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推出满十周年,光环散尽还复来?

Siri推出满十周年,光环散尽还复来?,第1张

2011年10月5日,苹果营销主管Phil Schiller(菲尔席勒)和前 iOS 主管Scott Forstall(斯科特福斯特尔)赶在乔布斯老爷子离世前一天,推出了全球首款带有个人语音助手——Siri的iPhone 4S。

"几十年来,技术专家一直用这个梦想来戏弄我们,你将能够与技术对话,它将为我们做事," 席勒在苹果此前的一个小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那时候,Phil Schiller 称其为“新 iPhone 4S 最酷的功能”。

在发布会上,Phil Schiller邀请Scott Forstall这位苹果软件生态的灵魂人物为现场观众演示其功能。“拨打555-2368”、“演奏贝多芬”、“查看天气”,当Scott Forstall展示完其基本功能后,台下的观众无不掌声雷动。“我们真正想做的只是与我们的设备交谈,Siri会弄清楚你的意思并帮助你完成你想做的事情。”Phil Schiller最后在发布会上激动的说道。

Siri嫁入豪门苹果使其天生具备明星光环,在席勒演讲的第二天,苹果传奇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死于胰腺癌,但即便这样也依旧未来动摇外界对苹果公司的信心,分析师称赞“Siri 是潜在的 游戏 规则改变者”、“未来移动设备使用的有力预兆”、“苹果所有移动和 Mac 产品新用户体验的开始”。

然而,十年后人们普遍认为 Siri 已经落后于谷歌 Assistant 和亚马逊的 Alexa 等产品。回顾苹果个人语音助手这十年,不仅想让人问一句:“嘿,Siri ,发生了什么?”

回顾 2011 年,Siri 的最初反应非常积极,评论家对该功能的响应能力和准确性印象深刻。“关于 Siri 的疯狂之处在于它的工作状态在大多数时候都比你预期的要好,”是 The Verge 的判断;“这有点像我梦寐以求的无薪实习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Siri 节省了时间、笨手笨脚和分心,并深刻地改变了‘电话’的定义,”纽约时报评论说。总而言之:苹果似乎兑现了它的承诺——与设备交谈。

但是现在阅读这些评论,很明显 Siri 的评分是有较大波动的。它的新颖性和雄心吸引了慷慨正面的评价,但当评论家注意到挫折时,他们警告说该软件仅处于测试阶段,任何粗糙的补丁肯定会在适当的时候消除。2011 年 Ars Technica 对 Siri 的详细介绍突出了今天熟悉的问题,助手因在嘈杂的空间中误听指令和处理复杂的命令而陷入困境。“给 Jason、Clint、Sam 和 Lee 发送一条短信,说我们在 Silver Cloud 吃晚饭”的指令被 Siri 给 Jason 发短信解释:“Clint Sam 和 Lee 说我们在 Silver Cloud 吃晚饭。”

Siri是具备先发优势的,为世界上第一个嵌入智能手机的私人语音助理,而它的第一个竞争对手还要等到2012年,三星率先在 Galaxy S3 上引入 S Voice,而谷歌也紧随其后在同年在Android 版 Google Now 推出了私人语音助手。而微软为 Windows Phone 推出了 Cortana,亚马逊在智能音箱Echo加入私人语音助手Alexa则已是2013年的事了,苹果可谓是占据天时。

但事在人为,占据先发优势的苹果并未能上演先发制人的戏码,反而是走上了故步自封的道路。回顾历代Siri ,从在iOS 6 中加入检索运动结果;在 iOS 7 中集成维基百科;在 iOS 8 中引入“嘿,Siri”唤醒功能,Siri的增量更新创新愈来愈缺乏诚意。

而Siri的竞争对手们却在不停地添加创新功能塞进语音助手中,慢慢地后来居上。例如2012 年对 Siri 和三星 S Voice 对比,后者已经“非常接近”苹果的数字助理,而 2014 年的正面测试中,Google Now甚至较Siri的体验更好,而到2015年后随着国产手机的强势崛起,小米的小爱,华为的小艺也渐渐追赶上Siri,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灵敏度上亦或是第三方功能上,后者均与Siri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超过,同时例如Alexa、小爱、小度等还被应用在智能家居场景中,Siri 的光环终将暗淡。

那么,事情到底错在哪里呢?苹果是如何失去领先优势的?

许多人认为,苹果对隐私的专注意味着它永远无法跟上像谷歌这样的竞争对手,后者的业务涉及收集用户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在改进人工智能系统方面非常有用。不过,我不认为这是 Siri 失败的原因。首先,因为苹果对用户隐私的热爱远非绝对的。(例如,在 2019 年,《卫报》透露,Siri 录音的“一小部分”被传递给承包商进行分析,一名举报人声称他们负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讨论、商业交易、看似犯罪的交易、性接触和等等。”)其次,因为苹果是一家价值两万亿美元的公司。如果它想规避收集用户数据的麻烦问题,它可以通过付费来生成这些数据,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改进。

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管理功能障碍。2018 年,The Information 发表了一篇关于 Siri 团队来来往往的诅咒报告。他指出,公司内部对于 Siri 应该如何工作存在根深蒂固的分歧(它是一个专注于搜索和检索的功能,还是一个执行复杂任务的助手?)。这些分歧源于乔布斯对 Siri 的最初计划,但已经演变为敌对派系之间的“小规模争夺战和激烈争论”。监督 Siri 的 Apple 高管缺乏领导力和连续性,这加剧了这种情况。正如一位前员工告诉 The Information 的那样:“当 Siri 推出后的第二天乔布斯去世时,他们失去了视野他们没有大局观。”这与该功能在首次发布后停滞不前的情况相符。

其他问题植根于苹果的技术发展理念。例如,The Information 的报告称,苹果公司执行官理查德威廉姆森决定每年只更新一次 Siri,因为该公司的新硬件和 iOS 更新的节奏,这也减缓了Siri的更新进展。(威廉姆森驳斥了这一说法,在带头推出了反响一般的 Apple Maps 之后,于 2012 年离开了苹果公司,另一位参与 Siri 和 Apple Maps 的高管 Scott Forstall也于同年离职。)

同时还与苹果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有关,这意味着 Siri 在 iOS 功能上一直表现良好,但在第三方服务上表现不佳。在为这个故事做准备时测试 Siri 时,我一直惊讶于它无法在流行的 iOS 应用程序上执行简单的任务。Siri 无法在 WhatsApp 上发送语音备忘录;无法将故事发布到 Instagram;无法在 RunKeeper 上记录跑步;并且无法打开《纽约时报》填字 游戏 。当然,缺乏互 *** 作性的部分责任在于外部开发人员,但通过工具包等鼓励此类功能也是 Apple 的工作。该公司当然也不会以身作则。当我向 Siri 询问我知道存储在 iOS 中的信息时,例如“给我看去年八月的照片”,它只会对关键词“去年八月”执行图像搜索。

苹果的这种做法容易让使用 Siri 的人们因第三方应用程序被迫放弃对它的使用。如果我向 Siri询问方向,它会提示我重新安装 Apple Maps(当我习惯使用 Google Maps 和 Citymapper 时)。如果我尝试给我的老板发送电子邮件,Siri 会告诉我,“对不起,我不能这样做”,然后将我引导到 App Store下载 Apple 的默认邮件应用程序(我使用 Outlook)。

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2011年席勒在发布会上赌上苹果的信誉信誓旦旦地表示, Siri 会像真人一样理解用户的所作所为,但随着一次次失败的体验,用户积累的失望最终让Siri蒙尘在iPhone手机中。

的确,Siri 等语音助手经常令人失望,但它们仍然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尤其是亚马逊、小米 探索 出的智能家居场景后,智能语音助手便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语音控制和听写为更多的用户打开了现代设备的大门。自2011年苹果推出Siri以来,该公司推出了多款严重依赖语音的产品,例如因为屏幕空间有限的苹果手表,因没有屏幕的airpods和Home Pod。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可以期待苹果的增强现实眼镜加入这个名单。考虑到这一点,苹果迫切需要优化提升Siri,而不是忽视它。

不过苹果当前似乎也不知道让Siri肩负起怎样的使命。该功能是否只是一种通过语音控制手机的方式,帮助用户导航应用程序和查找内容?或者它是更雄心勃勃的东西,一个能够代表你执行复杂任务的实际助手?苹果公司倾向于在营销材料中将 Siri 视为后者,而用户发现其功能仅限于前者。作为报道 AI 和机器学习的人,我认为我们距离构建真正理解我们的计算机还有很多很多年。语言太复杂,深深植根于人类的经验和文化,无法被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统计模型强加于人。虽然当前存在很多看上去还不错的语言系统(就像谷歌翻译、DeepL一样),但没有一个足够可靠,能够构建完美的数字助理。

企业文化

1、专注设计;

2、信任乔布斯;

3、从头开始;

4、坚信苹果;

5、聆听批评;

6、永不服输;

7、关注细节;

8、不可替代;

9、保密至高无上;

10、主导市场;

11、发扬特色;

12、开拓销售渠道;

13、调整结盟力量。

扩展资料

公司战略

1、收购瑞萨芯片

2014年4月2日,苹果公司正在与日本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展开谈判,计划以约500亿日元(约合4.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旗下一个部门的股份,该部门的主要业务是为iPhone智能手机设计液晶显示芯片。

2、收购Novauris

2014年4月4日,苹果公司收购语音识别软件公司Novauris Technologies,以便帮助该公司进一步完善Siri个人数字助理服务。但苹果公司并未披露具体的收购价格。

3、收购Beats

2014年5月29日,苹果公司同意以30亿美元收购Beats Electronics LLC,获得后者旗下的流媒体音乐订阅服务和耳机生产线。据悉,此项收购为苹果史上最大一笔交易。

收购Beats将使苹果能够在基于互联网的流媒体领域获得立足之地,在当前流媒体市场上,谷歌旗下的YouTube、Spotify和Pandora等占据了主导地位。

4、收购Siri

Siri 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应用软件开发商,主要向苹果用户提供基于语音的个人数字助手服务。2010年4月,苹果收购Siri,具体收购金额不详。2011年,苹果将Siri整合到iPhone4S中,并最终成为其iOS移动系统的一部分。

5、收购Emagic

Emagic是一家德国音乐制作软件提供商。2002年,苹果将其收入麾下,具体收购金额不详。2014年Emagic旗下的Logic音序器软件已融入到了售价200美元Mac版Logic Studio专业音乐软件当中。

6、收购Nothing Real

Nothing Real是一家高端数字特效软件制造商。苹果在2002年2月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该公司的技术应用到其特效软件Shake中。2009年,苹果关闭了Shake业务。

7、收购Power

Power Computing是一家苹果电脑克隆制造商,可授权使用苹果 *** 作系统。1997年9月,苹果使用价值1亿美元该公司股票收购了Power Computing。在乔布斯重新掌管苹果公司后,最后还是决定关停这项克隆业务。

8、收购NeXT Inc.

在被苹果解雇后,乔布斯在1985年创办了NeXT Computer公司,并推出一款Mac和Windows系统PC替代产品——NeXT工作站计算机。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使用NeXT计算机创造了第一款网页浏览器和服务器。由于销售情况不好,NeXT后来将重心放在出售一款名为NeXTStep的 *** 作系统上,该软件吸引了苹果的注意。

1996年,苹果以4.29亿美元价格收购了NeXT,这笔收购也为乔布斯回归苹果打下基础。

9、收购Proximity

2006年,苹果收购了Proximity公司及其产品Artbox,这是一款针对处理视频片段、动画、剧照和音频的媒体管理和工作流系统。

10、收购P.A. Semi

2008年,苹果收购了微处理器设计公司P.A. Semi,据悉当时的交易金额为2.78亿美元。外界猜测,苹果将开始为其移动设备打造属于自己的处理器。事实上,苹果确实这么做了,这家公司后来开发出了A5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应用在iPad2上。iPhone5则采用了新款A6处理器。

11、收购Lala

2009年12月,苹果收购了流媒体音乐服务Lala,据悉交易金额为8000万美元,外界猜测苹果将涉足流媒体业务。1年后,苹果却关闭了这项在线服务。

12、收购Quattro

2010年1月,苹果收购了移动广告公司Quattro,交易金额传言达到2.75亿美元。外界猜测苹果当时正在打造自己的广告服务。果不其然,苹果在2010年4月就推出了iAd。

13、收购Intrinsity

2010年4月,苹果收购了移动芯片制造商Intrinsity,据悉收购金额为1.21亿美元,苹果希望通过这笔交易来开发运行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处理器。

14、收购Placebase

2009年7月,苹果收购了导航软件制造商Placebase,具体收购金额不详。当时,外界讨论苹果可能会跟谷歌地图分道扬镳,并开发自己的地图服务。最后的结果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猜测。

15、再招Burberry高管

2015年1月,苹果招聘了又一名时尚业的重量级人士,即巴宝莉数字及互动设计副总裁切斯特·奇普菲尔德(Chester Chipperfield)。或协助Apple Watch销售。

16、以旧换新

2015年3月31日,苹果公司在中国内地推出“重复使用及循环利用计划”,目前仅支持iPhone和iPad产品以旧换新。

中国地区的iPhone或iPad用户可利用旧机型获得相应的优惠来购买全新设备。至于具体的优惠金额,用户可带着旧机型到苹果零售店咨询Specialist专家。

同时,苹果宣布将在国外扩大iPhone 6以旧换新的范围。除了苹果自己的iPhone外,黑莓、Android、Windows Phone手机也都能以旧换新购买iPhone 5c、iPhone 6或iPhone 6 Plus。

17、成立公司

2016年6月,苹果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Apple Energy。

18、收购用Shazam

2018年8月报道,欧盟委员会将无条件批准苹果公司收购英国音乐识别应用Shaza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苹果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苹果公司企业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06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