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哪些商业模式

基因测序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哪些商业模式,第1张

基因测序美国模式:

1.美国由多个财团共同投资组建的某生物高科技产业公司,一直专注于生物高科技领域的研发与服务。集团拥有非常雄厚的实力,同时在全美涉足多个领域的发展。其中一家财团拥有3家电子芯片高科技公司,拥有60多位全美一流的科研人员,拥有13个博士,并有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另外的财团一家拥有的能源公司在美国落基山脉地区的7个州涉足石油的开采开发贸易;另一家拥有的农业开发在美国西部属于最大的农场之一。

2.“21世纪是基因的世纪”。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突破,个体通过检测基因来预知自己的未来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和治疗,颠覆了传统的健康观念,帮助人们从被动预防治疗走向主动预知健康,这是一次医学史上的全新改变。权威调查显示,基因检测市场比保健市场更为庞大,未来将达到几百万亿美元的市场。美国2007年有500万人接受基因检测,达到30亿美元的市场收益。在英国,基因检测已经在健康超市出现,英美等发达国家基因检测就像体检一样普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基因检测的教育,估计在中国基因检测的人群在5%左右,每年至少在300万人以上,并在逐年递增,市场空间极其巨大

基因测序中国模式:

1.第三代人类基因测序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在人体的基因中,有30亿个碱基对,每个人的不同,就是由碱基对排列差异造成的。要想测出它的全部序列,现在的技术最少需要两三个星期、500万美元。由东南大学担纲的第三代人类基因测序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3年完成人体全序列的基因测定,但第一代测序方法高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均令人望而生畏。一代基因测序方法历时12年、耗资数十亿美元,近两年迅猛发展的第二代测序仪让人类基因组重测序的费用降低到10万美元以下,测序时间也缩短到6个月。但是,这样的价格和时间,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仍然太高,因而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研究。

其技,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贵!日常医疗检查花销已不少,岂会花这些“冤枉钱”?那么,基因检测当真遥不可及,是富人的高端体检服务?并不。据统计,我国基因检测价格已从两年前的8万下降至1万,仍有下降趋势。

基因检测自出生以来便万众瞩目,被寄予厚望。随着政策上的开放和鼓励,基因检测迎来了市场爆发期。新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前有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行业 巨头,后有不少药企等争相进军,中小企业也紧盯市场企图分一杯羹。行业市场竞争如火如荼,催生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战不可避免。

基因测序对医疗领域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这一现状对遗传病、癌症等患者尤为可喜。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还可以实现对疾 病预测、预防、预警以及个体化诊疗。例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术和女性乳腺癌卵巢癌检测,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通过基因检测,选择手术切除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 风险。

对于基因检测而言,2015年注定要被铭记。年初,卫计委相继批准了高通量测序在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直接导致几家拿到资质的公司业务爆棚。反观“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有关部门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监管,这也就催生了国内面向消费者基因检测的创业热潮。

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基因检测领域相关进展情况。

【1】人工智能“进军”基因检测市场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在利用机器学习检测DNA(脱氧核糖核酸)中的致病突变十多年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布伦丹·弗雷近日成立了“深基因组学”公司,准备将其团队开发的新技术推向市场。

弗雷将深基因组学技术比喻成基因突变领域的谷歌搜索:研究人员可对一个DNA序列进行查询,系统将鉴别出突变,并告知这些突变将会导致什么疾病及致病原因。该系统采用的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技术。

目前,基因检测市场正在以每年翻番的速度蓬勃发展。麦肯锡公司预测,2018年基因检测市场的价值将达到80亿美元。虽然深基因组学公司并不是首家提供突变分析服务的企业,但弗雷表示,其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够丰富,他们一次只分析一个核苷酸,寻找一个特定核苷酸和一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但关联性并不意味着突变一定会引发疾病。

基因检测(Genetic Test)则是指通过人体液、细胞、血液对DNA进行检测的一项技术。人们通过特定设备对DNA分子作检测后,分析其所含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表达功能是否正常,以此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患某种疾病的风险。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科研级、临床级、消费级。人们常在社交媒体中听到的祖源分析、运动基因、皮肤特性、儿童天赋、代谢情况等,都属于消费级基因检测(Direct-To-Consumer Genetic Test)。2013年iDNA/360基因创立,消费基因检测服务出现,定价多在2000元左右,标志着我国消费基因的萌芽,2019年我国消费基因进入观察期。我国消费基因用户规模总体呈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用户规模近220.7万。其中用户以女性和已婚有子用户为主,年龄集中在26-35岁,学历主要为本科和大专。我国消费基因用户了解基因检测的主要依赖于日常社交和医院、体检机构等。

2019年我国消费基因进入观察期

我国消费基因较国外发展较晚,2013年iDNA/360基因创立,消费基因检测服务出现,定价多在2000元左右,标志着我国消费基因的萌芽后随着微基因、魔方/水母/各色等先后成立,消费基因市场价格大幅下降2019年我国消费基因进入观察期。

我国消费基因用户规模总体呈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用户规模近220.7万

据统计,2016-2018年期间我国消费基因用户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高速高达223%,2019年我国消费基因用户规模近220.7万。

我国消费基因用户以女性和已婚有子用户为主

2019年我国消费基因用户主要以女性为主,女性比重高达60.1%在婚育方面,主要以已婚有子为主,比重高达53.1%。

我国消费基因用户年龄集中在26-35岁,学历主要为本科和大专

2019年我国消费基因用户在年龄方面主要集中在26-35岁,其中26-30岁用户比重为31.9%,31-35岁用户比重为28.4%在学历方面,用户主要为本科学历,比重高达56.9%,其次为大专学历,比重为21.1%。

我国消费基因用户了解基因检测的主要依赖于日常社交和医院、体检机构等

2019年我国消费基因用户最初得知基因检测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产品官网、微信朋友圈及医院、体检中心等。其中熟人介绍最为普遍,18.3%的用户均是通过熟人介绍12-14%的用户是通过产品官网和微信朋友圈12%的用户是通过体检中心,9.1%的用户是通过医院。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62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