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给你一套系统,线上解决获客难!

贷款中介:给你一套系统,线上解决获客难!,第1张

2019年底的一场疫情持续到2020年初,对各行各业影响深远,尤其是金融行业,凉意阵阵不断袭来,从对P2P平台、现金贷的严格整治、再到对传统金融贷款行业的强加管控,监管从资金、利率、数据、短信营销、催收、支付、牌照等各方面全面收紧,而这些个个都是贷款中介的致命点。

再加上5.9号《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互贷办法》)的出台,明确说明商业银行可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但从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经营管理、风控水平、技术实力等方面对合作机构提出一系列门槛,个个都是硬性要求,这无疑对传统贷款中介行业又是致命一击!

在一篇关于《互贷办法》的时评文章下,一位贷款行业人士评论到“疫情之下,本就几个月不盈利的公司已经亏损。加上对贷款机构的严控,我们又损失很多业务,现在电话营销随时面临封号,短信营销随时面临关闭,百度竞价限制贷款广告推广......找不到客户,严格管控已经冲破了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获客的途径遭到堵截,客户到底从哪里来?再这样下去我们只好裁员......难啊!”

抗风险强的大公司资金雄厚,结合自身定位,把目标放在了客户产生资金需要的源头,于是开始广泛撒网,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房产中介门店、装修公司、财税公司等地方搜寻有资金需求的客户,以“场景赋能”的方式来与场景方合作,试图从需求源头出发进行获客,为客户匹配相应产品。但是搭建渠道和场景对接人员时需要对金融板块的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帮贷款中介做好获客推广,所以产生的效果就目前来看也不是太理想。

人力单薄的小公司资金能力弱,只能继续沿用地推、发传单、插车卡、扫街扫楼的方式去寻找客户,效果自然不得而知。

危机总是与机遇同在,上帝关上了一扇门,总会给你留出一扇窗。对贷款中介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是为了让他们在合规的前提下健康发展,面临挑战,不少贷款中介已经迎难而上,开始寻求新的获客方式。

助贷机构,就是有自己专业系统,通过系统进行渠道的搭建和场景打造以及赋能,能对客户进行初筛,再精准的推送到银行。

银行线上化转型过程中,想要打造TOB场景,就需要加强和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借助合作渠道资源来做线上批量获客。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客户产生需求的场景,让客户在产生需求的第一时间就能通过金融服务,解决资金问题。贷款中介行业,也应适应政策和发展的变化,结合金融科技,向“助贷机构”转型,建设金融产品的对应渠道,使贷款流程线上化、透明化、合规化,才能实现批量获客。

比如:银行把自己的按揭贷款放到二手房中介公司,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二手房中介公司实现金融服务的实现能力,有资金需要的客户在办理相关业务时直接通过该端口连接银行,在线完成产品选择、信息提交、资质审核,解决资金需求。

但是,要想成功转型助贷机构,门槛准入十分高,对合规性、技术要求、场景和客流的要求相当高。简单来说,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系统,可是系统的研发前的调研摸索和研发成本需要耗费时间金钱,那么,有没有现成的系统可以直接使用呢?

直面科技(成都)公司成功的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一家科技金融公司,针对“金融-系统-场景”理念打造了贷款系统,有专业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多维度画像进行风险评估,把控风险;数据的使用、存储符合银行和监管要求;专业技术团队,有能力向银行输出;能搭建渠道和场景;线上获客引流;API开放接口方式,支持多端口接入,帮助贷款中介对接银行、企业机构及其他第三方数据提供方;支持渠道授权及成员拓展管理;支持以系统线上接入方式轻松做渠道拓展。功能完善,符合银行对助贷机构的准入门槛,并经过市场的实战检验并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系统线上获客,为客户提供线上金融服务,业务员只需要去建立与渠道的关系,在后台端查看客户来自哪个场景、流程进度,全部线上完成,不再一对一的满世界找寻客户,再邀约谈判进行一系列流程,一个业务员能同时跟进多家渠道的报单客户,节省时间。

对传统贷款中介机构而言,业务全部线上化,能降低人工成本,规避风险;获客方式线上化,系统统一的管理,提升业务效率,降低获客的成本;系统的运用,精准的客户画像,推送给银行的客户经过初筛,符合助贷机构准入要求;我们给渠道场景赋能,以系统的方式让场景实现金融服务能力,让渠道场景实现线上金融服务端口。

说到底,系统就是提供给传统贷款中介机构,帮助他们转型成助贷机构的一把利器,让他们能适应当前政策和合规的要求,健康平稳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发与蔓延,给全球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同比大幅下滑,整个行业市场洗牌会进一步加速。面对当下严峻的市场走势,行业组织在做哪些方面的措施应对?行业又该如何应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顺宝行集团(山西顺宝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纲先生,希望进一步了解行业状态和未来发展。

Q:您对今年商会工作有何部署?重点在哪?2020年对于国内外汽车行业而言将是一次巨大挑战,是否给您今年的工作也带来不小的难度,比如说?

孙纲:行业组织是为行业服务的平台,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大家都是行业的一份子。我相信大部分优秀的企业家,都是很有责任感,而且对行业有感情,想要陪伴行业一辈子,并想要回报行业的。我想我们商会的常务会长们都有为行业服务的意愿。我们商会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个经销商企业的自治机构,我们将会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发挥大家的参与感责任感,增加会员企业的获得感。

商会就是汽车经销商的家,我们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下,如何帮助大家度过难关。每个会员企业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要让大家得到家人般的帮助和温暖慰藉,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动行业走向成熟理性可持续发展。

任何危机都是机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相信,只要大家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总会转为危机的。在疫情全球化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下,我们希望通过商会和全国工商联各部门积极配合,为会员单位在融资对接和厂商关系改善,会员单位自身数字化转型,精细化运营等几个方面提供一些接地气的服务,来帮助大家提升改善,以应对特殊时期,共度时艰。

Q:除了担任全联车商的会长,您还是一家经销商集团的总舵手,您深知今年疫情对行业的影响,能否谈谈实际情况?

孙纲:从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已连续两年下滑。经销商企业的我国汽车经销商4S店总数从2017年的峰值大幅下降14.8%,疫情会加速市场洗牌,行业集中度会提高。

新冠疫情的蔓延,给全球经济和人们生活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同比大幅下滑。

汽车流通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大部分汽车经销商自有资金大约只有30%,70%的资金都是靠银行信贷等。流通企业的生命力在流动,对现金流周转要求很高。零售服务行业客流量不足,尽管在各兄弟商协会的集体呼吁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但人们收入预期降低,消费动力依然不足。经销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压力明显加大,资金链风险增加。今年前两个月豪华品牌授权网络已确认关闭店面21家(其中不包含正在进行股权交易的经销商),据商会调查,一季度以来,有近10%的经销商有意向转卖、翻牌、托管店面,预计上半年退网现象还将延续。

我们现在走过的路,成熟的汽车市场都经历过了。美国汽车经销商主体,在市场发展的优胜劣汰中,由高峰时的3万家左右减少到目前的一万多家。汽车市场进入成熟的过程其实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通过市场的自然淘汰,逐渐进入一个合理的竞争状态,经销商的经营状态就会趋于稳定,市场也会走向成熟。我认为疫情会加速这一过程。

Q:经销商应该如何应对当前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比如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厂商关系的变化;企业面对行业、市场、技术等变化的转型或是业务创新;……是否还有其他?)

孙纲:过去十多年,汽车经销行业形成的以4S店为主体的渠道模式,是一个标准化的渠道模式,主机厂是产品和服务标准的制定者,行业内即便是很多大的经销商集团其自身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也没有发挥出来。

在当前内外部环境下,经销商要及时转变自身的定位及思维,在洞察行业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投资人应停止过去粗放式扩张,从战略上调整品牌结构和区域布局。同时要向管理精细化,组织数字化,服务差异化转变。

由于过去多年都是被动地接受主机厂的标准,而主机厂与经销商是不同的市场主体,经营取向是有差异的。大多数经销商尤其是中小经销商自身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弱。

疫情的爆发,同时也激励了中国汽车经销商数字化、互联网化的转型。不管是主机厂还是经销商都开始重视线上营销。绝大部分经销商开始使用自获客工具,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实现全流程业务闭环,提升营销效率。除了营销的数字化,不少经销商,也开始利用数字化系统,向4S店运营数字化、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转变。

汽车经销商是一个服务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和同质化,在销售主机厂品牌和产品的同时,打造自身差异化的服务品牌,在存量竞争时代尤为重要。

Q:近年,商会在推动经销商营商环境的改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还将做哪些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商协会社会组织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承担何等角色?

孙纲:商会是全国工商联在汽车经销服务行业唯一一家全国性行业组织,优化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是工商联的主要职责,推动经销商营销环境的改善也是我们商会的主要职责。商会每年都会调研经销商的生存状况,通过两会提案议案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同时,密切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反映行业问题及政策法规建议。这两年我们承接了有关部门不少课题,向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反垄断局提交了汽车行业纵向垄断立法建议报告,代表经销商,参与汽车三包法规等对行业影响重大的法规修订等。

今年疫情对行业带来的巨大压力。2月,商会就向全国工商联/商务部/发改委递交了报告,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加大汽车生产、经销、服务等行业阶段性政策托底支持力度,促进汽车市场和全产业链平稳健康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补贴2020年不退坡、降低经销企业销售二手车增值税税率,由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改为减按0.5%征收等建议。3月3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三条政策,就充分吸取了行业商协会提出的相关建议。

为了解决大部分经销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商会正在通过全国工商联,沟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为汽车经销商企业提供特别贷款服务。

从去年开始,商会就在不断呼吁整车企业改变生产方式,构建以销定产为主的供应体系,回归流通行业的商业本质。疫情对主机厂的供应链体系和生产节奏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商会也会密切关注各品牌渠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代表经销商与主机厂一起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渠道模式,共克时坚。

Q:能举例说说跟主机厂沟通的情况吗?

孙纲:多年和主机厂沟通的过程中看到了不同的结果,以豪华品牌为例,比如宝马,我们宝马分会2014年成立以来,沟通就一直很顺畅,不管 CEO换成何人,沟通渠道一直都是顺畅的,而且管理层也务实,也会有不同意见,但是大家求同存异,朝前看,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间,管理层和经销商经常会有视频会议沟通,及时有效的处理资金周转,库存压力,下调任务等实际问题,厂家高层都亲自参加,和经销商一起携手共渡难关,这是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更是德国企业务实的态度。所以这几年宝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销量是紧跟节奏的,经销商也大部分能够超出同行的盈利水平。

也有沟通困难的主机厂,管理层十分傲慢自我,长期无视经销商的声音,对其品牌自身也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比如捷豹路虎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品牌自带光环,是一线豪华品牌,但这么多年来在中国市场市占率却一路走低。在国内所有豪华车都是增长的时候,捷豹路虎也有以前品牌带来的惯性增长,到2017年达到了巅峰,创纪录的卖到146399台,但是市场份额下滑了1.2%。2018年以来其他豪华品牌在大势下滑的同时还能保持逆势增长,但是路虎这么好的品牌,却不走寻常路,连续两年20%多的负增长,从2014年最高峰时近7%的市场占有率,跌倒2019年市场占有率只有3.06%,销量更是从稳稳的第二梯队老大,沦为第二梯队第四,更无法和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的增长做比较了。

今年疫情以来,各大豪华品牌都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放松了对经销商的考核。捷豹路虎从4月份开始,不顾经销商的市场压力,恢复考核目标,导致多数经销商苦不堪言。

捷豹路虎如不改变,2020年被保时捷超越进入第三梯队是大概率事件,保时捷2019年只比路虎少卖了3898台(不知道保时捷中国是不是有压报)。这也是控股股东塔塔汽车为何会巨额亏损,经销商叫苦不迭的原因了。

我们捷豹路虎经销商品牌分会与其管理层沟通,发现捷豹路虎从英国到中国的战略制定就出现了严重问题,十分自我,不听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所有厂商都十分重视的中国一线经销商的声音,在战略制定,产品规划,生产,物流,市场营销,管理运营中诸多问题。再加上市场上的一些违法行为(这个许多主机厂都存在),只是经销商缺乏一些法律意识,或者一些及个别经销商集团为了短期利益,损害的大部分经销商的利益,这个不展开说了,但是商会作为行业协会,做为司法部授权试点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我们可以为广大会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当前外部环境的挑战和不确定下,商协会的作用更为重要,商协会是政府与企业/媒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本行业代言人,能够准确及时反映会员企业的声音,研判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沟通政府建言献策,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决策参考是商协会的使命。”在谈到商协会的作用时,孙会长如是谈到:“希望商会能够起到桥梁作用,为各方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能为消费者提供更放心的服务。”

临近采访尾声,孙会长表示:“对会员企业而言,行业组织是大家共同的家,我们欢迎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家,大家一起携手,共同为这个家园添砖加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各银行对“大零售”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招行一直被银行业界称为“零售之王”,但零售头把交椅的争夺越发激烈。

例如,建行定位为“最大零售信贷银行”。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在该行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建行零售业务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利润总额占比首次突破50%,最大零售信贷银行地位更加巩固。去年7月,工商银行在北京发布“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工行董事长陈四清表示,“第一”既包括经营规模第一,也包括经营质态第一,结构、质量、风控最优;既包括服务品牌第一,赢得客户、同业、监管和 社会 的高度认同,也包括价值创造第一,营业贡献和协同效应持续提升。

然而,在疫情之后,商业银行面临着零售业务获客、xyk发卡、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质量等多方面的考验。截至6月末,5家银行消费贷款较上年末下降,7家银行xyk透支规模减少,甚至1家股份制银行个人有效客户数萎缩。

疫情,正在考验零售银行的应对能力。

根据银行半年报统计,2020年上半年,邮储、招行、平安三家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50%,分别为65.99%、53.10%、55.30%;零售业务利润占比超50%的为建行、农行、招行、平安、江阴农商银行,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分别是56.71%、51.38%、53.91%、54.7%、55.09%。

受金融业向实体让利、增加风险拨备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银行利润出现负增长。零售银行业务利润亦随之下降,36家A股上市银行中,19家银行在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银行利润增速为负数。

6家国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已是个人银行利润总额占比最高的上市银行,个人银行利润总额占比56%;建行957亿元的个人银行利润规模也大幅超过“宇宙行”工商银行,居上市银行之首。

建行的零售业务利润占比首次突破50%。2020年1-6月,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64.74亿元,增幅17.36%,主要是利息净收入增幅较大;减值损失227.17亿元,增幅144.03%;利润总额957.42亿元,增幅11.47%,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11.80个百分点至56.73%。

同期,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业收入1891.75亿元,超过建行;但个人金融业务税前利润781.23亿元,下降了6.88%,占该行利润的41.3%,大幅低于建行。而在2019年全年,工行个人金融业务利润总额1529.19亿元,超过建行的1486.42亿元。

不过,国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零售银行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372.68亿元、1113.56亿元,同比增长20.32%、21.05%;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分别是681.03亿元、601.53亿元,分别增长74.89%、18.74%。其中,农行的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已占该行总营收的40.5%,反超公司银行业务40%的占比。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零售业务净收入下降0.93%。浙商、兴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增速最高,分别为32.32%、22.38%。

具体来看,上半年,招行零售净利息收入517.83亿元,同比增长7.01%;零售非利息净收入258.17亿元,同比下降0.01%。其中,零售财富管理、零售yhk的手续费收入142.48亿元、93.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09%、下降2.23%。

招行利润负增长主因上半年零售金融信用减值损失209.80亿元,同比增加43.29%。该行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332.16亿元,同比下降13.28%。而从零售收入结构看,招行零售收入增速不及其他银行,主要是个人贷款投放规模增长不及其他银行,零售非利息收入尚未实现反d。截至6月末,招行零售贷款占比51.20%,较上年末下降1.4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81%,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招行的经营风险偏好比其他银行更低一些,因为负债端成本低,对不良的容忍度也不高,所以疫情对xyk、消费贷产生影响之后,大部分银行仍然会选择居民加杠杆,但招行略偏谨慎一些。”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其余股份制银行中,民生、中信、光大、平安的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均明显增长,但利润下滑。光大、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利润更是下滑78.95%、46.72%。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信用减值损失,例如光大、平安的零售银行信用减值损失是181.95亿元、200.33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1.52%、78.04%。

从收入结构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收入增加,主要来自利息,即在疫情期间逆势加杠杆。

1-6月,光大银行零售净利息收入203.33亿元,同比增长10.82%;零售非利息净收入89.47亿元,同比增长2.98%。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376.49亿元,同比增长15.94%;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96.13亿元,同比增长6.24%。

城商行零售业务占比仍较低,零售收入占比均在40%以下。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的零售收入占比分别是21.50%、28.84%、31.50%。宁波银行个人业务营业收入72.08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6.07%;利润总额31.08亿元,占全部利润总额的37.13%。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个人贷款,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规模不及对公贷款。

今年1-6月,新增个人贷款规模最大的是农业银行,新增个贷4378.98亿元;其次为建行、工行,新增个贷规模也近4000亿元,分别为3895.43亿元、3863.07亿元;中行、邮储新增个贷规模分别为2967.01亿元、2876.33亿元。此外,招行、民生、兴业个贷新增规模也均超1000亿元,分别达1215.36亿元、1008.15亿元、1001.79亿元。

然而,新增贷款中,个人贷款占比大幅下降。此前2019年,四大行新增个贷规模占比约50%或更高,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降至40%以下。此外,交行新增贷款中,个贷占比自2019年的27%下降至17.8%;邮储个贷新增占比也自65.44%下降至59.99%。

作为业内零售标杆的招商银行,个贷占比也迅速下降,新增规模低于对公贷款。2019年,招行新增个人贷款4309.48亿元,占当年新增贷款的66.99%,这一比例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中最高。2020年上半年,招行个人贷款新增规模占比下降至35.66%。

股份制银行个贷占比也大幅下降。2019年,中信、浦发、民生、兴业、光大、平安的个人贷款新增占比分别达65.35%、45.46%、43.20%、55.88%、36.88%、65.64%,但到2020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中的个人贷款占比分别降至10.74%、22.72%、3.63%、31.70%、16.21%、36.02%。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冠疫情影响下,个人消费类贷款投放有所放缓,同期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小微等对公贷款投放则创下 历史 纪录。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受疫情影响,很多个人贷款的投放出现困难。比如个人经营、线下消费、购房行为都被严重影响,甚至是冻结状态。所以,上半年信贷投放结构中个人贷款占比很低。到了5-6月,很多地方已经陆续恢复。

与之同时,披露消费类贷款的14家上市银行表现不一,5家银行消费贷款较上年末下降。

个人消费贷款投放方面,2020年1-6月,新增规模最大的为邮储银行,较上年末增加1858.62亿元,增幅9.21%。个人消费贷款增幅最大的为建设银行,建行也是个人消费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规模为2558.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95%。

中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仅次于建行,为1937.10亿元,规模较上年末下降5.73%。工行个人消费贷款1704.4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59%。农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1808.65亿元,增长7.63%。

在个人消费贷款领域,一些城商行的消费贷投放规模已超股份制银行。截至6月末,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分别为1718.86亿元、1610.96亿元、1470.03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减5.60%、-7.98%、3.62%。

与之相比,股份制银行中,光大、招行、民生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分别为1420.23亿元、1310.05亿元、953.83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05%、5.91%、5.81%。平安银行的个人信用贷款“新一贷”余额1479.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0%。

疫情之后,xyk贷款也正在恢复。14家大行、股份行xyk业务中,上半年50%的xyk贷款增幅为负。

xyk贷款规模最大的建设银行,xyk贷款余额为7745.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其次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两家xyk贷款余额6577.75亿元、6522.3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97%、2.80%。再次为平安银行,为5125.0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2%。

今年上半年,xyk贷款规模下降最大的是中信银行,余额4807.3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52%。浦发银行xyk贷款3938.8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56%。xyk贷款增幅最大的为兴业银行,余额379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兴业银行xyk交易量较去年同期逆势增长19.78%,累计实现交易金额超1.08万亿元。

个人贷款投放大头仍在房贷,但增速已经放缓。例如,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交行个人住房贷款分别增加3202.77亿元、2860.62亿元、2593亿元、2126.22亿元、1440.12亿元、613.80亿元,增幅分别是6.2%、5.39%、6.23%、5.94%、8.47%、5.41%。招行、中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922.26亿元、55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8.30%、7.23%。

在个贷中,各家银行增速最快的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在政策鼓励普惠金融业务的背景下,一些银行将部分或全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放在零售业务条线,列入个人经营性贷款口径。

四大行中,工行、农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幅均超20%。截至6月末,工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加892.63亿元,增长25.8%,主要是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普惠领域线上贷款产品快速增长所致。农行半年报称,积极支持个私小微企业复产复工,加大普惠贷款投放,个人经营贷款3287.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4%。

在个人贷款口径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中,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仍为最大,截至6月末余额4845.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1%。其次为招商银行,小微贷款余额4465.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4%。

零售银行业务中,代发工资始终是第一大获客来源。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商业银行也面临如何继续维持获客能力的考验。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17.95亿户,较上季度末增加3.50亿户,环比增长3.06%,增速较上季度末上升1.63个百分点。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42户。

从银行披露的获客情况看,农行个人客户8.47亿户,超过工行的6.64亿户。截至2020年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客户6.64亿户,增加1403.0万户,其中个人贷款客户数1437.4万户,增加36.1万户。农业银行个人客户总量达到8.47亿户,较上年末增加928万户;借记卡累计发卡10.77亿张,较上年末增加0.18亿张。不过,建行、中行未披露该行个人客户总体规模。建行仅表示,于6月末的金融资产5万以上客户较上年末增加219万人,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实现较快增长。借记卡在用卡量11.62亿张。

10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4家股份制银行个人客户数破1亿。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最多,达1.51亿户。

截至2020年6月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1.51亿户(含借记卡和xyk客户),较上年末增长4.86%;中信银行个人客户总数1.0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3.77%;光大银行零售客户达到1.14亿户,比上年末增加1345.50万户,增长13.34%。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约1.02亿户,较上年末增长4.7%。

其余股份制银行中,截至2020年6月末,浦发银行个人客户(含xyk)达到8882.1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32.87万户;兴业银行零售银行客户(含xyk)8128.7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50.46万户;民生银行零售户数7744.9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00.06万户;华夏银行个人客户总数2833.0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31%,贵宾客户446.0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68%。

已有银行零售获客出现萎缩。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个人有效客户数447.91万户,较年初下降5.63%;个人优质客户71.21万户,较年初增长3.19%;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元及以上的私行客户数10719户,较年初增长26.40%。

多家股份制银行财报显示,中高端零售客户(业内一般对应招行金葵花标准,为个人日均AUM在50万元及以上)大幅增长。

其中,截至6月末,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291.7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21%。中信零售中高端客户97.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22%。光大中高端客户比上年末增长14.75%。民生悠然(个人AUM为日均30万元及以上)及以上客户数123.4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52万户。平安银行财富客户88.2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3%;私行达标客户(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资产超过600万元)5.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7%。

从零售获客看,招行将零售获客归因于数字化转型。招行中报指出,一季度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获客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伴随着复工复产加速,特别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对线上服务的有力支撑,零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了高效的响应与保障,零售获客在二季度出现明显好转,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快速增长。

中信银行代发工资获客增长较快。截至6月末,该行通过公私联动实现有效代发工资客户数532.09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37.20%;有效代发额196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1%;对应客户零售管理资产2302.24亿元,实现对公基础客户新增1145户。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2255万,较年初增长61万户;宁波银行个人客户1451万户,比年初增长5%;上海银行零售客户数1705.45万户,同口径较上年末增长5.90%。南京银行零售客户总量突破2000万户。

问题在于,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银行零售客户数的增长,原因之一是,不少银行通过与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等线上合作开立以Ⅱ类、Ⅲ类银行账户为基础的电子钱包功能。对银行来说,Ⅰ类户才是主银行账户首选。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的网点增速在过去五年快速下滑,并且在2018年首次出现增速为负的情况。综合众多银行近期年报,大部分传统银行的零售客户数量、净收入增速均持续放缓;新客转化困难、老客运营不畅是零售银行发展的主要痛点。

近年来,零售客户总资产(AUM)已成为零售银行转型的核心指标之一。一方面,银行可以此获取手续费和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符合轻型银行转型方向;另一方面,AUM也可派生出低成本存款。

今年上半年,部分银行零售客户总资产(AUM)逆势增长。招行、平安、光大银行AUM增幅均超过10%。国有大行中,工行、交行、邮储,以及股份制银行中的中信、浦发、兴业、浙商银行的个人AUM增幅为个位数。股份制银行AUM增长,主要来自公募基金代销规模猛增。招行、中信、平安、兴业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同比增幅分别达207.03%、445.68%、184.0%、332.89%。

六大国有银行AUM增长维持在个位数。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金融资产(AUM)总额15.5万亿元,较上年末的14.6万亿元,增长约6%。其中,工行个人存款11.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代理销售基金、代理销售个人保险分别为3341亿元、7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30%。

交通银行未披露规模数据,截至6月末,交行管理的个人AUM较上年末增长8.17%;理财产品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12%;非货币基金销量同比增长207.08%,基金类产品AUM规模较上年末增长30.05%。

邮储银行AUM规模10.7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6.9%。其中,个人存款、个人理财余额分别达8.61万亿元、84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28%;代销非货币基金、代销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734.05亿元、215.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2.98%、45.14%。

股份制银行中,AUM规模最大的是招商银行。截至6月末,招行管理AUM余额8.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6%。原因是零售获客在二季度出现明显好转,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快速增长。

其中,招行零售客户存款余额、零售理财产品余额分别是1.84万亿元、2.10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9.96%、11.58%;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实现代理信托类产品销售额、代理保险保费分别为2567.09亿元、2109.01亿元、437.44亿元,分别增长207.03%、9.31%、-10.75%。

虽然招行上半年零售收入增长较低,但该行的策略是做大资管规模。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表示,8万多亿元的AUM就像一个蓄水池,各种资产包括理财、基金、保险、信托、存款等,随着客户资产配置不断地转化,一定会沉淀出一些活期存款。

股份制银行中,AUM增速最快的是平安银行。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AUM为2.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1%。其中,个人存款余额6427.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739.94亿元,同比增长184.0%。

光大银行AUM规模达1.88万亿元,增长10.46%。其中,零售存款余额8430.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22%。光大银行未披露代销规模,从业绩收入情况看,该行上半年实现个人财富管理手续费净收入38.25亿元,同比增长62.37%。其中,代理理财收入、代理信托收入、代理基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17.03%、60.75%、32.52%。

中信、浦发、兴业、浙商银行的个人AUM增幅为个位数。中信、兴业银行个人AUM规模大致相当,均在2.26万亿元左右,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54%、5.71%。兴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7085.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9.20亿元。基金产品销售、标准净值型期限型理财产品销售分别是618.28亿元、13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2.89%、126.90%。浦发银行个人AUM规模2.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17%。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实现34.25亿元,同比增长25.05%。浙商银行个人AUM余额5217.36亿元,较年初增长6.58%。

城商行中,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个人客户AUM总量4913亿元,较年初增加52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874亿元,较年初增加282亿元;基金保有量328亿元,较年初新增222亿元。

这些银行中,私人银行AUM增速尤其快于其他财富客户。

截至6月末,第一大私人银行——招行私人银行(私行标准是个人AUM为1000万元及以上)客户AUM总资产24973.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4%;户均总资产2743.36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1.70万元。其次是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私行标准是个人AUM为800万元及以上),管理资产18299亿元,增长17.7%。

此外,建行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16743.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3%;中行私人银行管理资产余额162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56亿元。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私人银行AUM分别为9230.55亿元、6487.61亿元、4268.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13.04%、14.22%。(本文摘自《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0)》,该报告将于2020年11月10日-11日召开的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对外发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413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