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因高温推迟上市,有商家预估销量降30%,滋生了哪些乱象?

阳澄湖大闸蟹因高温推迟上市,有商家预估销量降30%,滋生了哪些乱象?,第1张

不法商家看到有利可图之后,利用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大闸蟹的销售,不仅严重影响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声誉,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市场销售,因此必须依法严惩。

秋天的季节,大闸蟹是各家各户餐桌上的不二之选,对于大闸蟹来说,阳澄湖大闸蟹更是独占鳌头,长期高温导致阳澄湖大闸蟹推迟上市一事,在网络上引发多名网友的关注。

阳澄湖大闸蟹因高温推迟上市。

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大规模养殖区域集中在江苏昆山和江苏省徐州市,面积达到45万亩。而在此前的7月底,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达到了40度以上,甚至更高。按照往年惯例,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也会在此时陆续上市。但是如今却不一样了,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低温天气,大闸蟹很难出塘。对于大闸蟹养殖户来说,销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果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养殖螃蟹的过程中,必须加设黑色的遮阳网降低,或者减少强烈的太阳光,可以有效的为大闸蟹提供更加舒服的生产环境。

假冒仿冒大闸蟹泛滥

阳澄湖已经出现了大量“三无”大闸蟹。所谓三无,就是无养殖面积、无饵料、无环境污染。阳澄湖大闸蟹的标准每只螃蟹都要达到3两重以上、五两以上。按照这样的标准算下来,每只螃蟹的价格都在60-80元之间。如今市场上出现很多冒牌货,比如蟹壳泛白、肚皮发黄、肚子发硬、没有蟹黄、体态肥硕、膏肥……这些都是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而且从外观上来看,“三无”根本不能辨别真伪;还有个别商家使用“三无”来吸引消费者。

买蟹难

每年因为大环境原因,阳澄湖大闸蟹不可能持续大规模集中上市,因此大量外地来的大闸蟹涌入阳澄湖区域,使得阳澄湖地区大量蟹农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养殖大闸蟹以保证产量及品质,导致部分消费者无法及时买到大闸蟹,阳澄湖区域的大闸蟹也就无法达到品牌效应。

呵呵,你卖大闸蟹啊,品牌营销

阳澄湖大闸蟹在历史上就因其优良品质为文人骚客所赞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作了很好的广告营销,已经故去多年的北京名医施今墨老先生实际上成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免费形象代言人。同时每年,在利益的驱使下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其他大闸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为阳澄湖大闸蟹在全国市场的品牌营销推波助澜,这种广告优势实际上是阳澄湖大闸蟹实际销售时间的两倍,假货的横行进一步强化了真货的地位。另外,出于改善生态的初衷,大力控制围网面积,实际上必然使得价格抬高,增加了产品身价,成为高档礼品的代名词。这也是歪打正着的策略。捕捞前的新闻造势把玩得尤为灵活,新闻发布会,更是好好地利用了记者一把。去年的大闸蟹开捞节,就是在水中王养蟹基地举办的,第一篓大闸蟹由此开始卖向全国各地。

专业式储存

(饭店、酒店及经销商)

1.首先要有一定量的增氧设备和水池或鱼缸,然后根据水池的大小来决定储藏量的大小。且需每天更换清水(地下水或湖/河水)两次来保持水的新鲜。这样的话,一般的大闸蟹可以存活数月左右。

2.蟹品轩储存大闸蟹期间要喂入适量螺丝肉或南瓜块。公蟹的食量九月份的时候为每天5%~7%左右(一百斤的蟹喂5~7斤的螺丝肉)或者少量的南瓜。而十一月份至大闸蟹落市之间,水温开始变低,使得大闸蟹的脚变的非常的轻脆。由于大闸蟹每天都会进食,如果喂的食太多的话,大闸蟹就会不停的觅食,所以蟹的脚就很容易掉。在这段时间的食量是三天喂一次,喂食量大概在3%~5%左右最为合适。而母蟹的量需为公蟹的一半,大概喂食量为2%~4%左右,因为九月份的母蟹已经成熟。如果给太多的食物它们也会不停的进食,这样母蟹就很容易因为吃的太多而撑死。十一月份过后,也是三天喂一次,大概量为2%左右最为合适。

马上就要到阳澄湖开湖的日子了,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如既往地减产、涨价。不过,眼下对于阳澄湖大闸蟹来说最大的考验,并不仅是其他“兄弟大闸蟹”的抱团围攻,公款买蟹和蟹卡、蟹券的遇冷将阳澄湖大闸蟹从神坛跌落才是其如今面临的最大困境。

由于湖内围网面积减小的缘故,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将有所下降,价格也预计会上涨到近三年来的高点。尽管近几年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仍在一路上涨,但主要原因都与连续减产相关,前几年几乎被神化的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已经悄然降温。其中原因,一方面是以往以集团采购甚至公款消费为主体的蟹卡、蟹券明显减少,打破了阳澄湖大闸蟹的一条重要渠道链条;另一方面,在转向大众消费为主后,各路产自其他湖区的“蟹兄弟”们也打通了渠道,以更贴近平民的价格抢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这两年,来自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等地的大闸蟹纷纷走上了全国百姓的餐桌,原来一家独大的阳澄湖大闸蟹正在遭遇合围。

现状

不光是阳澄湖的大闸蟹卖得好了

这么多年来,很多其他产区的大闸蟹都一定程度上是生活在“阳澄湖”这个金字招牌的阴影下,阳澄湖大闸蟹形成的品牌效应让它们既“羡慕又无奈”。其他湖区的大闸蟹在一些市场上销售时,甚至因为不是产自阳澄湖而被消费者误认为假货,“因为很多消费者心目中只有产自阳澄湖才能被称作大闸蟹,别的湖的就直接叫河蟹好了!”有其他湖区蟹商无奈地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这样表述。由于“阳澄湖”这个金字招牌过于耀眼,使得国内很多本来也名气颇响的大闸蟹多年来都只能屈居为“区域性品牌”。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大闸蟹”开始走出阴影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走向全国市场。

与阳澄湖大闸蟹同产自江苏的泰州兴化大闸蟹,其实在整个江苏省都很有影响力,近年来也开始走向其他地区市场。这里有着“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之称,生态河蟹常年养殖面积达到80万亩,年产量6万吨,产值35亿元,无论产量、产值都在整个江苏省位居首位,其建成的全国唯一上线的河蟹价格指数和全国最大的河蟹交易市场,甚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河蟹价格的风向标,被评为“中国河蟹第一市场”,年交易额近百亿元。但恐怕在北京、广州这样的大闸蟹热销城市,熟悉兴化蟹的人并不多。

同样位于江苏的泗洪大闸蟹则着重强化大闸蟹的品质主打“生态养蟹”,很多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都是第一家,洪泽湖大闸蟹也被称为“中国最干净的螃蟹”,是国家级出口大闸蟹质量安全示范区。这里大量接受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订单,已连续11年是江苏省的县级出口第一。这里几年前开始,台湾统一集团旗下5500家便利店就都设有洪泽湖大闸蟹的销售点,可谓“名声在外”。这几年洪泽湖大闸蟹大力开拓市场,目前销量已经仅次于阳澄湖大闸蟹,位居第二。

此外,我国的辽宁盘锦、山东黄河口、浙江骆马湖、江苏太湖和固城湖等地都有大量闸蟹养殖,近年来也开始加强品牌推广和产品的输出,这些“蟹兄弟”们正在对阳澄湖大闸蟹形成合围之势共同抢占市场。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河蟹分会的一项数据显示,其实我国每年产出的河蟹中,每400多只蟹里,出自阳澄湖的仅有一只。这意味着,我国的河蟹产业其实远不止阳澄湖。“‘阳澄湖’几乎成了大闸蟹的代名词,虽然对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实就全国的行业发展并不是最佳的模式。”有产业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一方水土养一方蟹’,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水质等条件都不一样,不同水域生长的螃蟹各有特色,说不上哪里就是最好的,均衡发展对于全国的产业结构才最有利。”

过高的品牌价值成阳澄湖大闸蟹劣势

不过,眼下对于阳澄湖大闸蟹来说其实也遭遇着考验,不仅仅是其他“兄弟大闸蟹”的抱团围攻,公款买蟹和蟹卡、蟹券的遇冷将阳澄湖大闸蟹从神坛跌落才是其如今面临的最大困境。

高企的价格一度使得阳澄湖大闸蟹整个产业链都利润丰厚,但高价格模式也反向推高了各种成本。“就连阳澄湖大闸蟹脚环的采购成本都要比别的地方贵不少!”有当地养蟹人告诉北青报记者。市场顺的时候,很多矛盾都被掩盖;市场转冷,则使的整个产业链都感到难受。

原来蟹卡、蟹券盛行时,很多都是集团采购,价格高一些根本没人算计,但这几年大闸蟹的消费主体开始转向了个人,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衡量开始仔细起来:为“阳澄湖”这个金字招牌多花多少钱才合理?在这种情形下,堆砌过高的品牌附加值反而成为阳澄湖大闸蟹的劣势,这也是这几年其他湖大闸蟹越来越活跃地分羹阳澄湖大闸蟹市场的原因。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阳澄湖所在的苏州,当地人似乎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偏好程度远不如外地人。阳澄湖畔的各种蟹馆基本都是被上海人和江苏周边地区的食客填满,而苏州本地人经常食用的则是太湖蟹,当地人都认为“吃不出太大区别,但价格差距蛮大的”。

 假货

在产地也未必吃到真的阳澄湖大闸蟹

另一方面,假货猖獗也使很多个人消费者对买阳澄湖大闸蟹有所顾虑:既然多花钱买到的也未必就是真货,还不如少花些钱买其他大闸蟹。而在前几年阳澄湖大闸蟹的蟹卡、蟹券几乎成为流通的有价证券时,大家送礼送来送去更注重的是蟹券上的金额,反而对于吃到的是不是真正阳澄湖大闸蟹并不十分在意,因为吃蟹的人都不是自己花钱买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事实上,即便在产地也未必吃到的就是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这也是当地管理部门对于回答“每年市场上有多大比例阳澄湖大闸蟹被假冒”这个问题很纠结的原因:说多了会打击人们买蟹的信心使真货也不好卖,说少了又反为市场上的假货背了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309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