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饮料、网红创口贴等,为什么有些物品要加网红二字?

网红饮料、网红创口贴等,为什么有些物品要加网红二字?,第1张

从在朋友圈疯传的景区、游乐园,到各种话题里提及的化妆品、美食,再到线下门庭若市、永远排队的餐厅、门市,网红产品已经成为现在居民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各种网络红人、网络爆款、热门产品让人们眼花缭乱。

据艾瑞咨询与新浪微博近日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5月,中国网红粉丝总人数达到5.88亿人,网红经济规模将突破两万亿元。然而,随着网红产品在生活中越来越深入,大量关于这些产品的夸大宣传、质量参差、商标侵权、成交量作假等问题也凸现出来,“网红经济”里的“坑”开始让人防不胜防。

网红门店李逵李鬼难分清

2017年上半年开始,喜茶掀起了一波网红饮品店的风潮,成为诸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今年上半年,北京一家名为“喜社喜茶”的饮品店号称花重金从“喜茶”购买了配方,与喜茶联合经营,诸多消费者慕名而来。

然而,事实却是网红饮品店遭遇山寨。喜茶方面迅速发声,表示上述门店与其没有任何形式合作。这种情况实际并不鲜见,比如武汉一家糕点店“鲍师傅”在网络走红后,“金典鲍师傅”“京鲍师傅”“至尊鲍师傅”等门店随即在北京遍地开花。由于山寨店都在模仿“本尊”的招牌、产品,连名字都很接近,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鲍师傅”糕点店走红的原因之一是其门前总有数十米的“长龙”排队,粉丝热情高涨让人惊叹。可有媒体深入QQ群、论坛、微信群调查才发现,有“工头”在网上发布充场任务,组织大批兼职者现场排队当“托”。

新潮产品是否有害先确认

现如今,只要加上网红二字,再经由互联网推波助澜,往往能引爆大众的消费热情。不过,有些网红产品实在经不起推敲,价格不菲销量惊人,却存在安全上的风险,甚至一些商品还属于“三无”。

最近流行起来的“冒烟冰淇淋”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种网红食品中加入了食品级液氮制冷,雾化很快的液氮一般情况下具有安全性,但一些孩子食用后也会出现口腔受伤的情况。

对于这些新潮网红产品,专家建议消费者看好产品的构成,识别产品有无合格说明和安全标识,看清楚食品饮品的原料等成分,考虑食用时的安全系数。如果网红产品属于“三无”产品,绝对不能购买食用。

网红营销背后套路要认清

或者是可以减肥、防晒、美白的“功能神器”或者是荣获某种国内、国际大奖,有各种权威机构为其质量“背书”的“荣誉得主”或者是配发各种高调炫富照片的“浮夸产品”……拥有这些另类“气质”的网红产品,往往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

除了一些网红门店雇人排队制造假象外,网红产品还有诸多套路。网红产品通常显示出在网上有大量好评,体验式的推介,线下门店经常供不应求、生意兴隆,但实际上通常都是套路。

有些网红产品有很多荣誉“站台”,但这些荣誉通常靠不住。有媒体曝光,网红玛姿宝品牌所谓“3·15打假保真荣誉标志”“打假保真放心消费联盟单位”的荣誉,其实并未得到授权,其商业模式也根本没有经过认证,纯粹属于虚构荣誉、自抬身价。

此外,还有大量标榜“迅速暴富”网文的主角,常常缺名少姓,无从查考。这种营销模式下的网红产品,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甚至一些已经触犯法律,消费者务必理性消费,明辨真伪

顾客排长龙、满屏炫富照、荣誉证书数不清……近年来,很多年轻人的朋友圈,时常转发一些时尚、流行的“网红”产品。调查发现,有些“网红”产品的“爆棚”人气,实际上是通过夸大其词的宣传甚至造假炮制的。

近年来,一些“网红”产品以众人追捧、竞相购买的热销形象引人关注。在全国著名城市商业街,常有一些餐饮或服饰店的门前顾客排成长龙。在网络上,一些产品的消费评价与跟帖动辄成千上万,内容都是交口称赞。“网红”产品有哪些“气质”?

“功能神器”型。颇有名气的微商品牌“尚赫”有一款名为“尚赫辟谷餐”的产品,鼓吹轻松瘦身,并宣称可以治愈牛皮癣等多种顽疾。网上还流行一种所谓的“防晒丸”,声称“当天吃当天见效,防晒持续时间可达6个小时”。

“荣誉等身”型。自称获各种国内、国际大奖,有各种权威机构为其质量“背书”,畅销全国甚至风靡全球。

在网上发现一款名为“玛姿宝”的微商产品十分火爆。自称代理商的刘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款减肥产品“玛姿宝0卡能量圈”,称该品具有“3·15打假保真荣誉标志”,是“打假保真放心消费联盟单位”,获得“中国孕婴童奖”“玛姿宝商业模式论证证书”“移动互联网+新零售示范单位”等多个大奖或证书。

“浮夸炫富”型。通过发布“喜提豪车与新房”类的照片高调炫富,鼓吹只需加盟或代理某“网红”产品即可迅速暴富。

“尚赫”旗下有多款减肥瘦身健康产品,多篇网文大肆宣传一些无学历、无工作经历的“小白”,因代理该品牌而迅速买新房、豪车。

有的“网红”化妆品代理商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获得巨奖、豪车”的照片。有印着玛姿宝标志的海报大肆宣传“高利润高回报:10%代理成为千万富翁、50%代理成为百万大咖、80%代理拿到豪车奖励”。

事实上,一些所谓“网红”产品,是通过打擦边球的夸大宣传甚至弄虚作假打造的。

套路一:线上刷“赞”,线下雇人。曾专门做“网红”店推手生意的吴先生告诉记者,消费评价大都可以造假,而且这个造假生意形成了相当规模。

据了解,到各电商平台刷消费体验评价的,分为“素人”和“达人”。前者人微言轻,只能“壮壮场子”,大概每人每条2-5元不等。后者的评价因“号召力大”,“一句顶一万句”,收费也贵,具体标准为:消费评价、体验等100字以上,配3张及以上图片的,4级达人50元/条、5级达人60元/条、6级达人80元/条、7级达人120元/条。

此外,线下的排长队现象也可能是假的。成都某传媒类大学学生小王已多次充当“排队人头”,他将此戏称为“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所谓“穿云箭”,指的是QQ“充场群”中的“发活儿消息”,即有专人发布时间、地点、人数、时薪等信息。

套路二:虚构荣誉,自抬身价。经记者求证,玛姿宝品牌所谓“3·15打假保真荣誉标志”“打假保真放心消费联盟单位”,来自一家名为“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民间组织下属的“打假工作委员会”。该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丰称,基金会并未授权玛姿宝品牌使用相关标志,且该标志仅代表商户向基金会缴纳了一定金额的质量纠纷赔付保证金,并不具有任何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证明作用。

此外,针对该品牌自称商业模式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与电子商务部”认证通过并颁发证书的说法,科技部与商务部都予以明确否认,并且国家部委序列中也并无电子商务部这一部门。

套路三:合成照片,虚假炫富。记者发现,大量标榜“迅速暴富”网文的主角,常常缺名少姓,无从查考。另外,“喜提车房”系列照片也大多是电脑合成的“赝品”。

在网上发现,有商家专门从事替微商修改合成照片的生意。在一家月成交量过万的店铺,记者花50元轻松制得“喜提豪车”照片。此外,还有店家能制作效果逼真的转账记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120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