青蒿素的价格每吨120万元至130万元左右。目前,仙草堂公司发展的青蒿种植面积有三四万亩,仅融安县就有1万亩,该企业每年收购的青蒿超过5000吨,青蒿素年产量超过50吨,约占全国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该企业生产的青蒿素有10%供应给国内药品生产企业,90%通过进出口公司销售到国外,主要销往非洲。现在,我国生产的青蒿素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基本药品目录”,成为第一线的抗疟药。

图为印度客户来到青蒿素提取车间参观。(仙草堂公司供图)

记者走访还了解到,仙草堂公司是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融安县依托该企业,把发展青蒿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多方面引导和发动群众种植青蒿,在资金上给予有力扶持。目前,该县已形成“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协会+农户”的青蒿种植模式,向青蒿种植农户免费提供种子、技术、肥料等,并与农合签订原料保底价收购合同,让农民敢种、想种青蒿。在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下,目前该县在泗顶、东起、沙子、桥板等乡镇均建设了青蒿种植示范基地。

    种植青蒿让融安农民致富

    融安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泗顶、东起、沙子、桥板等乡镇的部分土地为石山土地,能种植的农作物有限,并且很多作物难以高产。

    在政府的宣传和扶持下,青蒿种植在泗顶镇、东起乡、沙子乡、桥板乡等乡镇得到较大发展,2014年种植面积将近4000亩,石山土地及部分荒地得到了合理利用。

    融安县泗顶镇马田村都昌屯的韦锡群,从2006年开始种植青蒿,至今已有10个年头,与其他农户不同的是,他既种植青蒿,又负责帮厂家从农户手中收购青蒿。这些年,他通过种植和收购青蒿,已盖起了小洋楼。记者联系他时,他正在村中忙着收购青蒿。他说,泗顶镇今年种植了2000多亩青蒿,目前他已收购了100多吨。

    说到种植青蒿,韦锡群最大的感受就是种植简单、管理容易、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并且对土地的要求低,可以不占用耕地,在荒山野岭都能种植,每亩一般只需投资150元左右,收入好的每亩能达到1300元至1400元,差的每亩也有将近1000元。“比种植甘蔗省事多了,基本没有虫害,打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就连老人都可以种植。”目前,融安青蒿种植采用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户与仙草堂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青蒿的销路得到了保证。不过,由于今年雨水较多,青蒿产量不如往年,农户收入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融安县大良镇杨柳村杨柳屯的罗兆光,已多年种植青蒿,今年种植有青蒿15亩,由于今年雨水较多,产量受到了一些影响。

    此外,青蒿还可与其他作物套种,增加土地利用率。融安县沙子乡桐木村桐木屯的覃吉高等村民,就采用了这种套种的方法种植青蒿。覃吉高告诉记者,他和两个儿子,共种植有青蒿40多亩,全部都是套种在果园里头,每亩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比于种植甘蔗,他说不仅省事、省工钱,还增加了土地使用率。

青蒿素的研究体现了我国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 。

实现中医药复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当务之急,是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树立中医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确立中医药在人民健康保障体系中“病前主导、病中协同、病后核心”的战略定位。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把影响青蒿素产业发展的四种因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青蒿素产业的发展是个过程,尽管遇到一些难题,但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产业发展。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产业在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又要看到在营销、相关产业支撑等方面的劣势,改善薄弱环节。④树立创新意识。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力度,更新青蒿素产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提高青蒿素产业的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7941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